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9600000018

第18章 逸事(3)

“仁”是孔学的梁柱之一,宰予便问老师孔子:“如果追求仁德的人听说仁在井中,那他也会跟着跳进去吗?”这个问题问得深得名家思辨之精髓,而孔子给出的答复亦轻描淡写:“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君子可以被摧折,却不能自己执迷;可以被人欺骗,却不能自身迷茫。”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圆滑老辣,他不与以辩才著称的宰予纠缠,将问题大而化之,转移至对个人修为的讨论,虽然这多少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想来若换作“亚圣”孟子回答“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泰半是脱不了落井的厄运。

《大戴礼记》中讲了一个更让人绝倒的故事,说宰予问孔子:“古时有‘ 黄帝三百年’之说,那他还是人吗?怎么能活300年之久?”对这个问题孔子感到很为难,既不能说它是编造的,这有损圣人声名,却也无法证明确有其事,只好搪塞说后来还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么多圣贤,黄帝年代已经太久远了,研究他做什么。宰予听罢并不知趣,竟然死缠烂打地就是要问(“予问之也固矣”),最后无奈的孔子给出了近似狡辩的答案:“黄帝活着时人民感戴他的恩惠有100年,黄帝死后人们敬畏他的神迹有100年,黄帝所立体制消解后世人从他的遗教中受益又100年,这全加起来不就是300年吗?”

在治学上,孔子讲求的是“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的勤奋之道,然而宰予偏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白天公然在课堂上睡觉,孔子对他忍无可忍,大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本指泥工抹墙的工具,后也作动词,为“抹墙”之意)也。”随即又说:“起初我判断人,听他说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因为宰予而改变的呀。”此时的孔子开始对宰予失望,认为责备他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孔子倡导“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对“挽救”宰予还存有一线希望。古时父母去世,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宰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人同谷子和薪火一样,应该以传承为重,不能空守礼节,况且君子三年不为礼行乐,礼乐制度必然败坏。孔子认为教导宰予的机会来了,便问:“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了,你还能安心吃美食穿锦衣吗?”当然孔子的判断是宰予会说“不安心”,这样便可以循循善诱地将其引入正途,不料宰予的回答很干脆:“安心!”这一个词让孔子大失所望,已经快被宰予气得语无伦次的他讽刺地说:“你安心就行了!别人的父母死后,他都吃不下饭、听不进乐、睡不安觉,才服丧三年的。既然你能安心,那就随便好了!”宰予出去之后,孔子仍在背后愤愤地指责他:“这个宰予真是不仁义啊!”其后宰予问孔子上古五帝德行的问题,孔子的态度十分冷漠,说像你这样的人是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这时,连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对宰予也没有办法了,似乎放弃了对他的教导。

对孔子“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一句的理解,根据《史记》和《论语》字里行间的语意,普遍认为是孔子先看重了宰予的口才,而了解其为人后却对他生出不满。《史记》说到宰予后来做齐国都城临淄的大夫,因为参与田常作乱而被“夷族”,孔子以此为自己的耻辱。然而唐代的司马贞却认为参与田常作乱被夷族的应该是阚止(亦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因为他的字同宰予一样也是子我,他认为司马迁把两人搞混了,隐意是宰予不至于如此不堪。又据《论语》中载,孔门弟子有3000多人,贤者72人,其中更为出类拔萃的有10人,称之“十哲”,宰予赫然位列其中。唐玄宗时,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代追封为“临淄公”,后改称为“齐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宰子”。这些迹象表明,其后宰予似乎又得到了孔子的认可,那么“失之宰予”也可以理解成孔子误会宰予为“不仁”之失。上面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难以辨别孰是孰非。时至今日,前人种种已风流云散,严谨的历史考证固然可为,但若一味纠缠于“真伪之辨”,则失去了研究历史的真实价值。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现代人若能从读史、研史中古为今用,才是其真正价值所在,否则即为舍本逐末的无聊之举了,这种呆板的道学之风实在不值得提倡。

