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4300000019

第19章 生如夏花之白衣卿相柳三变(3)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二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说为典,写歌女撒手一去,纵然是有神通的方士也难招回她的娇魄媚魂。《杨妃外传》载:“方士杨幽通自云有李少君之术,上皇(唐玄宗)命致贵妃神,出天界,没地府,求之不见。东绝大海,跨蓬、壶。有洞户,署其门曰‘玉妃太真院’。”竟致贵妃之神。白居易《长恨歌》有诗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巫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这里是说歌女之死犹如神女一去再无消息。这首词写出了对佳人香消玉殒的伤感与惋惜。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秋蕊香引》

这首词里,柳永以“芳兰”和“好花”比喻歌女生前的美貌丽质,以彩云之易散与琉璃之易碎比喻歌女生命的脆弱。“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哀痛和同情。

柳永的这些词里有一种市井特有的人间烟火气,有着温暖与关怀的明亮底色,以及特有的人性温度与热力。那些关切和同情在柳词中一如井水般清明澄澈,汩汩流淌,一路而来,沁人心脾。

就这样,柳永以一支风流词笔成为大宋年间最走红的词坛巨星。人称:“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二十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也许是因为这首词曾经选入了中学课本,如今读来自有一种浪漫青春的遥远回忆。当年打动我们年少情怀的,是这首词中流露的缠绵柔情,是那种朦胧的伤感情调,是那种低徊不尽的风情。

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寒蝉声、长亭晚、清秋节、骤雨初歇,充满了深秋的况味与离情别绪。一场深秋急雨洗去了白日的溽热与风尘,雨后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氤氲迷蒙中的斜阳如梦,橙色的光芒投射在杨柳边的长亭外,落叶萧萧,芳草寂寂。

此时,白衣浪子柳永正在与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子依依惜别。黄昏时分的长亭显得昏昧不清,余晖将他们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到地上。一阵急雨刚刚过去,蝉声四起,凄切而哀婉。两人在帐中饮酒话别,却都默然无语,没有畅饮心绪。此时的寒蝉凄鸣听来好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正难分难舍之时,河边却不时传来船家催促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

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此刻真的要分手了。他们执手相拥,泪眼矇眬,心中自有千言万语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想到此去南方楚地,千里迢迢,烟波浩渺,那夜暮沉沉的楚天一眼望去竟是空阔无边。江水逶迤,暮云低垂,桨声低沉。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痴情女子岸边伫立,含泪挥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天际苍茫,有谁知晓别去后的归期?

自古以来,有情人最伤感的时候就是离别分手之际。更何况又逢这最是萧瑟冷落的清秋时节,让人心头更是难以承受。谁又知道今宵酒醒时身在何处呢?怕是只在那杨柳岸边,眼前只有那清冷的晨风和天边一钩残月了。这一去就是长年分别,有情人再难重聚。即使有良辰好景也如同虚设。纵使我心头有千种心绪、万般愁情,又向谁去倾诉?!

《雨霖铃》词牌取自盛唐时期旧曲。据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怀念起杨贵妃来,“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明皇杂录》)。但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就是柳永的这首。

一个人如果偶尔把目光放逐于宋朝岁月,那么一定逃不过宋词里那些清风冷月的无声熏染;一定会流连于柳永笔下的那些风月浓情与寂寞感伤。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是令人无限怀想的好句子。这宋朝的清秋、月色、杨柳,好似一帧清丽落寞的工笔风景画。想象一下吧:

宋朝的一个月夜里,白衣书生柳永醉意矇眬,斜卧在一条小舟上。江天苍茫,月色如霜,耳畔只听见船家的桨声欸乃,这书生却沉醉在一场甜蜜而忧伤的长梦里,离别时恋人的泪迹与吻痕犹在,而那佳人的倩影和笑涡又出现在他的梦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清澈的笑声在波光桨影间叠闪梦回。一阵清寒夜风吹过,眼前却只剩空茫月色,苍凉的草树山影。身处陌生的风景里,小舟在蜿蜒的河道上穿行。清晓的风吹来了远方田野与河流那种湿润的芬芳,一轮凄凉的残月垂至天际。

