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5200000025

第25章 《洛阳伽蓝记》的空间叙述(3)

以上为空间性叙述,用辞赋多方铺陈的手法,静态地、多方描摹永宁寺,具体细致展现了永宁寺佛教建筑群的构成,展现了其华贵的地位与庄严华丽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北魏王朝国力与佛事之盛。

那么,后面插入与佛寺相关的三件王朝大事,依时间顺序,动态、历时性叙述王朝大事,就是时间叙述,写尘俗世界里的人事,历时性详尽叙述事件经过,情节曲折,矛盾错综复杂,写了上自天子、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的人物众生相。

永宁寺一节完全可看作是全书的浓缩、代表,永宁寺是洛都佛寺的标杆,有了这个标杆,后文就简略写,所以写永宁寺表面看似乎冗长,其实叙述精炼,十分高明,前面详细"写"是为了后面"少写"甚至"不写",比如,卷一瑶光寺"有五层浮图一所,去地五十丈。仙掌凌虚,铎垂云表,作工之妙,埒美永宁";卷二秦太上君"中有五层浮图一所,修剎入云,高门向街,佛事庄饰,等于永宁";卷三景明寺"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妆饰华丽,侔于永宁",三座佛寺都是以永宁作为参照,一笔带过。

关于永宁寺的相关史料比较丰富,记永宁寺的如:《魏书·释老志》:"肃宗熙平中,于城内太社西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寮,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又《魏书·灵皇后胡氏传》:"寻幸永宁寺,亲建刹于九级之基,僧尼士女赴者数万人。"《水经注·谷水》:"永宁寺,熙平中始制也,作九层浮图。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槃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而又高广之。虽二京之盛,五都之富,利刹灵图未有若斯之构。......其地是曹爽故宅。经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细密,都无所毁。其石悉入法用。"记该寺主持兴建者为郭安兴、綦母怀文。《魏书·艺术传》:"世宗、肃宗时,豫州人柳俭,殿中将军关文备、郭安兴并机巧。洛中永宁寺制九层浮图,安兴为匠也。"《续高僧传》三十三勒那漫提传:"时信州刺史綦母怀文巧思多知,天情博艺,每国家营宫室器械,无所不关。利益公私,一时之最。又敕令修理永宁寺。"(20世纪对永宁寺的考古发掘成果,参见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

3.各卷之间的过渡,相关部分的前后呼应、补充、详略等

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十分注重作品的整体性。《文心雕龙》就多次论及,《镕裁》称"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章句》称"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附会》称"首尾周密,表里一体"、"首尾相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等;白居易认为好的诗,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钱锺书在《谈艺录·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总结到,"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是这样首尾圆合周密,就像一个完整而又鲜活的生命体。

(1)前后呼应

永宁寺条下,由于记录了三件王朝大事,叙事原本就很宏大,篇幅原本就够多的了,所以记庄帝杀死尔朱荣,着墨不多,仅寥寥数句而已:"(永安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诈言产太子。荣、穆并入朝,庄帝手刃荣于明光殿。"同一事件又见于卷四城西宣忠寺条:"永安末,庄帝谋杀尔朱荣,恐事不果,请计于徽。徽曰:'以生太子为辞,荣必入朝,因以毙之。'庄帝曰﹕'后怀孕未十月,今始九月,可尔已不?'徽曰﹕'妇人产子,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为怪。'帝纳其谋。遂唱生太子。遣徽驰诏,至太原王第,告云'皇储诞育',值荣与上党王天穆博戏,徽脱荣帽,欢舞盘旋。徽素大度量,喜怒不形于色,兼内外欢叫,荣遂信之,与穆并入朝。庄帝闻荣来,不觉失色。中书舍人温子升曰﹕'陛下色变!'帝连索酒饮之,然后行事。"宣忠寺条就详细写庄帝杀死尔朱荣的经过,读来很有戏剧性,对永宁寺叙事是大大的丰富了。

前后叙述详略不同,侧重不同,所以读来不雷同,都津津有味,这里显然很好地吸取了司马迁《史记》"互见法",这需要作者胸有大局,能够统筹安排,精心构思。

(2)前后反复,一唱三叹

洛阳城内永宁寺: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火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灵柱,周年犹有烟气。其年五月中,有人从东莱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城东平等寺: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

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城西永明寺:晖(孟仲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元景皓)前厅须弥宝座。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座,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以上引文都先写神异诡谲之事,记录"祥异",都结以一句"京师迁邺"直贯全书,形成一唱三叹,指向北魏王朝毁灭、北魏洛都的毁灭,当然这是整部《洛阳伽蓝记》最重要的事件,也使全书罩上一层浓厚的悲怆意味,作者对王朝灭亡、洛都残败的悲情潜藏于字里行间。

(3)前后关联

卷一永宁寺、平等寺写佛寺的同时,也用大量篇幅兼写王朝政治历史大事,这些政治历史大事足以影响到王朝的兴衰。

景宁寺借元慎两个回合驳斥陈庆之,淋漓尽致展现南北政治、社会、文化的对峙与冲突,元慎为北魏政治、文化正统地位而争论,当然南北政权的政治、文化纷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双方在正面接触、交流,虽然在杨衒之的笔下,更多的是元慎的"独白",并没有让二人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结尾处说,陈庆之"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显然是夸大之词,并不符合当时实际。

