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8300000008

第8章 是风云际会,还是羊入虎口?(2)

考察当时的国际局势,非常微妙。宋国到底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灭了它就会破坏国际局势原有的均衡,必然会招来其他超级大国的武装干涉。要把侵略战争变成吊民伐罪,这对齐国来说堪称第一要务。齐国的宣传机构看来下了不少工夫,成功塑造了一个“桀宋”的形象。

中国一直都有着“正名”的传统,正如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种遗风一直流传到现代社会,只不过现代中国人通常是从正面意义着手罢了。这是我们和西方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体现在从大到小的方方面面上。

从小地方看,人家的《麦迪逊桥》我们翻译过来就成了《廊桥遗梦》,《滑铁卢桥》翻译过来就成了《魂断蓝桥》,你要看原著的名字就不容易搞清楚内容到底是什么,也弄不明白作品的定位和分类,中译名就全给体现出来了。从大地方看,美国人打仗,打了“越战”,打了“韩战”,中国人同样在这两个地方打仗,一个叫“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个叫“抗美援朝”,一下子就把战争对象和战争性质全给交代清楚了。

但两千多年前的齐国却很可能是反用“正名”的招数,就这么灭了宋国。再有争议的是,齐国当时是联合了楚、魏两国,但在战争结束之后却未必是如司马迁所记载的那样三家瓜分了宋国,而是齐国一家独吞。做这件事的齐国国君是齐湣王。这一事件影响深远,齐国吞宋打破了国际均衡,人家才不管你是暴力侵略还是吊民伐罪,破坏均衡就是不行!于是,秦、赵、韩、魏、燕五国组成联军,一起攻打齐国,这里边燕国和齐国有着血海深仇,“梁惠王篇”和“公孙丑篇”里不是都讲过齐国伐燕的事情吗,燕国可逮着报仇的机会了,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吸引来的军事人才乐毅统率大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险些就把齐国给灭了。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真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啊。

虽然燕国也算是捎带着给宋王偃报了仇,可毕竟也挽回不了宋王偃悲惨的结局:他老人家在国破家亡之后逃亡在外,没多久就死在外边了。前文不是谈过滕文公的谥号可能是得自私谥吗,这位宋王偃也是得的私谥,谁让他没有个安安分分的结局呢!谁要看到书上说宋康王或者宋元王,那都是他。

宋王偃虽然凄凉地身死国灭,可他的精神永存,两千多年来还不时有人惦记着他。元末明初的时候,刘伯温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精彩的小文:

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于是行旅之自楚适宋者,必构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而扬,遂以楚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犨谏曰:“宋之非楚敌也旧矣,犹夔牛之于鼢鼠也。使诚如王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弗听,遂起兵败楚师于颍上。王益逞,华犨复谏曰:“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大惧小盈,祸其至矣!”王怒,华犨出奔齐。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文章是说,宋王偃很讨厌楚威王,所以一得空就得说说楚国如何如何不好,这都成了每天朝堂上的必备节目了。宋王偃问大臣们:“楚国如此之腐朽没落,咱们是不是可以消灭它了?”大臣们马上随声附和,好像所有的人都共用一张嘴似的。于是,背包族可看到了光明,这些人玩儿楚宋自助游,一旦踏入宋国境内,只要敞开了大骂楚国的腐朽没落,就能得到宋国很好的招待。说瞎话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假大空这一套吗。

此风一起,瞎话都臭街了,反正都是诸如一些宋国怎么怎么先进,楚国怎么怎么腐朽,翻来覆去都是这一套。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声音可都是从民间传来的啊,是代表着民意的啊!宋王偃可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与人民群众油水隔绝的孤家寡人,他也是听得进去人民的声音的。当这些民意越来越多地被反映到了朝廷之后,宋王偃乐坏了:看来人民群众的眼睛当真是雪亮的啊,楚国就是腐朽没落,就是不如我们宋国!倒是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觉得含糊了:不对呀,我们先前都是跟着大王瞪着眼睛说瞎话呀,难道这瞎话还居然被我们说中了不成?

宋王偃雄心勃勃:“准备兵马,我要攻打楚国!”

旁边有个明白人,叫华犨,连忙把宋王偃给拦住了:“大王您别发昏了!鸡蛋就算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也毕竟是鸡蛋,是没法跟石头碰的!”

