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5200000023

第23章 枪杆子出政权(5)

蒋介石自徐州败归之时,即告李宗仁其下台已不可免,并以军事相托,故引退绝非猝然。《辞职宣言》由陈布雷起草,到8月13日于蒋离宁后才见诸报端,其间两个月,尚须做复出的准备工作以及修改文稿等。这篇宣言无疑经过陈布雷精心包装过,我们必须拆开来看,以见真相。蒋介石首先说:

中正自熏沐总理之教训,即以二义自矢:一、认党高于一切,在党的利益之下,党员个人绝无呈主观、用感情、计利害之余地。二、认捍卫党基为党员最大之天职。苟有逞智弄巧,阳奉阴违,篡夺吾党基础,剽易吾党主义,使吾党名存而实亡者,必竭全力以铲除之。(《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三十卷,第52页,另参阅《国闻周报》第四卷第三十三期)

他必须下台,即因自南昌以来,以个人之“主观”“感情”“利害”,抗命党中央,甚至别立中央。武汉中央呼吁“恢复党权”,即针对他而来。他原想以武力解决武汉党中央,无奈兵败,两面受敌,只好引退以解困,而竟以“认党高于一切”为说辞,显然欲以“黑白讲”来混淆视听。至于他于宣言中护党的振振之词,从他日后一再“铲除”异己视之,直把个人的权力基础与“吾党基础”画等号,以责成党员为他个人效忠,已藏其机。

他于8月14日在上海发布的《辞职宣言》中又说:“昔日以党之命令不能不进者,今若认中正一退,可解纠纷,中正固无时无刻或忘归隐也……今既咎戾集于一身,即应自劾而归去,解除职权,以谢天下。”(同上,第52、57页)此话才透露一点天机,已不是假设性的要他退。

李宗仁于蒋下野后赴庐山与汉方会晤,始知唐生智乃欲挥师下芜湖,实如吴稚晖所说:“照唐生智那种气势汹汹,我们两面受敌不了,蒋先生暂时歇一歇也好。”(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第762页)即因蒋之“歇一歇”,汉方才肯派孙科与谭延闿为代表与李宗仁返宁议和,益知蒋在当时情况下,是非下台不可的。李亦因而体会到蒋下野这着棋下得高明,因一下野即失武汉东征的借口(参阅《李宗仁回忆录》,第325—327页),至少可为缓兵之计。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还提到,蒋故意散布桂系“逼宫”的谣言,后来无论正史野史竟多以此谣言之成理而信之。李曾要蒋辟谣,蒋笑而不予理会,李怀疑蒋借此打击桂系。(见《李宗仁回忆录》,第320—321页)其实“逼宫”之流言,无非想把蒋说成是一“受害者”,而混淆了他下野的真正原因。

接着蒋介石又在宣言中说:

幸赖主义之照临、同志之用命,曾不数月,湘、鄂、赣、闽全告复,此非中正所敢贪天之功,实中央执委会付托之专,用能集中号令,团结内部,不虞牵制,以克奏斯绩也。何图包孕本党之共产党徒,奉鲍罗廷之发纵指示,造作种种飞语,提出军阀、独裁等口号,冀直接打倒中正,间接打倒国民革命。而本党本军之一部分同志,不悟其奸,竟被所惑,遂以为中正有企图军阀及个人独裁之倾向。(《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三十卷,第53页)

由此可见,他于下野前夕,已想改写历史。他说“非敢贪天之功”,实把“克奏斯绩”之战功,归之于己。其实湘、鄂之战,战功属李宗仁、唐生智,底定江南的首功是白崇禧,蒋仅具总司令之名,并无直接关系,而他亲自指挥的南昌之战与徐州一役,却是整个北伐战争中最最惨败的两次。他之下台亦即因徐州丧师的后遗症,竟以“克奏斯绩”来掩饰。此时武汉已分共,他仍以反共来转移视听。他痛骂鲍罗廷,但若非鲍助孙中山改组、若无俄援,广州革命根据地何从建立北伐何从开始若非中共大搞群众运动,何能四处响应,不数月而达京沪他为了掩盖“兔死狗烹”之事实,竟反咬共产党一口,予其清党以合理化,并以“打倒中正”与“打倒国民革命”混为一谈,且故意颠倒“打倒中正”之因果关系。至于其“个人独裁之倾向”,在当时即未彰著,亦为其后来行事所证实,还不止是“倾向”而已,日益见诸具体行动矣。

