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1700000006

第6章 海湾战争——明为道义,暗为制衡大国(1)

美国两位总统在其任内各自发动了一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分别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相同的是,战争都是针对一个中东石油大国,两位总统都是来自布什家族,不同的是,两场战争发动的时间跨越了十二年,第一场战争时,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仍然存在,世界上的力量还处于相对“平衡”。可是2003年它已经变为十五个国家,不足以对美国构成哪怕是心理上的顾忌。

海湾战争是在联合国授权下进行的一场解放科威特的“正义行动”,而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和北约各国针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单独行动,战争结束时,只找到一门超级大炮。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为了什么?

其实战争可以避免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其实任何战争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人们不至于疯狂,只要战争双方能够做出理智的判断,侵略者如果不那么自信满满,战争就可以避免。美国人的仗不是简单的仗,他们做事的风格很多人是看不懂的,美国人每一次主动寻战的目的实际上都不是什么民主人权,而是用军事手段实现全球资源的再分配。和传统的殖民者不一样,美国人军政阴谋更加具有隐蔽性和智慧性,军事和金融武器使用得炉火纯青,对于全球的战略节点的控制,能够武斗的话,美国一定会用军事手段解决;如果情况复杂,涉及大国利益很深的话,那么美国人就会使用经济和金融等高智商和高谋略的手段来解决大国纷争。

本来战争目的可能是单纯的,宣战的时候说是什么样的原因就可能是什么样的原因,但是,如果战争的背后站着利益集团的影子,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美国军队和美国军工系统实际上是渴望打仗的,因为战争可以使很多人发财。地区制造不稳定,美国人就可以卖军火,这将大大增进美国军工系统的利益。

所以美国精英统治集团当然希望通过一场场一边倒的战争来巩固国家自信心,每年那么多的军工预算,如果不打仗,哪需要花那么多的钱?美国的军政复合体很可怕,他们真的能够联合起来导演一场战争,然后获取在商业上不能获得的利益。这里面当然包含着打仗的祸心。

即使看美国人的战争,也能够体味到美国人处理全球问题的细腻手法,和一般人认为的美国人粗枝大叶的观感完全不同,美国人的战略骗局和战术骗局都能够设计得比较完美,虽然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是这样的事例还是比较少。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以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为由而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在以美军为首的二十五万多国部队四十二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一百小时的陆战后,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六百六十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这是一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也是美国再一次获得正义感的战争,它在科威特国破家亡之际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全世界看到了正义力量的存在,美国不仅捞到了巨大的石油利益,还赚足了道义上的同情。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邻国沙特阿拉伯,就驻有十万美军;在不远处的波斯湾海面,同样停泊着美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要想阻止伊拉克的军事阴谋,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就在战前半个月的两国谈判中,伊拉克已经是咄咄逼人、凶相毕露,而科威特则是羔羊一般软弱无力,美国竟然一个像样的举动,哪怕是发表一席关注性的谈话都没有。

1990年8月3日这天,科威特被伊拉克军队占领,王室成员逃亡沙特,伊拉克宣布科威特为自己的第十九个省,美军就迅速向沙特增兵,同时在伊拉克上空设置禁飞区,这一切究竟是马后炮,还是另有原委?

其实,萨达姆在发动侵占科威特的战争前,曾多次试探美国人对于战争的反应情况,得到的结果是美国人不会出兵,只要满足美国人的利益,以后在石油方面满足美国人的需求,美国也许会不情愿,但是会接受,况且,在两伊战争中,萨达姆在一段时间内作为美国人的战争棋子,还得到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萨达姆在考虑周全以后,决定出兵科威特,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了萨达姆的预料。也有信息显示,美国人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有意误导了萨达姆,因为萨达姆在两伊战争的后期显现出了他想成为阿拉伯霸主的强烈企图心,这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决定使用欲擒故纵的谋略去掉萨达姆政权。

据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的遗孀侯赛因·努尔2003年的一篇回忆录《努尔王后回忆录》描述,其实这场战争另有隐情,努尔在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后来伦敦出版的阿拉伯文《生活报》选登了回忆录中关于海湾战争的部分章节。看完了努尔的回忆录,我们才知道,原来美国早就预料到伊拉克会入侵科威特,这一切尽在美军的掌控之中。

