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5200000042

第42章 被迫抗战(2)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绝对错误的、绝对说不通的,连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都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是自杀政策,主张从“攘外中求安内”。(见《什么是我们的生路》)但蒋为什么要坚持他的错误政策呢甚至于在九一八以后,他仍然顽固地不抗日,直到西安事变发生后为止。他的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说把国内的敌人解决之后,再谈抗日,这个“先安内后攘外”的口号,似是振振有词,其实经不起分析与驳斥。所谓“安内”,即要消灭“共匪”。其实,在我们看来,国共两党乃是孙中山这个政治母亲所生的难兄难弟,国共内战绝对可说是阋墙,不过两党到底有些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勉强可说是打“思想战”。但蒋介石要安的内,岂止共产党!他还要消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以及其他的诸多“杂牌军”。“其他”都是国民党,对北伐又有功,还是不行,照蒋介石看来,他们是“新军阀”。但是蒋介石要安的内,又岂止于国民党内的新军阀,像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照样要“安”!是以要“安内”成功,必须等到蒋介石成功地铲除一切反对他以及可能反对他的势力。

还有一个理由,说是中国太弱,需要时间养精蓄锐、整军经武,才能抗日。有的甚至还说,中国抗战得还太早,如果再过几年中国更强了,抗日可更加成功。这种说法实在可哂。这些人似乎认为,那时的日本帝国正在走下坡,而中国正在欣欣向荣。事实恰恰相反,九一八以后日本军国日盛,而中国的情况则每况愈下。要“安内”去拼命打内战是培养国力的办法吗继续内战绝对是继续消耗有限的国力。所以,从这个观点看,先“安内”再抗战根本是一张不能兑现的支票,因为真正“安内”完毕,中国更加没有“攘外”的本钱,油尽灯枯,还抗什么战

蒋介石的不抗日,引起全国骚然。蒋作宾于九一八之后十日,记道:“南京有六百余学生围攻外交部,王部长(正廷)受重伤。此间(日本)留学生亦有请愿回国之集议。人情奋激,莫可如何。”(《蒋作宾日记》,第363页)10月2日又记:“文武各学生均来要求回国。舌敝唇焦,苦口劝导,终不见听。”(同书,第365页)12月8日又记:“闻国内学生大闹,共产党亦乘机而起,前途未可乐观。”(同书,第389页)12月15日又记:“南京学生大暴动,捣毁中央党部及外交部,各处已成无政府现象。蔡元培、顾维钧等均受重伤,蒋介石通电下野。”(同书,第391页)如果蒋介石真要北上督战抗日,群情激愤的学生能不欢欣若狂、一致拥戴,还需要下野吗在广州的胡汉民等国民党因抗日而反蒋,蒋若抗日,又何必反蒋

然而抗日激情不仅仅见之于年轻学生,稳健持重的国之硕老,如马相伯、沈恩孚、章太炎等也一再通电呼吁抗日。章太炎尤其积极,九一八之后,他并未立即抨击南京政府,因国难当头,他仍然希望政府在民情的激荡下领导抗日,但当他发现此一政府既无抗日的计划,更无抗日的意愿时,他便公开谴责南京政府卖国!1932年元月20日,章太炎与熊希龄、马良等于上海组织了“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并致电南京当局:如果当局不愿或不能抗日,便应下台,由别人来领导抗日。章太炎当然知道一旦与日本开仗,中国很可能被打败,但他认为一个主权国家不能站起来为维护主权而战,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国家。他虽失望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却受到东北义勇军以及十九路军抗日的鼓舞,乃不顾衰病之躯,决心到北方一行,当时陆路已经阻塞,遂改由海道经天津到北平。他最要见的是张学良,他与学良有旧,想借其个人的影响力促使学良抗日。据汤国梨的回忆,学良在太炎相逼之下,道出奉蒋介石之命不抵抗的隐情。至此他更深一层理解到,南京政府之坚不抵抗,对蒋介石亦益为鄙视,故尚在平、津一带访问时,即已严厉批评政府,同时趁讲学之便宣扬爱国精神,鼓励抗日。