故都的蝉声呢?暮色中的长亭呢?还有伊人无语凝噎的深情呢?都远去了,恍同隔世。唯有两岸的杨柳枝条在清风中摇曳着忧伤的气息。沉浸在这样的思绪里,柳永茫然不知归途。许浑《谢亭送别》有云:“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那种失落和迷茫庶几近之。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这首《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也堪称是柳永词的代表作。

这首词中那位与柳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女子是谁呢?

柳永其人在《宋史》中无传。众多宋人笔记中的记载也只是小说家言,但也可以大略地窥见柳永的感情生活。明代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里有一篇《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所载甚详。

柳永宦游江浙时,江州有个当红歌女谢玉英平生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时任余杭县令,途经江州在歌楼舞馆里结识了色艺俱佳、美貌温柔的谢玉英。在她的闺房里,柳永见到书案上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娟秀的蝇头小楷一笔一笔抄录的。柳永见了十分感动,与谢娘的一番晤谈也是十分投机,于是心底认定她是个红颜知己。激动之下,便握了她的纤纤素手表白了自己的一番爱意。谢娘也深为所动,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临别时,柳永与谢娘依依不舍,两情缱绻。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始终未忘与谢玉英之约。任满回京时,他专程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那谢玉英居然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心里十分惆怅,于是便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谢玉英回来后,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

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歌女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两人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于是便再续前缘。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的屯田员外郎一职。从此,柳永出入青楼舞馆,衣食都由歌儿舞女们供给,只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晚年居名妓赵香香家。一日,赵香香在家做了个白日梦,梦见一黄衣吏从天而下,说:“奉玉帝意旨,《霓裳羽衣曲》已旧,欲易新声,特借重仙笔即刻便往。”柳永醒来,即要沐浴更衣,对赵香香说:“适蒙上帝召见,我将去矣。各家姐妹可寄一信,不能候之相见也。”言毕,瞑目而坐。香香视之,已死矣。一代词魂就这样飘然而去。

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了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歌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谢玉英痛念夫君,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有道是:“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绍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冯梦龙以小说笔法写的这段柳永与谢玉英的情爱故事,其实都源自宋人笔记。在宋人罗烨所著《醉翁谈录》丙集卷之二《花衢实录·柳屯田耆卿》中,有这样一则《柳耆卿以词答妓名朱玉》:

“耆卿初登仕路日,因谒福之宪司,买舟经南剑,遂游于妓者朱玉之馆。朱玉云:‘素闻耆卿之名。’倾意已待之。饮数日。偶值太守生辰,朱玉就耆卿觅庆寿之词。耆卿乃作词与之。及贺,太守闻朱玉所讴之词,大悦,厚赏之,乃询其作词之人。朱玉以柳七官人答之。太守谓朱玉曰:‘见其词而想其人,必英雄豪杰之士,宜善待之。’朱玉自是与耆卿恩爱愈恰。及耆卿解缆东去,临别,朱玉约以归日为款。及柳耆卿归,再访之,恰值朱玉有迎迓之役。柳意默默,遂书一小词于花牋之上以寄之。词名《西江月》。”

同时,在宋代皇都风月主人编的传奇小说集《绿窗新话》卷上《柳耆卿因词得妓》中也有这样一段描写:“柳耆卿尝在江淮,惓一官妓。临别,以杜门为期。既来京师,日久未还,妓有异图,耆卿闻之怏怏。会朱儒林往江淮,柳因作《击梧桐》以寄之,曰:‘香靥深深,孜孜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有怜才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身心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妓得此词,遂负媿,竭产,泛舟来辇下,遂终身从耆卿焉。”

