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8600000017

第17章 自由主义在齐国

孟子的时代,正是田齐鼎盛的时代,齐国在齐威王和齐宣王的治下兴盛一时。这两位齐王的共同特点是:第一,重视人才;第二,保障言论自由。这两点,对构筑齐国的两代盛世是很有助益的。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的“齐王”就是齐威王,文中说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劝说之后,广开言路,言者无罪,结果大家提意见提得都实在没意见可提了。从常理推断,这虽然很有可能是夸大其词,但毕竟也能说明不少问题。齐威王还曾和本书中头一个露面的梁惠王一起打过猎,在打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也很能说明齐威王的见地和做派。

打猎的时候,两位老大闲聊天,梁惠王说话不过大脑,问了齐威王一个傻问题:“你们齐国有什么宝贝没有啊?”

齐威王马上一摇头,“没有!”

如果照我们一般人的心理,你在酒会上和谁谁聊天,这人眼放红光地问你:“嘿,老兄,你家里有什么值钱东西没有?”

我想你的反应应该也和齐威王这时候差不多,也是马上一摇头,“没有!”

但这二位都是大国诸侯,说这话的心态和我们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梁惠王心里暗笑:“哼,小气鬼,你以为我是要跟你借钱哪!”

梁惠王把胸脯一挺,自豪地说:“我的国家虽然不算大,可也有乒乓球大小的夜明珠一箩筐,你们齐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难道就没一点儿宝贝吗?”

大家体会梁惠王说这段话的心态,就更能明白他为什么急着称王了,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膨胀。所以呢,他没用多少年就把自己从“夜明珠一箩筐”变成“糗事一箩筐”了。

面对梁惠王的自我膨胀,齐威王的回答非常巧妙:“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不一样。”

梁惠王心想:“我的宝贝你就是没有,哼,你还挺会给自己找台阶的!”

齐威王接着说了:“我手下有个小弟,某某,守卫南方,有他在,楚国就不敢轻举妄动;还有个小弟,某某,守在西边,有他在,赵国就不敢打我们齐国的主意;还有个小弟守北边,有他在,燕国就安分着呢;还有个小弟守东边——不对,口误了,我们齐国东边是大海——这个小弟是治安办的负责人,有他在,我们齐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些小弟才是我的宝贝!切,跟他们一比,你那些破珠子算个啊!……咦?梁叔,哪儿去了?怎么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脚底下梁惠王传来微弱的无地自容的声音:“我在这儿呢,我在地缝儿里猫着呢。”

到了齐宣王的时候,他把齐威王的政治遗产继续发扬光大,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可不是我胡乱发挥,“百家争鸣”这个说法就是从他这儿来的。

大家还记得我前面说过二狗子撺掇着恶要离开魏国家乡去齐国建筑工地上打工吗?不是说齐国正在首都临淄搞面子工程正在大兴土木吗?这可不是瞎说,百家们进行争鸣的稷下学宫就是这个面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齐宣王使稷下成为各门各派的学者和说客们的超级大沙龙,国际知名学者纷至沓来,当然肯定也少不了一些骗吃骗喝的。齐宣王给了稷下这些人以极高的待遇和极大的自由度,这些人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扎堆儿聊天,当然,这是在作学术讨论,“百家争鸣”!可能一开始还会有人疑心齐宣王这是不是在引蛇出洞啊?但事实证明,稷下一地,确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水宝地,于是人就越聚越多,最热闹的时候据说能有好几万人——要知道,以当时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来说,这简直太惊人了。

优厚的待遇和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除此之外再无天堂。这段历史,两千多年来只此一家,后来诸如萧梁等等虽有此心,却再没人造得出这种氛围了。往后如何呢?“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

但是,关于稷下,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你能够想象得出几万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聚在一起搞学术研讨吗?几万人啊!评书里常说什么“人上一万,无边无沿”,春秋时期大诸侯的国家军队也不过就这么多了,就算时代发展了,可哪可能有这么多高知啊?