他最后要求“武汉同志克期联袂迁移来宁,共同集合于南京,而谋党国大政之进行”(同上,第56页),则不得不承认武汉中央为正统,由汉迁宁,其自立之南京政府自须撤销后并入。他于发表此一宣言之后,又于8月19日发电辞总司令职权。但他并非真正归隐乡里,实继续在幕后策动,并于离宁前即已安排亲信姚琮的警卫师与孙星环的宪兵团,驻守南京城,以及密令何应钦掌握其嫡系部队,其伺机再起的意图已十分明显。既欲再起,时局不能搞得太糜烂,否则覆巢之下无完卵。李宗仁终于8月底9月初赢得栖霞龙潭之役,击溃孙传芳意图南渡之师。但龙潭之战是险胜。若失败,南京固不守,整个江南亦难保,就可到全局溃败的地步。李宗仁指出,紧要关头偶然发现何应钦想收兵保存实力,幸及时制止。(见《李宗仁回忆录》,第335—336页)何若无蒋命,何能出此但同时蒋亦雅不欲时局太稳定,让汪精卫迁都成功,统一党权,否则将扼杀再出之身价。总之,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借下野以金蝉脱壳,然后见机效“哪吒闹海”,于政潮迭起中脱颖而出,造成“斯人不出奈天下何”的局面,以达到集大权于一身的目标。

蒋介石下野后,李宗仁即于1927年8月16日电告汪精卫,请将武汉中央政府尽快迁往南京,汪于翌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上,宣称:

迁都南京是中央4月初旬就决定了的议案,何况现在南京政府已经无人负责。据今天所收的报告,也说南京政府已经停止办公,事实上已不存在,那么我们应决定到南京去的方式。(见该次会议速记录)

汪遂复电李宗仁,决定迁宁。于此可见双方议定迁都南京,表明南京方面自立的中央已经撤销,以武汉中央为唯一的国民党中央,亦为宁汉由分裂而合流的主要前提。汪乃于9月5日率领顾孟余、徐谦、陈公博、朱培德等中央委员,乘舰抵达南京。汪一到就力述,要宁汉合作、党内统一,必须召开二届四中全会,以承续武汉召开的三中全会,亦借此显明武汉中央的正统与合法。但汪到之后,发现宁方中央委员胡汉民、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已经避居上海,很可能受蒋之嗾使,不与汪合作筹开四中全会。汪为了表现合作精神,派谭延闿、孙科两人赴沪沟通,但为胡等所拒。汪遂偕谭、孙以及朱培德、李宗仁、李烈钧、程潜、于右任等要员联袂去上海劝驾。不意不仅胡汉民等不愿合作,而且聚集上海的极右西山会议派老国民党也来搅局。盖因蒋介石于四一二上海屠共之后,即恢复西山会议派林森、邹鲁、张继等党籍,密谈统一党务,早已合流。故沪宁沆瀣一气,刻意在法统问题上大做文章,抵制汪坚持召开的四中全会。如张静江竟声称,武汉政府并非正统政府,前所召开之三中全会乃联共会议,也属非法,故根本没有召开四中之资格,而主张重新召开三中,以衔接二届二中。且不论有违宁汉合作之前提,若以联共为非法,则孙中山联俄容共之一届即应否认,根本要重起炉灶。以张与蒋之亲密关系,此横蛮刁难之语显由蒋之授意。更可注意者,后来蒋再出夺权成功,径自召开四中全会,就不管合法不合法了。更可见张之目的,就在捣蛋,使话谈不下去,无从沟通。