可见,冯梦龙笔下的那些故事情节倒也不完全是向壁虚构,而是有野史为证的。

柳永人生的这一次沉沦,可谓是历史上最精彩的沉沦。人生仕途上的不幸,却成为文学诗词史上的大幸。柳永一生精神上可谓极其富有,尽管他穷得死后连丧葬费用都没有,却留下了华美无双的辞章和一片旖旎深情。

天地茫茫,人生几何?如果能寻遍世间百媚千红,得其所爱,柳永也算无怨无悔了。即使在这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知酒醒何处又有何憾?继柳永之后,我们看到了不少才子在默默地走着这条道路,并且学着柳永的口吻,以“风流浪子”自夸。董解元就称:“秦楼楚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关汉卿也唱道:“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他们都是柳永的同道知己。

二十四、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柳词。

书剑飘零,孤旅天涯,词句中仿佛听得到浪子柳永的呼吸和心跳,仿佛看到了他凭栏远眺时的忧郁眼神。

《甘州》原是唐人边塞曲之一,声情激壮。如今所传的《八声甘州》,因全调共八韵,故称“八声”。这首柳词中的名篇融写景、抒情为一体,语浅而情深,堪称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上品。

暮雨潇潇,洒遍大江两岸,也洗净了清秋时节的万里长空。西风渐紧,带来阵阵寒意,关河冷落,残阳正照在楼上。四处红花凋零,绿叶衰谢,春日物华渐渐地都凋零了。只有长江水,永远这样无言无语地向东奔流。

实在不忍心登上高楼,眺望那渺茫遥远的故乡,归思一发即难收。叹息这些年来漂泊江湖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时间客留异乡?想那美丽的心上人正在妆楼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做游子归来。唉,她怎么知道我此时正独倚栏杆,这样凝眸望远,愁思深重!

一篇柳永的《八声甘州》读罢,总会让人陷入伤感的愁思。“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事实上,最初被这首词所吸引便是这个清新如画的开头,一下子就将人带到了暮雨潇潇、江天苍茫的秋日雨境里。

想象那宋代的才子词人柳永一袭青衫,登楼望远,只见那暮雨洒满江天,水天茫茫,经过一番雨洗的清秋景象分外清新湿凉。“秋”本是一个季节,一种时令,并非实物,更是无法去“洗”。但慧心的词人却以一个“洗”字,将“秋”化虚为实,让人感到秋之清冷是由暮雨洗出来的,于是那雨后秋景的清新爽朗呼之欲出,如在眼前,仿佛可触可亲。

这短短十三个字中,倒有六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加上一个“雨”字,更觉满纸是氤氲迷蒙的水雾。后来每逢森冷湿润的雨天,我在街头望着空阔苍茫的雨中楼林和江对面的远山,总会想起柳词里的这一句。特别是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将人与自然、与这大千世界、与宇宙万物的主客关系点得很透彻。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同时,开篇用一去声“对”字领起,发腔即已警动听众,如弹词开篇的一声拍板,戏剧人物出场前的亮嗓,又妙在体现了观景的角度,暗藏登楼凭栏远眺之意作伏笔。

同类推荐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东野圭吾的小说能在当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其原因在于他的小说不偏不倚地说中了人们的种种内心困惑。《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作者指出,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他笔下的卑微者与现代化的社会形成对立,反抗科技理性及与之相伴的监控制度。《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是利用东野圭吾的小说给我们找答案的书,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幸福。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叫阿波,男。三十岁,在一家杂货铺工作。我心情不太好,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
  • 笑傲东非

    笑傲东非

    一群中国血性男子汉,在东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里,伴猛兽听狮吼舍生忘死,顶骄阳碾泥泞含辛茹苦,以超人的意志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干出了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番伟业……
热门推荐
  • 封魔之狱