答案是:真正的高知是没那么多,可是,有不少研究生都是跟着导师一起跑路的,比如孟子,去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不是什么“千古腐儒骑瘦马”孤零零的凄凉场面,而经常是随行弟子一大群,浩浩荡荡的一个车队。所以呢,稷下的场面其实倒有点儿像武林大会,岳不群带着令狐冲等一班弟子,左冷禅也带着他们衡山派的几十名高手随行,少林、武当这等名门大派自然更是人少不了。在“百家争鸣”的时候,掌门跟掌门争,弟子也跟弟子争。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也有像莫大先生那样喜欢独来独往的,也有桃谷六仙那样纯属捣蛋的,说不定还有田伯光那样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最后,我觉得,记载稷下盛事的家伙也不可能挨个儿人头数过,只知道是乌泱泱一大群人,可能中间还夹杂着卖书的、卖报的、卖煎饼卖茶叶蛋的,于是就这么写成几万人了。

琢磨完了人数问题,有人可能又会产生新的好奇了:既然稷下搞的是这么一个盛大的武林大会,那儒家在这里面到底算是少林啊,还是武当啊?

这个问题没法一下子回答。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问得不精确。

话说这一天,天高气朗,万里无云。孟子正和一名大汉面对面地相持着。看看孟子,气定神闲;看看那名大汉,渊亭岳峙,各是一番高手风范。

二人僵持片刻,那大汉骤然发难,身形快逾飞鸟,双腿连环,疾攻孟子面门而来。孟子不慌不忙,待对方招式用老,稍一侧身,抬左掌向对方右腿膝弯处轻轻一搭,使了个黏字诀,一缠一带,使对手重心顿失。那大汉也非庸手,膝弯突然下压,不等孟子缠劲发足,早已借力腾身。这一瞬间兔起鹘落,二人移形换位,已经过了一招,不分上下。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孟子赞道:“好一个‘佛山无影脚’!敢问阁下和黄飞鸿黄师傅怎么称呼?”

那大汉望向孟子,注意到孟子窄窄的奇形马步,拱手答道:“在下佛山猪肉荣,是黄师傅新收的弟子。这位大侠,看您这身形,二字钳羊马,敢问可是咏春高手?”

孟子拱手笑道:“在下邹国孟轲,呵呵,真是不打不相识!我们咏春拳祖师严咏春师承少林五梅师太,你师父黄飞鸿却是少林俗家弟子,算来咱们还是同宗。幸会,幸会,老弟若不嫌弃的话,愚兄做东,咱们好好喝一杯去!”

呵呵,这可不是胡乱编排孟子,在这个时候,儒家已经不是一门一派了,而是分成了若干门户。孔子是儒家的祖师爷,门人众多。他老人家有个孙子,叫做子思,继承了爷爷的学问,开馆授徒,其中有个不知名的徒弟就是孟子的师父。子思的师叔里边,开宗立派的有好几个,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就比如达摩孔子创立了儒家少林七十二绝技,后辈们没人能把这七十二绝技都学全。于是,你学了大力金刚指,我学了罗汉伏虎拳,然后又各自授徒,其中若再有厉害人物出现,便又成了那曹源一滴水,一花开五叶,越传越广。这一段历史时期里,很有一些风云人物是出自孔门的谱系,虽然这些人看上去好像不大像是儒家,比如和孙武并称的大军事家吴起,还有我们初中历史就学过的改革家李悝,还有给刘邦制订朝仪的那个投机分子叔孙通,还有一位后来成了墨家钜子——但这个人的名字太怪,输入法打不出来,我就不写了。儒家还有一位大名人,就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那位荀况——孟子在稷下擂台上抡胳膊晃膀子的时候,荀子还只是看台角落里的一个毛头小子,孟子此刻还不知道他这位同门小师侄(我也不知道这辈分到底该怎么论)将来也会成长为一代高手,并且还会对自己的武功家数横加非议,毫不留情。对了,还有一位陈国人,虽然不是太有名,但出于我和陈国人的私交,还是拿出来抖搂抖搂,这位仁兄名叫颛孙师,是孔子的嫡传弟子。

看看,孔子死后还没多久,后学们就开始拉帮结派立山头了。当然了,这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是件好事,但问题是,有些山头之间属于各有侧重,有些则产生观点冲突了,那么,越发展下去,冲突必然也就越多。荀子在自己的书里就攻击过自己的同门师叔伯和师兄弟什么的。韩非子也奚落过所谓“儒家八派”,觉得太多人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地干活。

