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5400000004

第4章 向往伟大与崇高(1)

对于天才,人们往往以为他一生下来就智力超群,或从小就具有特别好的外部条件。爱因斯坦的少年时代还很难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从他的少年时代也可以发现,他身上具有后来成长为伟大天才的因素。

从小就向往伟大与崇高,是人类划时代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特有的,也是后来使他成长为天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有了这样高尚的志趣,他才能免受各种世俗的诱惑,不致将自己宝贵的才智和精力用到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才能对许多常人受不了的东西安之若素,始终百折不回地走自己的路,从而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常人作不出的巨大贡献。

1.“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隐藏在事情背后”

1879年3月14日,当春天正好来到德国南部古老的小城乌尔姆时,海尔曼·爱因斯坦和他的年轻的妻子——爱因斯坦一科赫太太以期待已久、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男孩。海尔曼给他起名叫阿尔伯特,使第一个字母为A,与孩子祖父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

父母亲都是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和叔叔雅各布合开一家经营电器修理和制造的小厂。父亲是一个性情豪放、独立不羁的人,他对祖先古老的风俗习惯漠不关心,甚至对当时十分盛行的宗教和神学也不以为然。那种坑蒙拐骗、投机钻营的生意经与他的性格更是格格不入。他喜欢说说笑笑、快乐地过日子,充分享受人生。他是做生意的,可平时堆在案头的不是《圣经》,不是账本,而是诗人席勒和海涅的诗集。他常常高声朗诵,读到精彩处,还要停下来对爱妻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他完全陶醉在美好的诗情中。他的这种情趣也深深地感染了全家人。

阿尔伯特的母亲泡琳是位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贤妻良母。

她爱文学,尤其爱音乐,特别喜欢贝多芬。她常常坐在钢琴前轻轻地抚弄琴键,弹奏自己的心曲。

由于父亲不善经营之道,在小阿尔伯特出生一年后,父亲和叔叔合办的小工厂倒闭了。他们在乌尔姆呆不下去了,只好把家搬到慕尼黑。不过,这次工厂倒闭并没有给阿尔伯特家的经济生活带来多大的打击。靠着阔亲戚的帮助,他们在慕尼黑又办起了一家工厂。海尔曼管买卖,雅各布管技术,开始一段时间生意还不错。

这是一个幸福、和谐、温暖的小家庭。海尔曼常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郊外去游玩,在饱赏湖光山色之后,还在外边野餐:喝啤酒、香槟,吃美味的烤肉和香肠。田野、森林、河湖与山峦给小阿尔伯特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乐而忘返。由于从小受到大自然风光的熏陶,培养了他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爱因斯坦的天才并没有从一生下来就显示出来。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解释他那卓越的成就。从他的并不顺遂的少年时代很难找出非凡的未来。相反,所有了解爱因斯坦幼年时代的人都说他几乎像个智力迟钝的孩子。他小的时候精神懒散,对世界的理解很吃力,到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而且话说得非常之少。这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整天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形成鲜明的对照。为此,父母非常着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他那可爱的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因为怕他是低能儿,父母亲还为他请过医生呢!然而,小阿尔伯特也有一般孩子所没有的特点。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当母亲弹琴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跑到母亲的身后站着,专心倾听母亲弹琴。年轻的母亲第一次发现儿子这样做时高兴极了,忍不住夸道:“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的样子。”

“阿尔伯特,到花园里去玩吧!”一次,母亲这样建议。可是,小阿尔伯特还是一动也不动,愿意站在那里听母亲弹奏。他喜欢贝多芬更胜于花园。

有时,时间晚了,他被送到床上去睡觉了。他听到琴声后还悄悄地从卧室溜出来,躲到楼梯的暗处倾听楼下母亲的弹奏。

仿佛这美丽、和谐、伟大和崇高引起了他幼小心灵的强烈共鸣,或者说,这些也是他与生俱来的。

对此,一位邻居也很奇怪,说:“这孩子好耐性,大了不是一个音乐家,也是一个钟表技师。”

