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3300000027

第27章 附录(1)

司马懿生平年表

179年

生于河内郡(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区域)温县孝敬里。

197年

迎娶张春华。

201年

被河内郡推举做郡上计掾,前往郡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任职。

208年

被曹操请出山,任命为文学掾。

215年

随曹操征讨张鲁。

218年

转升丞相府军司马,协助曹操管理军政大事。

219年

曹操进封魏王,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

220年

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221年

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222年

曹丕第一次伐吴,镇守许昌。

224年

曹丕第二次伐吴,镇守许昌。

225年

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226年

五月,曹丕去世,与曹真、陈群、曹休共同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八月,抵抗孙权出兵。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227年

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随大司马曹真伐蜀。

228年

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229年

抵御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

231年

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

235年

升任太尉。

238年

征讨公孙渊,收复辽东诸郡。

239年

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

241年

退吴军,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

243年

率军征吴。

247年

称病引退。

249年

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及其党羽。

251年

率军讨伐王凌。八月,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各名家对司马懿的评价

本部分由《司马懿评传》、《三国人物评传》等资料收集整理,其中褒贬不一。

真实的司马懿是个城府极深、思虑极远的人,在奇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他能击败众多对手,为晋朝奠定基础的原因也在于此。出身于河内儒学世族的他,从小训练出超强的忍耐力,他一生有一特点,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屈辱。看他早年忍过曹操派人针刺之痛、诸葛亮巾帼之辱,又装疯卖傻骗过曹爽的试探、在床上装病加起来将近十年之久,但是每经过一次这样的痛苦,他都能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司马懿无疑是晋王朝的奠基者,后世也多视其为曹魏的篡夺者,但是在现存的史料上,找不到他有任何背叛曹家皇室的迹象,他一生中为曹家卖命效忠近六十年,唯一让人诟病的是诛杀曹爽党族的行动。司马懿身为顾命大臣,对于可能把国家及自己带往毁灭道路的曹爽采取反击是正确的,但是,对他们诛三族赶尽杀绝的行动就有为自己家族铲除后患的私心了。在高平陵事件发生后到他死去的三年间,司马懿的确掌控国家大权,但即使如此,他对于曹芳及郭太后仍保持相当的尊重,对于不该享有的丞相、九锡、郡公等,一直都坚辞不受,所以将他视为曹魏的篡夺者并不公平。虽然如此,但他仍是晋朝的奠基者,因为要不是他六十年来为曹家卖命,屡建大功,他不可能享有顾命大臣的地位,没有这地位,他就没有发动高平陵事件的正当性和实力,而如果没有高平陵事件,他的子孙就不可能继他而享有大权,进而专制朝政,所以他还是晋朝的奠基者。既视其为晋朝的奠基者而又不能视其为曹魏的篡夺者,两相之下似乎有些许矛盾,其实这要取决于他死前有没有心生篡夺曹魏之心或明教其子篡位的动作。司马懿侍魏多年,又是四世三代辅政大臣,受两朝托孤,在这漫漫为官之路上,他不是没有巩固自己权力地位的动作,但是这不能当做是在为新的司马王朝作准备,在高平陵事件后,群臣拥他当丞相,他曾一再提到“四方议者将谓臣何”。他死后其子师、昭虽独擅朝政,但仍拖了十几年到司马炎才敢篡位,所以,他对魏国及先帝的情感使他有一种“大魏情结”,由于此,才使他虽拥握重权而并无发生不臣的动作,这种情结到其子、孙日渐淡薄,而终究迁魏鼎而去。将司马懿定位为晋王朝的奠基者是大多数历史学家的看法,除了这个定位以外,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大家经常忽略的,就是他是曹魏帝国的守成者。曹魏帝国成立后面对蜀、吴、辽东、上庸三郡等敌国或地方割据势力以及庞大的内政财政开销,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司马懿几乎全部参与。在曹丕时代,他以尚书右仆射主持尚书台业务,在曹丕引大军临江观兵征吴时,他负责主持后方军政大事及前方后勤补给,曹丕以“萧何”赞誉其功。后来出镇南方及西方,分别铲除孟达集团及阻挡诸葛亮的北伐攻势,年逾六十还兴兵远征辽东,铲除割据东北的“百年之寇”,之后两度击退东吴大军,敌国统治者孙权都曾赞誉其“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故曹魏能一直维持其强国优势,司马懿当居首功。在一般内政上,司马懿也做过相当多好事,他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兵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后统一华夏奠定基础。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曾加以劝谏,曹叡死后他奏请罢修宫室,调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信赖。在选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当然,司马懿并非毫无缺点,在木门对待名将张郃的态度,在辽东屠杀七千官兵,对政敌曹爽、王凌党族诛三族的举动都是应该谴责的。

——李中彦

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唐太宗《晋书·宣帝纪》史论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有符于狼顾也。

——房玄龄《晋书·宣帝纪》

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曹植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托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文钦

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崔琰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操

