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4900000008

第8章 亚洲(4)

这次,首尔市政府为接待我们一行十人而举行的欢迎午餐也只是在一家很普通的韩式餐厅内进行的,每个人只有一碗参鸡汤。更有意思的是,接待我们吃饭的包间小得无法容纳所有人,大家只得挤在一起。最令我们吃惊的是,并不是所有接待我们的人都有饭吃,其中一个中年女性官员因为始终站在我们的包间里而不吃饭,竟让我们误以为是餐馆的服务员,还有人用韩语命令她给我们倒水。后来她递上名片,我们才得知她竟然是市政府里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我们立时窘得无地自容。

永远小资

首尔归来回忆首尔,发现最难忘的并不是繁华商街的璀璨灯火,也不是使人欲罢不能的汗蒸幕或是喷香可口的韩国烧烤,仔细想来,唯有城市中到处洋溢着的小资情调最值得回味。

首尔的咖啡馆数量虽不敢说是全世界最多的,但起码也位居前列。即便是在城市的神经末梢,最最偏僻的小巷深处,你也能轻易地找到一家弥漫着咖啡清香和迷人的小资情调的咖啡馆。

离成均馆大学不远的一条小巷深处,有家小小的咖啡馆。它的面积小得几乎只能接待几位客人,但无论是简约的外表还是设计感十足的内部空间,无不散发着一种魅力,让过路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店老板是一个设计专业毕业的女孩,只因为酷爱咖啡而开起了这间小铺。甭看它小,可咖啡的味道一点都不输所谓的名牌连锁店。而且价格比连锁店要便宜一半——一杯卡布其诺只要10元人民币左右。

不像欧洲城市里的那些老咖啡馆,经历过时光的烘焙,首尔的咖啡馆,更多是在创意上下足了功夫。首尔的众多咖啡馆大都非常注重环境设计的艺术,时常有匠心独运之笔。

比如一家开设于仁寺洞的铁道咖啡馆,竟然把真正的铁轨搬进了“候车室”。

除了别出心裁的设计,植物的角色也往往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北京一样,首尔也有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为了让人们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也能够尽享春天的阳光和绿色,一家位于某大厦天台上的咖啡馆,特地搭建了巨大的阳光棚。寒冬的午后,在植物环绕的地方坐下来喝上一杯咖啡,仿佛提早进入了春天一般。

首尔的咖啡馆具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小的如同巴掌大,而大的可以占据整座的楼屿。有一家咖啡馆因为实在太大,聪明的设计师就有意打破空间上的整体感而突出肌理的变化,它的露天中庭,能够让人们在好天气里坐在室外呼吸自由而新鲜的空气。

首尔的咖啡馆可以说到处都是,即便在熙熙攘攘的长途汽车站,也能轻易地闻到咖啡馆飘出的香味。当然这里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咖啡连锁店,但与那些千店一面的咖啡馆比起来,我更青睐富有创意和文艺气息浓厚的小咖啡馆。一个铺满植物的露天小院,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店堂里再来点轻柔的慢板,在这里不知不觉便会耗去一下午的时光。

即便独自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着咖啡馆里人们安详的面孔,那都是一段无法错过的惬意时光了。

中国人对韩国的几个误解

八年前,当我在越南芽庄的海滩上晒太阳时,走过来一对马来西亚的华人姐妹。她们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们国家不是不允许普通人出国旅行吗?”看着她们一脸纯真的样子,我觉得既好笑又纳闷,就反问道:“谁告诉你中国的普通人不能出国旅行的?我不就出来了吗?!”

前年的圣诞节我是在首尔度过的。在所住的家庭旅馆里,我遇到了一个因为金融危机不得不到韩国来寻找工作的美国青年,因为他属虎,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虎。老虎看着我的打扮,怎么也不相信我是中国人,还拉来别的旅客让他们猜我是哪里人,当我告诉他们我是来自北京的一个普通中国人以后,老虎竟然还一口断定我是生活在国外的北京人,言外之意是:中国人的衣着打扮怎么看不出印象中的“土”劲儿呢!直到我打开护照让他“检查”之后,这个“普通美国人”才相信了。

在他印象中,中国人即便已经不再扎小辫穿马褂至少也与“国际化”、“时代感”毫不沾边。老虎从未到过中国,他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上来自道听途说或者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