据努尔介绍:1989年2月,在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她曾怀着不安的心情听过萨达姆的一次讲话。阿拉伯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成员国是约旦、埃及、也门、伊拉克。萨达姆在讲话中就激烈地抨击了以色列和美国,还说在阿拉伯人的队伍中绝不让屈服美国意志的人有任何位置,他的讲话使哈马斯运动更加极端,也使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感到萨达姆才是唯一能领导他们复国的人。实际上,正是这样的大嘴,引起了美国的反感和警觉,所以在很多问题上,美国的外交智囊们就会为萨达姆设计一个合适的口袋,让他自己钻进去以后,再痛打一顿。

1990年初夏,努尔王后陪同侯赛因国王访问伊拉克。因支持巴勒斯坦人的起义,萨达姆在约旦人中支持率很高。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萨达姆指责科威特违反石油出口国组织限额生产石油的决议,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下降,并偷偷开采属于伊拉克油田的石油,给伊拉克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当时许多约旦人支持萨达姆,指责科威特,但谁也没有想到伊科的分歧会导致战争。

1990年7月,萨达姆对科威特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他在一次讲话中公开说:“带着有毒匕首的人已经向我们走来,并向我们的背上扎了一刀。”为了缓和局势,侯赛因国王先后访问了伊拉克和科威特,据这位王后回忆,萨达姆对侯赛因国王不止一次地表示,伊拉克将用“兄弟”的方式解决伊拉克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任何分歧,他也向沙特国王法赫德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做了同样的承诺。

此时,如果美国领导人警告萨达姆,如果萨达姆胆敢出兵科威特,美国人一定会出兵,那么就不会留下回旋的余地,也就不会给萨达姆做出战略误判的空间。但是美国人不会这么干,当时苏联处于自顾不暇的地步,国内矛盾集中爆发,美国人需要一场战争,来获得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打击苏联支持的国家,在中东地区排除掉竞争对手,将中东的主导权牢牢地抓在手中。

尽管如此,侯赛因国王回到国内后仍感到很不安,于是将伊科之间存在重大危机的情况通报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英国驻约旦大使,并提醒说:“你们应该敦促科威特坐下来与伊拉克解决边界和超限额生产石油问题。”但美国总统和英国大使对这一情报没有给予丝毫重视,美国驻伊拉克女大使贾拉希甚至还向萨达姆表示:伊拉克对科威特采取行动美国不会干预。这种变相的怂恿行为成了萨达姆做出错误判断的主要根源,实际上这位大使的意思就是边境发生小冲突,美国人不会参与,这种没有严格界定的冲突力度,美国人所作出的反应类别,萨达姆当然觉得可以吃掉科威特。

7月31日,侯赛因国王很乐观地对努尔王后说,伊科之间“关键性”会议将于8月1日在沙特吉达召开,会议将会“很有收获”。可他同时又感到“非常不安”。那天夜里他一直不能入睡。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侯赛因抓起电话,电话的那一头是沙特国王法赫德的声音:“伊拉克军队已经距科威特市市中心仅五英里了。”

这种不宣而战的行为恰恰是美国人可能想看到的,此时的美国人正处于战后最惬意的时光里,因为自己的宿敌苏联已经完全失去控制,像一艘正在下沉的巨舰,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再也没有往日的帝国荣光,没有资格成为和美国势均力敌的对手。美国出手伊拉克,再也不会遇到强有力的阻碍。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那天,是侯赛因国王母亲恣尼王太后的生日。侯赛因国王没有参加母亲的生日聚会,而是直接前往埃及与穆巴拉克总统就伊科局势进行会谈。侯赛因回来后对努尔王后说,穆巴拉克承诺:阿拉伯国家联盟绝不会对萨达姆进行任何形式的谴责或指责。穆巴拉克认为侯赛因国王是最了解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因此希望他出访伊拉克说服萨达姆从科威特撤军。