此非常之人也。

——杨俊

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

同类推荐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热门推荐
  • 遗星之城

    遗星之城

    这个故事,是以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为背景的,但这个未来,我们都不知道到底会不会来。女孩明明抛弃一切独身闯入陌生世界,谁知希望过后竟被冷酷现实背叛;少年浸入黑暗多年,保存的阳光微笑下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还有因为古代返祖血统而度过痛苦童年的男孩,为了追寻自己以为的幸福最终却毁于同伴之手;有着贪婪面孔的女人也偶尔有着恻隐之心,为不知名的孩子挡下战争无情的炮火。他们不只有一面,他们是双面人。但是,他们的微笑,他们的欢乐,他们的失落,他们的痛苦和背叛,都足以让每个人为之感叹。也许,那里,那个城市里,就有你。
  • 尘世乱.风雨欲来

    尘世乱.风雨欲来

    殷朝建国之际,辅佐殷承祖尹世凡立大业的楚、白、崔、司空四大家族均得到了莫大的封赏。当然,这四家与殷承祖之间也缔结了一系列维护殷朝帝国的合约。具体的内容只有现任的帝王以及四大家族的族长知晓,而四百年之后,燕袭大陆的格局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 九生魄

    九生魄

    学武少女从小女扮男装,出生在正修世家,却被检测出异修体质,原因竟是来自自己的母亲!踏上异修之路,在亲情、友情、爱情的围绕下,也面临着仇恨、仇敌、仇家的威胁,一切,竟是来源于传说中那个九族至宝……
  • 相府嫡女之绝色王妃

    相府嫡女之绝色王妃

    洛可馨在爬山中一失足滚了下来,狗血的经过穿越到东洲大陆的丞相嫡女身上,自此以后相府里的都重新认识了这个嫡小姐,整天围着她的爹爹转。爹爹,我们出去吃好吃的去吧。爹爹,今天我们吃什么去呀,要带上哥哥吗?爹爹,你偷偷的去哪里玩了,为什么不带上我!丞相冲天大喊,老天爷,快救救我吧。东洲大陆还有一个响当当的九王爷司马靖康,全京城大家闺秀心中的理想夫君,但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发起火来谁也不敢惹。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洛可馨和司马靖康机缘巧合的成了欢喜冤家,天天怼,天天互看对方都不顺眼,天天挑刺,丞相又冲天大喊,老天爷,你救了我,怎么给换成九王爷了,你还是换回来吧。爹爹,换回来什么,爹爹,你怎么不说话。丞相表示哭晕在茅房,且看男主女主擦出怎样有趣的火花吧!
  • 明星学霸

    明星学霸

    上世,他阳光开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唱歌,跳舞,画画,国术……他几乎都会,他希望自己可以当一个明星,但是家人的阻拦让他无奈的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当他走在在大学毕业的晚会的路上,看见一辆车冲一个小女孩冲来,他救了那个女孩,自己却意外死亡……上天似乎知道他的不甘,他重生了,重生在一个平行世界,但是这个世界与自己那个世界不一样,这个世界没有前世的经典,综艺节目在也不成熟,他重生在一个明星家族,父母恩爱,家庭和睦,且看带着前世记忆的他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顺风顺水,一边当学霸,一边实现自己的梦想……
  • 绝世少女的校草美男

    绝世少女的校草美男

    在那一天,从一个人踏进校门的时候,什么都已经改变了……她对旁人冷酷无情,但对朋友倾尽所有!可直到遇到他们,她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了……不过她确定她喜欢现在的自己,她慢慢放不下他们了……
  • 重瞳纪

    重瞳纪

    一个天生重瞳的皇子,从边境蛮荒之地归来。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成为他夺位的筹码。
  • 极道魔星

    极道魔星

    一个平凡少年的奋斗史,一场充满热血的成长路,这是一个大家不容错过的爽文,喜欢千万不要错过!
  • 君若有情卿必随

    君若有情卿必随

    记忆全失,他助她寻找记忆,且步步为营,十里红妆,娶她为妻。记忆恢复却没想到面对的是血海深仇,他携她之手,手刃仇人,然而,几国联手,江山动摇。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
  • 我家王妃是直女

    我家王妃是直女

    21世纪呆萌小少女白萌萌,因一次意外,阴差阳错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而且还被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捡到,带回了家,好吃好喝养着。可怎么养着养着就稀里糊涂的成了王妃了?这就算了,可外界不是传闻王爷不近女色的吗?!‘妈的,本少女不干了。明明说好了只是把我当妹妹,娶我也只是挡住赐婚的借口,可现在是怎么回事?……’白萌萌一只手揉着酸痛的腰,一只手指着夜清玄大声说。‘那本王不这样说的话,你这个直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本王喜欢你呢…’某王爷小声嘟囔,然后又无赖的说‘本王可从来没说过把你当妹妹,我一直都是把你当成我的女人养着的…。’‘你…你无赖…我…我…’白萌萌从来不知道他怎么不要脸。‘乖,别气了,气出好歹来,心疼的还是本王。大不了下次本王轻点…’‘滚!’白萌萌后悔,大呼‘直女太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