阿尔伯特一生都很喜欢音乐。他从小就喜欢拉小提琴。起初是拉一把玩具小提琴。从6岁开始就正式学拉琴了。7岁生日那年,母亲送给他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但开始,一连几小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练习,根本不是心灵的享受,而是对躯体的惩罚,一度曾使阿尔伯特厌烦。只是后来,当他真正体会到了莫扎特的作品所带来的欢乐,他才真正迸发出了练琴的热情。小提琴后来成了他终生伴侣,拉琴成了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琴声中没有人世的喧嚣,充满了美妙、和谐和崇高的感情。

宁静以致远。阿尔伯特不喜欢说话,却从小就喜欢观察与思考。有一次,那时他大约四五岁,父亲给他拿来一只罗盘,他聚精会神地抱着这个奇妙的东西细细端详了许久,不管他怎么动罗盘,那根针总是指向北方。阿尔伯特瞪大眼睛,望着玻璃下边那根红色指针认真地想:“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啊!”他当时感到十分惊奇。“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隐藏在事情的后面!”他当时就这样想。这件事给他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甚至在60多年后他还能清楚地回忆起来。磁针为什么总指向北方——这一问题当时对他来说是一个谜,最早激起了这位未来大科学家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物本性的浓厚兴趣。1936年5月26日,爱因斯坦在回答一封来自科罗拉多州的人的信中所提出的问题时写道:“也许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能够决定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外部事件,但对大多数人,这种事件没有任何作用。至于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看过一只小罗盘,它对我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①

在慕尼黑,爱因斯坦家住的是一幢有花园的房子,家里常常有亲戚或邻居带着孩子来玩。孩子们凑到一起高兴极了,他们捉迷藏、打仗、做各种游戏,说啊、笑啊、唱啊、跳啊、哭啊、闹啊;小阿尔伯特却从来不跟他们这样跑、跳、喊、叫,他一个人躲在客厅的角落里玩积木,他耐心地搭成钟楼啦,教堂啦,市政厅啦……他看着自己的“建筑”,陶醉在创造的欢乐中。

当时的德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像洪水一样到处泛滥。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学校的操场上,随时都可以遇到士兵或学生操练的情景:刺耳的军乐声和着“一、二、一,一、二、一”的口号声,响成了一片。帝国的军人操着整齐的步伐在前进,他们昂首挺胸,两眼盯住一点,膝盖绷得笔直,双臂摆动成直角,好不威武!当时许多小孩子看到这场面总是高兴得又蹦又跳,跟在队伍后边学。他们巴不得马上长大,也能佩上长剑,跨上战马,“为德意志,为皇帝,前进!”然而,这样的场面不仅没能引起生性羞怯、文静的小阿尔伯特的任何兴趣,还使他产生出一种本能的反感,每遇到这样的情形,他总是掉过头去,尽力回避。在他看来,“一、二、一,一、二、一!”这是多么单调,就像蒸汽机里活塞的往复动作。他们不也像机器一样吗?这种强制性地严格要求整齐划一的做法,也许可以培养人的组织性、纪律性,让人听话,但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甚至扼杀人的创造性灵感呢?

①[美]杜卡斯、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2.AB2+BC2=AC2

在阿尔伯特5岁那年,父母把他送进了天主教会办的一所离家较近的小学。

往日教堂中那种庄严的气氛:回荡在空中的钟声,唱诗班深沉的歌声,人们虔诚的祈祷……现在经教义老师绘声绘色地对圣经故事的讲述,阿尔伯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一种圣洁的宗教感情。人是多么渺小!上帝是多么神秘、伟大和崇高!他创造了一切,还主宰一切。全能的上帝,你看不见他的形象,听不到他的声音,却能和他进行思想交流。他能掌握你最秘密的思想,又能指导你任何一个行动,这是何等的奇妙啊!阿尔伯特在心里默默地向上帝祈祷。他要诚实、仁爱、善良地做人。这是幸福的道路,通向天堂的道路!小阿尔伯特由于单纯的心灵一下子有了“上帝”,几乎完全成了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可是回到家里,父亲根本不信教,不守教规,连祷告也不做。这使阿尔伯特心里十分难过。

