登陆注册
9407200000067

第67章 一场影响和改变9亿农民命运的山村革命(11)

这位同志介绍,中医院的抢救工作,主要是在地震的前三天。除了当地武警和消防队外,国家救援队也都来过现场。“但由于楼房倒塌的情况太严重,几乎每救一位幸存者,都得花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几十小时,这也就给整个抢救行动带来非常大的不利。”他说13号他在现场就看到武警官兵为救一个幸存者,用了近20个小时。

“发现一个活人不容易,可要救出一个活人更不容易。在一个大坑上面,当时我们在地面上估计那里面会压着不少人,武警官兵便费劲费力用了十多个小时,才挪走了那些压在大坑上的水泥板和砖块。后来他们在里面发现了一名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幸存者,连忙给他戴上一顶安全帽。这个幸存者半坐在一堵矮墙前,背朝着搜救人员,左手臂还被压在一个已经死去的遇难者身下,抽动不得。而那个遇难的死者身上,又压着大的水泥板。在这个幸存者的正上方,又是随时可能倒塌的一栋悬空楼体。

要救这么个幸存者,实在太危险了!那垛矮墙是唯一的支撑体。抢救的消防队员只能轮流下坑,用腰斧将压在死者身上的水泥板块砍成小碎片,再慢慢抽出,进度很缓慢,但也只能如此。而且那个时候,讨厌的余震又不断。这个时候,3名国家救援专家到了,他们观察了一下现场,对搜救和营救提出了一些建议。消防队员和武警官兵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才把那名已经昏迷过去的幸存者救了出来。我们在他的裤袋里发现了一个教师证,于是便知道了他的身份,是67岁的王德祥,小学数学教师……”王德祥老先生是幸运的。但活着的他内心极其痛苦。因为这一天本是他的生日。家人为了住院的他像以往一样过上一个生日,12日中午,王德祥的老伴、儿子、儿媳妇、孙子、侄儿、侄儿媳妇、二侄儿、二侄儿媳妇一行共8人,带着礼物和生日蛋糕等,喜气洋洋地来到中医院为老先生庆贺生日。哪知灾从天降,当时除儿子因为要上班而先行离开了医院外,其余7位亲属则全部被埋在废墟之中,永远地离开了王德祥。

5月12日,原本并不太在乎自己生日的王德祥,从今以后,不知这位老先生是否还愿意记起这个生日。当他想起这个生日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感叹与悲伤?

5月12日,你让多少骨肉分离?你给都江堰带来多少痛与悲!中医院最后确认的死亡人数为160多人,其中医院人员30多名。这是除学校之外,在地震中群体死亡最多的单位之一。

在我记忆中的都江堰,无论是30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大震前一年重游故地时,它都是那样的清秀、美丽,既充满中国传统的农耕风情,又四处散溢着现代的时尚浪漫。然而今春5月下旬的都江堰,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皆是眼泪和痛楚。

这种沉重令我有些窒息和压抑。

在12日至13日的都江堰,还有一个地方的抢救更加惊心动魄。这个故事在媒体上基本没有披露多少,其原因是有个细节很意外。然而在我看来恰恰说明了生命的不易。

在都江堰风景区,有条观光索道上,在地震时悬挂着12名台湾游客,另有2名中方导游。台湾游客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最大年龄的已经73岁。山崩地裂后,索道完全停止了,悬在半空的被关在吊厢里的十几个台湾游客们,惊出一身冷汗后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拼命地呼叫,然而没有人回应他们。傍晚时分,才有人过来告诉他们已经通知部队来营救。

“我要下去解手!我憋不住呀--”一位女游客喊个不停。每个索道上的吊厢装着俩人,这位女游客正好与一位男游客在一起。他们虽然是一个团的,但并不太熟悉。现在他们成了险境中的同路人。男的对她说:“你就别再嫌弃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去你的……”女游客说完便哭了起来。不想,悬在索道上的几个吊厢内顿时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哭喊声。

“救命!”“快来救命--”“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解手--”女游客们全都哭喊起来。索道开始晃动起来。

“你们别哭喊了行吗?想死就往下跳嘛!”有个男游客愤怒了。那悬在半空的索道一旦晃动,他们随时可能坠入四五十米深的山下,那个时候只能是一命呜呼。

女人们不敢再大声哭喊了,可她们仍在哭泣。“让我死吧--啊呜呜呜……”突然,又有人放声大哭起来。

索道再一次晃动起来。

“快来人哪--!我们受不了啦!”这回是男人们在叫喊。

“让我去死吧!”“哐!哐哐!”有个吊厢突然发出响声,是一个男游客用脚在猛踢吊厢。

他想踢开反锁着的吊厢门闩,于是索道摇晃得更加厉害。

“你去死吧!你要再踢,看我扒你的皮!”前后吊厢的游客大骂起来。

“你们能不能不嚷嚷嘛!”有人在规劝,可谁也不听谁的。索道上成了你死我活的争吵之地。而唯有摇晃才能使这种绝望的喧闹声停止片刻。

谁也不想死。但谁都知道,此时此刻谁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将索道弄断,所有的人将粉身碎骨……可是你无法让那些悬在索道上的每一个脆弱的生命安静下来。

