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4600000009

第9章 《道德经》意释致用(8)

【致用】

自以为了不起的领导往往喜欢在群众面前耍威风。他们轻视群众的力量,不重视群众的生存,不愿意和群众打交道。殊不知群众一旦看穿他们,厌恶他们,他们将威风扫地,一败涂地。领导者真正的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盲目自夸。真正的爱惜自己就是不自以为高贵。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释】

勇敢表现在刚毅上则死,奋勇表现在柔顺上则活。这两种勇敢的表现或得利,或得害,老天厌恶前者,谁知是何缘故?天之道告诉我们,不争才有真正的胜利,不出声才有好的回应,不召唤自然到来,从容而不做作地筹谋。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稀疏却没有漏洞。

【致用】

领导者做事宜因凭自然顺时就势。外于此的是非善恶、喜怒哀乐概不注目。胜,求符合规律之胜;回应,求符合规律之回应;善报,求符合规律之善报。只要顺应规律,或早或晚,必得成功。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煞之,熟敢?

常有司煞者煞。夫代司煞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

【意释】

“煞”,杀也。统治者违反“道”不给生路,民众被逼急了就不怕死,何必还用杀人恐吓之呢?要想使民众经常怕死,就不要偏离“道”。对偏离“道”的人捕而杀之,以后谁还敢偏离“道”呢?“道”自然会斩杀偏离“道”的人,谁要想代替“道”斩杀偏离“道”的人,就如同外行代替木匠去砍斫木头。外行代替木匠去砍斫木头很少有不伤手的。

【致用】

领导者惩罚人必须符合“道”,即与人为善,助人改过,促人向上。领导者惩罚人,不与人为善就是不符合“道”。下属不惧怕不符合“道”的惩罚。要想使下属惧怕惩罚,所作惩罚必须符合“道”。对因违反“道”而受到的惩罚,下属没有理由不服,也没有反抗的勇气。“道”是应否惩罚人的唯一裁判者。在“道”之外惩罚人就是“代司煞者”、“代大匠斲”,最终受惩罚的是领导者自己。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意释】

民众吃不饱饭,因为统治者收税太多,所以吃不饱饭;民众难以治理,因为统治者满足自己私欲的作为太多,所以民众难以治理;民众不怕死,因为统治者享受太奢侈所以民众不怕死。只有不刻意追求享受者,才高于刻意追求享受者。

【致用】

领导者并非不能享受。但不能有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的享受。领导者应有不与民众利益相冲突的享受。民众富我富,民众穷我穷。所谓“无以生为者”就是不于民众的利益之外另追求其他享受。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生之柔弱,其死坚强。

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

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意释】

人活着时躯体柔软,死后躯体僵硬;草木成长时质地柔韧,死后枯脆。所以坚硬者属于死亡一类,柔软者属于生存一类。所以军队数量太大,不好协调,容易被击溃;树木太高太粗,则要供人使用,容易招人砍伐。真正的强大者不张扬,真正的柔弱者实质上居于上位。

【致用】

领导者处下并非真的不竞争;柔软并非真的懦弱无能。处下、柔软就是屈己以顺“道”,不与“道”相对抗。在因顺“道”的基础上力争上游,最终定居上游。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

熟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意释】

自然之“道”如同拉弓吧,拉开了又弹回去,弹回去又拉开。也就是多出来的截去,少了的补齐。自然之“道”是截长续短。社会之道则相反,搜刮穷人让富人更富。人间谁能向自然那样拿出其多出的部分奉献给天下的不足者?只有行“道”者。所以,圣人为政与“道”合一。做事而不自以为能,成功而不自傲。有贤德但不有意显露。

【致用】

“道”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领导者行“道”,首先应找到自我调节系统是什么。系统在外部条件的强烈作用下会震荡不已,但无论如何震荡,始终不能打破系统内的平衡机制。比如,某一要素在系统内占有百分之十的比重;当我们将这个要素扩大五倍时,系统就会进行自我调节,或者让已扩大的再缩回去,或者将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也扩大五倍。比如,钞票和货物的比值是个系统,钞票增加,货物必须按相应比例增加。若滥发钞票,必造成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

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意释】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击坚硬强固的东西,谁也比不上它有力,因为它的渗透力是无以替代的。弱能战胜强大、柔能战胜刚强,天下无人不晓得,却无人能实行。故圣人有言:“能够默默承受住整个国家的屈辱,才能当整个国家的君主;能够默默承受住整个国家的危险,才能当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这些正面的道理总是用反面的经验教训来表达。

【致用】

领导者以“道”战胜非“道”绝非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除迫不得已外,应从长远计,从广大计,从不同角度计。借其力,因其势,用其形,顺而同化之。为此,领导者必须能够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以待转机。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释】

化解很深的怨仇,无论怎么做,都必然有顾及不到之处,这岂能使对方改过迁善?圣人施德是出于自己的天然秉性,不要求回报。就像债权人手执债权的借据,却不向对方索债一样。有道德的人只持有借据,不要求偿还。没道德的人老想让别人定期还债。天道无亲无疏,只支持善人。

【致用】

领导者善待下属应是出于自己善良的秉性,并非以下属对自己忠诚作为回报。行善有不同层次:行善而祈望他人善待我;行善而祈望他人改过迁善;行善是我的本性,不祈望他人有什么反应。最后一种是最高的行善境界。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释】