去年,在首尔的王府井——明洞逛街的时候,一个服装店的店主好奇地问我身上穿的衣服是哪里买的?我告诉她是在北京买的以后,她竟然惊讶地说:“难道北京……”言外之意,难道北京还有这么时尚的衣服卖?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这正说明一个国家的国民很容易对另外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封闭了很久的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同样的道理,中国人对其他国家也一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现在就谈谈咱们中国人对韩国的种种误解吧。

误解一:韩国的肉很贵,尤其是牛肉和五花肉很贵,所以普通的韩国人轻易吃不起。事实上在韩国的十天里,我几乎每天都吃牛肉或五花肉,韩国的大学生也都常常到餐厅里吃这些东西,中国的留学生时不时找机会到外面聚餐,他们最爱吃的也同样是韩国烤肉。我和留学生姚远在成均馆大学附近的餐饮一条街上吃过一次烤肉。这家烤肉店的招牌是“3900”,意思是五花肉每盘3900韩元(约合人民币23元),这个价格仅仅是一份最普通的快餐的价格,另外这里还免费提供不限量的小菜。我们两个人点上两盘五花肉外加两碗米饭足矣。有一晚,在成均馆大学附近的一家蒸饺店,我独自点了两份好吃的蒸饺,才1000韩元一份,只合人民币六元。在明洞的快餐店里,只花20多元人民币就能吃一份快餐,水和小菜还是免费的,随便你吃多少。

误解二:韩国的物价很高,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很高,所以普通人也吃不大起蔬菜水果。韩国的水果比中国的是要贵一些,但比起中韩两国人均收入的差距,水果价格的差距并不算大。我在首尔买过半打苹果,价格是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而在北京买的话,价格差不多也要十几元钱(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好苹果可能更贵)。考虑到两地收入的差距,相对来讲那半打苹果还要比北京的便宜一些呢。至于衣食住行的其他方面,韩国也都贵不到哪里去,否则,一个留学生每个月的打工收入才相当于人民币3000元,既要交房租还要吃饭坐车以及交手机费电费水费,怎么够呢?

误解三:韩国人的工资很高。平均来讲,韩国人的工资水平确实比中国人的高,但并非所有人的月收入都能有上万人民币,很多打工者的月收入也就在百万韩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钱。而中国留学生在课余时间打工,基本上每个月也就能挣到五六十万的样子——在首尔打工每个小时的最低收入是4000韩元左右,约每小时24元人民币。

误解四:韩国很富,所以首尔一定比北京“更现代化”。其实从外观上看,首尔并不比北京或者广州更现代化,首尔市中心也有许多破房子。也许是因为韩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所以如果房东不想搬迁的话,没有人可以强制他们搬走,政府也不能因为其房子破影响市容而让开发商把他们给“开发”了。这样一来,首尔市中心就保留了许多看似影响市容的破房子。实际上,首尔除了地铁线路网比北京密以外,在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上未必比北京先进多少。

再说说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除了上面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以外,大多数韩国人不知道中国也有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城市里的青年人也很时髦;有些韩国人因为看了一些中国人在韩国犯罪的新闻以后,认为其他中国人也很危险等等。

韩国人对中国产生诸多误解有韩国媒体的“功劳”。和欧美、日本的主流媒体一样,韩国媒体对中国也同样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关于中国的报道也不乏负面新闻,这就使得很多人对中国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常以不负责任的态度任意篡改和歪曲事实,更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人用狭隘的眼光曲解历史,譬如说东北甚至华北都曾是韩国的领土,以及孔子也是韩国人之类的种种可笑的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对韩国的态度。

韩国老人爱管闲事

也许是当地传统,“管闲事”大概算是韩国老人的一大爱好。其实不止是韩国,在它的北方邻国朝鲜,老年人同样也有这样的“癖好”。例如,在平壤街头,如果有哪位年轻女子穿着长裤上街,兴许就会有爱管闲事的老大妈走上前来教训道:同务(在朝鲜管比自己地位年龄高的人才称呼同志,低一级的习惯于称呼为“同务”),难道你不知道女人是不可以穿裤子上街的吗?