阿尔伯特在学校里成绩平常。可是他善良、虔诚,深得教义老师的喜欢,同学也给他起了一个“老实头”的绰号。

阿尔伯特10岁的时候进入了路提波德中学。路提波德中学的反科学教育与向往自由、独立、伟大与崇高的阿尔伯特的天性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它差一点儿窒息了这位伟大的天才。这所学校恨不得把学生都训练成机器人。那些像军人一样的老师,只知为学生们今天的好分数和明天的功名利禄拼命往大家头脑中填啊,塞啊,也不管这些东西究竟有没有用,也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接受。而在他们看来,学生就应像士兵那样,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背、背、背!背不上来就罚站或用戒尺打。这对于阿尔伯特这个爱好沉思,但却不喜欢背诵,记忆又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灾难。念那些自己毫不感兴趣的古文,味同嚼蜡!这哪里是学校,简直是“兵营”!这样学习知识,哪里是什么享受,完全是受罪!只有数学和物理能引起他些许兴趣。阿尔伯特本来是非常喜欢数学和物理的,但这些学科在路提波德中学教起来,也跟军事训练一样乏味。阿尔伯特由于不会、也不愿意死背书,结果记分册上没有一门功课的成绩是多少可以夸耀的。他还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们在背后说他是个“笨头笨脑的孩子”。

由于功课学得不好,放学后常常还要被留在学校里。受完处罚回到家里,他常常默默地把面颊埋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既是同情又是不满的伤心的责备。

这个时期,阿尔伯特主要是自学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功课。

在这方面,是工程师,也是数学爱好者,还是一位精于循循善诱的好老师的雅各布叔叔也帮了他很大的忙。

“代数么,就像打猎一样有趣。那头藏在树林里的野兽,你把它叫做x,然后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叔叔一边给阿尔伯特做着示范,一边这样说。

“几何么,那就更有趣了。你看……”雅各布叔叔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标上A、B、C,然后写上了公式AB2+Bc2=Ac2。他对阿尔伯特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2000多年以前的人就会证明了。孩子,你也来证证看!”

年仅12岁的阿尔伯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但他被这个定理的证明迷住了。他凭叔叔给他讲的有限的知识想要把它证明出来。一连三个星期,他总是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冥思苦想。

叔叔想教他,他也不要,坚持要自己想。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他终于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2000多年前,一位圣哲的定理,他这个12岁的孩子居然也独立地证明出来了!阿尔伯特第一次体验到了发现真理的这种高尚的欢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发了!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相加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事实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用尺子量不出来的,可是人的思维却能证明它们相等。这是多么奇妙,多么不可思议,多么有意思啊!这大大激发了他对几何学的兴趣。这时,有人送给他一本精装本的几何教科书。他从头一项欧几里德的第一条原理读起,一字不漏地一直读下去,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本书使他爱不释手,惊叹不已:多么明确,多么严整,多么精密的思想!他反复对它作了仔细的研究,把书上的论证分成若干环节,还试着不照书本上的例子用另外的方法来证明若干定理。

对此,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曾在自己67岁时回忆道:“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如果说,罗盘的磁针曾使他对自然规律的力量惊叹不已的话,现在几何学,则使他对人的思维能力、对人能了解自然惊叹不已!

接着,他又自学了高等数学。当他的同学们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时,他已经在微积分的大海中遨游了,以至路提波德中学的数学老师已不是他的对手了,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

同类推荐
  •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本书介绍了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典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等的小说家蒲松龄;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自诩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的词人纳兰性德;以“铁齿铜牙”家喻户晓的乾隆文臣纪晓岚等。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图说世界名人: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多为简历式的的介绍和事件的记叙与说教式叙述,多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伟人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把传主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热门推荐
  • 世纪简章

    世纪简章

    喝醉烈的酒,抱最美的妞,战最强的敌人,看世间最美的风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铜雀台上凤凰游

    铜雀台上凤凰游

    天降玄鸟,生而衍越。他们的初遇,彼此不相识,只是带着满腔的真心。东皇自称太一,在满山飘荡着白色蒲公英的种子的时候,他说会带着满满的十箱聘礼,上山来,娶她。两年后的初夏,,皇下诏,大选秀女。她不知,山上的蒲公英开了,可他不见踪影,跌跌撞撞的,终是入了宫,成为皇的新后。东皇:你原先问我我是不是也喜欢过你,其实,自然。但是,这种喜欢是可以变浅的,因为另外一个更加天真,更加讨人喜欢的女子,这种喜欢甚至可以消失。弥生:卦象有异,你的皇后之位怕是当不长了。她:其实,铜雀台再好,若是我不愿,又怎能桎梏我。原是如此,铜雀台,自己只不过永远是只上不了台的铜雀罢了。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 霹雳之大夫的自我修养

