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7000000011

第11章 在厦门 (2)

从以上书目中就可以看出,这批精英占了绝大多数。不久,国学研究院季刊创刊号编成准备付印。季刊创刊号上有沈兼士的《今后研究文字学之新趋势》、鲁迅的《嵇康集考》、林语堂的《西汉方音区域考》和《论古韵》(柯罗掘伦著,林语堂译)、顾颉刚的《孔子何以成为圣人和何以不成为神人》、张星烺的《中国史书上关于马黎诺里使节之记载》和《泉州访古记》、陈万里的《云冈石窟小记》、丁山的《释单》、容肇祖的《述何晏王弼的思想》、史禄国的《中国人种概论》和《书评》、王肇鼎的《西汉货币问题之研究》、潘家珣译的《形声字之研究》(柯罗掘伦著)等文。另外,国学研究院还计划编印《中国图书志》,内容包括谱录、春秋、地理、曲、道家、儒家、尚书、医学、小说、金石、政书、集、法家共十三类书目。林语堂要在厦门大学文科及国学研究院大显身手,大干一番,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厦大文科和国学研究院在林语堂的努力下也确实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很大的起色。林语堂本人也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先后写出了《前汉方音区域考》和《闽粤方言之来源》等论文。

三、暗流涌动

在南下的教授、学者中,鲁迅是独特的一位。鲁迅除了被通缉而需要南下外,也存在其他原因。尽管他无法明说,然而在《两地书》(即给许广平的信)中略有透露:"我来厦大,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及有些准备。"这里不妨引用韩石山在《高长虹与鲁迅的反目》一文中的说法:

鲁迅当年离开北京,有人说是为躲避反动当局的迫害,有人说是为了投身南方火热的斗争。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离题太远。其时"三·一八"惨案已过,段祺瑞政府垮台,北京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鲁迅既非共产党人亦非国民党人,并未从事什么实际的革命活动,也就谈不上受反动当局的迫害。既是投身南方火热的革命斗争,就该去有革命策源地之称的广州,怎么要到偏远的厦门?

不必讳言,鲁迅当年的离开北京,主要原因是与许广平的恋爱。不管怎么说,鲁迅是有妻室的人,又不打算离婚,而许广平是他的学生又不会甘心去做小老婆。这样他俩要在北京结合就有许多不方便,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同去外地。正好林语堂邀请鲁迅去厦门任教,许广平大学毕业要回南方,两人便同车离开北京,到上海后暂且分手,一个去了厦门,一个回了广州老家小住。后来鲁迅也去了广州,再后来两人又一同来到更适合他们居住的上海。未必全是事先的策划,事出有因是明明白白的。

韩石山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说鲁迅与许广平之事却是事实。还有,只要读过鲁迅《两地书》的人,都知道鲁迅对厦门大学的校长林文庆是不满的。过去有一种观点,只要鲁迅反对的就是不好的,只要鲁迅拥护的就是对的。实践证明,鲁迅骂过的人未必都是坏人,正如季羡林所说:"今天,事实已经证明鲁迅也有一些话是不正确的,是形而上学的,是有偏见的。"因此,对林文庆半生坎坷、功绩卓著是不应回避的。

林文庆(1869-1975),字梦琴,原籍福建海澄,1869年10月18日(清同治八年九月十四日)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1887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英女皇奖学金,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892年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以后,香港大学又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林文庆虽受英国教育,但对汉语也有较深的造诣,并熟谙闽、粤方言。他还精通马来语、泰米尔语、日语等,被誉为"语言天才"。1899年,他作为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华女校的创办人之一,率先捐献了建校舍的土地。他的夫人黄端琼也亲自到女校任教。黄端琼系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长女,受过良好的中英文教育,又曾游历、考察过英、美等国。1896年与林文庆结为伉俪后,积极支持并参与丈夫的社会改革事业。

1921年4月,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邓萃英上任不久即辞职,陈嘉庚遂聘请林文庆当校长。厦大开学后,林文庆亲自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试,并将口试情况通报全省各公、私中学,对推动福建省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直到1937年厦大改为国立,林文庆才辞职回新加坡。他在厦大任职16年,在厦门岛上荒凉的一角,建立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府,校内设施、院系组织、课程设置以及教授的延聘,都参照欧美大学而改进,使厦大成为全国闻名的私立大学。