因为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又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再加上还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老年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颇有一种“尊贵”的地位,所以,即使是对着陌生的后生也敢当众数落。譬如说在地铁车厢里,如果有哪位不长眼的年轻人胆敢坐老年人专座的话,说不定就会遭到某位老伯或大妈的呵斥。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在地铁车厢里即使老年专座空着,年轻人也会知趣地站在边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此外,在地铁售票处,老人们可以随意拿取地铁车票而不用出示证明年龄的身份证件。

我经历了几桩有趣的事。

和纽约、巴黎、东京、香港、北京、等地一样,在首尔,人们乘扶梯的时候习惯于靠一侧站立而空出边上的位置(东京是空出右侧的位置,而关西的京都大阪则和我们一样空出左侧),让有急事的人通过。客观地说,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日本人,其次则是香港地区的,而首尔又显得比北京上海等中国内地城市稍稍好些。

那天在首尔的地铁里乘扶梯,我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两个人并排站立,挡住了去路。正想着也许这两个人还不大了解乘自动扶梯的规矩之时,前面一个紧挨着我、衣着极为朴素的老大妈似乎看不过去了,疾步走上前去,用胳膊肘一拱,站错位置的那个人就被拱到了边上。老大妈还嘟囔了一句什么话,站到了那两个人的前面去了。

还有一次,我因为进错方向正不知道怎么办,恰好闸口边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我连说带比划地告诉他自己进错了闸口,老人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忙把我引到闸口边上一个供残疾人的轮椅进出的门边,并把门打开“放”我出去,然后又领我来到了另一方向的相同用途的门边,再把那扇门打开,我这才得以顺利地解除了一时尴尬。当我回头用中文对他说了声“谢谢”之后,老人也笑着回应了我一句“再见”。老者的发音虽然有点走样,但却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其实,我在首尔街头还有过一次被老人教训的经历。那天,我和留学生姚远一起去延世大学玩,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功夫,我抽空点了一支香烟。不想,身旁走过来一个老奶奶,对着我叽里呱啦“思密达”地说着什么。姚远听完老奶奶的话之后扑哧笑了,连忙又对老人说了句什么,老人看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之后离开了。我连忙问姚远老奶奶是什么意思。姚远又忍不住笑了,边笑边解释说:“刚才那位老奶奶告诉你抽烟不是好习惯,让你不要再抽了。我告诉她你是中国人,她说了句‘我怎么没看出来他是中国人’后就走开了。”

我也禁不住笑了。姚远宽慰我说韩国老人都喜欢管闲事,所以让我千万别介意。我对老奶奶的批评当然不会介意,相反,我还应该感谢人家才对,毕竟说那番话的初衷是为了我好。

农村PK:韩国农村新在何处

姚远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我们相识于一次新浪博主游首尔的活动,他是获奖的十个留学生博主之一。由于以前曾经在韩国的农村打过工,所以他热情地带我参观了首尔附近的新农村。为了不至于被模范村庄所误导,他特地挑选了发展水平属于中等偏下的一个村庄。

由于他也已经两年没有去过乡下,在公共汽车站,我们不得不向当地人求助。好在车站的电子站牌上可以实时地查询所乘汽车的信息。

汽车飞快地掠过城市,驶向了距离首尔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农村地区。这里的农田和中国比没什么两样,正值深秋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

汽车很快就把我们带到了要去的地方,只是这里的景象并不像我想象中的村庄。见到几个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我好奇地想看看他们的英语水平,就独自走上去询问,这几个中学生想了想之后回答我说:“这里就是你要找的村庄。”

我将信将疑地四处走了走望了望,果然发现了这村庄里长着茁壮的庄稼。但村子里居然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超市,这不免又让我怀疑起来,尤其是看到超市的自动门、明亮整洁的店堂以及和城里一样的购物车,我立刻断定这里并非村庄,而是附近的小镇。

同类推荐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一些主要文化名城、文化名镇的历史渊源,以及鲜为人知的文化底蕴。
  • 穿越恐怖之都

    穿越恐怖之都

    本书是SeekerChinese探险团队系列图书的开山之作,优酷网、旅游卫视全程记录了张昕宇、梁红一行在索马里的疯狂之旅,其中许多内容均为首次披露。从探寻“黑鹰坠落”之地到遭遇绑架威胁;从荷枪实弹的安保团队到触目惊心的索马里“美食”;从满目疮痍的难民营到广袤无垠的东非草原……他们近距离接触索马里人的生活,他们走访爆炸案的幸存者,他们与索马里总统擦肩而过,他们在摩加迪沙寻找中国的印记,本书带您走进真实的索马里,真实的摩加迪沙。
  • 晚风集(卷一)

