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1100000009

第9章 散文、随笔(8)

我之所以怕结婚,是因为这三条自己哪条都不靠。一旦成了家“整”不回来烧的咋办?所以响应党的号召“晚婚”。一直靠到俩人加起来50多岁了,才在父亲的张罗之下把婚事儿办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结婚后不久,赶上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的大好形势。很快老婆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体户,背地有人说我家是“万元户”,烧柴的问题依靠买原煤、电、煤气罐就解决了。那会儿每户每冬凭证供应半吨煤,有的人家不买,我家要借三个煤证买两吨,所以邻居都看我们家另类。

1996年回家乡去过春节,父亲家还在老地方居住,门前是一趟大道,一趟通往西山,能上山去落柴火的大道。

正月初六就能看见有人进山落柴火了。

早上9点左右,哩哩啦啦的人群,穿着厚厚的棉衣服,将头包裹得只露两只眼睛。有的是夫妻,有的是老子带领闺女、儿子,拉着手推车,一步一步往西山挪动,郑重地去从事一项在林区生活、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工作——落柴火。这里边大多数人我都认识,至少知道姓什么。有的是少年时的同学、伙伴,有的曾经是同事或邻居……都是我说的第三种整法的基本群众。

直到下午2点钟之后,才见陆续有人拉着一天的劳动成果——“一推车子柴火”,晃晃悠悠地回来了。因为从山上回来下坡的路比上坡的路多,又是往家里奔,前进的步伐比早上去的时候快。力气大的在前面驾辕,其他人在后面或者车的两边帮助扶着,上坡的时候帮助往前推,下坡的时候帮助往后拽。这时候的穿着已经与早晨去的时候大不一样,棉大衣已经脱下来扔在车上,将围巾系在额头,重点保护耳朵防止冻坏了,脸上流着擦不完的汗水,头上、后背腾腾地冒着热气,胡须上还带着冰碴……我知道,主要劳动力的内衣,这时候已经全被汗水湿透了,这个时候根本不敢停下来。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一旦停下来,汗腺停止释放热气,几分钟的工夫,浑身上下那是拔凉拔凉的。那感觉不是亲历,使出浑身的劲儿你都想不出来是个啥滋味。为了整满这一车柴火,在山里从主道两边百十米的地方,蹚着没膝深的大雪往外又是抬、又是扛,连拖带落的,遭的那个罪就不用说了。单是距离,先回来的单程也要走出去七八里地路程,后回来的至少要走10里地以上,往返就是20多里路呀!走得远的,柴火的质量也当然要比近处弄得好。一看就是正儿八经过日子人家儿。

在家的时候,没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一半以上的家庭都这么过日子。离开家乡后,在外面过着不用整柴火的生活,也没见哪个地方比这整柴火的活计更辛苦、更遭罪。把这个事儿已经淡忘了,再次见到这情景,给了我强烈的刺激。可能是因为重复了原有脑海中深层次记忆的关系,竟然很长时间抹不去这一幕。

如果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劳动,吃点辛苦也倒没有什么可说的。问题是付出这么辛苦的劳动,遭这么大的罪,仅仅解决一个“烧火”的问题,完全是无谓的耗费体力,可是我就觉得久居林区的人,很少仔细想一想这种付出是否值得?

首先,我们自己应当反思。我一直以为林区没有“生存”的压力。但是,改革开放14世纪了,全国人民都在奔向小康社会,很多地方农民都住楼房,烧煤气,集中供热了,而我们还仅仅满足于能“生存”是不行的。

关于改革开放,邓老人家说的话那就多了。但是,最精辟的一句话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应当反省:自己发展了吗?如果还是和改革开放之前一样过日子,照旧上班,听吆喝,靠挣几个死工资吃饭。干完活了,钱在“领导”手里攥着。高兴早开几天,不高兴晚开几天,或许还能欠黄了。好不容易开回几个钱,吃饱了,上山落一趟柴火消化掉了,什么也没剩下。那就根本没发展。且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次,政府的领导干部应当反思: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责和部门职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将人民群众的生活安排好,使其安居乐业,产生积极的力量反作用于生产力。使东北林区真正民风淳朴,百姓衣食有余,像个健康社会的样子。

我们应当认真想一想:我们自己什么时候能过上小康生活?