制度化的以貌取人

孔子及其门徒如神祇般为中国后世礼教尊奉,由其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更是公认的学术正统,这固然与统治阶级的私人目的相关,但也不能否认孔子及儒家文化的积极之处。孔子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也就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怕自己误解了别人。因此当他认识到错看了子羽和宰予时,自己进行了检讨,并认为“以貌取人”这种武断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但是现代科学的实验表明,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面部特征之判断,标准却近乎相同,这足以证明“第一印象”有其科学依据,是基于审美心理学上的人之本能。古代社会关系简单,科学研究较为分散浅薄,加之权力集中,因此“以貌取人”的方法在选拔官吏或判断为人上广受重视。在中国战国时选官已然偏向容貌好看的人,到了汉代对官吏相貌要求则更正式化,甚至某些特定的官职有着相貌上的明文规定,如谒者(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命令)就要求相貌端正、声音洪亮等。当时的祸乱——权臣江充第一次见汉武帝时曾刻意打扮了一番,令人印象深刻,继而受到汉武帝的注意。魏晋时的“以貌取人”达到了病态的程度,社会风气竟是名士以追求女性的阴柔美为主导,将病态、羸弱视为高贵,这一时代的容貌欣赏具有很多阶层和身份特点。唐朝选用官吏开始提出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身”就是身高体貌,此时相貌已正式被列为选官的标准。但唐、宋两朝对取用官吏的相貌要求,实际上相对宽松,并不占很大比重。宋时对武官长相要求更高一些,文职官员则主要看才学,残疾人也能参加科举,还曾有一个右腿瘸、左眼盲的人当了状元。明清两代容貌在选官时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强化。明朝在官员的考核中,容貌的评价竟占到了六分之一,科举殿试时甚至以容貌定状元。清代选官中有一种“大挑”面试之法,就是在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中挑选一等的三人做知县,二等的九人做教职,这种选举六年举行一次,其标准就是“身”和“言”,“大挑”时主要看的实际就是相貌。

时至今日,很多特定的职业,如迎宾人员、礼仪人员、模特演员、飞机乘务员等,仍对相貌普遍有着很高的要求。当然这也仅是考核的标准之一,无论要在哪个行业做出成绩,需要的都绝不仅仅是相貌。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时间无情,能经过岁月历练而弥新的,仍是个人的修为与才学。

链接: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①,出之烨然②,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③十倍,人争鬻④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⑤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⑥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⑦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⑧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⑨而不知理,坐糜廪⑩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注释

① 溃:腐烂。

② 烨然:亮丽鲜明的样子。

③ 贾:通“价”,价格。

④ 鬻:买。

⑤ 实笾豆: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⑥ 食:同“饲”,这里有养活的意思。

⑦ 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⑧ 拖长绅:托,通拖;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后引申为官员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⑨ 斁:败坏。

⑩ 糜廪:糜,浪费;廪,米仓。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橘子,过了酷暑寒冬也不会腐烂。把橘子拿出来时,依然光彩鲜明,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即使售价是普通橘子的十倍,人们还是争相购买。

我也买了一个,将它剖开,仿佛冒出股霉烟扑向口鼻,看它里面已然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为此责怪卖橘子的人说:“如果你把橘子出售给别人,它是不是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的呢?还是要夸耀它的外表来愚弄傻瓜和瞎子呢?这种欺骗的行为实在太可恨了!”