正觉寺先借一南一北两个女子写诗这一文学对话,展现了南、北文化交流,明显表现出南朝民歌深得北方人士的喜爱;后面大段叙述北魏孝文帝君臣宴请南朝来的王肃,在社交、宴饮中暗地表现南北文化、政治、生活风习的不同与竞争。

洛阳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交流之中心、南北文化交流之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心,在卷三的龙华寺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集中写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

"龙华寺东有四夷馆--即金陵、燕然、扶桑、崦嵫馆,道西有四夷里--归正、归德、慕化、慕义里。"

四夷馆、四夷里专为接待、安置南朝、四方少数民族和外国来北魏的人,这些设置系统完善,富于政治、外交、文化交流色彩,意在宣示北魏国力。四夷馆的命名是有考究的,《资治通鉴》卷149胡三省的注释:"四馆皆因四方之地为名。金陵在江南,燕然在漠北,扶桑在东,日所出,崦嵫在西,日所入。"

吴人即南朝人处金陵馆,三年后赐宅归正里。

北夷处燕然馆,赐宅归德里。(顺带写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的居住习俗:"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

东夷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

西夷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

龙华寺附记的四夷馆就成为富于国际化、异域色彩的区域。

"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类似叙述也见于《魏书·食货志》。洛阳"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顺带提一下,相对南朝而言,北朝的历史、文化、学术都比较注重国计民生,关怀社会现实,《魏书》是南北朝正史中唯一设《食货志》的。后面集中写来自异域的象狮,借此写中外文化交流包括物品交流的趣事。

卷四继续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

法云寺由西域乌场国胡沙门昙摩罗所立,"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戒行真苦,难可揄扬。秘咒神验,阎浮所无。咒枯树能生枝叶,咒人变为驴马,见之莫不忻怖。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经像,皆在此寺"。西域佛寺的建筑风格、喜欢西域佛法者、厉行持戒者、各种西域幻术都相聚于此,完全就是地道的西域佛寺,是异国文化的"输入"。

而融觉寺则是中土佛教向外国的"输出"。中国僧人昙谟最善于禅学,深得天竺国胡沙门菩提流支、西域沙门的称道,尊称昙谟最为"菩萨"、"东方圣人",并将昙谟最的佛学著作翻译为西域语言,流传西域,这是中外佛学交流的佳话。

永明寺作为皇家佛寺,专门接待异国僧侣,代表王朝对佛教、对中外文化交往的策略、姿态、形象,所以也是国家佛寺之一。

北魏佛寺的多元性,佛寺各个层次兼有,各类僧人齐备,可见出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渗入中土文化、社会生活之广、之深、之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发展迅猛。"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百国沙门,三千余人。"域外僧侣主动到中土传教布道,仅仅一个集中接待国外僧侣的佛寺,永明寺就有房屋千余间,接待百国沙门三千余人,确实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北魏国力之盛,文化之开放。这些僧房"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富于园林之美,无疑是人间之佛国净土。后面接着写道:"西域远者,乃至大秦国......率奉佛教,好生恶杀。"集中介绍西方大秦国经济、社会生活和风俗,由远到近,备写南方诸国的居住、富饶、民俗、交通、佛教信仰等等,"歌营国-句稚国-典孙国-扶南国-林邑国-萧衍国-北魏",把人们的视野牵向遥远的国度,激起并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以上部分着眼于中外佛教交流、文化交流,为卷五之"序曲",开启另一个主题。永明寺可谓是卷五的浓缩,卷五是这段文字的展开扩大,为写西行的开头留一个伏笔,让读者有心理准备,为引出后文,是"启下"。

永明寺结尾叙述: 时有奉朝请孟仲晖者,武威人也。父宾,金城太守。晖志性聪明,学兼释氏,四谛之义,穷其旨归。恒来造第,与沙门论议,时号为玄宗先生。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前厅,须弥宝坐。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武定五年,晖为洛州开府长史,重加采访,寥无影迹。京师迁邺,北魏灭亡,再次奏响北魏灭亡的挽歌,余韵悠悠。从佛门的灵异写到人世的更替衰亡。结合第五卷,应该说正面直接集中表现北魏洛都就到此结束,所以,作者不忘在结尾时用最后一次鼓槌,敲响北魏灭亡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写来简明,似乎毫不经意地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不尽感慨、回味;是为"结上",哀悼北魏洛都佛教、王朝兴亡命运至此结束。

卷五是一个象征,在全书空间封闭结构中,开启一个敞开式结构,面向西域、印度,把笔触伸向更为广大、遥远、色彩更为斑斓的域外天地。下卷开头写城北,篇幅短小,显然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开场白,为的是引出出使西域、印度这一正文;也是在体例上保持完整、整齐,前后呼应,在形式与内容上保持完整;结尾的概说,既是回到正题、言归正传,对洛都作一概括,也是对全书作一了结,是全书之大结穴。