一个吊厢里的女游客接通了台湾的电话,她向女儿哭诉着自己在死神边上的感受。“快来救救我吧!我、我……”她再没有说出话,一下昏死过去。

“妈咪!妈咪你要挺住--”女儿在手机里呼喊着。手机坠入了几十米深的山脚下……女儿与母亲的对话结束了。

“醒醒!你醒醒。你死了我咋办?”一旁的同行者吓得双手猛掐对方的人中。昏死者一醒过来,就哭着呻吟着:“你还是让我死吧!我实在受不了啦!”所有悬吊在索道上面的人都受不了了。

雨开始落下。而且是倾盆大雨……“怎么还不来人?”“人都死光啦?”有人愤怒而紧张地盼顾着渐黑的天空,索道上的紧张气氛骤然加剧。

“哐!”“哐哐!”有人又开始不顾三七二十一地踢着吊厢。

“你们、你们能不能不要踢了啊?呜呜……”女人们祈求地尖叫着,然而“哐当”“哐当”的踢声依旧。有人的神经已经开始崩溃……

一束灯光射来。

索道上顿时欢呼起来。“来人啦!”“是解放军同志来啦!”“我们有救啦!”“有救啦!”“解放军同志万岁!”这些台湾游客忘了自己在喊什么,但这是他们的真心呼喊--他们把解放军称为“同志”,将一个久藏在心底、平时不敢喊出的声音这回高声地痛痛快快地喊了出来。

来的真是“解放军同志”。他们头上的帽徽上有五角星,不过他们其实是武警消防队员。

“解放军同志,快救我们下去吧--!”有人高喊起来。十几个人一起高喊起来。将整个死寂的山冈喊得摇摇欲坠。

“请大家务必不要再喊了!索道处在危险之中,不能再加剧震荡了!记住了不能高喊!也不能有任何晃动--”消防队员在下面喊着。

索道暂时宁静片刻。吊厢也不再发出“哐当”“哐当”的踢打声。

突然又有人尖叫起来:“同志--我这里有人不省人事了!你们能不能拿点吃的来呀?水--矿泉水就行!”“我们也要矿泉水!”索道上顿时响声一片。索道又开始摇晃起来。

“请大家务必不要再摇晃索道了。这样会有更大的危险!我们正在想法全力抢救,你们千万要耐心等待……”消防队员在喊着。

索道上又恢复了平静。

“传动系统已经被破坏,又没有电力支持。看来很难救援。”“请求派直升机来支援吧!”“四周都是密林,直升机来了根本无法停留。”“哪怎么办呢?”“只有等待了……”由于索道的电力系统全部被切断和破坏,加之吊厢悬在几十米高的半空,消防队员的几次营救均告失败。

12日晚8点左右,营救暂时停止。

“你们不能走啊!你们走了我们咋活呀?”“我们是你们的同胞。我们过去没有得罪过你们呀!陈水扁不是人,可我们都是拥护祖国统一的良民呀!求你们救救我们!救救我们呀--”索道又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唯独没有听劝的。

“上面的同胞们,请大家无论如何要配合。不能再使索道有任何的晃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请大家相信,我们会全力营救你们的。而且我们正向上级请求支援。这次地震非常严重,整个都江堰市都处在紧张的营救之中。但是我们这儿的营救已经得到了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将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你们。所以请你们务必配合,一定要保持体力,等明天天亮后我们一定会找出营救办法的……”消防队员们又在喊话。

明天?要等到明天!我的天哪!索道上,又有人开始低泣,也有人大喊大哭起来。

场面无法控制。只有听天由命了。

雨,猛烈地下着。将每一个吊厢淋得透湿……有个吊厢里一对男女吵起来了。男的骂女的不该拉臭,女的则回骂男的这个时候还穷讲究什么。

生命是第一位的。在生命面前,其余的都将让路。

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悬在半空之中,随时可能坠入深渊,粉身碎骨……没有一点心理素质的人无论如何也难忍这黑色的一夜。

有再好的心理素质的人也无法接受这样的恐怖之夜。

这一夜,12名台湾游客在半空的索道上度过了人生最恐怖的十几个小时。当第二天黎明时,有人疲倦地睡着了,有人则根本没有合过眼--睡着的人后来说:“当时脑子全空了,真要索道一断,就一死了得!”没有合眼的人说:“就怕眼睛闭上的那一瞬,索道断了,所以不敢合眼呀!”活着太不易!活在死神的手掌之中的那一瞬更不易!这一夜,犹如又一个五六十年的光景。

十几位台湾游客各自想了一千遍后悔--后悔不该选择这一次都江堰之游。但也有人想通了:活着真累,不如索道一断,眼睛一闭,死了算了!然而,东方渐白时谁也没有死。可眼前的情景死比活着更可怕、更难受!“快来救救我们吧!”“求你们啦!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你们什么……”吊厢内的游客不再像前一天那么声嘶力竭,但呼救的声音却更令人揪心。

