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600000025

第25章 朝代的终结(3)

既然说“盖棺时,又增置《四书》一部于棺内”,则对照起4月9日已放棺中的《四书》来,就显然矛盾了。——一口棺材总不可能放两部《四书》吧?这幕在七天以后又加放一部《四书》的杰作,《中央日报》出版《领袖精神万古常新》(《总统蒋公哀思录》)中《蒋公崩逝丧厝纪实》4月16日条下,有这样一段:“清晨,蒋公的两位公子,蒋经国院长和蒋纬国将军率同家属蒋公的爱孙孝武、孝勇将一部蒋公平素最喜欢读的《四书》,安放在蒋公身旁。”对照起《治丧报告》来,又穿了帮。《治丧报告》是说“盖棺时,又增置《四书》一部于棺内”,是太太带头;但《蒋公崩逝丧厝纪实》却说是早在“清晨”,儿子孙子即将《四书》放进棺中,到了“上午八时正”,儿子才扶持太太出现——蒋宋美龄又给出局了。这些小动作与不一致,无他,因为蒋介石死后,生平“喜读”的书中,竟不见代表中国文化正统的《四书》,未免太笑话了,乃临时把《四书》改列为蒋介石生前“最喜欢读的”书,赶忙朝棺材里塞(蒋经国在《守父灵一月记》和《难忘的一年》中,都没提加放《四书》的事。所以到底塞了没有,也是疑案一桩),因为塞得仓皇,结果反而闹了笑话。

服侍蒋介石的贴身副官翁元证实:“老先生归西时,没有交代任何的遗言。”(《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第188页)但是国民党却发表所谓《总统蒋公遗嘱》,其中名言是“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此遗嘱见证人有“五院院长”,但照“司法院长”田炯锦回忆:

到了6日凌晨1时许,狂风骤雨大作,雷电交鸣,他突然接到了来自官邸的电话,请他赶快到官邸去,当他到达时,立刻被请上二楼,瞻仰故总统遗容。总统蒋公睡在床上,盖着一床被单,很安详地长眠。蒋院长悲恸莫名,当他和立法院长倪文亚、考试院长杨亮功、监察院长余俊贤等人向总统蒋公遗体行礼敬悼时,蒋院长曾跪下回礼,他们再三拦阻,蒋院长仍坚持不已。蒋夫人则坐在床后的一张椅子上,神态哀戚,但镇定逾恒,并安慰蒋院长不要太悲痛激动。当大家行礼敬悼时,蒋夫人曾和大家点头致意。(《总统蒋公哀思录》)

足见到达时蒋介石已死。人已死才在遗嘱上签名,来证明遗嘱真实性,其谁能信?何况遗嘱字迹又非死者亲笔(是秦孝仪的代笔),如此见证,岂不更加荒唐?按《民法》第1194条明定:“代笔遗嘱,由遗嘱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见证人,由遗嘱人口述遗嘱意旨,使见证人中之一人笔记、宣读、讲解,经遗嘱人认可后,记明年月日及代笔人之姓名,由见证人全体及遗嘱人同行签名,遗嘱人不能签名者,应按指印代之。”蒋介石的遗嘱上列日期是3月29日,是死前七天的事,当时为什么不“指定三人以上之见证人同行签名”?为什么要等到死后才冒出见证人来补签?其又违法又不通也,一看即明。而对此依法无效之遗嘱,国民党犹命天下“从蒋而颂之”。其实,比照起“总裁精神”来,说“长相左右”,恐怕还意犹未尽呢!据蒋介石大将贺衷寒《遵训践誓为总统寿》(《蒋总统与中华民族同寿》,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文中所说:“总统的内心,无时无地不有总理之灵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感觉。昔人谓:‘虞舜慕唐尧,见尧于羹,见尧于墙。’‘颜回希孔圣,孔趋亦趋,孔步亦步。’总统之于总理其景象可谓亦复相若。”可见说“长相左右”,还不够呢!应该说“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才更加周延。

§§§第三节论定蒋经国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岛上相承大位,中间插上一个严家淦,乃是刻意的安排,作为缓冲而已。严氏苏南人,显然是中国历史上出身吴侬软语之乡,官做得最高之一人,但是他是为别人做嫁衣裳。最有趣的是,他个人的造型正是像上海话所说的“裁缝师傅”。蒋介石阅人多矣,自然看中了这个既无政治野心更无政治实力的技术小官僚,提拔为自己的“副总统”。蒋介石于第五任的任期未满死了,严“副总统”继位。诚惶诚恐的严“总统”,在蒋“院长”兼党主席的“指示”下,好不容易挨到1978年下届“总统”选举,立即让贤,亟称蒋经国的盛德。这使我们想起汉献帝的禅让,《三国志》说:“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尔绶禅位。”(见中华标点本第一册,第62页)我们若把“汉帝”代换为“严总统”,易“魏”为“蒋”,一样适用。等而下之的则是,汉献帝尚在两汉帝王之列,严家淦只是续完蒋介石的第五任,第六任便是蒋经国,连名义上的一任都没有!

