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5200000021

第21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寺园林(5)

6佛寺与民俗

从《洛阳伽蓝记》来看,佛寺与元魏民俗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如社交民俗、文娱和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

(1)社交民俗

法云寺附记临淮王元彧"性爱林泉,又重宾客......至于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游后园,僚寀成群,俊民满席。丝桐发响,羽觞流行,诗赋并陈,清言乍起"。宴席中张裴常有清丽诗句,"异林花共色,别树鸟同声",因而获得赏锦,而裴子明"为诗不工,罚酒一石",可见上层贵族与文士诗酒唱和的风习;上层交际中有酒、乐、诗赋、清言,可看出鲜卑汉化的影响程度,华夏文化再现中原。正觉寺记元魏君臣宴会,酒宴中君臣现场用杂言诗体来设谜、解谜,可见君臣的机敏和对诗体的熟稔,既运用自如,语言浅俗,又隐含典故。白马寺:园林有石榴葡萄,果大味美,帝赐宫人,宫人又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京师语曰:'白马甜榴,一实直牛'。"可见社交中的馈赠风俗和水果的珍贵。

(2)文娱和岁时民俗

元魏洛阳在四月七日、八日每每有行像仪式。行像即是在四月初八佛诞之日,让佛像周游市井,以供俗众观瞻礼拜,本为宗教节日,但在元魏时已演变成为全民性节日,其宗教内涵和文娱众悦之意都很明显,乃至带有俗众狂欢的性质。长秋寺、景明寺、宗圣寺都有记行像仪式的文字。文娱民俗指各种杂技幻术,种类繁多,即有中华本土的百戏杂技,也有西域、天竺等异域的法术,能满足俗众的好奇心,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恐惧、神秘感,如上文所引景乐寺、法云寺等的文字。总之,元魏洛都文娱与岁时民俗往往交织在一起,对俗众尤其是庶民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

(3)信仰民俗

元魏洛都时代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元魏王朝又处于由盛而衰的时期,政局不宁,种种变故层出不穷,人心浮动,因此出现了种种诡谲、神秘、怪诞的人、事、物,它们都看似荒唐,其实也曲折地反映了社会变化和僧俗二众的信仰实况。

愿会寺记神桑及其结局,除了僧侣自神其教外,也还残留着古老的信仰习俗,即认为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和植物崇拜的文化现象。菩提寺记了"把桃枝"驱鬼的风俗。平等寺记佛像,"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曾经三次"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人们揩拭不干,每次佛汗后,王朝总有变故动荡,总有灾祸发生,这里有万物有灵异,也有暗示王朝衰微、人心不安的社会内容。

正如福柯所言:"空间决定历史的发展,而且历史反过来在空间中重构并积淀下来。"

我们再结合一些著名论断来看看佛寺、佛寺园林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加深对佛寺、佛寺园林重要性的认识,以期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文学、文化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著名历史学家、宗教研究家陈垣说:"佛教入中国一千八百余年,今日虽极衰落,然昔曾深入社会中心。佛教何以能得此,佛家说是佛力广大,有人说是帝王提倡,据我观察,有三种原因:1能利用文学;2能利用美术;3能利用园林。"高屋建瓴总结出了佛教传播的优长:注重用文学的、美术的、园林的立体多层次的传播形式。

何兹全认为:"五、六世纪(南北朝后期),每一个寺院都是它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活动中心。""可以说,五、六世纪民间社会是佛教的天下。"深刻指出寺院是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一论断尤其有助于我们认识《洛阳伽蓝记》,认识作为首善之都的洛阳佛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著名园林史研究专家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认为:"魏晋南北朝处于古典园林史转折期: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大发展的基础。""《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朝洛阳的佛寺园林最为详尽。""城市的寺观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荷兰汉学家许理和在其著名的《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一书中指出:"公元4世纪的寺院发挥了作为世俗学术与教育机构的第二功能。""作为学术和文化中心的寺院。"

谢重光在《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中得出结论:"古寺院林立于广大城乡,既是沟通社会联系的重要场所,又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广阔舞台,其参加文化活动人数之众多,文化成果之丰硕,精神领导地位之牢固,没有任何一个官、私机构可与匹敌。因此中古寺院是当时社会的文化中心,至少是社会文化中心之一。"