本主题由 岳先生 编辑于 2004-11-25

想起家乡的大米

有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十分流行。日常出行,或在客运站、酒店,或步行于商业街,无论走到哪,指不定啥时候就冒出来一句: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每听到这一句,就不由想起家乡的大米。是啊,老鼠尚且如此,何况以食为天的人乎!

记得1986年春天的时候,受领导的指派、全厂职工的重托,我参加了林业局的一个“培训班”。在培训班要结束的时候,宣传部的一位杨部长给全体学员上了一堂课。主要讲时事。只见这位杨部长口若悬河娓娓道来,从经济体制改革讲到物价改革的“比价”与“差价”;最后讲林业局的经营现状。说心里话,讲得真好确实有水平。他讲:林业生产要想永续利用,前提是“木材的采伐量,不能大于生长量”。这也是《森林法》的基本原则。而现状正好反过来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以本林业局为例,一年的采伐量是80至100万立方米,而一年的木材生长量是23万立方米。等于一年吃掉四年的“口粮”。按木材的生长周期50年以上算怎么可能“永续利用”?

我从来都是十分崇拜上级领导,这次听课更让我对林业局领导肃然起敬。

以后我注意到林业局的政策有了细微的变化。不再限制职工往外省市调转,只要往外走的,不论什么人一律放行;我所在的工厂一直是生产J-50拖拉机(爬山虎)的变速箱齿轮、传动轴等配件的制造企业,原来几十台机床是没日没夜地干,一年产值150多万元,到1987年一下子停了,只干一些零星外加工。所有J-50的库存原材料由林业局主管局长出面,卖给了牡丹江的一家同类工厂,真的感到好像林业局从此再也用不着J-50拖拉机这玩意了。我对林业局的危机意识,也就是始于这个时候。

就在人们感到危机四伏的时候,1990年市委给林业局党委新派来一位L书记,这位书记绝对有魄力,一上任做了两件大事,可以说“高屋建瓴、大刀阔斧”,让林业局职工开了眼也有了盼头。第一件事,全区上下齐动员,开展“让林业局更美好”大讨论;第二件事,从林业生产战略转移,发展农业开荒种水稻,这是一个很大的动作,采用的战术是明确指示各单位:本次开荒不许动用机械,全区企业停产上前线,搞人海战术,万人会战。据说挖的是晒水池,用以种水稻时提高水温。开荒现场距离林业局有八公里左右。你想一想,不用说万人,就算是实际出工5000人得多少汽车能拉去。

我们单位距离远,有20多里地,当时有100人,两台140汽车,得来回接送两趟。头一趟车,约8:50时送到现场。11月份天气在敞篷汽车上拉着跑了40多分钟,人都冻透了,下车第一件事是笼火取暖,然后是分任务,戗戗这活怎么干。后边的没来,先到的自然不干活,等后边的到了差不多就10点了。几千人聚集在一个约0.5平方公里的土坑内黑压压一大片,拢火弄得狼烟四起,伴着半拉青山周遭的处女地,仿佛原始的古战场。马路上一排一排的各式汽车等着往回拉人,让人清醒地知道这是有机械动力的现代社会;小汽车载着局领导前前后后视察、指挥调度;大喇叭播放着革命歌曲,间或传达领导现场指示和鼓足干劲的现场报道;工人在坑里用尖镐刨、大斧劈,人抬肩抗的把那土坯往堤上码,更多的人是冻得抄着手、跺跺脚、唠闲嗑儿,在那儿靠时间等着下班。着实热闹壮观!用人声鼎沸形容一点也不过分。12时左右就陆续收工了。我们单位汽车两趟拼成一趟,拉着工人一路走一路下自回自家,干部避开工人的视线拐弯抹角去饭店“搓”一顿(别的单位我不知道)。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呀!得庆祝庆祝。几个能贴上去的工人跟着去“蹭”。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能干多少活?但是热闹。

这两件事,伊春的报纸、电视台大力宣传,一直整到省电视台《新闻联播》和《黑龙江日报》。

我当时说:若是把来回送人的汽车变成用推土机作业,一定比“人海战术”效率高。但是,因为我啥也不是,“白丁”一个,只能痛快痛快嘴皮子白费吐沫。

对于家乡的大米事业,我只去了那么一天,没有贡献。

离开家乡后听说经过全区人民的长期艰苦努力,水稻种出来了,大米成本近百元一斤。我想只要能种出来,怎么说也是开发了一个产业,给危困的林区经济找到了一条生路,不怕成本降不下来。