    晚风集(卷一)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掠爱通缉,青梅娇妻嘴太甜

    掠爱通缉,青梅娇妻嘴太甜

    “你好,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是在医院,杨沐沐把方旭撞失忆了不说,还一本正经的骗方旭说他是自己男朋友。高冷面瘫的方旭半信半疑。于是乎,撩夫也成了杨沐沐的一项日常。总是被撩显得很小受,方旭反撩,“你就不怕我吃了你吗?”杨沐沐极度兴奋的回答,“求扑倒!”方旭黑线。虽然很多时候,这个女人就像个抽风鬼似的,总能做出一些反常态反剧本的行为,但是她也有很暖心的一面。她说过她要带他回家,她每天都会亲手做饭给他吃,闹矛盾了,她也会主动讨好他……面对杨沐沐穷追猛打的撩夫手段,方旭招架不住,只能举起投降,抵押了自己的心。从此方旭的撩妻技能+情话技能蹭蹭的提升,“沐沐,你要记住,你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胞都是我的!”
  • 总裁暮色晨婚

    总裁暮色晨婚

    奉了命成了婚,她已准备少女变少妇!新婚夜,老公竟跟她玩消失!这混蛋让她成了闺中小怨妇……
  • 梦境侦探事务所

    梦境侦探事务所

    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丝,偶然间来到一家进入梦境破案的侦探事务所。从那一刻起,他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看见死去的人在路上奔跑;刚刚起飞的客机变成一大群白鸽;在阳光下行走却没有影子的人;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每天都围绕在他的工作之中。据说,只要向一个神秘的邮箱中发送电子邮件,就有可能会收到这家事务所的亲笔回信,来帮你解开身边的未解之谜。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大三的时候,宿舍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她唯恐天下不乱

    她唯恐天下不乱

    姜九小姐和程大外交官公布婚讯的那天,整个微博都炸了,两人荣登热热搜榜前五——#姜酒:想不到吧,哈哈哈,他被我糟蹋了##九亿少女的梦在今天彻底破碎##有一种狼人她叫姜酒##姜酒程琮璞婚讯##给姜酒寄刀片#姜酒把手机扔到某外交官面前,“我什么时候是你的了?”他声音暗哑,眸光深情而专注。“从那天你主动闯进我的世界的那刻起,你就是我的。”他的,他一个人的。*上天给了程琮璞再爱姜酒一次的机会,程琮璞抓住了。她主动进入他怀里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姜酒这辈子只会是他的。
  • 无良之辈

    无良之辈

    理想浩土。东海有仙,高高在上;西土为魔,为祸一方;南川居阴尸,构造无量地狱;北方陈帝魁,老而弥坚;中土诞财神,财通八方。富白,中土第一财神世家独子,据说才貌双全,生性纯良,是一等一的翩翩俊谦公子哥,飞扬跋扈纨绔行径,不屑为之,最喜读书修仙,奇淫巧技,外加收藏,用他的话说:家境还算殷实,用不着考虑街边趴活赚银子,吃喝享乐又没意思,最主要花不了多少银子,所以只能挖空心思研究一些颇费银子的事情了……
  • 若问不老仙

    若问不老仙

    求道,问仙,何为不老,不过是在诸多的一世中流连
  • 与君寻

    与君寻

    他儿时,父亲持剑离去,母亲不知所踪。他只想习得武艺,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那一个真相。而他身旁的黑衣少年看了一眼道:“与君寻川,死亦无憾。”另一位美人且只是微微一笑,挥舞着手里那把弯刃,看向了前方那片广阔的土地。除此之外,其他几名剑客也是对他一笑,抱拳相向……
  • 不可言

    不可言

    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宇宙无穷,万族林立。人族弱小,却也不敢任人欺辱,第一次万族大战,人族战败,八祖陨落,人族沉沦,受万族欺压更甚,本已战死的丹圣王博意外重生亿万年之后,此时的人族已然比之当年更加弱小,近古末世,魔族入侵,人族节节败退,族灭当即,望着凄惨的人族,残败的大地,王博登高一呼,无数人族响应,自此,浩大无比的第二次万族大战慢慢的拉开了帷幕......
  • 在那个雨天

    在那个雨天

    初遇的那个雨天,你是我灰暗人生中的一缕阳光。因为你,我努力活下去,我重拾信心与希望。你的温柔体贴让我沉迷其中。我爱你,但我不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