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12500000027

第27章 精神现象学(1)

黑格尔Hegel(德国1770年-1831年)

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费希特和谢林开始了哲学的改造工作,黑格尔完成了新的体系。从人们有思维以来,还从未有过像黑格尔体系那样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

在西方哲学史上,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黑格尔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古典哲学的最杰出的代表;或者也可以说他是西方传统哲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这意味着他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分水岭,他之前的西方哲学都属于西方传统哲学,从他之后,一直到现在,则属于西方现当代哲学。

有一位古代哲人曾这样说:在诗歌中只有激情和技巧,而在哲学中却有诗意和智慧。伟大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一生的精神活动向世人明示了:真正的思想家应当是诗人哲学家,真正的诗人也应当是哲学家诗人。黑格尔哲学就如诗如画,富于个性色彩,具备独特魅力。它符合时代精神,它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它化作有生命的东西,潜入到人类通向智慧王国的滚滚洪流中,放射着诗的光辉。“黑格尔扬起风帆,周游世界,勇敢地进入了思想的北极。”他拉开沉重的哲学帷幔,敢于窥视美杜莎而不惮于化作岩石。他永远是一个有诗人般浪漫气质的英雄式哲学家。他的《精神现象学》作为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便集中体现了他的超常的哲学才华。整部书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哲学体系,其中充满了现实而卓绝的智慧,蕴藏了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黑格尔年轻鼎盛时的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哲学王位的坚定基础。

黑格尔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一流的经院哲学家,大都是黑格尔主义者。在宗教学领域,还有许多新教神学家追随着黑格尔的脚印。早在19世纪中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就对社会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尔·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是黑格尔的信徒,他继承了黑格尔思想的某些核心要素,比如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并将其贯穿于自己的学说体系中,然后付诸于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今天,西方的很多学者仍然摆脱不了黑格尔的影子,黑格尔庞大的体系建构始终是他们难以企及的。黑格尔派或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历史现象。但黑格尔哲学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启发当代人的思想。作为一代哲学巨人,黑格尔给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他的代表性著作《精神现象学》完整地体现了他的思想精髓。

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不仅概括地说明了这部著作的意义、内容与观点,而且包含了黑格尔未来哲学所依据的基本观点:真理或者说“绝对”,是一体系过程;真理是科学的概念的体系,实指真理是概念的发展过程;“绝对”是主体,是主体与客体不断对立又不断统一的发展过程。

此外,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还指出,《精神现象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对于人的意识从最低级的阶段“感情的意识”达到“绝对知识”即“纯粹概念”所经历的漫长道路的描述。可以说,《精神现象学》可以被刻画为一本哲学游记:它为我们描述了意识通过历史向着自我认识进行的旅程。黑格尔说,现象学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灵魂之路”,通过这些阶段,灵魂一点一点地察觉到自己先前意识阶段的不足,觉察到我们作为思想和行动之出发点的各种历史的相对的先验预设的缺陷。人的意识从最初的最直接的感性阶段到“绝对知识”的漫长道路,在黑格尔看来,可分为三大段落:

第一个大段落包括“意识”、“自我意识”、“理性”。所讲的是个人意识发展史,这里也讲了许多社会意识,但那只是作为一种例证。首先,“意识”是指人的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又可划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三种细分加以论述。其次,在“自我意识”中,主体与客体得到了初步的统一,在这一阶段意识以自身为对象,经历了“欲望”、“主奴关系”和“苦恼的意识”等阶段。最后,当“自我意识”发展到“理性”阶段,意识由否定对方的态度转化为肯定的态度,从而认识到“实在即理性,理性即实在”。这是理性所断定的原则,也是主体与客体进一步的对立统一。照黑格尔看来,从意识、自我意识到理性是个体意识自身发展的圆圈运动;精神则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宗教是绝对意识的现象形态,绝对知识是绝对意识的本质形态。而“个体意识——社会意识——绝对意识”则构成人类的主体活动,即意识形态或精神现象辩证发展的圆圈。

第二个大段落是“精神”,这里所谈的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是意识发展过程的扩充,黑格尔认为,个体性与普遍性,主体与客体要得到进一步的统一,就不能停留在只囿于个人意识的“理性”阶段,而必须在社会历史中实现自己、社会。理性只是单纯意识发展的顶点,它是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高峰,是人类长期生长发育并在客观条件影响下形成的,黑格尔认为理性是超于人世的,当它下降尘世与这个世界合而为一时,它便成了精神。伦理是真实的精神,也就是客观的精神,伦理实体在其自身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中自行分裂的本性,使分裂为不同方面的伦理本质,即“它分裂为一种人的规律和一种神的规律”。

第三大段落包括“宗教”与“绝对知识”两个阶段,在这个大段落里,意识以无限的、无所不包的“绝对”为对象。在以前诸阶段里,意识的发展始终停留在有限的范围内,主客观的统一并未最终实现,只有在“宗教”与“绝对知识”阶段,意识才进入无限,从而最终实现主客观的统一。宗教感情是主体矛盾集结无法排遣的一种苦恼情绪,它祈求托庇上苍给予心灵的慰藉,以缓解自己的郁闷心情。一个人尽管不信仰宗教,但这样一种感情总会流露出来的。宗教包括“自然宗教”、“艺术宗教”、“天启宗教”三个阶段。只有意识发展到“绝对知识”的阶段,才是以精神的形式认识精神,即以概念的形式来认识概念,宗教的表象形式、宗教的对象性质,限制了它圆满地表达意识的最高形态,因此它必须发展成为以绝对理念为中心的绝对知识。他把“绝对知识”又叫做“哲学知识”,哲学是以概念的形式把握绝对。至此,主客体达到了最后的最高的统一。