来到这里后,吃得比较多的是盘锦大米,口感味道不比咱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差。后来有卖一种泰国香米的,3.3元一市斤,细长的米粒白得透亮,下锅煮沸后就能闻到一股隔路的香气,做好后打开锅盖一看,上面浮着一层鲜亮的米油,更是香气扑鼻十分诱人。不是一般的香,是特别的好吃。每次做饭嗅到那香气,就不由自主想起家乡的大米。百元一斤,一定比3.3元一斤的好吃。

几年后,听说林业局职工群众拒绝上级委派地方长官。全区“人大”会上有代表提出议案:要求自选本地干部当林业局党委书记和局长。

因为L书记在“大讨论”和大米事业上有所建树,现在到本市最南面的一个有朝鲜屯,还出产大米的地方当市委书记去了。

2004年春节,黄宏演的小品,说他那大米:“只要一包装,保证一年奔小康。”小兴安岭山清水秀,又没有黄宏的遇到的“资金”问题,出产的大米一定不比黄宏的大米差,若是开发得法,看来小康有盼头了。

始终没有吃到家乡的大米,也再没有人和我提起家乡的大米。

如果林业局的职工群众不能把大米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真可惜了当年L书记对林业局未来前景规划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宣传部长当年的先见之明!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永远陪着你~~

2005-3-5

欣赏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楼主岳先生曰:癸未之秋,于报上得此佳作,予酷爱之。欣赏其开篇奇异,境界高远,语言丰富之余,因其文中所及人物、典故之册藉,余全然看过。加之朗朗上口,随即辄能背诵之。

有写《创业史》之大作家柳青者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文中所叙之“转折”,当属人生“紧要处”的一步。此后生之立论竟与大作家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哉。

自改革开放始,国人皆面临“转折”。无非“择退”抑或“择进”也。夫择退易,择进难。经廿四年风雨历程,举目四顾:每况愈下者有之;原地踏步者有之;顺乎时代潮流,富庶腾达至于显耀者亦有之。

然,凡有改变自身命运,得奇迹般收获,而今富庶腾达显耀者,必有艰苦卓绝之付出。非此,不可得也!

由是岳先生叹曰:夫有志者,自今日始,志在进取,勇于“转折”,改变自身命运,盖时未晚矣!

本主题由 岳先生 编辑于 2004-10-6

附:《转折》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sun),日猎于苍野,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xiao)腹。或搏苍穹,徒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沉埃,偏安于腐尸殍(piao)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夫天地万物,转折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君曾见清泉塞于大石者乎?此泉之转也。择退者,蔽于石荫,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择进者,遇阻无畏,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e)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

此风之转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之外,须臾而无形,顷刻而泯灭;择挺进者继往消磨千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然则物之形貌,每决于何择于转折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转折也。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嘱),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夭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四出师,终塑尽瘁之名,而得千古慨叹。

由此观之,转折者,多为困阻也。唯怀大志不言败者,可转为人杰。其逢小挫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载之间不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

乃知骅骝驰于浩野,必有跌扑沉泥者,择偃志者死,择奋起者得利足;猿猱(nao)攀于绝壁,必有失折臂者,择灰心者亡,择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踬(zhi)踣(bo)于疾风骤雨者,择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一生:择傲立者拔淖(nao)而行,待霁(ji)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沐清风。不畏斗米折腰,陶潜择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叹之:适转折之地,择何方而往,人各有愿,未可强加:然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为困险笃志愤发者莫属也!

(原文完)

同类推荐
  • 鲁迅论

    鲁迅论

    《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乃刘再复先牛多年以来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既收录了自八十年代至今其个人关于鲁迅研究的重要探索和最新思考,也收录了他与李泽厚先生、林岗先生共论鲁迅的精彩对话与篇章。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叶芝诗集(增订本)

    叶芝诗集(增订本)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托·斯·艾略特推崇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如叶芝所自称和众所公认的,他发起的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创造了一种新(现代)的民族文学——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文学。叶芝的诗风几经变法,熔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象征主义、现实主义于一炉,在艺术上达到了他所谓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性质的结合”。诚如一位论者所说,他“在现代作家中最具现代感,而无须是现代主义者”。1923年,“由于他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获诺贝尔文学奖。本诗集由译者多年间打磨出版的各个叶芝诗集译本结集增订而来,除之前出版过的374首译诗又修改一遍外,还新译了叶芝生前未发表过的早期诗作38首,加上选自评论小册子《在锅炉上》中的3首诗,共得译诗415首,是现有收录篇什最多的汉译叶芝诗集。
  •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郁达夫