在侯赛因国王访问伊拉克的同时,阿盟外长会议也在开罗召开了,科威特和沙特对阿盟外长会议施加了很大压力,要求对伊拉克进行谴责,美国和英国也开始支持科威特和沙特的立场。侯赛因国王深知,当萨达姆感到自己处在被围攻之中时,他会失去理智而头脑发热,绝对听不进不同意见。因此,他一再向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沙特国王法赫德强调说:“请给我四十八小时的时间。”这位国王一直在努力和平解决这场冲突。

8月3日,侯赛因国王会见了萨达姆,据说两人谈得很好。侯赛因国王回来后告诉努尔王后说,萨达姆很高兴伊拉克的举动能在国际上引起这样大的震动,而实际上当时萨达姆已经作了撤军计划,作为象征性的一步,伊拉克的一个师将立即撤出科威特。伊拉克通讯社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没有对伊拉克构成威胁,明天将开始撤军。”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当侯赛因国王将这一喜讯告诉穆巴拉克时,约旦外交大臣正进入阿盟外长会议大厅,当时他看到埃及外长在会场上正强烈要求阿拉伯国家谴责萨达姆,这对一直在努力和平解决问题的侯赛因国王是致命打击。更不解的是,一些阿拉伯国家元首明知他与萨达姆的会谈很成功,但仍指示本国的外长在会上激烈谴责伊拉克,这位国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要破坏自己使萨达姆和平撤军的努力。

接下来的局势是:出席阿盟外长会议的大多数代表都对伊拉克采取了强硬立场,只有约旦、也门和巴勒斯坦主张不要把与萨达姆谈判的大门关死。这时候美、英领导人也出来发表讲话,说侯赛因要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危机是同意萨达姆对科威特的占领,侯赛因国王感到很震惊,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的观点一夜之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后来国王和王后才逐渐明白:这些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那些小国之所以极力主张打击伊拉克,是因为害怕伊拉克,可自己又没有能力与其对抗,只好寄希望于美国人,而美、英一直不希望中东有个强大的伊拉克。且此前美、英一直没有表态,所以他们对和平也不反对,当看到美国明确要动手的时候,他们马上掉转了枪口,支持美国。

美国人的谋略成功了,美国人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地区的主持公道者,这样的一个角色转变恰恰是美国人愿意看到的。在长达很多年的时间内,美国人任凭萨达姆威吓周边兄弟小国,听之任之,等到周边小国都害怕了。再怂恿一下,让萨达姆冒一次险然后狠狠教训他,但是又不一次置萨达姆于死地,那样的话,在很长的时间内,周边的国家就会继续害怕萨达姆,从而让他们更加依赖美国,并主动寻求美国的保护。在这一点上,全球的智库是非常钦佩美国的,在策略的贯彻上真是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先让伊拉克造成一个侵占科威特的事实,然后再举“义兵”,这就是美国人的策略。美国人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一只莽撞的羚羊已经进入了狮子的伏击圈。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几天后,美国和英国开始向海湾地区派兵,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第五天,美国国防部长切尼抵达中东访问,他访问了沙特和埃及。侯赛因国王是最后一位会见萨达姆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而且也是唯一一位有能力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的人。但是这位和平主义者此刻已经成了美国战略的绊脚石,此时美国人要的东西和约旦国王侯赛因完全不一样。从一开始美国就把侯赛因国王排除在外了,不仅如此,美国还中断了对约旦的援助,很快阿拉伯国家也中止了对约旦的援助。

8月8日,这位热爱和平的侯赛因国王对王后说他非常痛苦,他没想到因为自己主张和平解决惹怒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他本人的打击已经危害到约旦,他甚至想退位,这样国家会少受打击。

据王后在这本《回忆录》中回忆,许多约旦人听到这一消息后纷纷给国王打电话,请求他不要退位,说这个时候约旦更需要他,王后也劝他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并极力敦促他尽快到美国去,向乔治·布什总统当面解释约旦的立场。当时侯赛因也认为他还是有可能使萨达姆通过和平方式从科威特撤军的。

于是,他立即与布什进行联系,希望他支持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危机,不要进行军事干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侯赛因觉得自己与布什私人关系很好,他试图通过私人关系说服布什。