江南在《蒋经国传》里已曾指出,经国为改变形象,做了一些引进“青年才俊”、“惠而不费”的措施之后,“马上声名大振,观感一新”。(见第234页)早在1973年,海外学人谢文孙就经由台北《大学杂志》上,遥望台北,称蒋经国为“伟大的政治家”、“为台湾政治领导带来了一个崭新明亮的新象征”。(见该杂志七月号《从海外遥望:蒋经国在台湾象征什么?》)蒋经国继统之后,国际形势日益恶劣,岛内反对势力汹汹,老兵“想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一些改革,放松了一些控制,而这一些都是拖驴上山式的。就这样,他于1988年年初死于第七届“总统”任上时,海内外竟有不少歌功颂德之声,甚至有人恭维他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政治家。

其实,蒋经国从1939年任赣南第四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起,到1949年逃往台湾以至于死为止,实际所统治的中国,在赣南,不过二万三千平方公里;在台湾,不过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只占全中国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可见对中国的全面性统治,相差极远。他做青年军政治部主任、东北外交特派员、上海地区经济管制督导员办事处副主任,除了促成卖国的《中苏友好条约》祸害整个中国外,其他影响,不过一时一地而已,并且成绩都是负面的,谈不到什么事功。从整个中国的观点对他歌功颂德,比例自然不当。唐德刚把他上比毛泽东、邓小平等整个中国的统治者,可谓比拟不伦;许倬云说“经国先生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炳耀千秋的地位”,蒋经国在中国历史上的真正“炳耀千秋”,乃在他赛过石敬瑭,蒋氏父子把外蒙古割让给苏联,其祸害整个中国,比五代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贻害二三百年,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整个中国的比例与历史来看,蒋经国固乏善可陈,试问他在台湾搞四十年的小朝廷,是否尚有可足“炳耀千秋”的呢?以客观的历史家看来,蒋经国在台湾搞四十年小朝廷的成绩,实在也大有问题。

歌功颂德者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说蒋经国制造了“经济奇迹”,一个是说制造了“政治奇迹”。关于前者,歌德派的错误在溢美;关于后者,错误在胡说。台湾经济的发展,功劳是这个岛上人民全体的,不是蒋经国个人的,纵为了方便论个人功劳,尹仲容等也占前几十名,还轮不到蒋经国。蒋经国在苏联留学,懂的是“格别乌”,对经济却鸦鸦乌,他的经济政策,其实是恶魔附体式的。医学上有所谓“小发作”(Petit Mal)、“大发作”(Grand Mal)。“小发作”代表一种癫痫(Epilepsy)的发作,症状没有全身或局部剧烈抽搐,时间也很短,不过几秒钟;“大发作”则相反,症状是全身抽搐且意识丧失。这种发作,古人不知道是由于脑皮质神经细胞全面性的过度放电,反以为是恶魔附体。法文这字原意,就是大恶魔,即因此而来也。蒋经国四十年前在上海“打老虎”,调来“戡建大队”,动员六个军警单位(金管局、警察局、警备部稽查处、宪兵、江湾以及两路警察局),想要解决经济问题,正是恶魔附体式的招数。经济定律岂是警察压制得了的?别以为蒋经国的无知妄作只是四十年前的旧事,就在上世纪70年代之初,蒋经国还声言对“限价措施有成功的绝对信心”呢!就在1986年,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还呼吁“每个人都扮演理想的‘物价警察’角色”呢!四十年的台湾经济,事实上是在恶魔附体下前进的,恰像那《天方夜谭》童话中赖在年轻人身上不肯下来的背上老人,他实在是前进中的一个大负担。没有这种负担,台湾今日的经济发展,当不止于此。所以论定台湾经济发展,当从没有蒋经国岂不更好着眼,而不是有了他才很好着眼。事实上,以台湾此岛的本身条件,加上日治时代的一些基础、大量美援,以及大陆上带来的黄金与人才,四十年的岁月,经济发展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领导者以中人之资、行无为之政,便可达到一定的成果。辜鸿铭讥笑袁世凯,说除老妈子倒马桶无须学问外,天下事皆需学问,但使台湾经济发展到目前程度,实在也无须太高的学问,当然恶魔附体式的学问是不行的。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Truman)说,美国至少有两百人若干总统会干得跟他一样好,看台湾经济发展,当知两百老妈子中,必有芳草。今归天下之功于一人,溢美蒋经国,窃恐台湾两百老妈子都不服也!