生命进入最后的绝望时刻时,那种悲切是恐怖的。

上午9时左右,几位军官来了。他们是成都消防支队的田政委和公安部的一位副处长。他们询问了现场队员的营救方案后,认为必须改变战术。“现在唯有运用现场现有的一台索道修理滑车,我们可以通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利用这台滑车,慢慢接近吊厢,然后再用滑轮缓降器将游客解救下来。”成都消防支队的田政委提出了这个有效的营救方案。

“我看可以。现在也只有这个方法了。”公安部的副处长和现场指挥员都同意此方案。

“来,你把这三个鸡蛋吃了。现在就看你的了!”田政委把仅有的三个鸡蛋给了一位看上去训练有素的战士。他叫常维树,特警二中队的士官。大震之后的都江堰食品极度紧缺,在一线抢救的营救队员基本上都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能吃上三个鸡蛋,这对现场的营救队员来说,好比吃了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

“保证完成任务!”有了鸡蛋充饥的常维树向现场指挥员行了一个军礼,便向索道攀进。

此时的常维树,浑身绑着各种营救的器材,其中最重要的是滑轮缓降器。窄小而笨重的小滑车在索道上每滑动一寸,都需要力气和高度谨慎,因为此刻的索道处在随时可能断脱的危险。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大家小书:古典小说漫稿

    大家小书:古典小说漫稿

    这本小册子共收录十七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从关羽祢衡的问题谈到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说〈三侠五义〉》、《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孽海花〉》六篇,曾分别收在《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和《读人所常见书日札》两书内。这两本书小书久已绝版,现在把上述几篇重新修订,收入本书,做为作者治古典小说历程中几个脚印。
  • 我们始终独自行走在这个世界

    我们始终独自行走在这个世界

    这些年为了跟上梦想的脚步,我们从一个小地方来到大都市。曾经以为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曾经恨透了时间,它让我们在成功面前惨淡无光。直到有一天,直面镜子里的自己,回首来时的路,每一段虽然艰辛但是一步一个脚印,筑梦踏实。我们从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变成了现在更好的自己,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我们行走在这个世界的足迹。送给奋斗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孤独的你。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虽非鸿篇巨制,但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虽然索隐派随着新红学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但正是此文引发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文的诞生。作者在书中逐条分析了《石头记》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热门推荐
  • 原野幻想:骷髅鬼王日记

    原野幻想:骷髅鬼王日记

    我曾是亡国之际最后倒下的大将。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骷髅,胸腔里还挂着死前的六把钧刀。很久以后,我成为那里的王。那时,我的力量就像我金库里贮藏的财宝一样,却被一位白翼天使打败。后来,也就是现在,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魔法学院的普通学生。白天是普通人,晚上却又化作白骨之躯,力量也会复原。经历三世的我发现,这是我15岁待过的地方……
  • tfboys我愿等你十年

    tfboys我愿等你十年

    再见,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十年后我们会再见面么,如若可能我愿等你十年,永不后悔
  • 快穿:系统别耍宝

    快穿:系统别耍宝

    【系统,你有什么?】【你要什么我给什么。】【系统,有后悔药么?】【当然。】【系统,投胎丹么?】【有。】【系统,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么?】【有。】哇,她家系统还伟大,好腻害,比哆啦A梦还腻害!(星星眼)本书粉丝群:424527808
  • 我真的能十倍返还

    我真的能十倍返还

    你见过十倍返还的吗?
  • 柳夏柠冬

    柳夏柠冬

    他是初中神话,也是商场上的冷血总裁,更是家中的妻管严。他在15年前就已经对她念念不忘,如今的幸福应该得到的!而她在15年前只是在暗处默默关注他,不懂有一天竟然穿着婚纱和他在大礼堂定下誓言。那时的亲人背叛,朋友离去,都有他来守护!就在柳夏柠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故事会(2019年11月下)

    故事会(2019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boss在上,萌女为妻

    boss在上,萌女为妻

    “十万,你,替我结个婚!”对面,女人讶异的张了张嘴,下一秒却笑了起来。今天,是毓家二小姐和何一承结婚的日子。表面风光却不知,这只是一场逼迫下的联姻罢了。灯光闪烁的婚姻殿堂里,玫瑰的香气四溢。何一承搀扶着女人,可她却一直哆嗦。男人眉头一紧,厌恶的瞟了一眼,女人胸前的纹身若影若现,他,却突然笑了起来~
  • 绝品败家子

    绝品败家子

    很难想象,一个高中生却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这该是怎样一种堕落的生活?所以说,败家也是一门学问,要败到把父母气死再救活说你孝顺,要败到女人见你就躲最后却忍不住投怀送抱,要败到世界都抛弃了你最后却要你来拯救。败家不是错,错的是败了后再找不到心中的家。
  • 我在人群四处张望

    我在人群四处张望

    几个小故事,希望会喜欢。或许单调乏味,毕竟出于拙笔。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