1934年,陈嘉庚经营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宣告破产,厦门大学也濒于关闭,林文庆毅然与陈嘉庚分忧,只身南渡,为大学筹募经费,共得20万元,使厦大度过难关。他用《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四个字作为厦大的校训,以培养学生"人人为仁人君子"。1926年,厦大成立国学研究院,林文庆亲自兼任院长,自称"对于国学,提倡不遗余力"。他除了主持日常校务之外,还从事儒家伦理的研究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著述活动。他喜爱屈原的《离骚》,并于1929年完成《离骚》的英译,由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A·Giles)和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Tagore)作序出版。1930年,他兼任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民族周刊》主编。他的主要著作有《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东方生活的悲剧》和《新的中国》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厦门大学各种矛盾开始浮出水面。林文庆开始有所醒悟了:林语堂不仅把北京的文化名人请来,而且,林语堂的二哥林玉霖在厦大文科哲学系任副教授,弟弟林幽是文科外语系的讲师,如果厦门大学变成了第二个北大或女师大,那是不堪设想的。当初林文庆不惜重金张罗人才,给每位教授的月薪是四百元,而当时北京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给每个教授的月薪大约是二百八十元到三百元左右,有时还欠薪。林文庆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但在学校管理方面,却是严格的。如教师的生活方面,绝对不能浪费。规定一房间只能有一盏电灯,因为鲁迅房间里有两盏电灯,电工就非得摘走一只灯泡不可。这对于林文庆的学校管理来说也属于正常,可鲁迅就受不了。关于著作的印刷费问题,尤其是国学研究院的预算缩减,更使林语堂们出现不满情绪。

1926年11月20日,林文庆以陈嘉庚橡胶业受到损失为借口,将国学研究院的办公经费由原来的5000元消减为400元。所以,原计划出版的著作和刊物,就受到了重大的影响或被勒令停止出版。林语堂作为国学研究院的总秘书和文科主任,对此不能袖手旁观。他找到林文庆,据理力争。可林文庆给他的答复是:"现在校主橡胶业受挫,经济暂时困难,你我应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校主当年办校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振兴华族。说到救国,当然是科学至关重要。林先生是留洋博士,想必比我更清楚了。当此困难之际,国学研究,你看是否可以暂缓一步......"

后来,林语堂明白了,原来他们的办公经费被挪用到理科去了。理科主任刘树杞,是学校的秘书,掌管学校的财权和后勤,是林文庆的得力干将。由于经费迟迟不能落实,刘树杞要林语堂把国学研究院的房子退出,说是本来应该归理科的,他甚至逼得鲁迅三次搬家,最后安排鲁迅住在理学院大楼的地窖里。"使鲁迅气得目瞪口呆,胡须尽翘起来"。林语堂也没办法,只好提出辞职!

11月25日,林文庆在国学院召开座谈会,当他看到教授们的不满情绪,而又难以收场时,只好取消了消减国学院国学研究经费的决定。其实,早在10月20日,孙伏园已经请假去广州,联系办报了;10月27日,国学研究院主任沈兼士,也辞职回北京了。刘树杞的刁难排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国学院自身"窝里斗"的问题,也是路人皆知。

林语堂非常赞佩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开放眼光,所以他在用人上,胸怀坦荡。他举荐了鲁迅、沈兼士、孙伏园、章川岛等语丝派的人,也容纳了一些接近现代评论派的人,如顾颉刚、陈乃乾、潘家珣、陈万里、黄坚、卢梅、黄梅等人。在林语堂看来,过去他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并非是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是一些观点和看法的不同,或仅限于作风、气质、趣味的差异。如果从私谊来看,林语堂与胡适过从甚密,林语堂也在《现代评论》上发表过文章,这就是林语堂的做人方式:私谊归私谊,看法归看法。但鲁迅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他感到林语堂的做法是一种"糊涂"的表现。对于这一点,鲁迅十分反感。鲁迅与他们难以共事,所以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多次提到要离开厦大。四、惜别鲁迅

鲁迅是应林语堂之邀请来到厦门大学任教的。在厦门的日子里,林语堂与鲁迅互相支持,并肩战斗,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林语堂安排鲁迅负责国学研究院小说组的工作,并安排鲁迅开设了《小说史》、《中国文学史》等课,为鲁迅出版书籍、做周末演讲、让鲁迅指导学生办《波艇》杂志等作出了自己的努力。1926年12月27日,林语堂亲自陪同鲁迅到集美学校讲演。鲁迅刚到厦门时,由于语言不通,又只认识孙伏园、林语堂几个朋友,所以寂寞是难免的。他常常叫孙伏园到他的房间里一起喝绍兴酒,吃火腿。又由于厦门的饭菜他也吃不习惯,林语堂因为是故乡人,所以,林语堂多次邀请鲁迅到家里吃饭,改善伙食。当然,鲁迅也尽力支持林语堂的工作。