宋王偃大怒:“好小子,你敢说寡人是鸡蛋?!”

华犨说:“您要只是自己是鸡蛋还好,想蒙上眼睛撞石头我绝不拦您,谁让您有这个爱好呢!可是,您不应该拿咱们整个宋国这一篮子鸡蛋一块儿往石头上撞啊!”

“呸!”宋王偃脸色大变,“寡人就算真是鸡蛋,也是腌熟了的松花蛋,寡人够硬,而且,寡人的胸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华犨把头一低,无声地叹息着:“什么炽热的火焰哪,您那是石灰烧的,要不怎么都成松花蛋了呢!”

宋王偃不听劝,毕竟华犨一个的人声音抵不过宋国汹涌的民意,宋国出兵了,征讨楚国。疆场上两军对垒,这下可分出真实实力的高下了。

——宋国胜利了!

不错,宋国真的胜利了!

举国欢腾!

宋王偃足足过了一个月才想起自己姓什么来——我来插一句,宋王偃姓“子”,这是商朝王族的姓,现在可能没有了——他摸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我太伟大了!我怎么这么厉害呢?我不会就是传说中鲜花盔甲的主人吧?”

华犨又出现了:“大王——”

宋王偃一看是华犨,更牛气了:“臭小子,怎么样,没想到吧,哈哈,寡人胜利了!要不要寡人派人挖个地缝给你钻啊?”

华犨深沉地说:“买彩票中五百万大奖的事倒不是没有,可您要是还想再中第二次、第三次,那就太不现实了。再说了,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楚国这样的对手也不是邻居家的傻小子,您可得悠着点儿!”(华犨的原话很漂亮,十六个字的至理名言:“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

宋王偃气坏了:“哎呀,你小子说话怎么就这么不中听呢,来人——”

左右有卫兵过来:“请大王吩咐!”

宋王偃恨恨地看了一眼华犨,对卫兵们下令:“把这小子给我拖下去!他这张嘴不是厉害吗,哼,派他给超女当评委去!”

宋王偃这下可好了,不但蒙上了眼睛,还堵住了耳朵,于是高高兴兴地第二次攻打楚国去了。小概率事件果然没有连续发生,宋国这回不但吃了大败仗,还被楚人顺便灭了国。

——这是刘伯温笔下的宋王偃的故事。真实吗?可信吗?呵呵,恐怕未必。刘伯温这个时候正隐居青田,其时天下大乱,元朝的官做不下去,各路大王旗也都不是什么好货色,刘伯温在青田写书解闷,写成了《郁离子》,这篇宋王偃的故事就是《郁离子》书里的一则寓言。

既然是寓言,也就无所谓史料价值了。刘伯温根本不关心宋王偃的故事真相如何,他明里是写宋王偃,其实却是在说当时的元政府。古代的专制社会通常只喜欢歌功颂德、歌舞升平,谁要是想说点儿心里话那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的。逼得大家没办法,只好不说今人说古人了。这可真给后人添麻烦,要不清楚刘伯温的背景,随便抄来这段资料就以为说的是真事,那可就越读书越糊涂了。

不过,两千年的专制传统也培养出了人们另一种极端的心态:什么都得猜。

从上到下都得猜。

领导也不容易啊,夸猫头鹰是骂领导(上本书里的例子),讲讲古也是骂领导,防不胜防,就算严禁提领导的名字,大家一说叉叉,谁都明白这又是在说领导。朱元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看别人写什么都觉得是在骂自己,为此没少生气,更没少杀人。

下边的人更不容易,像刘伯温这样的,藏着掖着。所以中国是个谜语大国,传达政策要说谜语,因为实在太亏心,没法拿到明面上说,只有靠下面的人细心领悟;写小说要说谜语,因为到处是地雷,不小心踩了哪颗都得炸死自己;饭桌上聊天也得说谜语——有时候其实没必要说的,可是没办法,早都说成习惯了,除了谜语别的话都不会说了。到处都是谜语,什么都是谜语,至少都有谜语的嫌疑,就算不是谜语,大家也习惯性地当成谜语去看。像英国流行一时的小册子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就闻所未闻,而“戏仿”这种在小册子大战的时代就被人用臭了街的形式哪怕拿到现代中国也一样会被很多人认为侵权。