至于说蒋经国制造了“政治奇迹”,则失之太远。事实上,蒋经国是真正祸害台湾政治的人。“政治”祸害的程度,才堪称“奇迹”。从1949年蒋介石下野起,蒋经国虽然名义上是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是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但他另负“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实际责任、“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的实际责任,指挥一切党政特务情治机构,后来名义上是“救国团主任”,是“国防会议副秘书长”,是“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是“行政院政务委员”,是“国防部副部长”、“部长”,是“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以至于最后干上“总统”,不管他名义上干什么,骨子里的一切党政特务情治机构,都归他指挥,都由他负实际责任。换句话说,台湾四十年的恐怖统治,四十年的严刑峻法军事戒严,四十年的人身自由没有保障,四十年的言论出版自由被迫害,四十年的集会结社自由被限制,四十年的在人权上的高压,四十年的民主宪政不能发荣滋长,四十年的志士服刑、豪杰受难、亲人望眼、稚子含悲、老兵有家归不得……这些局面的形成,蒋介石固为罪魁,蒋经国亦为祸首,并且在执行上,他比他老子还负更多的实际责任。尤其在他老子死后这十二年来,他负的更是无可推卸的绝对责任。所以,台湾四十年的“冰河期”,四十年在自由、民主、人权、宪政上的大冻结、大逆退,蒋经国是众“妄”所归的真正负责人!

这一真正负责人,在四十年的强人统治之后,在死前几个月里、在衰病侵寻中、在美国人的一再压力下,只不过虚晃几着,搞一点开放党禁、报禁、探亲的噱头,一点换汤不换药的解严戏,有的成效如何尚未可知,有的愈解愈严变本加厉(如对书刊的查禁,竟杠上开花,用到“违警”、“妨害秩序”等法令,尺度之严,前所未有),就被海内外赞不绝口,奉为自由、民主、人权、宪政上的守护神了,由此可见,夏志清所谓的“政府在蒋经国先生领导下走上民主宪政之大道”、余英时所谓的“他已成为‘中国民主’前途的象征”、杨力宇所谓的“经国先生……创造了……高度民主的局面”、郑竹园所谓的“如无经国先生的英明领导,绝难如此辉煌”、张旭成所谓的“对台湾的民主化……有很大的贡献”、戴国辉所谓的“经国先生一直致力于推行民主改革”、林毓生所谓的“蒋总统在历史上的地位,无过于推动民主的改革”、胡平所谓的“在促进台湾民主化方面,蒋经国做出了重大贡献”等,都是知识分子信口乱拍马屁。

也许有人说:“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看人只看后半截。”蒋经国既然宣布开放这个、解除那个,我们就该与人为善,称赞称赞。可是我们认为,称赞任何人都可以,但不能背离事实与真相,蒋经国辣手摧花四十年,最后死前几个月才来了一点怜香惜玉的噱头,我们岂可轻予认定?这位“声妓”风骚四十年后才宣布(注意:只是宣布而已)老娘洗手不干了,这种最后几个月的“从良”,为时也未免太晚太短了吧?

同类推荐
  • 铁血宰相——俾斯麦

    铁血宰相——俾斯麦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宫闱旧梦:当红墙黛瓦邂逅国色天香

    宫闱旧梦:当红墙黛瓦邂逅国色天香

    本书精选长孙皇后、王昭君、武曌、陈阿娇等历史上九位知名的后宫红颜,通过讲述她们的故事,了解走向权力顶端的她们,如何承受着各自或风光显赫或凄凉孤苦的命运。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热门推荐
  • 封道九天

    封道九天

    少年渺渺征程,九天万世轮回,天地之局,道,可封?
  • 爆焰郎君

    爆焰郎君

    他,他,他怎么会如此倒霉呢?被那个慕小人陷害大老远地赶去支援昱阳宫不算,还在途中被一帮小山贼砍到重伤,耻辱啊这绝对是他宋迎秋一生最大的耻辱!自打碰上这个爱哭又没胆的女人起,他就注定要一路倒霉下去等,等等,他干吗要对这个很可能是奸细的女人这么在意?!不会吧,难不成他,他,他中邪了??!
  • 许你眉间一点朱砂

    许你眉间一点朱砂

    他们的相遇即是缘分。“缘,让我们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风沙“分,让我们分分合合难以有结果!”——云点点“撒一个谎,诉一段情,也只为一生一世一双人!”——风枫“装一个疯,卖一个傻,也只为一生一世你安好!”——宓幂缘分就像是宿命的安排,他们能逃得过它的摆弄吗?
  • 神眷之王