同类推荐
  • 金陵桂枝香

    金陵桂枝香

    魂穿古代,世家豪强的三国乱世,却不是熟知的那段历史。赵衍原本只想做个过客,奈何生来就在权力的漩涡中。
  • 贞观奸中雄

    贞观奸中雄

    一场意外,狡猾猥琐的小记者从此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一方面在大唐搞搞娱乐事业,丰富一下大唐的娱乐精神;一方面为大唐百姓排忧解难,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可是结果……
  • 皇太子的秘史

    皇太子的秘史

    皇太子,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吧?在外人看来,真是尊贵不可当。但是,皇太子,也并不是那么遂心的生活呢。不信,你看看这些中外的皇太子们,你就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对树洞才能诉说的秘密,他们也不例外。
  • 神奇中华

    神奇中华

    无数亿万年前,宇宙中两颗流星种子发生碰撞而爆炸,打破宇宙旧的格局。在爆炸核心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幕,组合成宇宙中一个新的小世界,这个新的小世界相对整个宇宙而言非常微小,就像一个大操场上的一粒尘埃。这个小世界就是天地苍穹形成之前的混沌世界,由混沌之祖帝江统御。帝江没有七窍,他的两个兄弟倏、忽二神为其开窍,导致身死,孕育出儿子盘古,引发劈斩混沌、开辟天地的大事。从此,大中华由无到有,从弱循强,绵延至今……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热门推荐
  • 健康排毒全典

    健康排毒全典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可以通过呼吸、排汗及排泄等方法来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保证了我们的健康。
  • 我老公是柠檬精

    我老公是柠檬精

    (甜宠文,高糖)重生前,乔茉一特怂板着脸一副禁欲系模样的夜沉墨。重生后,乔茉一觉得这样子的他贼帅。于是——“欧巴,撒浪嘿哟。”“一一,正常点。”“小墨墨,我好喜欢你哦。”“一一,别闹。”“夜沉墨!你给我滚,放我离开。”“呵!花了我的钱,住了我的房,现在却让我滚……”“停停停,爱你爱你爱你。”(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另推荐完结文《盛世隐婚:绝宠小娇妻》)
  • 无罪星囚

    无罪星囚

    我们无罪,为什么被囚禁?我们无罪,凭什么被圈养?当人们发现来自天外的垂涎目光就以勇气为刀剑就以羁绊为铠甲或许永远挣脱不了这名为“世界”的牢笼但我们,曾自由的抗争过
  • 末世求生我很忙

    末世求生我很忙

    末日来临之际:蒋魅灵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每日上上班,下班看看小说打发打发时间的一个普通妹纸,每月拿着五六千的工资,自己过得还不错。在末日来临的几天,蒋魅灵每天做着恶梦,在噩梦惊醒中,好像在提醒她一样。让她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蒋魅灵她从没想到,世界末日会来临,她一个二十出头普通女孩,该如何面对末日。她能否在遍地都是丧尸的世界生存。请尽请期待吧!
  • 吞噬混沌

    吞噬混沌

    痛饮诸帝血,醉卧美人阙;剑出万里越,谈笑风云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源地重生

    源地重生

    踮着脚轻轻舞着义无反顾的想你了闭上眼听着雨风起了你就来了
  • 从来都不是理想型

    从来都不是理想型

    李不想,人如其名,真的什么也不想。学习学习不行,在别人眼里看来脾气也是极大的。大概除了玩游戏和打篮球他也没什么爱好了吧。而刑森呢,正好跟她相反,学习不错,脾气温和柔顺,就是一点不好,玩什么游戏都菜。这样毫无共同点的两个人却相遇了,也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平淡中偶尔带点小波折的故事。
  • 无敌之主角们都是我朋友

    无敌之主角们都是我朋友

    当扑街作者周衡发现他可以让他的书中的主角穿越到他身边能力为他所用的时候……唉~无敌真寂寞~
  • 当爱已桑田沧海

    当爱已桑田沧海

    六年,不长不短,青春年少所有最美好的时光,微凉都给了陆凯,爱,真诚,幸福,温暖,依赖,信任,陪伴,执着,还有命运。16岁的微凉遇上了陆凯,让他走进自己的生命,她为他做了所有她能做的,不曾做的。17岁叛逆任性的微凉,离开了纯真的校园,跟随陆凯去了陌生的城市生活,他是她的亲人,她的依靠。那年微凉18岁,陆凯远离故乡,去了遥远的北方参军,微凉的心也随他去了,从此700多个日日夜夜的牵挂。那年微凉19岁初褪青涩,年少的心经不起风经不起浪,她和他身边都有了别人,谁还是谁心里那根最脆弱的神经。那年微凉20岁渐知冷暖,那些生命中的过客来了又走,她挚爱的归人终于回来,谁的两年,沧海桑田。那年微凉21岁命运多舛,她的猝疯打碎了她和陆凯之间的一切可能,陆凯选择了销声匿迹,五年的深爱竟换不来一朝一夕的同甘共苦。这年微凉22岁历经风雨,最爱的陆凯和别人订婚了,最亲的外公突然离世,生活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