要把历史上这些经史子集读明白一点儿,唉,也要有一些解谜的本领啊。

背景情况差不多都交代清楚了,嗯,听听孟子接着向滕国世子举例子吧。

孟子说:“咱们先看看成覸,成覸曾对齐景公说:‘他是条汉子,我也是条汉子,我凭什么要怕他呢!’颜渊还说过:‘舜和我还不都是一个鼻子两条腿嘛,有作为的人都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周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还会骗我不成?’咱们再看看现在的滕国,截长补短,也得有个五十里见方,还是有希望治理成一个好国家的。《尚书》里说:‘如果吃药的人没吃得昏头涨脑,那病是不会好的。’”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我说参同契(上册)

    我说参同契(上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悦心语

    悦心语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著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著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在保存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儒释道大师——南怀瑾先生。近半个世纪来,南师教化涵盖了儒释道,融汇了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南师著述等身,不落窠臼,以个人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站在时代高点,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哲学,使现代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精深奥秘,并帮助现代中国人整理出传统人文文化的基础性读本,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九十五岁。南师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他的著述。每在阅读时,总会有一些词句,温暖、和煦,或一针见血——触动着我们的内心,难以忘怀。在南师离世届四周年之际,本社特将这些打动人心的词句选摘成册,让我们能随时翻阅,感念南师;也提供我们行走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一帖帖调适胸中纠结、矛盾情怀的良药。南老师,我们想念您,怀念您!
  •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本书对《庄子》寓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着重论述了思维文化、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农工商贾文化、科学技术、养生文化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尘埃里的花

    尘埃里的花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本书共分五辑,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雨花》、《青春》、《芒种》、《青海湖》、《散文选刊》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
  • 无笛之路

    无笛之路

    生来便没有灵力的他,屡受旁人的敲击,他总想着成为一代高手,可以实现他想要的愿望,让家族不受他人控制,……
  • 八千女鬼乱朝纲

    八千女鬼乱朝纲

    明朝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六,明熹宗朱由校在东林党帮助下登基,定年号为天启,东林党也得到重用。但一个复杂无比,却又精妙绝伦的时代就此开始。八千女鬼,乃一个“魏”字,魏也,乃魏忠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步终点

    一步终点

    故事的起点是雨中车站旁的咖啡店,到这里,何梁与江远,谁也没有融进谁的生活。故事的高潮是在凌晨三点潮湿的大街上,江远对何梁说,“想了解你,想要用一辈子去了解你。”故事的尾声是在雨幕中的泥泞小路上,何梁为江远撑起伞,“你看,还有一步就可以到终点了。”
  • 繁华落幕夜凄凉

    繁华落幕夜凄凉

    这部小说从始至终只讲述着一个人跟一个女孩的故事,它不像玄幻小说那样充满激情,也不像都市小说那样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写这部小说的原因是我想做个留恋,如果不好看请嘴下留情,谢谢
  • 剑转星空

    剑转星空

    平凡的小子一场车祸,灵魂穿越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展开了属于他的传奇........
  • 阳庭廊并购案

    阳庭廊并购案

    “阳庭廊”乃一家享誉全球的投资公司,他们无所不能,资产遍布世界各地,投资涉及各行各业。现在,他们计划收购一家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故事便从收购这一刻开始......您将看到的是无所不用的手段,中外方斗志斗勇,头破血流,最终胜者属于谁,敬请阅读本书章节特此申明:所有情节及事件皆为原创,无论影视或小说,有任何抄袭或类似,作者必予追究!作品微信号:yangtinglangbinggou欢迎读者和作者互动
  • 足球财富

    足球财富

    本书是作者总结自己和朋友多年宝贵实战经验而创作的足彩研究方法集——将财务分析原理和数学模型应用到足彩中,通过欧洲赔率、亚洲盘口、大小球、联赛盘路的深入研究,完全揭秘庄家的操盘技巧,成为技术型玩家必备的投资理财工具。
  • 末法时代与牛仔枪手

    末法时代与牛仔枪手

    两百年前,种族之间的魔法战争导致世界魔核的魔力逐渐开始消散,当人们在百年后发现不能使用高消耗魔法时,才后知后觉。随着魔法濒临消散,世界的科技开始进步,在短短百年的时间,蒸汽时代来临,牛仔逐渐开始步入整个世界,而柯里苏,就是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的人。他将在这个世界里,书写属于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