卖橘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好多年了,靠这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来买它,从来没有人说过什么,而唯独不能满足您的需求吗?世上欺骗他人的也不少,难道就我一个吗?您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吧。当今那些佩带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拥有孙武、吴起那样的谋略吗?那些高高地戴着官帽,腰上拖着长长带子的人,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好像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能够建立如伊尹、皋陶般的功业吗?盗贼四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贫困却不知道救助,官吏狡诈却不知道禁止,法度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浪费国家的钱财却不知道羞耻。看看那些坐在宽敞的厅堂上,骑着昂头大马,醉于美酒,饱食着山珍海味的人,哪一个不是高高在上、令人生畏,哪一个不是威严显赫、让人去效仿呢?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而实质却像破絮呢?您不去管他们,反倒对我的几个橘子指指点点。”

我沉默着无言以对。回来再想想他的话,觉得他好像是东方朔一样用诙谐语调来讽刺的人,难道他是个对世间邪恶现象十分激愤的人?他是假借橘子来讽刺世事?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处州府青田县人(今浙江省文成县),故时人亦称他为刘青田。刘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刘基在民间影响巨大,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有神童之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对抗中,他屡献奇计,为明朝的建国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对刘基十分信任,将他比做汉代谋臣张良,尊称他“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在作重大决策时必要与其商议。刘基才智出群,且为人刚正,同僚下属对他也钦佩不已。

在朱元璋“清理”开国功臣的压力下,刘基晚年为求自保,选择了告老还乡,《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虽然如此谨慎,仍遭到当朝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墓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进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送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才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去世。

除了军事、政治才华,刘基还精通文学、术数,著有《郁离子》传世。该书计二卷,凡18篇,195条,每条多则千言,少则百字,主要是针砭时政的评论或寓言。其文构思精巧,文笔犀利,既富于情趣又发人深省。作者借假托人物郁离子之口,发表对社会、世态人情的看法,至今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寺庙里的弥勒佛一直那么胖吗

关键词:弥勒殿 兜率天内院 慈氏菩萨 弥赛亚崇拜 白居易 弥勒教

乐山大佛 布袋和尚契此 观自在菩萨 持莲者 圣母马利亚 善财

浙江杭州灵隐寺弥勒殿中有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其实很多寺庙都有弥勒殿,而殿外的楹联也大同小异,如江苏镇江江天禅寺中的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江苏常州天宁寺中的是“大肚能容,包罗万物;开口便笑,和气一团”,昆明华亭寺的是“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寺的是“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本人本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别人老是有高有低”。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几近成为一种“弥勒殿楹联文化”,连越南等周边国家也纷纷效仿。这类楹联多着眼于所供奉弥勒佛笑逐颜开的神情,以及宽腹大肚的体态,并加以联想和隐喻。那么载于佛教典籍中的弥勒确是如此吗?

同类推荐
  • 圣朝诡道

    圣朝诡道

    瘦马驰古道,寒露浸旧城。塞北悬银盆,西风落花红。沙场葬金甲,庙堂陈玉龙。君臣难互全,青史恁言名。大罗的信仰是诗、酒、剑,大罗的豪情是纵马驰疆和边塞征战。这是一个铁血与柔情并重、武将携文臣共举的朝代,最不缺乏潇洒俊逸的剑客和风流倜傥的诗人。龙城美酒与淮扬烟花让天下士子趋之如骛,边疆战事及江湖恩怨则让游侠浪子激愤感怀。这里有歌有梦,如诗如幻,终成后人心中久久向往的“黄金时代”。而他的出身是一团迷雾,无人知他从何而来,亦无人知他缘何存在。背负血海深仇的他,一朝走出战乱不断的边陲小城,欲于大罗帝国大展拳脚,逐渐活成后人心中的不朽传说。
  • 三国之智计天下

    三国之智计天下

    金戈铁马,纸上谈兵。
  • 万古强秦

    万古强秦

    时年,秦始皇率大秦之师,华夏千载之英灵,力抗群雄,横扫天下,所谓“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大秦国土!”而这一切,都要从一尊传国玉玺说起……
  • 别惹九千岁

    别惹九千岁

    亚历山大东征走错了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项少龙,还是被人怂恿?刘邦的老师为什么只教他耍无赖?白门楼外吕布的尸体是被谁偷走了?是谁把关羽,赵云从平凡引上了传世名将之路?是谁在历史中抹去了王越,童渊两大绝世高手的名号?有一个叫南华的仙人,到底是女人还是一个男人?洛阳城外,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蓝色报警电话亭?神秘博士最好的朋友,竟然是一个中国人?那些穿越者这辈子都不想遇到的男人到底是谁?......这一切的谜团,都和一个叫成南的家伙有关。
  • 九州望