国民党各方人马再于9月11日聚会,汪精卫再度提出四中全会召开之必要,然续遭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等反对,西山会议派分子更在旁鼓噪。在此情况下,原在武汉中央的孙科提出折中办法,由沪、宁、汉三方筹组中央特别委员会,暂时行使中央职权,以筹备召开三大,得到大部分人赞同(见《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原件),汪孤掌难鸣,只好默认,但心中极不以为然,为了不使谈判决裂,仅表示消极,遂于13日夜离开上海,前往九江,通电引退。汪之坚持召开四中全会,自有其原则立场,自谓:“中央第四次全体会议之被挫,特别委员会之产生,实为宁汉合作以后,至可痛心之事,亦本党至可痛心之事也。”(汪精卫《复法总支部函》)李云汉以此指责“汪兆铭反复”(见氏著《从容共到清党》,第772页),殊失公正。特委会虽于9月15日正式在南京成立,汪亦被选为国府常委之一,但由于汪之消极引退,所谓合流,全无实质意义,必为野居奉化坟庄的蒋介石所窃笑自喜!

武汉政府迁宁之后,两湖便在军事强人唐生智控制之下。唐原反对合流,欲东下夺权,自有其个人野心,乃怂恿汪成立武汉政治分会,以与特委会相抗。唐更公开宣布反对特委会,广州张发奎通电支持,国民党内遂又成对峙之势。南京特委会遂派孙科、伍朝枢、居正等上庐山晤汪,在同意于11月1日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的前提下,获致恢复中央之协议,可见汪所争主要仅此一端。然而10月20日南京特委会突下令讨伐唐生智,引发战争,四中全会又因故流产,汪愤然取道回粤,反对南京特委会,准备在粤筹开四中全会。约当此时,蒋介石提早自日本返沪,于11月10日电汪,赞同召开四中全会,并请汪赴沪晤商,并参与预备会。两个多月前,蒋初下野,犹拒见汪。汪鉴此善意,遂于11月15日偕李济深在广州起程,经港赴沪。不意又发生变故,广州于16日晚上发生事变,张发奎与黄琪翔以武力驱逐代理李济深主持粤政的黄绍竑。因而汪于18日抵沪时,即遭李宗仁、吴稚晖、蔡元培等妄加攻讦,令汪百口莫辩。吴稚晖更于12月5日联合张静江等,提案弹劾汪精卫、顾孟余、陈公博。又是吴稚晖、张静江在耍把戏,能不怀疑幕后的“黑手”在此处境下,汪乃顺水推舟,促请蒋介石复职而个人引退(阅《江精卫先生最近演说集》,第179页),冀求稍缓攻击。然12月11日又发生广州暴动,共产党起事,组织公社,吴稚晖等再借此变本加厉指责汪精卫,妄指其“酿成此次之巨变”。汪虽辩解,但南京国府仍于16日决议讨伐张、黄之外,并通缉汪、陈、顾三人。事情既已发展到此一地步,汪精卫不得不于当晚偕秘书曾仲鸣,怀着郁愤心情,再度登轮赴法。我们不能不怀疑,蒋介石串通特委会分子,引汪离粤,俟汪抵沪后,借故攻击,不遗余力,不容置辩,使其无法立足而被驱出国门。汪精卫此次离国,与上次因中山舰事变出国,虽属“异曲”,但对蒋介石而言,却是“同工”。

汪出国门后,特委会却于12月28日自告结束,该会除了令各地各级党部厉行清党,重新登记党员外(见《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记录》1927年9月27日,第6页),好像是特别与汪过不去而设立的。在中枢空虚的情况下,蒋介石复出的时机已经成熟。1928年年初,蒋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2月2日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汪坚持而做不到的,蒋于一退一进之余做成功了,攫取了国民党最高权力。一时之间身边没有了汪精卫的阴影,没有了共产党的阴影,也没有唐生智的阴影。在大权几乎独揽之下,四中全会任命他为中执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和军委主席,进而通过整理各地党务案,削减派系力量,蒋基本上已集党、政、军实权于一身。