    郁达夫素以忧郁伤感的自传性散文著称,但他不仅是精神世界最直接表露的代表者,其散文也时见明朗率真之处。本精选集以郁达夫自编《达夫全集》《达夫自选集》《达夫散文集》为底本,并参阅郁达夫长媳陆费澄所编《郁达夫全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53篇,不仅有《归航》《感伤的行旅》《还乡记》《还乡后记》《苏州烟雨记》《水样的春愁》等忧郁伤感的自剖佳作,更有《半日的游程》《超山的梅花》《饮食男女在福州》《杂谈七月》《日本的文化生活》等明丽真挚的作品。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郁达夫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热门推荐
  • 丞相有病朕有药

    丞相有病朕有药

    【乐天沙雕脾气暴躁一撩脸就红的皇帝女主宋玄VS腹黑无赖病娇体弱占有欲爆棚的丞相男主君容】坐标:沙雕甜文,小权谋,后期小虐~宋玄看书长评吐槽,醒来却穿成里面的悲剧女主,什么操作?而且系统居然告诉她,若是不想走原书女主被丞相踹下皇位,折磨至死的剧情,就必须完成任务——让丞相爱上她。天?啥玩意?好吧,原女主虽未来会登基,但即位前简直弱爆了,宋玄只得糟心的开始一段搞事业的艰辛历程。下毒,心疾,假圣旨,被质疑身份,争夺皇位……特么连个原书里的炮灰都想害她?!可宫斗权谋也就算了,特么谁能告诉她,为何她的夫子,原书里严苛冷漠的太师卫谦,怎么动不动对她摸头笑脸额头吻?原书里没讲这段啊,这是挖到隐藏剧情了?可最难搞的还不是这位,而是终极Boss——丞相君容。第一次见面,他居高临下,对她说:“君容一介区区臣子,能对金枝玉叶的公主做什么呢?”第二次,他意外受伤,血流不止倒在她怀里,好巧不巧还被卫谦撞破。无数次…后来呢?女皇帝宋玄横空出世,而她的丞相,那个大幽国人皆知最尊崇维护她的人,在她登上皇位的第三年,轰轰烈烈的反了。宋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演不过你,告辞。”君容;“若我不准陛下走呢?”宋玄:“滚!”
  • TFBOYS你可曾知道

    TFBOYS你可曾知道

    这是两个追星女孩遇上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也就是不追星的女孩,她们三个在初中认识的,便从此成为了好朋友!可是青春的疼痛却是那么凄凉。本剧纯属作者胡编乱造别放在心上,如有雷同,定属巧合!
  • 摄魂王

    摄魂王

    平凡的生活究竟能经得起多少波澜?在拳击比赛中做了那场梦后,他竟真是遇到了鬼怪,从此成为摄魂王,去往各大维度空间寻找他要摄的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杀

    鬼杀

    鬼杀,鬼魂界的杀手,领取酬金,杀鬼无数。平凡人何飞却从一个历史老师变成拘魂者,一切从他得到骷髅台开始……
  • 天行少侠

    天行少侠

    他是命运悲惨的弃儿,但他是自带体系的“仙二代”,体内拥有强大的诛天灭地的能量。同时,他又是幽默风趣,放荡不羁的翩翩少年。身处逆境,他不抛弃不放弃;面对困难,他傲然不屈。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经险历劫,百折不弯,这个带着几分痞性的少年终于闯出仙侠通天之路!
  • 人生进度条

    人生进度条

    如果人生真的有进度条,那么一切会变得容易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灵

    异灵

    他,是杀人嗜血毫不留情的冷酷伯爵。他,是玩世不恭聪明绝顶的古灵少校。他,是神秘古堡千年诺言的神秘守护。当异灵横空出世,那种神秘的力量究竟该如何处置?家族诺言是否该继续守候?“你会为你的贪婪付出代价,觊觎菲尔菲克斯的诺言,对不起,无法救赎。”每个人都承担了这么多,如果有人退出,我只希望这个人不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温暖晒幸福

    爱温暖晒幸福

    讲述的是上流社会富家子弟的青春爱情,文中的男主角邵雨扬对女主司徒允的爱情追溯,以及种种的误会,加深了两人的误会,看两人能否还能在一起,看看这些误会究竟是谁在捣鬼。请关注小说《爱温暖,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