    霹雳之大夫的自我修养

    行流萤:出场要嚣张,不要忘了新人光环无法破解,满血等发育,残血趴趴走。武林争斗没关系!毕竟吾只是一个大夫而已啊!
  • 重生之妍皮不裹痴骨

    重生之妍皮不裹痴骨

    那一年的桃林相遇,如一场龙卷风,沉迷两世不可自拔。三世归来涅槃重生,她要查清前世是何人在她背后搅弄风云,护镇国公府安宁。寻寻觅觅的却找回丢失了三世的回忆,而这一世的她已不再是那年的小女孩。她矫健身姿驰骋马上,已不再有囚牢可以锁住她欲飞之翼。
  • 重生之婚色难防

    重生之婚色难防

    本文双处双强双洁,1V1,高冷腹黑偏执男VS美艳毒舌傲娇女女主篇慕容衍是隐世慕容家唯一高调活跃在华夏的继承人,一手妙手回春的古医术备受推崇。除此之外她还是一枚兼职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却被意外反杀。再次睁眼,坐在床边对她关怀备至的男人不正是她前世的刺杀对象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什么!他是她未婚夫?虽然换了身份,但任务还是要继续执行的。亲亲未婚夫,不要怪媳妇心狠手辣,实在是前世死在你面前,对你太过牵挂。男主篇:白塔表示很郁闷,自己的未婚小媳妇变化太快就像龙卷风。重伤醒来之后不仅立刻退出她喜欢的娱乐圈,甚至不再刻意和他保持距离,也不再提以前的约法三百章,更是主动提出要约会。只不过,以前厨艺精湛的小媳妇,碗里这一团黑炭,你确定可以吃?媒体篇:十八线小演员明媚演戏三年从来没有登上娱乐新闻头版头条,和皮裤哥有的一拼。然而转行开个小诊所的第一天就有几十名记者排队等在门外,不是伤风就是感冒,真正的病人连影子都没有见到。众媒体表示,这个真的不能怪我们,谁让白总在里面坐镇呢!为了一睹盛世美颜,他们容易吗?错,他们只是为了挖一点边角料而已。所以,你们两个到底什么关系?坦白从宽,抗拒……白总,有话好好说,我们这就走。明姐霸道篇:1、面对渣女求饶,该如何处置?明姐淡定答曰:原谅你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务就是送你去见上帝。2、面对渣女挑衅,该如何应对?明姐亲身示范:我和你的区别在于,我们坐在一起嗑瓜子,磕完之后你站起来拍拍腿,而我拍拍胸口。你说他是爱你还是爱我?白总无限作死篇:1、天降瓢泼大雨,两人独自在家,看了眼躺在床上的明媚,深知自己没有厨艺天赋的白总一脸关切的说道,“你先躺着,我给你熬点中药垫垫肚子!”明媚咆哮,“尼玛!滚犊子!那是老子的极品好药,你敢给老子用来垫肚子我杀了你!”2、夜幕低垂,天色渐暗,白总从浴室出来,果断走向某女的房间,深情款款的问道,“你愿意和我滚床单吗?”某女头都没有抬,“不愿意。”白总继续走近,俊脸一片茫然,“我刚刚说什么?”某女淡定回答,“你愿不愿意和我滚床单?”白总乐呵呵的回答,“我愿意!”“……”
  • 悬疑令

    悬疑令

    为了生存下去,不能错过每一丝细节,往往忽略的细节就有可能致命。
  • 永恒幽冥

    永恒幽冥

    一滴永恒血,可镇万古道;一缕神帝魂,可灭诸天帝;一种无敌道,铸就亘古帝;一把弑神剑,横扫诸天界;万古如棋局,众神皆棋子。当上古悲歌再度响起,无尽虚空之中出现的神秘殿宇,无数纪元的覆灭造就了不朽的无上古道。且看人族少年,斩天骄、镇万道、成就无上帝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