同类推荐
  • 汤唯历险记

    汤唯历险记

    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说汤唯凭《色·戒》钱名两全已经够了,她休息了;有人说一脱成名的女明星不会路途长远。而谁都不会想到,汤唯选择了做回学生,回到平淡的学生生活。到底是什么让汤唯放下眼前的名利选择回到从前?又是谁带着她强势回归?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唐云传

    唐云传

    《唐云传》是“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之一种,是画家唐云的传记,本书较为完整地记叙了唐云的一生。画家唐云从在杭州出生,到在上海去世,一生八十余载,历经战乱和政治运动,是他的处事豁达、待人热忱的心性使他渡过了各种磨难,也促使他在时代的变迁中寻求艺术上的自我突破,得以推陈出新。作者在书中全面展示了唐云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唐云以画、酒、佛、茶的不解之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叙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县城西南的一个叫官禄□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也比较便利,离广州城不过90华里左右,来去很方便,信息也较灵通。洪秀全7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学习传统课目——《四书》、《五经》等,但他不满足于此,喜欢另外读一些中国历史和奇异书籍,喜欢听出洋归来的人讲海外的事情。他天性聪明,想象力丰富,在孩子群中是出众的,博得乡亲们和塾师的赞许鼓励。
热门推荐
  • 青子矜悠然见南山

    青子矜悠然见南山

    本篇讲述江家大小姐江悠然幼时女扮男装去书院读书,却被隔壁班的暗恋者顾凌若(青子衿)识破身份。江悠然误把林之祁当成青子衿,发生错爱,最终,还是与顾凌若相认相识相爱并使得江府取消西域边陲和亲的故事。
  • 网游之幻世妖颜

    网游之幻世妖颜

    这是一个充斥着人妖和妖人的全息模拟网游世界。为毛真正的人妖在这里能享尽美女待遇,她不过上了次八卦头条就被冠上了第一人妖的头衔?算了,反正她只想安安分分当只小白,没打算来段艳遇。那现在这是什么情况?做个主线任务,怎么身边怪异的人越来越多,大神竟然也变性来凑热闹了?别啊!虽然她有“大神”撑腰,但本性还是低调的,别逼着她华丽丽啊!好吧,事已至此,且看她化身为妖,荼毒众生!其实吧,这真的只是个很简单的故事……
  • 这个妹妹太甜了

    这个妹妹太甜了

    来到向往的生活,看到如此可爱的妹妹,可齐盛却……(综艺向,日常向,单女主)群:717738983
  • 幸福猎人

    幸福猎人

    前世爱人在误会中阴阳两隔,谢谢今生,让我陪你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 烽火篮球

    烽火篮球

    爱篮球,没理由。他如何演绎篮球梦。。。
  • 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

    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城镇里,全县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里今天人声鼎沸,特别是在高一年级新生分班表前更是人头攒动。这些人大部分是孩子,还有一部分是家长。他们大都穿着朴素,身上透着几份泥土气息。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皇上戏子无情

    皇上戏子无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至死不渝。
  • 我有一座鉴宝屋

    我有一座鉴宝屋

    新书《重生之末世大魔王》开始了,请求支持……
  • 原来你是我的奶茶啊

    原来你是我的奶茶啊

    一线女明星许呦呦面临事业危机。公司解约,经纪人跑路,黑料层出不绝。“震惊!女星许呦呦与著名书法家举止亲密,疑似被包养?!”许呦呦:那是我爸。“独家!女星许呦呦与钢琴王子共进晚餐,好事将近?!”许呦呦:那是我哥。吃瓜群众这才发现,“平平无奇打工仔”许呦呦竟然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后来再拍到许呦呦和新晋影帝同进一小区,瓜友们已经见怪不怪,纷纷猜测影帝是许呦呦的哪位亲戚。新晋影帝:不好意思,我是她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