1932年5月,章太炎到苏州讲学,特别表扬“儒行”,标出“行己有耻”之旨,显然是有现实的政治目的的。他要告诉国人、提醒政府,不抵抗外国的侵略,是极为可耻的。之后,他决心长住苏州讲学。这不是退隐,而是要继承顾炎武讲学以救时的传统。同年年底,日军炮击山海关,并声称热河为满洲之一部,以便侵占。章太炎愤怒之余,于1933年2月与马良发表“二老宣言”,指出所谓满洲在汉代已为中国之郡,称为辽东或玄菟,明代更立建州,自为中国的领土,而热河从来不是满洲之一部,更是中国的领土。此一宣言曾寄达日内瓦的国联,在国内亦传诵一时,代表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心声。

承德之失,益增章太炎的怒火,他更严厉指责蒋介石之无能,以致继续丧失国土。他也更了解南京政府继续“安内”、不愿“攘外”的用心,于此力主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他不依赖外援,而把抗日的担子由全国的老百姓负起。他在与马良、沈恩孚共同发表的“三老宣言”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中国老百姓已别无选择,只有勇敢地站起来抗日。冯玉祥是南京政府官方人士中,第一个表态抗日者。他于1933年的5月,成立了“民众抗日同盟军”,誓死保卫察哈尔,并收复失地,冯氏此举,使章太炎尽释前嫌,两人成为好友。从最近发现的章太炎给冯玉祥的五封信看来,章对冯的抗日决心,推誉有加,把领导抗日的责任冀望于冯将军。但是蒋介石不想抗日,冯玉祥抗得起来吗他的单独行动使蒋介石大为光火,乃于8月间将“同盟军”给解决了,章太炎立即痛责蒋氏的阻碍抗日。那时蒋介石仍在江西“剿共”,章太炎认为国难当头,仍然勇于内战,已危及民族的生存,这样的政府早已有负国民所托。但从蒋介石的眼光看来,章太炎这一批主张抗日者,不仅破坏对日和谈,而且为“匪”宣传,帮共产党的忙。但章太炎毫不减弱抨击政府不抗日的声音。于是蒋介石托张继警告太炎不要再谈时事,要他“安心讲学,勿议时事”。张继曾与章太炎有金兰之谊,奉命传言,结果被老哥训斥了一顿,指这位老弟要他不说话,“得无效厉王之监谤乎”他告诉张继,他的持论已算是厚道的了,“虽明知当局之有阴私,犹不欲讼言斥之。”他又反问张继:“谁使吾辈为小朝廷之民者谁使同盟会之清名而被人揶揄嘲弄者”张继讨了没趣之后,蒋介石又派丁惟汾到苏州送上现款一万元作为“疗疾费”。太炎宣布此款作为公用后,继续逼蒋抗日,蒋介石送钱给他,当然是有塞他嘴巴的意思,但他的嘴巴是塞不住的,他继续不断地批评蒋氏的不抵抗政策,同时呼吁全国团结一致,准备抗日。一二·九学运发生后,章太炎全力支持学生,亲自打电报给北平的宋哲元,要求立即释放学生,宋回电给他,保证“和平解决”。终于在章太炎逝世前一月,蒋介石写了一封信给章太炎,保证相互信赖,庶几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章太炎于逝世前十日,回了蒋介石一信,提醒他相互信赖必须基于爱国主义,并指出为了抗日必须容共。章氏虽未及亲见国共因抗日而再度合作,他毕竟预见此一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封信的全文如下:

前被手书,属以其信济艰之义,劝诱国人,抑言之非难,欲其心悦诚服则难,迩来所以语河北者,独云保爱令名,勿入陷阱而已。苟其人自惜羽毛,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必不轻于依附。至于小小委蛇,如晋张轨之在凉州,非不与刘、石酬酢也,而领土必不肯弃,名号必不肯更,则所以自守者固在。一闻劝励,当必有努力增倍者矣。若欲其杀敌致果,为国牺牲,此在枢府应之以实,固非可以口舌致也。顷者,东方于津、沽等处,又增兵矣。观其用意,亦只以武力胁迫,欲为城下之盟而已,用兵则犹未也。然势之所激,往往有出虑外者,枢府虽以剿匪诸师进驻晋南,阴为犄角,一旦有急,则未知河北之意,果愿其入境否也鄙意应之以实,本无他虑,彼在危急之中,而部下之不肯屈辱者,尚居大半,果以精械厚糈相助,唯有感激向前耳,安有据之以兴背证者耶此事即行,又厚遇山东,以坚其意,彼知政府之不我遗弃也,能以一部应战固善,不能独战,则必有济师之请,而晋南诸师,可与并力矣。为今日保全华北计,唯有如此。若以河北难守,而但南抗黄河,河流既长,处处可以窃渡,幸遇水潦涨盛,容可暂安,水涸则必无以阻敌矣。抑鄙意以为今之国计,固不宜恣言远略,唯领土未亡者,则不可不加意顾全。北平既急,纵令勉力支持,察省必难兼顾。盖非常之时,必以非常之事应之。今共产党之在晋北者,其意不过欲北据河套,与苏俄通声气耳。此辈虽多狡诈,然其对于日军,必不肯俯首驯服,明甚!若能顺其所欲,驱使出塞,即以绥远一区处之,其能受我委任则上也;不能,亦姑以民军视之。如此,察省介在日、共之间,渐可成为缓卫之势,较今之左支右绌者,其得失必相悬矣。盖闻两害相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二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以上就形势立说,或不致有大差池。若夫开诚布公,以悬群众,使将相之视枢府,犹手足之扞头目,转移之妙,自在庙堂,此非草野所能与,而固不能不殷殷期望者也。匆遽陈辞,当不以临渴掘井为诮。6月4日。(《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873—874页)

自北伐以后,章太炎反对一党专政,不承认南京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遗民,遭到国民党党部的通缉,只好销声匿迹。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他在给孙思昉的信中说:“东事之起,仆无一言,以为有此总司令、此副司令,欲奉、吉之不失,不能也。”总司令就是当时的全国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副司令就是张学良。后来,他亲自北上面见张学良,始知乃是奉命不抵抗,益鄙视蒋氏的南京政府,攻击不遗余力。1932年3月,南京当局有鉴于抗日的呼声,宣布召开“国难会议”,但议程限于御侮、“剿匪”、救灾三项,基本上并无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政策。章太炎亦在邀请出席之列,但他断然拒绝,声称:“军事贵速,能断则一言而可,不断则众议而无成,纷纷召集,将以奚用”要抵抗,马上决定抵抗,用不着召开什么国难会议。他怀疑“当事者志在屈服,而以联盟会议为分谤之机关”,所以雅不愿参加,以“为党国诸贤任过”。章太炎继续谴责日本侵略,更直指蒋介石“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置国土沦丧而不顾。乃要求以国民名义,“将此次军事负责者,不论在南在北,一切以军法判处,庶几乎平亿兆之愤心,为后来之惩戒。”章太炎在这最后的一封信里,重申九一八以后一贯的主张,要求结束内战,一致抗日。他直言共党与日本应“两害取其轻”,应该联共御日,不能再丧失领土于外人。当时蒋介石仍然坚决贯彻内战,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章太炎这种“国共合作”的建议,当然是完全听不进去的。无论国学大师章太炎或无数年轻学生,都手无寸铁,奈何不了蒋介石。但是,1936年的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杨终以武力逼迫蒋介石走上国共合作的抗日之路。(有关章太炎参阅Wong,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ch.8)

§§§第二节被张学良逼上梁山

蒋介石口口声声“共匪”,给人的印象是,中共乃“土匪草寇”之类。但是经过四次“围剿”失利,已知问题严重,甚至担心国民党政权的存亡。请看蒋作宾1932年2月15日日记所透露的内情:

内部军队均为匪牵制,不能调动,饷糈、弹械缺乏,交通均被日人制止。以如此情形,欲与人战,真所谓自取灭亡也。况各处匪共蜂起,每欲蹑其后,恐不亡于敌人,而即亡于匪共也。呜呼!殆亦数也。(《蒋作宾日记》,第410页)

了解此一内情,始知蒋介石为何一再说:“日本是癣疥之疾,共匪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他听到第五次“围剿”得手,高兴异常,10月22日在洛阳驰电中央执行委员会报捷,有云:“赤匪日蹙、匪势已穷……渠魁授首在即。”(《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三卷,第759页)复于同月31日电令剿匪各将领,“此匪不灭,不唯民无噍类,而且国亦难于幸存,故民族之存亡与革命之成败,及吾人之是否能为国为民真正努力,均将于此觇之,即个人历史之荣辱而论,亦全系于此,望切告各将士努力截追!”(同书,第761页)然而时机仍然失之,截追失败,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抵达陕北,另建革命根据地。