    神眷之王

    未知的寄生病毒降临地球,它们迅速席卷了整个地球,支配了一切被它们所感染的生物,人类在它们的威逼下,生存危在旦夕!就在这危机时刻,人类中忽然出现一群自称神眷者的人类,他们每一个都拥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在他们的帮助下,已经快要彻底崩溃的人类再度站稳了脚跟。陈潜,一个神眷者,一个被称为“最废神眷者”称号的青年,在这个凶兽横行,病毒肆虐的世界里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能力真的只是废物吗?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还是真的如此?面对困境的他,是就此沉沦,还是勇于迎风破浪,超越进化巅峰?
  • 再逢梧桐叶落时

    再逢梧桐叶落时

    她是被族人抛弃的普通小仙,他是受人尊敬的是药宫上仙墨司歧。前世他一时心软救她水火,收她为徒悉心教导却不料竟让她情根深种。责任与私情,伦理与爱恨纠葛,他眼睁睁看着她魂飞魄散。今世,再次相遇,他心怀愧疚对她百般照料,一心想渡她成仙……妖魔仙三界中的爱恨情仇,她能否寻实现前世未完成的夙愿?然而朝夕相处中他渐渐明白自己的真心……安雅Anya首部作品《再逢梧桐叶落时》
  • 斗破苍穹之斗灵武魂

    斗破苍穹之斗灵武魂

    这是一个充满着不同种类的蓝灵(相当于查克拉之类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蓝灵属性,而在这个世界,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只有绝对的实力,这种实力甚至是强大到可以毁天灭地,应该便有了门派势力,群雄割据,三皇争霸的景象……中州少年,神秘力量觉醒,誓要成为世间最强者,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世界
  • 中性

    中性

    《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媒体女王奥普拉、安妮·海瑟薇、孙燕姿倾力推荐!马尔克斯、昆德拉、聚斯金德以后,你不能错过的一个名字:杰弗里·尤金尼德斯!重量级当代经典史诗巨著,荣膺2003年度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被BBC评选为21世纪最伟大的12部英文小说!以两性人之特殊视角、集大成之文学技巧讲述一位青春期少年艰难的自我身份认同过程,铺陈一个希腊裔家庭在美国历史长河里的命运遭际,纵横古今、纤毫毕见地探索人性玄机。希腊裔作家尤金尼德斯的小说《中性》曾荣获200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主人公美籍希腊裔人斯蒂芬尼德斯“出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在底特律,那时她是个女婴;第二次是1974年在密执安州,那时他成了个十四岁的男孩。按医学报告,她/他是个罕见的“两性人”,但是她/他的宿命,或者说人类共同的宿命是:必须选择一种人生,或者是“他”,或者是“她”。沿着家谱溯流而上,追寻横亘在两个大陆数百年的基因宿命,这个回溯,不仅是身体的、一个人的存在上的,也是文学上的。这一切令《中性》同时彰显出男与女、悲剧与喜剧、古典与后现代的双重面目。
  • 国王世界

    国王世界

    曾于火影,建立秦之国,与五大国并立,立忍术文明。曾于海贼,征服伟大航道,挑遍四皇,立恶魔果实文明。曾于仙剑坐无极,掌蜀山,以南山以南为剑柄,北海以北为剑躯,使斩苍生一剑,立剑仙文明。曾于死神跨越生死界限,化身冥王,铸不朽神国!曾于西游,翻万丈五行山,与大圣并肩再对西方,亿万雄兵坐立一方霸主!曾于科技世界,运宇宙飞船,遨游星空,看遍星尘万界。曾于遮天,神墓,盘龙,与各方国王,坐而冷视,瓜分世界资源,争锋相对。纳万界,融文明,成无上神国。此国跨万界。亿万生灵为王之兵,亿万界域为王之花园,亿万文明为王壮大之基!这里是国王世界!PS:《海贼之最强附身》193万字精品已完结,本书书群:238274573
  • 红尘记

    红尘记

    高大威猛的斑斓巨虎雄踞深山,只为做万兽之上,至高无上的皇道强者铁血搏杀,只为一帝王位。在这个斗气充斥的世界里,众修士铮铮烈烈,在无情与杀戮里提高武道修为,在不公平的境地中搏出一个未来。茫茫红尘,天道不公。少年风扬,身负灵剑,以不屈的意志,行走红尘中。
  • 藏龙决

    藏龙决

    天下龙脉出昆仑,伏地入海纵八川,太仓有墓为地王,川原黑山水为白,西海无穷王母坐,长白有路登仙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