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62600000006

第6章 佛祖释迦初说法(1)

§§§第一节初次说法

经过六年的苦行,又经过七天七夜菩提树下的禅坐,当东方天际上一颗启明星正放出它耀眼的光芒的时候,悉达多终于达到了觉悟,成为佛教的创始人。他把自己悟出的真理总结如下:“十二因缘”,这是一切生命流转的过程。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过程,那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四圣谛”中所描述的“苦、集、灭、道”。人要想活得自在,要想从那种无尽的痛苦和挣扎中挣脱出来,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修炼自己,那个修炼的过程就是“八正道”。

“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成为悉达多悟出的最初的真理,也成为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最基本的理论。

东方天际露出一抹绯红的霞光,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这是一个人类重新认识自己的重要时刻,这时,无论是悉达多本人还是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难以遏止的兴奋之中。他满面红光,周身焕发着烁烁的光芒。

这一奇妙的现象恰好被路过此地的两位商人发现,他们本能地意识到,正端坐在那里的悉达多一定是一位已悟出真理的非凡圣人,是一位觉行圆满的“佛陀”。于是,他们绕着悉达多的身子行走了三圈以示恭敬,接着,他们又在悉达多的面前贡献出简陋而纯净的食品,请求佛陀的加持,允许他们成为释迦牟尼的一名在家的弟子。佛陀的宗旨正是要让所有的众生得到解脱,于是,他愉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这两位商人就成为佛教中最初的居士(在家的修行者)。这两位最初的居士就是提谓和渡利。

从此以后,悉达多被人们尊称为“佛陀”,因他出身于加毗罗卫国的释迦族,后来人们又把他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成为佛陀,成为释迦牟尼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四面八方,当初阿若乔陈如等五人因目睹悉达多与牧羊女在一起的情景而心生失望后,接着又回到他们居住的鹿野苑继续自己的修行,然而,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仍然不能使他们得到起码的解脱,他们的身心仍然处在无尽的痛苦之中。忽然有一天,传来他们的王子悉达多成为释迦族圣人的消息。于是,五人决定要去看个究竟。那真是因缘巧合啊,他们刚走出鹿野苑,远远地就看到一个满面红光,浑身焕发着光泽的圣人,而那个圣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五人知道,当初他们的确是误解了悉达多了,悉达多果然已成为一个真正的觉悟者,成为一名真正的佛陀。曙光就在眼前,无尽的苦难就将结束,五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当即五体投地在佛陀的面前,请求皈依于佛陀。佛陀原说过,一旦成佛,首先要度的就是这五位旧臣,于是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五人的皈依,于是,他们成为佛陀的第一批弟子,这就是佛教史上所说的“五比丘”。

五人把佛陀恭敬地迎请到鹿野苑,几天之后,佛陀正式在鹿野苑为五人解说了“十二因缘”、“四圣谛”和“八正道”。这是释迦牟尼的第一次登坛说法,是佛教法轮的第一次运转,从此以后,佛教这艘大法船就开始了它永远的运转,它的运转,让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见到了光明,让一切苦难的众生在痛苦的挣扎中看到了希望。

释迦牟尼证得正果的消息像阳光一样照彻到每一个地方,一批一批的人来到鹿野苑,希望能聆听到佛陀的法音。他们从佛陀的声音里获得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真理之光,他们从佛陀的真理中获得了解脱自己的无穷力量。

释迦牟尼证道和传道的消息传到了当时最著名的婆罗门拜火教首领优楼颜螺迦叶的住处,这位传统的宗教首领似乎并不明白,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会有那么多人在释迦牟尼座下五体投地,释迦牟尼究竟用什么力量征服了那么多的人。

于是,他决定对释迦牟尼进行一次真正的拜访。

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交谈没过多久,这位不可一世的拜火教首领便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佛陀座下。

第二天,优楼颜螺迦叶将他的五百位弟子集中到鹿野苑,当众宣布:从今以后,我就皈依于释迦牟尼的座下,成为他的一名弟子。你们中如果有愿意成为佛陀弟子的,就赶紧请求佛陀接受你们的皈依。五百弟子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首领会拜倒在释迦牟尼的座下,于是,优楼颜螺迦叶请求佛陀为他的五百弟子解说“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听完佛陀的说教,五百弟子大受感动,一致表示愿意皈依。佛陀愉快地接受了他们。这五百人就成为佛教中所说的“五百罗汉”。