同类推荐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海盗王传奇

    海盗王传奇

    在那些苍茫的大海上,要征服一切,必要有勇者无畏的决心!那些来自海洋的,来自他人的,甚至来自未知的挑战,让他的力量仿佛一瞬间从血液中喷涌出来。每次准备出海的时候,他都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冉冉升起的,不是太阳,是明天,是一轮壮丽的梦想!他不知道前方能够走多远,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他的面前堆满了抢夺而来的金银财宝,有人赤红了双眼,按捺不住,捧起这些抢夺而来的财物,可是明天却死在了敌人的脚下。他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激励不已,也不会为了死亡而沮丧难过,也许他只是,为了活着!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秀出东南(2)

    秀出东南(2)

    该书记述了泰兴名人的主要业绩、重大事情、生平回忆、兴趣雅致等,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味。但此书又不限于名人。《秀出东南(2)》共收编了29人的作品,弘扬泰兴文化,光耀前辈,启迪后代。
  •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性,导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广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热门推荐
  •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祭雪剑

    祭雪剑

    由高丽来的崔克恭,知书达礼的外表下,却拥有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由高丽王京远赴元朝大都,又是有什么目的呢?
  • 冥王,心尖宠

    冥王,心尖宠

    阴司众人皆知。冥王帝烨能号令十方阴司众神。可手执镇魂印强压天地浊气。断三界六道生死局。自此这天地间更是无人敢随意惹怒这阴司众人。踏足阴司地界。可不知从何日起,一个小丫头便能够搅的幽都天翻地覆,偏偏还无人敢应。谁让人家是冥王妃呢?孟婆是闺蜜,黑白无常是小弟。上有十方众神护着。下有万鬼敬仰。就连高高在上的冥王都宠她上天入地。神络手指轻扣桌面,一缕丝发遮盖住了清冷的盛世绝颜。微微一笑,薄唇轻启。“呵!谁让我是生死簿,掌管世间万物。”谁敢不服。话音刚落,一阵阴风卷起。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揽上她不盈一握的腰身。极尽邪魅的男人温热气息吐露在耳边。“就算是生死簿,那也是我帝烨一人归属物。”
  • 修罗武帝诀

    修罗武帝诀

    当世间禁锢被打开,一个辉煌盛世来临,神魔乱舞,大妖横行。少年林北,踏着尸山血海,以无敌之姿纵横天上地下!
  • 灵卡动乾坤

    灵卡动乾坤

    “赏,该赏!”台上表演落幕,一位身着华服的少年,睁开假寐的双眼,点头,发出一道轻嗯后,顺势一拍太师椅扶手,站起身来高声的大喝道。。本书无毒,轻松搞笑,请大家放心食用
  • 弑神九天

    弑神九天

    一片浩瀚无垠的大陆,一个远古风尘的古境。八神在世,风卷云动,苍茫大陆,谁与争锋?一位少年从大荒走出,洗刷屈辱,披荆斩棘,险度生死,最终到达那不可能的境界,书写大陆上不朽的传奇!
  • 其实我只想当一名矿主

    其实我只想当一名矿主

    BBC记者问唐风:你对自己的事业总结是什么?唐风:我其实是一名矿主记者:你还有其他的高科技企业?唐风:那不过是为了消耗我矿业资源埃克森美孚:唐总,我们讨论一下石油进口的合同澳大利亚:我们需要铁矿进口……记着:唐先生你这么多产业,人们都说你是经营之神,你有什么感想?唐风:其实我是一名矿主
  • 邪魔的歪道

    邪魔的歪道

    落魄家族小子遇上魔教尊主喜欢上了不对的人吗?第一次有人这样对自己。不想放手诶
  • 停留时空的记忆

    停留时空的记忆

    佛言:人死需7日投,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但是列外总是会有的,同时间转世,打破时间定律,并且保留着原始记忆的我开始了女生新生活......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