    九州望

    狼烟起,群雄立,一片孤云林中藏,换做玉帛血海生。凰庆十年,统治九州三百余年的炎朝在内忧外患中分崩离析,各州长尊使、戍边六营指挥使各自为王,起兵争霸。炎朝十三世皇尊严若陵自焚于芙蓉城金鼎殿,代表着人皇正统的九州金鼎也不知所踪。故事以主人公成长为主线,在明争暗斗的朝局中一步步解密自己身世,同时也发现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中间穿插着主人公与世家大族的恩怨情仇,在快意恩仇中找寻挚爱。正所谓,悠悠忘忧酒,摞摞秋落叶。将军走楚界,相士谋汉河。一朝阅尽天下事,十年踏遍九州桥。楼外楼中览晴空,山外山上望星河。随心随缘随红尘,修心修身修今生。
热门推荐
  • 神笛

    神笛

    她,风华绝代,一笑倾城百媚生,死后重生王者归来,他,因魔笛,纵横天下
  • 葬仙剑神

    葬仙剑神

    天地有道我有剑,岁月已朽而我不朽,擎锋斩出生死路,御剑问九天神魔,谁有我浪?
  • 重生之阵法之王

    重生之阵法之王

    阵法可以干什么?比别人快十倍的修炼速度?这个可以有!随意转换五行属性,见谁克谁?这个可以有!隐匿气息扮猪吃虎,偷袭耍诈?那是当然的嘛!徐天阳本是一个在底层挣扎的炼气士,重生之后,得到了上古炼气士阵的传承,从此斗权贵,战八荒,一手开天,一脚裂地,成就炼气至尊。长生路,红颜伴。君王一怒,踏破九霄!
  • 傲世重生之万古魔尊

    傲世重生之万古魔尊

    杀手暗夜,重生于异世大陆一个经脉被废的少年身上。当他再度醒来的那一刻,少年堕身为魔!自从之后,万古魔尊,傲世于天地之间!
  • 残月弓影

    残月弓影

    魔教创立轰动武林,怎奈天妒英才,一代魔尊英年早逝、万众叹息。三百年后,一座被誉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随即也绝迹人间。而后神秘人傲然回归,他是正是邪、是仙是魔无人知晓,亦正亦邪、快意恩仇的行事作风,有人嫉恨有人羡慕。朋友喜欢、美人倾慕,他,风临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下第一道陈风

    天下第一道陈风

    天生古怪瘦小的陈风,是如何披荆斩棘成为了天下第一道?
  • 加倍思恋

    加倍思恋

    贺佳是D大学生,整天跟李教授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几日他们的缘分线好像格外的密集,她总是在出糗的时候得到他的关注。这是一部纯爱小说。贺佳是贺家的私生女,亲爹不爱,后娘迫害。现在贺家的正牌公子被查出遗传了家族心脏病,竟然要她去做配型?如果配型成功,她的小命是不是就玩完了?这是一部家庭伦理狗血小说。好不容易不用死了,丧心病狂的后娘也不想让她好过,让她去商业联姻?不答应,你外婆的命在我手上,敢不答应?于是,她放下龟壳,开始反击。这是一部热血复仇小说。一别四年,家庭伦理部分完结,热血复仇部分完结。那么,还剩下纯爱部分,是不是可以再续前缘。心路思源,她回到最初,他是不是还在原地?
  • 我真不是渣男啊

    我真不是渣男啊

    高宇真心求助:该如何让女孩子讨厌自己?有道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奈何红线牵太多,你累死我算了!
  • 灰白之旅

    灰白之旅

    恶魔肆虐世界。人类只是恶魔的食物。主角本是平凡一人。直到他遇到了一个能够沟通异界的精灵。他渐渐拥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