拜火教五百弟子皈依佛陀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国各地,一批一批的人来到鹿野苑,请求皈依佛陀,佛陀一一满足了他们,佛陀的僧团扩大到一千余人。这一千余人中,即有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的大迦叶和舍利弗等人。鹿野苑显然已不能容纳这庞大的僧团,不久,佛陀接受了摩揭陀国的国王濒婆娑罗的布施,带领他的僧团移居于一座有着十六座院落,五百间楼阁,七十二间讲堂的竹林精舍,开始了他更大规模的布道和讲学生涯。又过了一些时候,当僧团继续扩大时,佛陀又接受了拘萨罗国王子祗陀和长者须达多的布施,带领他的僧团搬到了他们精心为佛陀建造的祗钳给孤独园中。

§§§第二节人性平等无有贵贱

悉达多成为释迦族圣人的消息传遍了四面八方,当然也传到了他的国家加吡罗卫。

十年来,因思念爱子而心身俱焚的净饭王得到这一消息后,激动得流下了辛酸的老泪,悉达多的姨母和妻子耶输陀罗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更是悲喜交集,痛哭涕零。净饭王当即派人给儿子悉达多送去一封信件,他在信件中说,亲爱的悉达多,我已垂垂老矣,惟愿见到亲儿一面,否则,我将死不瞑目。

虽然在成佛的大道上奋勇地跋涉着,但是,十年来,佛陀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他的亲人。虽然他已成为一名悟得大道的圣人,但是,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泯灭;自从他悟出大道以来,他已帮助无数的人得到了解脱,但是,他总觉得自己有愧于自己的父亲,有愧于自己的妻儿。

这是一个盛夏的午后,释迦牟尼终于率着他的僧团一路托钵行乞到加毗罗卫。当看到昔日的王子威仪俱足地回到了加毗罗卫,当看到已成为圣人的佛陀一路托钵行乞到自己的祖国后,垒城的百姓无不为自己的王子成为圣人而感到骄傲,无数的人开始皈依于佛陀,成为居士或出家的弟子。净饭王亲自迎出王宫,当他见到儿子正在托钵行乞时,做父亲的更是老泪纵横,净饭王说,儿啊,王宫里有享用不尽的美食,你为什么还要向自己的臣民乞食?释迦牟尼说,这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要除掉僧团中一些人的骄慢之气,让大家懂得,一切众生皆为平等。净饭王为悉达多的归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借这一场合,佛陀向王宫里的人们宣讲了他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教义。一批被佛陀崭新的理论感动了的王公贵族当即要求皈依于佛陀的座下,佛陀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要求。短短的时间里,除了异母弟提婆达多以外,包括堂弟阿难陀、阿尼律陀、婆提利迦在内的所有贵族都皈依于佛陀。佛陀的儿子罗喉罗虽然年幼,也要求皈依于佛陀,佛陀觉得没有理由拒绝儿子的请求,他亲自给儿子进行了剃度,让他跟在自己的身后做了一名最小的沙弥。

十年的等待,十年的空守,如今,梦想终于成真,美丽的耶输陀罗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悉达多。在这十年间,耶输陀罗公主没有哪一天不是在泪水中度过她痛苦的日子。现在,丈夫就在眼前,然而她却不能像昔日一样与之亲近,她牵着儿子的手,一任泪水河流一般地倾泻着。

这真是一个历史上最感动人的会见场面。亲情依然,但亲情却非同昨日;斯人依旧,但却非是昨日之人。

在见到妻子耶输陀罗的那一刻,佛陀的心情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复杂。佛陀说,呵,耶输陀罗,你辛苦了,如果说这些年来我有什么愧疚.那就是因为十年前的某一个使晚与你的不辞而别。但是,所幸的是我已成正等正觉,我要帮助所有的众生得到解脱的愿望就要实现,希望你能与我一同享受得道的欢愉,从此得到真正的解脱。于是,佛陀也给耶输陀罗公主讲授“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耶输陀罗公主终于拂去了眼角的泪水,她沉浸在佛陀禅悦的快乐之中。

