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12500000042

第42章 存在与时间(2)

存在问题。严格地讲,海德格尔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在表达中使用“是”时,我们到底想的是什么?这里被问及的是表达的意义。海德格尔把这个问题和关于存在本身的意义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领悟这个问题在意义上的双重性,海德格尔居然声称,对这个问题意义的领悟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断言。

我们可以说,关于存在的意义(不是关于表达的意义)的问题,是一个自历史之初直到今天,一直不间断地困扰着人类思考的问题。这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含义以及自然的意义、目的、含义的发问。这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取向的发问,是对世界、天界和宇宙为何原因和为何目的的发问。实践上的道德生存使人对此发问。在物理学、形而上学和神学尚且没有分离的过去的年代,科学也曾试图解答关于意义的问题。但是康德发现,我们人作为道德的实体,肯定会对意义发问,可是人作为科学家却不能对此给予任何回答。从此以后,严密的科学对意义问题退避三舍。但在人的实践中的道德生存却继续不断地提出这个问题:在广告中、在诗歌中、在道德的反思中、在宗教里均是如此。海德格尔怎么能声称:人们已经对这个问题根本无所领悟了呢?只有当他认为,所有这类意义的存在以及与其相应的对意义的追问都仅止于与存在的意义擦身而过,他才可以做这类断言。这个大胆断言使他自己获益匪浅,因为他是以柏拉图以来的遗忘性和遮蔽性的重新发现者的身份登场的。

首先,海德格尔把关于对存在意义的发问(我把这个发问称之为“加强性问题”)放在一边,而从另外一个问题,即语义问题开始他的追问。当我们在表达中使用“是”的时候,我们到底想说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在谈论“存在”?这是一个和现代科学有关的问题。任何一门科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都是对各自确定的领域的实存的处理研究,或者它们在同一领域中工作,但使用着不同方法,关心的是不同的问题。所有对方法的思考,即对以何种方式才适合于接近其研究对象这一问题的思考,都隐含了一种区域本体论,尽管人们并不如此称呼它。正因为如此,开始人们并不理解海德格尔的下述断言:人们并不想搞清楚,他们在各自领域中,于什么意义上获取了“存在”。因为,由新康德主义发展起来的恰恰是方法论意识的特殊重视。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作出了细腻的区别。还有狄尔泰的解释学、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下意识的心理分析解释学等等。上述所有这些科学在方法上都不是天真幼稚的。它们均有自己的本体论问题意识,都对它们自己在现实研究的相互联系中的位置进行了考察。所以,无论在语义—方法问题上还是在存在意义的加强性问题上,情况都是一样的。海德格尔都声称根本不存在对意义问题的理解——可是实际上这类问题到处被提出:在实践的道德生活中常常提出的加强性问题,而在科学中常常提出的则是方法论—语义性问题。

海德格尔一定是想达到什么特别的目的。但他具体想要什么,人们还不清楚。他很成功地制造了一种紧张气氛,然后才提出他的论题。恰恰在关于人的研究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科学自身并不清楚,在什么意义上让人作为实存而存在。从做法上看,似乎可以像对待世界中的其他现成在手的对象那样来对待人,可以以此获得关于人的整体概观。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循着人生此在的一种自发倾向:此有倾向从实存出发去理解它自己的存在,此有本质上是不停地并且首先地与此实存之发生联系的;也就是说,此有倾向从“世界”出发理解它自己的存在。但是这实际上是人生此在的自我蒙蔽。只要人生此在一息尚存,他就不会像一个对象那样成为一个做完了的、完整的、结束了的东西,而是永远向未来开放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东西。“可能-是”是属于人生此在的。

与其他的实存不同,人同自己本身的存在有着一种关系。海德格尔把这种关系称之为“生存”,生存具有“及物性”意义。而人生此在的不及物性被海德格尔称之为“被抛性”:“难道人生此在自己为愿意或不愿意进入人生此在自由地做出了决断吗?”但是当我们不及物地存在在那里时,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及物地成为我们不及物地存在的那东西。我们不及物地已经所是的,我们就能够且必须及物地是。后来萨特为此发现了表达方式:“从人为何故而被构成的那个‘何故’处,人须再行创造。”我们是一种同自身的关系,并因此是存在的关系。“人生此在实存性的最显著的特征恰恰在于,它是懂存在的。”