尽管如此,鲁迅仍觉得在厦门住不下去。其主要原因不在于饭菜,而在于人缘。我们看看鲁迅给许广平写的信,就能明白一二。据《两地书》(四二)中说:"在国学院里的,朱山根是胡适之的信徒,另外还有两三个,好像都是朱荐的,和他大同小异,而更浅薄,一到这里孙伏园便算可以谈谈的了。我真想不到天下何其浅薄者之多。他们面目倒漂亮的,而语言无味,夜间还要玩留声机,什么梅兰芳之类。我现在唯一的方法是少说话;他们的家眷到来之后,大约要搬往别处去了罢。从前在女师大做办事员的白果是一个职员兼玉堂的秘书,一样浮而不实,将来也许会兴风作浪,我现在也竭力地少和他往来。"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历程,书中有小马克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敢想敢为的意志,也有他对人生卓尔不群的看法和对日渐庞大的脸谱网的管理谋略和经营理念。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 卓别林

    卓别林

    卓别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卓别林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安乐狗》、《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总是寄同情于穷人,而嘲弄那些富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
  • 张寒晖传

    张寒晖传

    一九六四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心下,《松花江上》等和张寒晖的另一首歌曲曾被采用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这是作曲家的巨大光荣。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热门推荐
  • 圣王妃

    圣王妃

    慕容静云,前世身为外科医学专家,却因意外而保持记忆在异世重生。重活一世,她有的只是一颗坚韧的心。不为人人,只为自我。不为登上那绝顶的山峰,只为那一路攀登的美景。除了寻药救母、行医救世外,她只想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地再活一次。遇到冷酷腹黑霸道的他,既然是命中注定,那么即使前路荆棘密布,她也要随心而动,握住这两世的恋爱,一世的绝宠。注:这书原名叫:一世逍遥之圣王妃。是本人原作者所传。若看过这书的人应该知道,原来网站出了点问题,没能传完,现在实现我的诺言,本人一定会写完此书。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兽贩召唤师

    兽贩召唤师

    这是一个契约、魔法与斗气的世界。这里有种类繁杂的召唤兽、毁天灭地的魔法以及各式各样的斗气。一个懒散、贪吃还怕疼的现代人,来到了这里。他毫无抱负,却成了拯救人类的英雄,他毫无建树,人们却将他的话奉为真理。位面战争、天灾来袭,看看这异界的英雄怎么带领他的召唤兽,跟小伙伴们一起打败怪兽保卫世界的和平吧。弗瑞德姆,这个璀璨而美丽的地方,等待着你慢慢揭开她的面纱……
  • 我要曜曜

    我要曜曜

    偶然的机会钟景汐遇见林曜,金牌经纪人和新晋男星擦出火花某会所门口,“我要曜曜!!曜曜”男人一脸宠溺,抱起女人上了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我们会相遇

    大佬我们会相遇

    又野又飒女主朱梨vs风光霁月男主凤祁她以为她会死,在不羁流浪中游戏人间,他以为他无情,在高台雅座上俯瞰人心,她以为他高傲,可她后来知道,他想让这世间少抛弃他一次。他以为她猖狂,可他后来知道,她想让这世间多记住她一点。“跳支舞,应吗?”“应!”“这么妥帖?”“……因为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一朝穿越,她整个世界听了都颤抖的一个天才,竟穿越成一个废材,爹不疼,娘不爱,整天被人欺辱,呵!人若欺我,我犯她全家,全部都让开了,她要一个个的算!“娘子,人家要买糖糖。”她宠溺望向那里。没有倾城之貌,没有权利,没有势力,一个傻王爷,却让她莫名的宠上瘾。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
  •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认识他那年,我23岁。我们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安排——相遇。“你好,是唐梦嫣吗?”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对,我是。请问您是?”我狐疑的回答到。“我是仲博浩,仲建平的儿子。”。富有磁性的声音这样答道,仅凭这声音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讨厌电话那头的男人。但是这样的开场白,这样的开场方式,让我很反感。“哦,好。那一会儿见……”说完挂了电话。“你好,合作伙伴!拟定好你的契约发我!祝我们合作愉快。”一句合作愉快拉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的爱情赛事,只是那时的我们都还为察觉……
  • 超越次元世界

    超越次元世界

    汝等可知何为人何为神何为生何为亡异次元的世界究竟会带来何种变革萧羽尘,次元拯救者最后的希望是拯救,是毁灭全系于一念之间穿梭于异次元的他最终飘向何方萧羽尘:现在的我还打不过你,等我单刷十分钟,你就是个弟弟!诸天之旅,即将开始,你,或许就是下一位超越者!
  • 龙血特种兵

    龙血特种兵

    一个个你不敢相信的真相接踵而至,一个个神秘事件被揭开面纱,神秘的“玄黄”组织从秦皇一统六国传承至今,融合了八柄神剑才铸成的黄龙大印究竟有何真意,黄龙守护者真正的使命到底又是什么.......一切尽在《龙血特种兵》之中,让我们跟着9527的脚步,一起来冒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