一批一批的人跪到佛陀的座前请求皈依,这天,佛陀正在给王公贵族们说法的时候.又一个人跪倒在佛陀的座前,请求皈依于佛陀,这个要求皈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他走出宫墙时为他送行的驭手阐铎迦。按照种姓的规定,阐铎迦属于低贱的首陀罗,阐铎迦的要求当即遭到王公贵族们的反对。佛陀记着当初离开宫墙时的诺言,但他并没有立即接受阐铎迦的要求,他让阐铎迦过一会儿再来。阐铎迦离开以后,佛陀向王宫贵族们说,一切众生在灵魂上都是平等的,决没有贵贱之分。不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所谓的低等种姓,只要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可以达到成佛涅槃的境界。佛陀的解说,扫除了这些王公贵族们身上的骄慢之气,于是,对于阐铎迦的皈依,他们不再提出别的异义。于是,昔日的马夫和驭手阐铎迦第一次与贵族们坐在一起聆听佛陀的说法和教诲。

一个月的省亲活动终于结束了,佛陀又带着他的僧团回到祗园精舍,继续他的布道生涯。不久,即传来净饭王病危的消息。佛陀当即再次回到加毗罗卫国,来到弥留之际的父亲身边。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就这样,父子的手长时间地相握着,渐渐地净饭王安详地走入另一个世界。料理完父亲的丧事,不等加毗罗卫国又选出新的国王,佛陀就又回到了他的祗园精舍。

净饭王的逝世,给加毗罗卫国带来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由于净饭王惟一的儿子悉达多的出家,再也没有其他的继任者,按照这个国家选贤制的原则,释迦族的大将摩诃那靡做了释迦族的国王。

五月的一天,佛陀正在舍卫城中乞食,一支庞大的人马来到他的面前,那为首者不是别人,正是佛陀的姨母摩诃王妃和妻子耶输陀罗公主,二人率领着一支五百人的女性队伍一路奔来,请求佛陀接受她们的皈依,成为女性的出家者。

王妃说,尊敬的佛陀,自从听了你讲授的佛法之后,我们就像是一批雨后的衰草,顿时焕发出无限的生机,而净饭王的逝世,更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幻灭和人世之苦,我们知道你一直倡导众生平等,我想,对于我们请求出家的愿望,你一定不会拒绝吧。佛陀接受了她们供养的食品和衣物,但却坚决地拒绝了她们出家的请求。于是,五百位身份不同、年龄不一的女性们开始在佛陀的面前长跪不起。不知过了多久,等到她们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早已不见了尊敬的佛陀。

望着佛陀远去的背影,失望的王妃不肯罢休,她们决定去找佛陀最亲近的弟子阿难,向他述说要求出家的愿望以及她们甘愿此身心,奉献佛教的决心。阿难被这些女性信徒们感动了,于是便怀着一种使命感来到佛陀的座前。

阿难说,尊敬的佛陀,你不是一直倡导众生平等吗,难道在出家的问题上还有什么男女的区别吗?佛陀说,阿难啊,你受着王妃的拜托前来充当说客这件事令人感动,但是,你应该知道,一个出家的僧侣必须在身心上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出家的生活不适于女姓。你更应该知道,为了这支庞大僧团的纯洁,我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戒条,而女姓的加入,势必会在某一天破坏这种僧团的清净,这就像稻田里一旦出现了稗草,就无法保证稻谷的丰产,就像星空里出现了云翳,就无法看到星光灿烂一样。

阿难说,佛陀啊,你怎么能因为稗草的存在,而一并将稻秧拔去呢?你怎么能因为云翳的障蔽,而忽视了星光的灿烂呢?你没有看到那些女性……佛陀不再言语,他其实比谁都清楚,在这个世间,绝没有一成不变的物质,也没有常住不坏的法。

这时,那支女姓队伍再次来到祗园精舍,五百位女姓齐齐地跪在佛陀的座前。佛陀再也无话可说,于是,他当即为姨母摩诃王妃以及妻子耶输陀罗公主举行了剃度仪式,于是,她们成为释迦牟尼僧团中第一批女姓出家者“比丘尼”。

送走了这五百位比丘尼,阿难忽然发现,佛陀的眼里流下了一行品亮的泪水。

§§§第三节教诲如海

尊敬的佛陀,请问人死后到哪里去受生呢?

呵,尊敬的婆罗门,我的佛法里没有说到人死后到哪里去受生。

既然这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人死后就不再受生了呢?我的佛法里并没有说到人死后不再受生。

既然人死后不受生,又并非不受生,那么,你的佛法又怎样解释人死这一现象呢?

佛陀随手拨了拨眼前的一堆燃火说,你看到了吗,这堆火为什么会燃烧呢?

