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0300000020

第20章 兴国学乙己出书育英才孔儒办学(5)

话说一次作文考试,孔乙己出了个《论茴香豆的起源与功效》的题目,全班弟子尽皆搜索枯肠,旁征博引,把背下来的学问都塞了进去:有写蚕豆生长习性的,有论茴香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有援引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还有从达尔文《物种起源》写起的……洋洋洒洒,各抒己见,把茴香豆的妙用论述得煞有介事。唯有那个并不弱智的闰土,只写了寥寥数语:“茴香豆者,乃寻常之物也,弟子岂有不知乎。起源于姥姥的铁锅,奉之于乡民的饭桌,仅可充饥果腹耳,别无大用矣。然,此物肉嫩皮厚,故不可多食,多食者,易于胀胃塞肠,极不利于出恭解手,且多屁也。”一看这狗屁的作文,孔老夫子勃然大怒,恨不得立马楸了这闰土的头毛,掀他的大耳刮子,幸好已放晚学,才没酿成冲动的后果。孔乙己拿起红笔,在作文的末尾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汝乃谁人弟子,如何这等草包?茴香豆乃上等绿色之食品,下酒佐餐之佳肴也,尔辈如此亵渎,实乃狗眼一双,师尊若有戒尺,必将劈头三下,下次若再胡诌,当心耳朵撕豁!”最后愤愤地打了个“丙下”的等次。第二天上学,闰土便被叫到前面挨了一顿臭骂,而闰土也在背后骂他是“糟践教育的歪嘴和尚”,师徒两人甚是不和。

此是闲话,按下不表。

六、兴教

辉煌的考试成果引起了省里太尊的亲切关注,是年春季,省府特派学政大人亲临未庄视察。

接了上头的公文,闻知省里的学政要亲临未庄,鲁镇的太尊和未庄的赵庄主既十分欣喜又好生紧张,当即把这大好消息知会了孔乙己,并派了官员前来协助“做些杂务上的事”,务必“把最好的成果展示出来”。孔乙己固然比这些官员更为的重视,这未庄打他手上记事起,几十年就没见过有什么省府的大人来过,这回沾了自家的光引得贵人亲临,虽说是地方的荣誉,但最有资格自豪的是他孔乙己。自己的孩儿自己疼,这番心血终于又见着天日了,他岂能不竭尽全力。自打半月之前上面的公文折子来了以后,他就筹划了一套迎接学政大人亲临视察的章程,事先印了许多文字的东西发了下去,叫娃娃们好生背诵,以备大人询问时有个统一的回答,免得到时胡说八道。此外,引导学政大人走那条路,各班各级上什么课,中午陪酒哪几个先生参加,几盘几碗,螃蟹几两,甲鱼几斤等等都筹划得明明白白,甚至从茅房到厨房,从娃娃们的头发如何梳,到穿何种颜色的鞋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大小学堂都停了三个下午的课业打扫清理,里里外外布置的比过年都清爽、喜庆,连请学政大人题字的笔墨纸砚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只等大人大驾光临不提。

前前后后忙了半个来月,贵人们终于驾临了未庄。这日,在绍兴府太尊和鲁镇县令等一帮子人的前呼后拥下,大腹便便的学政大人来到未庄的中心学堂,一踏进大门,一溜的女娃娃就一条声地高喊:“大人好,恭迎大人教诲。”学政见了十分满意,孔乙己固然是一脸喜滋滋的模样,只是心里有些怦怦地跳。

一应的程式过后,学政大人在孔乙己的引导下按照事先的编排,对学堂考察了一番,见所到之处秩序井然,学子们不是竖耳听讲,就是埋头做题,个个专心致志,苦读的风气很是浓厚,连幼稚园的娃娃也在背诵“关关雎鸠”,这大人不禁大为的欣赏,道:“此乃师法古人关门读书,严教苦学之范例,古来多少的人才皆是这样苦读而来,如此的紧抓不放,书上的学问岂有不会之理。”孔乙己听了甚为得意,又夸张地补了一句:“本学堂的弟子念书向来一心不会二用,即便此刻外面着了火,他们都不会抬头看一眼,家里死了人也不舍得请假。”“好好,就当如此,就当如此。”学政大人嗬嗬地笑言道。