“实存的”这个表达指称任何存在的东西。而“懂存在的”是用于指称那种关于实存之好奇的、惊诧的、恐惧的思想活动,对于有我、和居然有某某内容存在的思考。譬如格拉比无法模仿的名句“只来世上一次,而且恰恰是Detmold的白铁工”,就是存在之论。人生此在或者生存就意味着,我们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感觉到,我们是(存在着)。我们从来不会像现成在手的东西那样成为一个成品。我们不会走出去围着我们自己看来看去。在任何一点上,我们都是向未来开放着。我们必须引导我们的生活。我们把我们交给了自己。我们是我们的未来之生成。(《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及其时代》)

马丁·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两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赖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特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赖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存在与时间》是他为晋升教授职称而发表的尚未完成的手稿。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日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海德格尔(1889~1976)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赖堡哲学讲座教授。早年在大学任教期间,海德格尔经历了时至今日仍是人们难以理解的一段情感。很显然爱情的双方是不平等的,也许在人类能感知的所有感情中,这是唯一从来就不平等的一种。成熟的思想家、大学的教师海德格尔对青春妙龄、情窦初开的阿伦特的爱是极度自私的,并且有始乱终弃之嫌,但阿伦特始终爱着她的老师和第一位心上人,即使在她终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并且有了自己情投意合、宽容大度的丈夫之后,她仍然主动去找这位老师情人。在他们之间,思想上、观念上的根本性差异已经变得毫无作用。海德格尔承认《存在与时间》的写作归功于阿伦特的激情。戏剧性的是这本书带来了成功也终结了他与阿伦特的爱情。在他看来写作是第一位的,他不会把阿伦特的爱置于他的写作生涯和世俗成功之上。于是一封信打发了她,不知他能否记得当初自己就是用同样的方法追求到阿伦特的。无论我们怎样想象爱情的魔力和思想家的宽容,都会为阿伦特黯然神伤甚至愤愤不平。有人说他们的传奇故事是对人类理智的挑战,我们无法用谈论“男女绯闻”的常人思路和语言来叙述他们。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段感情的旅程与他们的写作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个世界因文生爱、因爱生文者有之;婚外恋、师生恋或者持续终身的初恋者有之。凡此种种街谈巷议、餐前饭后,都流于口耳、逝于岁月。而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故事何以被人们如此长时间的关注?或许在于他们水火不容的思想立场;或许在于阿伦特的勇敢睿智;又或许在于她的多情执著,时间在她的身上永远停在了18岁。

纳粹运动兴起后,海德格尔参加了纳粹党,并出任弗赖堡大学校长。他与那时的青年运动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并和某些德国青年的发言人保持某种亲密关系,如恩斯特·荣格尔。他曾宣称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时代已终结,新的德国社会主义正在到来。在就任弗赖堡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他曾经把“劳动力服务”、“军事服务”说成是和“知识服务”一样具有同样的合理性。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为纳粹宣传提供了某种手段,借此可以利用他的演讲来为某些政治目的服务。海德格尔也曾热情地参与那种与“新领导原则”相一致的该大学体制的改革,并把希特勒主义的某些外在形式(比如,所谓“德国式的致敬”——嗨!希特勒!)引入学术生活,解除或揭发具有反纳粹倾向的人,甚至借助报纸来直接参与国社党的选举宣传。

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战后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宣称,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远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现象学基本问题》、《真理的本质》、《林中路》、《演讲与论文集》、《走向语言之途》、《技术与转向》,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为精彩。

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关注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开始便很明确:这里讨论的基本问题可以说只有一个:存在。故而哲学在这里被定义为“关于存在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探问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在第一部分中,海德格尔列出并分析了关于存在的四个命题:1)康德的命题:存在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2)可以回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经院哲学命题:存在者的存在状态可以区分为实存与实质;3)近代存在论的命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4)最宽泛意义上的逻辑学的命题:所有存在者都可以在无碍其存在方式的情况下用“是”来言说:系词的存在。

海德格尔真正成熟的语言观集中体现在他发表于1959年的《走向语言之途》中所收的几篇论文之中,在那里,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语言问题的基本观点。在其中的《语言的本质》一文中,海德格尔指出,我们与语言的关系绝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元语言学问题,而是我们不得不在语言中感受语言,他的意思是说,不要把语言看做某种外在的东西加以研究,我们就生活在语言之中,认识语言就是认识我们自己,而认识我们自己就必须认识语言。