这还用说吗,这是因为柴薪的原故。

你看,这堆火就要灭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柴薪燃尽了啊。

佛陀笑了笑说,那么,这燃尽了的火又去了哪里呢?尊敬的婆罗门,也许我问这话实在没有一点意思,但是,你问人死后又去了哪里就如同这火的燃烧和熄灭一样,同样是没有一点意思的啊。殊知这世上无所谓生,电无所谓灭,生和灭,都是虚无而不实的幻境。惟有寂静涅槃才是究竟的根本啊。

几乎每一天,佛陀都要回答人们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人们带着各种疑问来到佛陀的精舍,人们又带着满心的欢喜离开精舍,回到各自的住处。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热门推荐
  • 我从未抓住过夏天的尾巴

    我从未抓住过夏天的尾巴

    时光不冗长再见不陌路这是我们的青春走过的很多故事,不论是她,还是我。闺蜜,你相信“闺蜜”吗?不论怎样,说起朋友,我依旧相信女生之间的友情。
  • 翘婕临夕

    翘婕临夕

    当那首熟悉的音乐响起,男子就知道看似所以人都觉得改变的事物,其实她还是没有变,表面上许多东西的改变虽然会让熟悉的人感到不舒服,或者是惊诧,可是有些感觉永远不会变。
  • 天盛之娇

    天盛之娇

    姨娘生下死胎、母亲含冤而亡。正是临安郡守下山阴县体察民情之际,牵出母亲真实身份。众多巧合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将她拖进皇室纷争的泥潭之中…
  • 黑道毒狼

    黑道毒狼

    我若为王,必将踏碎千山万水,血染苍穹。犯我兄弟者,虽远必诛,辱没道义者,虽强必斩。他们,是一群,行走在生死边缘的,未亡人!
  • 有你在甜又甜

    有你在甜又甜

    黎明没有想到,出现在小说情节里的事情也会出现在她的身上?!事情是这样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四岁那年冬天,她因为练琴过度发烧,整整昏迷两天,在这两天里,她得到了一个系统?系统说:“她就是为她专门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每个系统都有自己专门的宿主,带她们去再续前缘。”而她……再续前缘吗?不不不,(本文无固定cp)她没有想到的事,昏迷两天,得到一个系统会给她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天翻地覆。(本文由于需要大量修改,所以从第一章开始你就会发现女主的名字和作品简介的不一样,那是因为在修改!在修改!在修改!女主的名字决定就叫黎明,所以目前请以作品简介为主)
  • 穿越之独尊魅王妃

    穿越之独尊魅王妃

    因一次家族内战,原被内定的继承人:凤无魅。竟在杀害中慢慢倒下,但她却没有去见阎王爷,居然错乱的穿越了古朝,为此她便参掺于皇室的勾心斗角之中,也为此收获了宿世情缘......
  • 间谍王妃(上)

    间谍王妃(上)

    她的貌不是美,是沉鱼落雁,是闭月羞花,是前无古人,是后无来者,是一个“美”字无法写尽的!她的舞不是美,是高雅素兰,是勾人心魄,是举世无双,是独一无二,是一个“美”字无法写尽的!她的歌不是美,是沁人心脾,是婉尔动听,是只可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是一个“美”字无法写尽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为了父母的血海深仇,弃自身的爱与恨不顾,毅然踏上了复国之途!
  • 楚硕有深

    楚硕有深

    “楚楚,你似乎忘记了你我之间还有婚约在身”“楚楚,你是逃不掉的,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顾硕深把叶时楚扑倒在床上后对叶时楚说的。“顾硕深,十年前你怎么对我的你都忘记了吗?你做过什么你都忘了吗?”腹黑总裁顾硕深VS傲娇女王叶时楚
  • 瑶祁殇

    瑶祁殇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凡祁已经不做上神了,为什么我已经离开他了,你们还要害他?神妖相恋天理不容!——我还是成为了魔王,还是败了,没关系,我替你报了仇,我这就下去陪你!等我!
  • 从零开始学开店

    从零开始学开店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开店不只有勇气,还要学经验。致富不只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开一家什么样的店?如何选店址?怎样让你的店从不起眼摇身一变成焦点?怎样经营店铺?怎样管理店员?开店前,做足准备工作很重要。《从零开始学开店》广征博取,汇集经商入门的多种经验;条分缕析,介绍开店的经营流程和运作程序、开店的筹划与准备、选址与布局、营销与服务、管理与理财等创业者迫切关心和急需应用的经营智慧和赚钱艺术,《从零开始学开店》是经商创富人的首选生意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