见大人只是夸赞,孔乙己更加地人物的不得了,路上和学政越贴越紧,并不时地比比划划,把学堂里“最好的一面”全盘的扯了出来。学政大人边听边看,转了几处便欣然断言:“未庄的学堂处处可圈可点,不失为各地之表率。”转了一圈,便喜气洋洋地收了兵。回到客厅,大人意犹未尽,侃侃而谈,说是要为未庄的教育写两句。孔乙己忙拿出早已预备好的“四宝”过来,亲自为大人铺开宣纸。大人凝神挥毫,为孔乙己赐了一幅墨宝,赞其:“劝苦学,旧制传承有序,抓考试,新风灿然无暇。”看着这溢美非常的词句,孔乙己激动得不住地在那里搓手。第二天,就叫人把这字拿到绍兴去裱了,高高地挂在自己书房后壁的正中间。

没过几天,省城的报纸上就把这学政大人的题词和专题的文章登了出来,那上面的评语说未庄的学堂是“科学兴教的楷模,打造人才的熔炉”。

学政大人的十八个字和省城报纸的宣扬,把孔乙己激励得更加趾高气扬。为了不孚上官的厚望,他把手下的所有的教书先生都训示了一通,叫把各式刁钻古怪的题目都想了出来,让弟子们好好磨练磨练,并三天一考,五天一查,不停地排名比位,下死命地训练弟子应付考试的本事。

如此这般,一班幸运的苦命娃娃被弄的满书包、满脑子都是各式各样考试的题目,吃饭睡觉都很有些紧张,并出了不少眼镜书生和失眠青年。娃娃们个个感叹读书苦,人人埋怨考试累。而孔乙己听了则很是得意,以为这便是成才的前兆。

孔乙己“为考试而教育”关门读书的风气被省府大大地赞扬了一通之后,各地纷纷效法,各县、各州、乃至外省的学堂取经问道者纷至沓来,一时间未庄的学堂和孔乙己的法术光彩四溢,万众瞩目。年底,江南省就在杭州召开了《教育创新之成果推介会》。省府给各地行了公文,指示所有学堂“广推未庄之经验,让未庄教育的创新之花遍地开放”。未庄又因此荣膺“新型教育之摇篮”的美誉,孔乙己被晋封为江南省学政衙门的首席顾问。

孔乙己办学的辉煌成果越传越广,未久便传到了京城。京城太师院里的官员闻讯调阅了江南学政衙门的文案,数日之后即给江南省府衙门发了公文,命江南省:“认真总结未庄之经验,深探奇迹之根由及其间之意义,形成系统文案,呈报京师,以资研究推广。”省府旋即又拟了公文把京师的公文转给了绍兴,绍兴亦照此办理,把公文发给了鲁镇,鲁镇接了这三级连发的公文立马给了孔乙己,并抽了学政衙门里头两个最能写文章的书办到未庄,协助孔乙己做“系统的总结”。孔乙己如接圣旨,赶忙选了手下几个最有学问的夫子与学政衙门里的高手聚集一起,在鲁镇最好的酒楼开了包房供这帮才子吃住,确保专心致志地做文章。几个大才在包房里苦思冥想了四个多礼拜,终于编写了一本《论当今学堂之责任—未庄教育秘诀解读》,把孔乙己的经验和体会罗列了一本比“回学专著”还要厚好几十页的治学大典,里面除了对未庄历年学堂的成果和做法做了全面的展示外,还用了几个专门的章节对“教育之责任”和“考试乃教育之第一要务”作了深入的阐释。