小小的村落,有很少的民众。在这个村落里,不追求使用能提高十倍百倍效率的便利的工具;民众安土重迁。虽有通达远方的舟车,人们用不上;虽有铠甲兵器,人们从不列阵打仗,所以用不上。民众还是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这里的民众以自己的食物为甘,以自己的服装为美,以自己的居所为安,以自己的风俗为乐。与相邻村落之间距离很近,乃至鸡犬之声相闻,抬眼就能互相望到,可村与村之间的民众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致用】

一个社会在运行中总是存在着发展速度与稳定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点应放在大多数人的幸福上。不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不可;发展太快,造成贫富分化过大,引起剧烈的人际冲突也不可。如果冲突太剧烈,以至威胁到大多数人的生命存在,人们就会产生不如回到社会原来状态的心理。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释】

真话不中听,中听的话不真。善良的人不用自我辩解,总是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自以为知的人知识并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自以为知。圣人不积私财,为别人做事越多自己拥有越多,给予别人越多自己所得越多。天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为他人做事而不为己争。

【致用】

领导者应做到不偏爱听顺耳之言,不追求形表,不自以为最聪明最博学。

领导者也追求自我实现。但要通过为他人服务来达到自我实现。如果为他人服务却没有能够自我实现,没有做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说明服务者偏离了“道”。为他人服务也要建立在“道”的基础上。以“道”激活他人,他人做成的事业根源于我,亦可视为我之所有。

同类推荐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被迅速传播,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穿越游戏世界我有了主角光环

    穿越游戏世界我有了主角光环

    女主苏颜夕,网游国服第一。在一个夜晚突然进入了游戏世界,发现游戏中的世界和我们玩到的完全不一样,还有神秘人给她发布游戏指令,其实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开始了游戏之旅……
  • 穿越之我有一家小饭馆

    穿越之我有一家小饭馆

    柳清欢难得穿越,更难得的是继承了一家小饭馆,更更难得的是小饭馆还附带任务系统! 做任务,得奖励,财源滚滚。 从饭馆到火锅店、烧烤店,甚至是猫咖、主题餐厅!分店一家家,全国连锁大户,从此苦尽甘来,走上人生巅峰!忠犬将军:我要做清欢发财之路背后的男人!
  • 魔心剑道

    魔心剑道

    武鑫独自一人一剑从一个世俗将军到剑道巅峰的成长史。为了获得无穷力量,他不惜以心入魔,只为复活心爱之人,只为探索这个世界的巅峰,只为成就自己的道,神魔只在一线之隔,一念为神,一念亦为魔!
  • 妈妈殇后重生

    妈妈殇后重生

    生了孩子,成了妈妈,你就不再是女王,你就不再是你了。主人公向荣是一名全职妈妈,娓娓道来的生活琐碎就是全职妈妈生活的缩影,也是所有妈妈生活的缩影。
  • 阎王宝藏

    阎王宝藏

    幽冥地狱十殿阎王,曾经是江湖上黑暗的象征。五十年前,幽冥地狱被挑破后,十殿阎王或身死,或隐匿,从此人间蒸发。而江湖上留出出十位煞神将平生杀人酬金深埋地宫,绘以图形的传言,致使各路牛鬼蛇神蠢蠢欲动,却又无处着手。五十年后,“十殿阎王宝藏图”终于见光,从此,空气中弥漫起浓浓的血腥。阎王是什么?那是嗜血的煞神,是杀戮的魔心。而宝藏又是什么?看作者在此一层层为您开启。
  • 梦境复生

    梦境复生

    一觉醒来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六岁时发现自己可以在梦境中模拟世界的能力,根据自身的知识、认知来构建世界,在梦境世界中经历的事件也会对现实中的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医术针灸、轻功内力、知识异能,生活脱离了我所知晓的历史朝着新的未知前进。
  •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

    《萌宝来袭追星妈咪太难宠》“生日快乐!小久辞许个愿!”“我想回到妈咪身边……”一睁眼,韩久辞就从未来来到了现代。“这么说你真是我和他儿子?”“嗯,可以做亲子鉴定的那种。”……“从此以后,韩久辞就在网上开直播赚钱养妈咪。”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我又很喜欢他的话,那么我愿意赌一把,我不赌他喜欢我,我赌我不后悔!
  • 短篇合集:浮生半夏

    短篇合集:浮生半夏

    浮生若梦,似是过眼云烟,半夏年华,却是难忘容颜。我在你的故事里,你在我的回忆中,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因为我们活在彼此的故事里。
  • 枯叶蝶:红尘多变

    枯叶蝶:红尘多变

    可以在村子里过着淳朴的生活过完一辈子,可却因为遇见他,一切都变的不再简单。身份变的扑朔迷离,我到底是谁?明明爱的自己人变的冰冷,你还爱我吗?单纯的心变的深沉似海,我还是我吗?权利,金钱,欲望,我们都迷失了自己吗?在这九重宫阙,我该如何生存?
  • 快穿之任我为王

    快穿之任我为王

    当火焰燃尽所有,情深被埋藏;当明眸睁开,仇恨又升起。她为魔界之主,叱咤风云十万载,终葬身火海。然身死魂未消,一朝苏醒,穿梭三千世界,签订契约,取灵魂之力,达未完心愿,只为重回巅峰。————简介无能,见谅。本文有cp,1V1,不喜自行绕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