    封魔之狱

    天道创世之初,大宇宙灿如星河,小世界繁如沙海。天玄大宇宙中有一种族不尊天道,不敬天神。他们自称荒古魔族,与天神征战,与天道为敌。然兵败后天道将其尽数封禁在一座有一方世界铸成的囚牢中,并命座下天神每隔一万零八百年便降下神罚,让他们在这永恒的惩罚中悔改。无尽岁月过去,荒古魔族不曾改变,无数次的神罚就像是一次次轮回的噩梦折磨着他们,不断地抗争,却皆以失败告终。如今,又一个万年即将过去,神罚的噩梦将再次降临。翟青阳横空出世,除魔界内乱、战天外强敌、与天争命、不断前行,一步步揭开万古前的阴谋,直面世界尽头的黑手。跨越无尽岁月的对局,最后是再一次于无力中被彻底毁灭,还是于破败中重现辉煌……
  •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武尊时代,五毒盛家本脉家主惨遭自己兄长陷害,一夜覆灭。盛家嫡小姐,嫡小七虽无法修炼的废物,但人人皆知,盛家谁不把嫡小七当手中宝,心头肉,富享繁华不幸在盛家变乱之中苟活,成了低贱的赎罪奴,承受着毒打和骂名,承受着一切非人类的待遇。含冤而死七星九转之日,蛊毒杀手看着图就穿越了?用不用这么坑?再睁眼,已不是原来懦弱无能嫡小七。盛家你们给老娘我洗干净脖子等着!锋芒毕露,五毒执手,敢问天下谁是霸主!废物?那又如何!看我不逆了这天!改了这命!灵力?炼丹?神兽?异火?她样样都有!强者之路,挡我路者?不好意思,杀无赦!
  • 美漫的超赛亚人

    美漫的超赛亚人

    美国新墨西哥,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在撞击坑里,球形飞行器缓缓打开,走出一个发型古怪,身穿战斗服的男孩。仔细一看,男孩的身后一根毛绒绒的尾巴正左右摇摆着。“七龙珠,我来了!”PS:新书已开,书荒请挪步。
  • 五行天门

    五行天门

    一场名利与守护家园的战争,生与死的离别,爱与恨的交织,勇往直前的上官四名能否完成寻找五行圣源的任务,又是否会被仇恨冲昏头脑......
  • 总裁他又精分了

    总裁他又精分了

    “粤故明你还不如我家的一条狗”“粤故明你最好给我开门”很久以后“粤粤我错了,让我进去吧”“粤粤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都会去学的”以前陆今白是怎么看她怎么不爽,现在他只会发微博问,“如何让老婆开心,如何骗老婆让自己进卧室。”真香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本文主要是以女主怀孕以后和男主的生活为主线,男主是一个特别温柔的人,但是不是在怼绿茶,就是在怼绿茶的路上。(作者第一次写,写的不好,多多担待)
  • 万花楼之本妈妈有点懵

    万花楼之本妈妈有点懵

    虚空中,有这么一栋楼,楼里的居民一半是疯子,剩下的快疯的占大半,少数没疯。它建立在各个世界、位面、宇宙,它无处不在,楼里什么生物都有。她就是楼里的一位妈妈。三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五人与她平级。直到某天,她被派去收集某个人的灵魂碎片,收完就要嫁给他……
  • 金刚经新异录

    金刚经新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老大是基佬

    我的老大是基佬

    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们互不相识。还好,他还在,还好,他没变,还好,他还在我身边。一个人如果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了,他不是没有了灵魂就是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如果可以,我想对全世界大声说我喜欢你。我曾经有一个愿望,背后有一对洁白翅膀。这是一本耽美集小说,每卷一个故事,有时搞siao有时很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彼岸花园的约定

    tfboys之彼岸花园的约定

    “求求你了,你就告诉我他喜欢干什么嘛!”“你自己不会去问啊!”“啊呀,你就告我嘛!”“烦死啦!”“唉,你认识他?”“嗯”“那正好,你告诉我有关于他的一切!”“啊,又来一个”这时,你会看道两个少女追着一个少女。少女追逐赛即将开始,谁能更胜一筹?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