为了深探考试分数与成才及社稷兴亡之关系,这文案在《考试与兴邦》一节中遑遑而论,写道:“古往今来,中举入仕,博取功名,皆以考试为正途,分数等第为标准。不以考试,何以见学问之深浅,识人才之高低;不得高分,何以能够取胜于众人,逮成功之机遇。艺精者善舞,学深者善考,书绝万卷必良材,题考三千一状元,观古今之通例,凡善于考试之君,必为学识之典范;凡夺得高分之人,必为当世之大才。而今之时,百业兴盛,天下繁华,亟须大批善考之士,高分之材,承继此等盛世之丰功,万代之伟业,故考试一策,事关未来之振兴,后代之兴亡,乃国脉所系,社稷攸关。”又云:“学堂非农夫之田园,商人之店铺,匠人之作坊,校园乃念书治学之圣地,无须涉及躬耕劳作之俗务,普天之下,学堂之责任当以考试为中心,分数为尺码,竭尽全部之力,引导弟子苦练做题之能力,操演考试之功夫,为我邦之振兴,伟业之传承,广育考试之英才,此乃学校唯一之任务,除此之外,皆为从属,故凡无关考试之事务,皆可废弛不论,未庄成功之精髓也即在此耳……”这恢宏巨作呈到京城以后,那京师衙门里的高官,正苦于找不到把教育弄成让天下人马首是瞻的法器,见了孔乙己这遑论,拍案叫绝,推崇备至,称其为“孔氏教育之模式,振兴教育之良方”,当即拟了红头的公文,批示各省照此办理,严令各地学堂都“以考兴学”。

自始,考试与分数便成了“牵扯天下学子和百姓之神经”的命脉。

不过,但凡懂底细的人都晓得,孔乙己的“为考试而教育”的孔氏教育新模式,只不过是像他写“回”字一样,抓着弟子通年到头关在学堂里做题目,忙考试,不顾一切反反复复的死啃硬背,甚至把那些简单的东西弄的纷繁复杂,让年轻的后生忘却社会,忘却生活,死命地在也许八辈子都用不着的知识上钻牛角尖,比本事,争分数,除此之外,人情世故,道德品行,过活劳作等等一概不学、不知、不管,弄得周身上下一根筋,只知道纸上的错对,不知道人生的长短。故此,也有一些不同见解之士对此甚为担心,道是:此等专为了自个儿出人头地,关门念书,死记硬背而考出来了的人才,满脑子都是古怪的题目和要超过别人的念想,只知争强好胜,自我为中心,不知天下为何物,这恐怕要把人往邪路上引。也有人说孔乙己的教育是“出才不出人”,只怕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冷漠自私,不负责任之徒,将来于社会绝非福音……但大学问家孔乙己和官家们都认定,这是培养人才的要领,振兴社稷的良策。

大人的意思和坚持,向来都是天下不可阻挡的主流。黎民百姓的担心只有打打肚皮官司,说几句怨言而已,到了时候,个个还得照样顺其大势,把银子往学堂里扔,把儿女往考场上逼。于是,这发端于未庄的“以分论才”的考试教育便无可阻挡地成了固定的程式,风行天下,历久不衰。而功不可没的孔乙己也因此又多了一个“京师名誉督学”的职衔,成了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思想家,并名正言顺地做了孔大先圣最有出息的第N代子孙。

有人预言,从此以后,未庄再休想有超过孔乙己的人才了。不知这是在称道孔乙己,还是在担心。

注解:

1、孔乙己——见鲁迅《孔乙己》。

2、私塾——旧时私人学校。

3、切韵——旧时字典的注音方法。即用上一个字的声母加下一个字的韵母,标注一个新字。《康熙字典》的注音就是如此。

4、平仄声——指语音声调。相当于汉语拼音的四声,前两声为平声,后两声为仄声。古典诗词中最为讲究。

5、中元中举——指考中解元和举人。举人、生员、秀才、解元,皆为旧时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童生指参加县、府和院试者的统称;举人指在参加省考试中被录取者;参加院试而被录取的称秀才,又叫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6、陈莲荷——见鲁迅《明天》。