如果儒学真的成了一门宗教(直到康有为的时候才真正要把儒家思想作为国教,而且这还是一次无疾而终的尝试),那么,这些分歧和冲突还大有调和的可能,正如佛教,佛陀去世之后,五百罗汉第一次集会就发生观念分歧了,你说佛陀当年是这么说的,我说他是那么说的,后来也搞得派系林立,但从“学”入“教”之后,总是能有“万法归一”或者“不同法门针对不同根基的受众,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等这类调和的说辞,但儒学作为学术,要想调和分歧可就远没有这么容易。而且,再加上有些弟子独特的个人悟性——比如荀子的学生里就既出了韩非又出了李斯——儒学的世界就越来越丰富起来。所以,孟子的咏春拳和猪肉荣的佛山无影脚虽然乍看上去如此不同,其实却是同宗同源。

现在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我们就清楚了:这个时候呢,笼统地说“儒家”已经不太准确了。

那么,我们可以把问题改成这样:孟子这支儒家在稷下这个武林大会上算是少林呢,还是武当呢?

得等孟子死了多少年以后成为圣人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它到底是少林还是武当,现在这个时候,孟子可远远算不上名门大派。孟子在后文里亲口说过,当时的天下是“非杨即墨”,也就是说,杨朱一派和墨子一派才是少林和武当,而孟子呢,可能连五岳剑派的位置都够不上。但是,即便是这样,孟子却从来不把这些名门大派放在眼里,他是个好斗的人,他要战斗战斗再战斗,终于在死后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武林神话。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寻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寥寥几句道出人生玄机,只言片语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诫读书人“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事警惕”;它提醒为官者“为官公廉。居家恕俭”。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清浊并包,善恶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因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每天读点菜根谭

    每天读点菜根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留下了许多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菜根谭》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本语录体作品,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被中外名人称为是囊括了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菜根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之精华,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无论在明清两代还是今日,都可算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为当代中国展示了全新的生活场景和伦理视野,同时导致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挑战、新困惑:面对数不清的“陌生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经验与其交往?以往的伦理规范和处事准则能否被简单移植到“陌生人”身上?在喧闹的现代都市,陌生的居民之间如何和睦相处?以往人们对“陌生人”的道德想象,能否作为直面“陌生人”时的道德推理机制?如何解决“人情味”与“公德心”之间的内在冲突?……本书围绕“陌生人社会”所生发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从思辨和经验两个层面做出了有益思考和尝试性回答,对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困境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烟波流转

    烟波流转

    战乱遗孤,饱受世间冷暖,看主角凌欢如何在这残酷的世界中夹缝求生!是疯狂?是毁灭?是沉稳?是新生?于苦难中相遇,跌跌撞撞走完一生!不离不弃,至死不渝!没有开挂,没有重生,没有退婚,没有废柴!只是为了活下去,一点一滴的被迫成长,不成长,唯有死亡!
  • 沙漠动物探索大百科

    沙漠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沙漠动物辑录成册。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将沙漠动物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介绍了沙漠动物的习性、觅食特点、繁殖方式等知识。
  • 妖祭逆缘

    妖祭逆缘

    主要讲述了两个人公用一个身体,与妖怪、魔王殊死搏斗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亿万总裁别想逃

    亿万总裁别想逃

    “什么?要去相亲?然后结婚?”“是!”“长的帅吗?有钱吗?哪的?干什么?”“不知道!”“完了,完了,万一是个糟老头,你且不毁了自己二十四年的喋喋青春?”“不!我要变客为主,主动出击寻找一夜情!”
  • 我能看见你高考多少分

    我能看见你高考多少分

    老师会开挂,问你怕不怕!名牌遍地走,重本不如狗。每日签到:全班同学永久增加十个不重复的英语单词词汇量范进的铜钱:指定一名学生,使其下一次考试能够拔得头筹华罗庚的钢笔:运算能力提升百分之五百,数学及相关科目学习能力提升百分之五十难念的经:随机一篇课文,可使全班同学都能原文背诵并掌握其知识要点举人之心:提升学生人生积极性、学习积极性、考试稳定性各百分之二十,高考分数潜力点加五。字如其人:教职工板书水平与颜值成正比。开挂的老师,你要一个吗?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司命手札之将百川

    司命手札之将百川

    她,佩玖,司命神君,掌管人命格的神,主生年之本命,摄寿天之简札。他,缉熙,天界最古老的神,拥有世间最强的力量。她,清丽绝俗,寒似玄冰,不辱于天界第一冷美人之称。他,语言常笑,机狡恶趣,为天界最不可接近之人。一场乌龙相亲,两人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隐

    游隐

    美人多娇,公子多情,陌上人如玉,剑客多薄情,刀客重义,君子重诺,小人真性情。江湖渺渺,武道难觅,情义与人,江湖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