荣新江关注唐代公共空间的多重功能以及变化,在《从王宅到寺观--唐代长安"公共空间"的扩大与社会变迁》中说:"寺观给城市提供了一块面积可观的公共空间,并有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功能:公共的政治空间、公共的学术空间、大众文化场所、大众的娱乐空间,其他如政治会盟、贸易交换、旅舍、病坊等等。""寺观也就逐渐直接介入城市居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寺观空间也与生产和消费密切相连,从而推动城市结构和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北宋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位于汴河大街的交通枢纽上,成为四方冲会,既是都城内外的信息中心,又是商旅交易、货物转售的瓦市所在,同时也是士庶百姓参拜、休息、娱乐、游赏等生活场所,常常被看成是宋代步入中国'近世'社会的象征。"这里谈论的虽是唐宋寺观,其实在南北朝时候,佛寺也基本具备了诸如公共宗教空间、公共政治空间、公共社交空间、公共娱乐游玩空间、公共文化交流空间、公共艺术如雕像绘画乐舞的展示收藏空间等等,佛寺已步入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学者十分重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服部克彦著有两部专著《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1965年)、《续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1968年),主要取材于《洛阳伽蓝记》。

前者由十三章构成:如《作为政治都市的洛阳》叙述了胡族北魏帝室的佛教与政治;《作为经济都市的洛阳》叙述了洛阳的市场;《作为国际都市的洛阳》叙述了洛阳与印度、中亚、西域、东亚诸国的交流;《作为庶民都市的洛阳》描写了庶民的具体生活状态;《作为佛教都城的洛阳》分汉魏晋和北魏两段,概述了佛教寺院;《从佛教寺院看洛阳的国际性特征》通过西域人士的活动,叙述了佛寺与西域间的交流关系;《北魏洛阳舍宅寺院的发展过程》分别叙述了多个舍宅寺院的来历;《北魏洛阳的佛教和娱乐文艺》介绍了佛像供养的仪式和娱乐文艺之间的关系,以及佛教寺院中的娱乐文艺,其中还包含了与西域、印度有关的内容,而后者由五章构成:《北魏洛阳城社会的诸相》叙述了与宫殿、门阙、庭园、金墉城、高官宅第等有关的建筑样式和城内、寺院、果树、草木、饮食、佛教信仰、女性等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事项;《北魏洛阳的社会性祥异事件》介绍了寺院、闾里中的种种奇闻轶事,如财宝、盗贼、佛像的异常变化、火灾、死后复活等;《北魏洛阳的宫廷百戏和文艺》叙述了宫廷艺人的演出活动及其种类并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北魏洛阳时代的佛教建筑》详细介绍了城内外各个寺院;《北魏洛阳时代的庶民与佛教》依据对异变佛像的礼拜和对灵木的信仰等事例,叙述了在庶民生活中看到的当时佛教信仰的具体情况。

中国古人对山水有一份源自血脉和骨子深处的爱,有了这份爱,才有世界三大园林之一的中国园林艺术。

中国人热爱山水自然,在《诗经》里已初露端倪。儒家主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观,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庄子则欣喜赞叹,"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在佛家眼中,"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文学家总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宋代郭熙《林泉高致》认为,山水园林、绘画"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明代造园理论家计成在《园冶》中认为,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熳"。

所以,歌德曾经充满诗意地描述,说中国人"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他们"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房屋内部和中国画一样整洁雅致"。

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如海德格尔所主张的"诗意地栖居",想来会给我们不少的启迪与感悟吧!

同类推荐
  • 虎啸绘术

    虎啸绘术

    一声虎啸山河震!两声虎啸天地旋!三声虎啸乾坤颤!四声虎啸无物存!
  • 梦行大唐

    梦行大唐

    此书介绍了,一个青年梦中回到大唐,发生的奇闻趣事,希望大家可以和我共游大唐。
  • 数理化高才生穿越

    数理化高才生穿越

    这是一部高才生用自己的智商和知识建立的帝国,用化学生存,用物理打脸
  • 楚氏物语

    楚氏物语

    荆州楚氏只这四个字,就让他有挥霍天下的资本而那个深秋的雨夜命运的轨迹渐渐偏离,或者,真正回归……
  • 霸者征途

    霸者征途

    面对家变,易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哪怕是刀山火海,血色漫天易扬都是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易扬只能越走越远,迎着看不见方向的远方。看着远处城墙上方飘扬的旗帜,易扬挥刀呐喊:“谁今日与我生死与共,谁就是我的袍泽。共患难,同富贵。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之拜托别逃