7、半日子——疟疾的俗称。地方俗语。

8、百日——地方习俗。人死了一百天之时,要烧化祭祀。

9、连忙拘孔乙己坐了——拘,请、让的意思。地方俗语。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本书选取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几个最为著名的案件,如《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
  • 到远处去发信

    到远处去发信

    本书是刘心武早年短篇小说的汇编,包括《非重点》《登丽美》《黑墙》《酒泉姑妈》《到远处去发信》等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作品,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动态,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互动,领略到作品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 银狐

    银狐

    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
  • 幸福的轮子

    幸福的轮子

    《幸福的轮子》所选的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有深切的体察,并且拥有很好的艺术感。题材取向极显人生历练,艺术手法也很老到。他的题材的领域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写“弱势群体”的人生际遇;二是写青年男女的现时心态。这两方面都写得很有特色,其中“弱势群体”的那些故事,那些人物和那种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欣赏的艺术感觉!
  • 豹子最后的舞蹈

    豹子最后的舞蹈

    本书为中篇小说集。作者以自己丰厚的生活底蕴,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神农架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被大山隔断的生活,小说充满浓郁的山地风味和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魅三公主的霸道三王子

    冷魅三公主的霸道三王子

    三位小姐偶遇三位王子,他们自己会不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呢?
  • 诡物奇谈

    诡物奇谈

    民间就有一门神秘的职业,叫做法器商人!法器商人和道士同宗同源,却更强于道士。当遇到难以解决的灵异事件时,他们往往会挑选桃木,槐木,雷击木等等天然材料,花费无数时间,或雕或凿,制造出一种极为厉害的驱魔神像。据说神像开光之日,法器商人会请历史中的传奇人物进入雕像之中,赋予雕像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不但可以震慑鬼怪,还能调理风水,令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这些传奇人物包括铁面无私的包拯,安家护院的秦琼,武财神关羽,江鬼神屈原等等。此法器商人店面虽小,吃的却是本事饭,每天上门的客人络绎不绝。我便有幸成为了一名法器商人,二十年来解决了阴童子,饿死鬼,吃人老井,冥婚纸人等等无数诡异事件。
  • 武御神尊

    武御神尊

    上古时代,有绝代者,举族之力,欲登仙路。然,神将开路,巨灵抬棺,以葬之。遂逆行万古,震碎魔棺,自此天下纷争不断。万载后,卑弱少年偶得残棺,修逆天功法,踩踏诸界天骄,纵横八荒六合,问鼎九天十地,以无敌之姿横扫诸天。
  • 这大好江山再也换不回她

    这大好江山再也换不回她

    家逢巨变,她的身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他完成心愿成为她一生的夙愿。这大好江山,再也换不回她!
  • 丘貉

    丘貉

    面对爱情、事业与未来,当下青年的迷茫与彷徨。
  • 嗨皮小修士

    嗨皮小修士

    我是魏藜,一心成仙。有一天,我多了个师弟,他叫张小剑,有点贱。他有个兄弟坐骑,叫胖哒,喜欢喝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醉红颜之遗忘

    醉红颜之遗忘

    她自幼便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第一次相遇,他和她凝眸一瞬,便擦肩而过。一场刺杀,他与她双双坠崖,失去记忆。等情根深种后,一次意外,让她恢复记忆,并得知当年灭了自己全家的竟是他!悲伤之下,她请好友帮助自己消除记忆,可途中却出现了意外……
  • 巾帼将军

    巾帼将军

    白悠然身穿战甲,周围尸横遍野,她剑指前方,对着畏惧不敢上前的敌军怒吼道:“谁说女子不如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