同类推荐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玩儿》和《笑场》。脱口秀大会嘉宾于谦和李诞经典代表作。《玩儿》于谦;人称谦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素以谦和内敛、大智若愚、随遇而安著称。在《玩儿》中,谦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吸猫的趣事,字里行间弥散着老北京独有的亲切、局气、厚道、风趣。谈到小动物时更是妙语连珠,一派赤子之心,喜悦溢于言表。于谦交往朋友;不分职业贵贱,只分共同爱好。“团长”、老六、三哥、九爷……一起玩的朋友中有现役军人、有工厂工人、有曲艺大腕、有无业游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几十年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到九爷、七哥等等京城大玩家时,江湖老手的那股子傲里夺尊的架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写到三哥这样的底层百姓,笔下又自然流淌出柔软、悲悯与同情。这是一本温厚的百姓故事。由小见大,由爱好见品行,由百姓烟火见世道人心,韵味十足,堪称佳品。《笑场》:《吐槽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李诞首部作品,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李诞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 总道人间惆怅:史啸虎诗词选

    总道人间惆怅:史啸虎诗词选

    作者精选了自己所作230余首(阕)诗词,并给这本诗词选起个书名叫《总道人间惆怅》。近体诗词本身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这几十年来中国有很多有识之士并没有放弃对古人留下来的瑰宝——格律及其诗词的研究和增华。他们在坚持,在创作,在按照祖先留存下来的格律写诗填词,吟而诵之。他们的不懈努力对于在迅速现代化的中国保留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也是不可抹杀的作用。作者也为自己能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欣慰。作者衷心期望我们的中华文化瑰宝——近体诗(词)能够尽早地步入千家万户,经久不衰,重新焕发生命力。”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 情感的故事

    情感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热门推荐
  • 旧城喜句

    旧城喜句

    每个人生来都如一个谜,求知最后的谜底,也许能知道自己将前往何方——我们就是重重迷雾下寻找出路的人。骆小四,正是这么一个人,缺点很多,不大招人喜欢,却对自己所理想的生活充满执念,无论在什么关头,他都没有选择放弃……我祝愿他有一个好结果,也祝愿同样对生活拥有执念的你们有一个好结果。
  • 蚂蚁的歌谣

    蚂蚁的歌谣

    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该稿件有爆发的张力、神奇的故事性、叙述的逻辑力量和结构策略的多重指向,足以让读者沉迷其中,却同时感觉到对自身智力的挑战和提升。有智慧的故事性,呈现出来的不是阅读的快感,而是解密的诱惑。
  • 误娶堕仙:王爷狠狠爱

    误娶堕仙:王爷狠狠爱

    “王爷,王妃还在睡那,您还要?”“本来就没指望她动,为了下一代,我只能自己动了。”旁人笑,他也笑,望着屋内的人一脸宠溺。他的王妃,并非是名门富贵,只是一个被师父遗弃了的堕仙,可是,在他心中却是洁白的月光。
  • 清廉案

    清廉案

    “为何你宁可抗旨也不愿娶我?”“家有悍妇,不敢纳妾”几天后,满京城都在传丞相的夫人有多么的剽悍,居然将他们英明神武的丞相管的死死的连纳妾都不敢可是,丞相哪里来的夫人呢?真是稀奇“主上,让属下把造谣的人抓回来处置吧”软榻上的男子微微一笑“不是谣言”他已婚良久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欲猎杀

    权欲猎杀

    魔术师许经年穿越了,可一切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能力多变的灵徒,破坏恐怖的灾祸,新奇多变的机关术,各种陌生的事物扑面而来。从游荡人间的噬心鬼到几近消失的巫蛊术,从一个恐怖的诅咒娃娃到没落王国的灭亡复兴。这是一个异界版“毒液”的成长故事,这是一条堪称艰辛利器的苟命之路。在阴谋和算计的交锋中尔虞我诈;在复仇和猎杀的道路上拼命挣扎;在权力和欲望的角逐中渴求真相。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
  • 霸少专属:重生娇妻不好惹

    霸少专属:重生娇妻不好惹

    林雪死了,为了救失去理智的表妹,自己却撞上了呼啸而来的大卡车……醒来后,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身旁竟是一个衣衫不整的英俊男生。那个她从未见过的男生怒视着她,仿佛她肮脏不已。他憎恶地对着她吼道:“苏映雪,我没时间陪你演戏,昨晚的事只是一场意外,你别指望我会再看你一眼。从今以后,你有多远给我滚多远!!”说罢摔门而去……林雪惊魂未定。一直到后来,她才震惊的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
  • 撩妻上瘾,帝少心尖宠

    撩妻上瘾,帝少心尖宠

    “我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穿好衣服。”宋相思看着酒店大床上的那对男女,声音冰冷,面无表情。宋相思成功捉奸,没想到刚刚逃脱了渣男,又将自己送到了渣男叔叔手中……
  • 宇宙泪

    宇宙泪

    蓝色的星球更像是一滴宇宙的泪珠,其中的生灵又将是什么样的感受?
  • 辰似安阳

    辰似安阳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女主飒,男主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