    青梅竹马之拜托别逃

    我有危险,你第一个出现,因为你,危险都把我当危险了,可是,如今你要离开,那我该怎么一人对待危险?
  • 未忘星辰

    未忘星辰

    天才林珞岚一步小心把自己炸死了,她悲摧的穿梭时光,去未来找穿梭机。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好友唐晓晓,萧燕绥,还救了未来,救着救着就不想回去了,因为她遇到了喜欢的人:翰杭,还有一个疼自己的哥哥(认的):易瑾漾……
  • 万古神龙

    万古神龙

    龙族少年龙啸天,年幼之时,龙筋被抽,沦为废人,却得神秘龙印传承,终能斩大敌,报血仇。且看一代龙神,笑傲九天万世,威震十方天地!
  • 最强关系户

    最强关系户

    一个战场归来王者,一场迟到两年的复仇,一块古玉引发的变革,接踵而来的美女盛宴,让秦风措手不及。但是,他拥有着别人不敢想的能力,所以过着左拥右抱的生活!
  • 穿越残暴小姐升职记

    穿越残暴小姐升职记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林茗正在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苦苦煎熬,却意外溺水穿越到了古代。好嘛,穿越就穿越,可为什么偏偏是卫城将军府臭名远扬,被世人耻笑的废柴大小姐卫璇倪呢~啊~林茗痛定思痛决定事已至此那就靠着将军府嫡出大小姐的身份好好享受穿越生活。但是生活啊生活偏不让她如意,先是冒出来个娇妮子绿茶婊表妹卫恬恬处处招惹林茗,再是蹦出个康七公子对她“怜香惜玉”(好吧,其实我也认为这个词不太妥当←_←)换了里子的卫璇倪“十分开心”(π_π)的进了皇宫,自家父亲害怕她卷入后宫争斗,硬是把她安排到了皇上身边做侍女~-_-||每天端茶倒水不说还担惊受怕提着脑袋做人,但是,此时的卫璇倪可是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那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文能武的~~居然混的还不错,得到了皇上赏识(*^ω^*),而卫璇倪也和几位皇子们越走越近~一段废柴大小姐升职记火热上线~一开始,三皇子:“滚!我不想看见你,你让我恶心。”之后……“倪倪~我心悦你~”三皇子眉眼深情……卫璇倪“……”
  • 仙道魔心

    仙道魔心

    灵宝道童偶遇祖庭元老,本拟仙途有望,不想竟由此陷入一场夺宝风波。宝中宝,计中计,花妖狐媚纷乱登场,恩怨情仇接踵而至,猪脚深陷迷局,生死对头变身救命恩人,痴情妖皇乔化豪迈兄长,是非善恶,真假难分。登五岳,踏昆仑,不为寻求长生之法,拜幽冥,叩帝阍,只愿了遂济世之心。漫漫仙途,誉谤由他,道心魔心,原是俗人心,与其争名夺势,不如广结善果,正如祖师所下宏愿:弥留此地玄宗紫府,渡尽天下鬼怪神仙!
  • 兽鲸迷

    兽鲸迷

    在一次出海游玩中,温纶碰到了一场旷世空前的海啸,他未能逃脱身体慢慢沉入海底……某一天当温纶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出现在另一个世界的小岛上!?
  • 失名

    失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 韶华自负一代倾城为君尽

    韶华自负一代倾城为君尽

    那年宫墙外,风声鹤唳,夜色如水他扶手独立于城楼上,身姿飒爽,微风轻抚他如瀑的青丝,摇曳于空中,君临天下已如昨昔。我仰着头,逆着光问他“故国已故,君万代功名已然不复,为何孑然一人。”君不语,他只是回头望我,那一眼让我感觉如梦初醒心悸一动…后来,城墙破开,尸遍满地,一片烟火海我却再也未识得他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梨花落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