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800000024

第24章 清代成都公共设施的重建(2)

(一)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时间创建的书院

康熙时期新建的锦江书院、乾隆时期重建的明代潜溪书院都是由官府倡建,名儒主办,其发展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锦江书院是清代成都享有盛名的书院,在成都诸书院、学校中影响最大,历时最久,院址也几无变化,一直位于文庙附近,长期以来作为四川地区最高学府,"为通省作育人材之所"。其师资和毕业生质量较高,"为全川书院之首,规制崇宏,它无与比,名师较多,人才辈出"。学生来源,出于全省内挑选的秀才以上的生员,而无秀才、举人以上资格者,都不得入学。

锦江书院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为振兴蜀学,培植人才,在文翁石室遗址上、成都府学之旁,重建讲堂斋舍,取名锦江书院。时"巡抚都御史贝公莅蜀三载,镇蛮既平,公亟欲兴文教以植人材"。除按察使刘德芳捐俸金外,成都县令田轩来,温江县令邱君璋董其役。锦江书院的学生名额,初时,正课五十人,附课五十人,外课视成绩和正、附课人员名额盈缺而定,约二十人,是候补性质。正课月给米一斗五升,银一两五钱;附课生减半;外课生没有津贴和照顾。

康熙六十年(1721),锦江书院的规模有所扩大。四川提学使方觐,又增修了讲堂学舍,招生名额也有所增加和扩大。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下令京师设金台书院,各省省城设立书院一至二所。包括四川锦江书院在内,全国共设立书院廿二所,确定了这些书院是省立的地位,学生生活费,一律由清政府拔给学田供给。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川总督文绶,布政使钱鋆等,又扩大增修书院讲堂,并增置学田地产,作为学生的学习津贴之用。因此,锦江书院的办学经费是比较充裕的。嘉庆二十四年(1819)川督蒋攸铦整顿书院,制订《锦江书院条规十条》,加强书院管理和诸生考核。道光二十八年(1848)学生达到150人。咸丰七年(1857)正附课学生达148人,加上外课学生总数在200人左右。

锦江书院在文翁石室旧址,成都府学侧的建立,使清代成都的文庙地带进一步成为文教区。从嘉庆《华阳县志》所载的"锦江书院图"来看:书院门外庄肃,有照壁,门亦为八字门。书院内部布局极为规整,整体上分为前后四个院落,功能上亦有所区分,内部建筑物更为多样化,既讲究中轴线对称,又通过偏院和奎星阁、后园使得内部环境显得错落有致。前三个院落为学子问学修习之地及教习寓所,在中轴线上设门厅、大堂、牌坊、三公堂、讲堂、还有东廨、西圃;后园为秀丽的奎星阁及后花园,学子斋舍在中轴线两侧的偏院中,三公堂为后院之中心建筑,其内正中设道统神主,两侧为正学、理学名臣神主。讲堂两侧为掌学斋舍,以封建尊卑观念而言,"讲学名公"位尊,居于中间,学子位卑,居于甬道两侧偏院。

锦江书院内环境优美,就环境建设而言,书院内有假山、树木、亭、桥、井等,构织了一幅小桥流水的美妙画卷。书院不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且能吸引延聘到当时的名士前往讲学,学者彭端淑、高白云、姜尔常、敬华南、易简、杨锡麟、李惺、顾汝修等均先后掌院执教讲席。光绪二十七年(1902),在全国废书院、兴学堂的背景下,四川总督岑春煊宣布结束锦江书院,财产归高等学堂,院址校舍并入成都府中学堂,即石室中学。

潜溪书院,创设于乾隆十二年(1747),院址在成都外东五养乡,外东净居寺,书院后有明初文学家宋濂之墓,侧立二贤祠,祀宋儒赵抃、明儒方孝儒。为纪念宋濂,书院定名潜溪。明代潜溪书院有祀田八百亩,乱后无主,为净居寺寺僧侵占者百有余年,清乾隆十二年(1747),华阳县令安洪德,作育人才,鉴于虽有锦江书院创立于前,而士子求学者甚众,于是查核档案册籍、清理静居寺僧侵占祠舍、田产,促其归还,请予政府立案,设潜溪书院于此。"延名师,设讲席,集生徒,朝夕肆业于其中","一时负笈者户外之履满焉"。

从嘉庆《华阳县志》所载书院图上来看:潜溪书院与净居寺比邻而居,中有二贤祠相隔,书院小巧精致,院门前有虹桥跨溪而过,门旁设有二华表,整个书院有三重院落,第一进门厅设有清风亭,第二进中堂为讲堂,第三进为讲师习所,二三进院落两侧厢房为学舍,后园有宋濂之墓。道光十三年(1874),华阳知县高学濂,以潜溪书院距城五里,每值阴雨道路泥泞,官府主徒行住不便,募资购梨花街屋宇,改建讲堂,把师生迁入新址读书。