侯赛因抵达美国后,立即与布什总统进行了会谈,据说当时布什很和蔼,也非常理解侯赛因国王的困难处境,还表示了同情。但尽管如此,这位总统仍不愿看到萨达姆通过和平方式从科威特撤军,也就没有同意侯赛因与萨达姆进行谈判。当时布什说:“我不会允许这个小独裁者控制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石油。”侯赛因国王彻底失望了,知道了美国人背后真正的图谋。

后来的局势日益严重,其间侯赛因又试图与布什通电话,但都没能接通。一次他想让美国政府安排与布什在巴黎见面,遂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这位顾问说要请示,让侯赛因等电话。侯赛因一直等了四个多小时,最后得到的回答是,布什不想与侯赛因会面。中东的和平鸽真的很受伤,所有的外交努力都失败了。

石油战争是对人类的犯罪,现代战争对于环境的毁坏达到了空前可怕的程度,这场短暂的战争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出来,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贫铀弹,放射性污染使得很多人在多年之后患上了癌症。

同类推荐
  •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该书共收集论文38篇。即《道德建设四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等。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组织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组织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关注中国

    关注中国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一书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教材。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也应该关注世界。《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汇集的海外经济学大师可谓星汉灿烂,盛况空前。但这本书最大价值是在于它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纯粹的学术研究一样,应该格外重视形而上的研究。感谢卢卡斯、感谢赫克曼、感谢巴罗、也感谢本身的作者钟心为读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形而上的事情!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日美同盟实相(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美同盟实相(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日美两国之间的猜疑和两国之间的合作。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日美同盟的真相,了解它的复杂性、它与中国的关系,特别是了解同盟是有条件的,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同盟不是铁板一块,从而辩证地看待这个同盟。
热门推荐
  •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本书以父亲为主角,母亲为二号角,但笔墨几乎全交给了主线人物——华林夕。由主线人物及他的兄弟姐妹来反映父母的豁达,伟大。希望通过此书让一些年轻人体会到父母的宽容和用心良苦。本书不以情节取胜,写的是成长,还有回忆。每章几乎能独立成章,不影响阅读,串联起又是完整的一部书。
  • 半城风雨半城秋

    半城风雨半城秋

    想赶在刑州水患前,救万民于水中的郑国公家二公子到达曾经的大堤坍塌处时,被入目的石基大堤,堤边的油油稻田,田里成群的白鸭弄得目瞪口呆,他暗自想,莫不是自己真的只做了一个梦?而那个害得别人怀疑人生的女子却一点内疚的自觉也没有,依旧修堤,种粮……她的目标很简单,在没有战乱的冷兵器年代,广造田,多囤粮,万一外敌来了,也别饿着冻着正守着边关的那个……便宜爹和哥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中的穿越之旅

    梦中的穿越之旅

    励志女性的穿越旅程,搞笑,浪漫,生活日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恨过但更爱你

    恨过但更爱你

    “你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一直要咬着我不放?”“冉游黎,你还挺能装啊!世界真是欠你一个奥斯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放弃我,现在就想尽办法粘上我了啊?”
  • 蛮荒山海志

    蛮荒山海志

    山海经里面的奇人异事,妖魔鬼怪,其实是一段很长很长,不被世人所知晓的故事。
  • 宁波谜语新编

    宁波谜语新编

    本书收录了一千余条谜语,分为单谜、组谜和连环谜、字谜、讲谜和宁波地名谜四辑。
  • 满城皆为我的小号

    满城皆为我的小号

    顺应时代潮流,方舟变成了一名穿越者,不过与以往的偷渡者不同,方舟是一名“官方”穿越者,肩负者拯救一个文明的重任…………好吧,编不下去了。其实只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家伙,被人强行赋予了救世者的重任。
  • 英伦家的荣光

    英伦家的荣光

    【停更,隔壁马甲大改】【避雷注意:无cp(或许接受买股),各种倾向都可】(综漫)我不在乎名声,但柯克兰这个姓氏的荣誉不允许任何人践踏。我不在乎是非,因为只要是你们想的、我喜欢的,我都会去做。我不在乎评价,足以让我侧耳倾听的,永远只有你们的声音。……柯克兰——我们共同的姓氏,我们共同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