(二)嘉庆后成都书院建设

嘉庆道光年间之后,成都创建了许多书院,此时科举为进身之阶,日益受到恢复后的地方社会的关注,成都书院也相应增多了。除地方官吏外,一些士绅加入到书院建设之中,显示了地方社会对国家教化象征的认同和趋附。

芙蓉书院,创建于嘉庆六年(1801),清成都知县张人龙比较重视教育,认为"化民须先隆学校,教士应首重师儒",自捐银二百两,集绅耆募资七千余金,与县儒学教谕王子诏一起筹办,在成都北署袜街拐枣树购民房一所,今帘官公所街省建一公司。扩而新之,建立了成都芙蓉书院。

书院颇具规模,"自门而庭,而讲堂,而山长书斋,诸生书院,共卅余间"。并置买水田二百余亩,"为修脯膏火之资"。芙蓉书院办学有条理,其课程设置也是课经史时艺,但要求严格,"与锦江潜溪遥相辉映"。咸丰三年(1853),经过一些周折,改迁于青龙街墨池书院间壁,有大门、二门、讲堂五间、过厅五间、诸生书舍三十四室、山长寝室五间。拐枣树原芙蓉书院改为帘官公所。

墨池书院,道光元年(1821)创建于汉代扬雄故里,学政聂铣敏游览"子云洗墨池",怀念故人,"遂生办学之念",除自己捐俸,并集资购买前剑南道郑氏私宅,"绵亘三院,内屋二百余间,外空地四亩,后为洗墨池"。把中院作为墨池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经过增修补葺,房舍作为讲堂、学舍,其余亭榭作为游览之所,园圃有蔬菜之利,"较之锦江(书院)规模又有别焉"。建立墨池书院是"以补锦江书院之不足","继文翁之兴学,复子云之遗迹"。墨池书院的环境比较幽静,空地较多,花木繁茂,"墨池者既有键户下惟之地,又有赏玩之趣,学者藏修息游地,以共讲所闻,则墨池为最也"。这是一个优美的读书地方。

墨池书院在温江白家碾购有学田七十余亩,房屋较多,前后园租、铺税亦丰,供修脯膏火颇足。道光元年以后,学生参加两科考试,多人中试,办学效果比较显著。大约在聂铣敏离任后的一段时间,墨池书院曾一度衰落,"奈事无专主,不肖之辈人破坏之,各种什物、图书,大量失散,房舍、亭榭日益剥落倒塌"。道光十三年(1833),聂铣敏之子聂有湖、聂有翰派人来川,将房契交县,作为公所,什物、舍宇值万金,以后书院经费日绌,"书院日益衰落,向之月榭风亭渐煤盿荒烟蔓草,向之净几明窗,今且破瓦颓怀矣"。

咸丰二年(1852),地方官准备把帘官公所迁到墨池书院,地方人士反复要求,愿意将原芙蓉书院地址作公所,墨池多余之地为芙蓉书院。经批准,芙蓉书院从拐枣树迁入墨池书院,中间划墙,右为芙蓉书院,左为墨池书院,外仍悬墨池书院匾额,中留一堂为聂公祠(聂铣敏祀祠)。学使何绍基将公所迁往拐枣树芙蓉书院原址,为帘官公所。"墨池书院之名不废,芙蓉书院在于其右"。

元音书院创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在华阳县治东三十里,旧慈音寺,寺僧不肖,成都知府张敏树把寺僧驱遂,改为书院,有田二十余亩,岁入租以为膏火学习津贴。

尊经书院由士绅创办,同治十三年(1874)四月,洋务派官僚、工部侍郎、丁忧在籍的本省兴文人薛焕,联络官绅十五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提督学政张之洞,提出当时的省城锦江书院,主要以学习制艺八股文为目标,不符合时代要求,请求再创办一所书院,以便继承文翁之教,培养人才,以"通经学古课蜀士",定名为尊经书院。薛焕等人的请求,得到清廷批准后,筹款购地,在省城南门石犀寺附近,即南较场,修建尊经书院。学生来源是由省内各府按比例在秀才、贡生等资格的人员中选送。由于经费来源流裕,除了拔盐税公款的盈余外,还有数百亩学田,学生不交学费,还规定每个生员领"膏火"银子四两。

同类推荐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这一天,崇祯帝煤山自缢,这一天,李自成攻破京城,这一天,吴三桂还在路上,这一天,李起来了。已有老书《明末小平民》285万字完本小说,新老书友可以去围观。也欢迎各位读者加入企鹅交流群,六一九零四九二二七。
  • 最后的执著

    最后的执著

    摒弃神剧,拒绝意淫,舔舐伤口……孙中山曾回忆说:“特达之士多有以清廷兵败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战,曾亲见有海陬父老,闻旅顺已失、奉天不保,雀跃欢呼。问以其故,则曰,我汉人遭虏朝荼毒二百余年,无由一雪,今日得日本为我大张挞伐,犁其庭扫其穴,老夫死得瞑目矣。”性格懦弱的岳冬,为娶得一代名将左宝贵的女儿左心兰,硬着头皮在刀口上过活。然而,让岳冬彻底改变的,不是战火的洗礼,不是日军的残暴,而是,国人在日本治下的──笑容!“我宁愿我孩子将来没有父亲,也不想他将来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是岳冬最后的执着,也是这民族最后的执着。(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平壤大战、旅顺大屠杀)
  • 三国悍将

    三国悍将

    穿越三国,竟然成了强盗,而且还面临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进攻!这可咋办?生存,崛起,争霸!韩阳毅然决定,无耻的背叛强盗团伙,投靠吕布,走出枭雄之路的第一步!
  • 非国

    非国

    前朝望不尽酒醉,今时数不完风流。沙场官场,坊间朝堂,天子君臣,伦理纲常。这一人,徒慕先生,这一人,是矣非国。
  • 吴王史

    吴王史

    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以外穿越到吴王身上,吴王后宫佳丽三千,还有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他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本文架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想过平静生活的主角

    只想过平静生活的主角

    穿越到呕吐的主角,努力着想过平静生活的故事。
  • 异世婉兮缘

    异世婉兮缘

    一枚翡翠戒指让剩女杨婉兮穿越到了异世大陆。一枚定云珠,搅动起霄云大陆人妖两族战乱。200年前的人族圣女和妖王厮杀的真相,也随着杨婉兮的出现逐渐浮出水面。。。这个呆子好可爱,那个修士也满符合我的品位,啊呀,这位师兄,你别凶我呀,再凶我,我就去找美男气你啦!。。。。且看杨婉兮如何在这异世大陆翻云覆雨,儿女情长!有美一人,轻扬婉兮
  •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是“soul客文艺”系列的第三本。收录了蒋方舟、任晓雯、张发财、王小山、张宏杰、阿丁、阿乙、周洁茹、邵艺辉、风行水上等知名作家的文章,与他们一起探讨“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我辈尚未死亡,故而无法完全理解生之欢愉。生死两端里面的这段旅程,但凡在经历之余多些思考,便不免要触及到意义的些微求索。然而与上升的神性相比,人更多的是向地狱堕落的勇气。太宰治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据说是太宰治从别人那里打的小抄,许多年后,它又出现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用以说明人之耻辱来自宿命或者现实,甚至连生存都是种愧对他人的打扰。如果真的有洗脑专家就好了。一切思维和记忆,被机器洗得干干净净,仿佛擦拭后的卫生洁具,洁净如新。谎言闪着光泽,贩卖着虚假的希望。
  • 皇后要休夫

    皇后要休夫

    哼!死阎王,生死簿上明明写着我李菲菲能活九十九岁!他居然敢抓错人!看我不把他打成国宝级动物大熊猫!穿越有什么了不起!什么?!不受宠的皇后!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直接一脚将皇帝司徒昊天踢下床!小女子我要休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旷世武徒

    旷世武徒

    这是一个美丽且巨大的星球,然而一场旷世大战,把这个美丽的星球轰得支离破碎,经过无数年的沉淀,形成了浩瀚宇宙和诸多位面,然而时空错乱,以诺在这错乱的时空里成就了无数人不可能踏入的境界
  • 寐语,梦记

    寐语,梦记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梦境千奇百怪,光怪陆离,每每醒来总叫人觉得不可思议。努力寻找梦中的片段,有时瞬间忘记,有时提笔记下,拼凑成了这部《寐语.梦记》。
  • 科技大佬与武神的日常

    科技大佬与武神的日常

    一个平行宇宙,地星,一个芸芸众生的一个武者,白天在奔跑,是为行者,黑夜为一个修者,是谁,是谁,究竟有什么样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漠神计划

    快穿之漠神计划

    肖瑶莫名其妙的就被一个名叫漠神的家伙坑了,被迫的带上一个萌妹子系统去完成各种任务,当丑女要减肥,当美女被猥琐,跑到原始社会当野人,穿到末世称帝王……当真是一个任务比一个任务奇葩。可是为什么次次都能遇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