作为意识发展史的精神现象学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运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分析人的意识、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由最低阶段以至于最高阶段分析其矛盾发展的过程。精神现象学可以被认做“意识发展史”,这一特点,恩格斯说得最为简单、明白、扼要。恩格斯说:“精神现象学也可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在其发展阶段上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说到这里必须区别开黑格尔对“意识”和“精神”这两个名词的狭义和广义的用法。狭义的意识只是精神现象学的最初阶段,它只是指“关于对象的意识”而言;就意识“关于它自己的意识”而言,则是自我意识。所以狭义的意识不仅和精神不同,而且和自我意识也有区别。但广义的意识则包括一切意识的活动,如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都可说是意识的各个环节。当黑格尔说“意识发展史”、说“意识的诸形态”,或者说精神现象学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时,都是指的广义的意识。至于狭义的“精神”,则只是精神现象学中的第四个大阶段所论述的精神,这主要是指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民族意识等群体性的意识。简言之,狭义的“精神”一般是指“客观精神”;而广义的“精神”,则包括意识、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绝对精神等环节在内。广义的“精神”与广义的“意识”在许多地方是可以互用的。

黑格尔本人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中都曾说:“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就是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说:“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过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这就更明确说出,精神现象学所论述的是意识获得的科学或知识向科学发展的发展史或形成史。黑格尔又把精神现象学概括为“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他在这里以及本书中许多地方所谓“经验”都是指“经历”或发展过程。换言之,“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也可了解为“关于意识的形成史或发展史的科学”。

黑格尔所以能够发挥出“意识发展史”这门学问,也还是在前人提倡号召的基础上提高发展而来的。最早,德国浪漫文艺理论家希勒格尔曾提出“对人的精神的真正的发生发展的研究实际上应该是哲学的最高任务”的号召。

席勒在他的《人的审美教育通信集》的第24封信里,把人及人类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环节或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单纯忍受自然力量的压迫;在审美状态中他把自己从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自然力量。”

费希特1804年至1805年冬在柏林所作的《当前时代的基本特点》讲演中,把人的“世间生活”或“人类逐渐教养的过程”分为五个时代。也可以说是“理性发展史”的五个时代,费希特企图描画出人类的教养和理性发展的阶段,其提出的任务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有相同之处。他的粗疏简略的“理性发展史”也恰好为黑格尔较系统的“意识发展史”开辟了道路。

谢林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里也说过:“全部哲学应看成自我意识前进着的历史……为了确切和充分制定这个历史,主要在于对历史的个别时期及每一时期中的个别环节,不仅要加以明确划分,而且又要表明它们彼此的次序,可见任何有必然性的环节是不可以被躐等越过的,而这样就提供全体以一个内在的联系。”

费希特和谢林都同黑格尔一样曾经想要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类似“精神现象学”的东西,或者叫做“理性发展的各个时代”,或者叫做“自我意识的前进历史”,或者叫做“意识发展史”。

同类推荐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阳春集

    阳春集

    《阳春集》作为冯延巳词作的集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既流露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样悲春伤秋、相思恨别的细腻情感,也时常发出“人非风月长依旧”这样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由此劝君珍惜年少时光,不负人生。《阳春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有评:“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作者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从问题意识出发,对能代表20世纪后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不仅揭示出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显示出20世纪文学思潮的整体感,而且对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作出了较为客观公允的价值判断。《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观点新颖,立论客观公允,具有新锐的学术勇气和严谨扎实的学风,是国内20世纪文学思潮研究中较有分量的理论专著。
热门推荐
  • 御赐皇妃夫君快过来

    御赐皇妃夫君快过来

    暂无。。。。。。。。。。。。。。。。。。。。
  • 余烬之国

    余烬之国

    “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义正言辞一点,这样的话小姑娘就不会再缠着我了?”带着一名自称女仆的女孩在王都圣学院刻苦进修魔法的三阶神职者天才新生,西泽·瑞安在午夜望着平静的北海,一边喝酒一边自我感慨道。————新纪39年。被世人誉为神明之下最强者的漆泽皇帝伦瑟在哀叹中病逝。次年,年幼的皇子消失在一场动乱中,人们将荆棘之冠献于公主,自此女皇即位,万民于王都齐呼,寂静的颂唱携着无尽的回音响彻此世。十一年后,一个名叫西泽的孩子从边域海城来到王都,身边还跟了一个自称女仆的小姑娘。西泽本以为自己来到王都是刻苦修习的,但事情的进展却总是出乎意料的顺利。隐藏在幸运之下的,到底是成神之路,还是某人手中一张偌大的棋盘?想知道一切的话,就用自己的手一点点探求吧。————通俗版:带着女仆在王都学院进修是什么体验?西泽:谢邀,真的很烦。
  • 巫警

    巫警

    一个意外得到上古巫师传承的青年,懵懵懂懂进入警界,会发生怎样的传奇故事?古武世家的故事,传承门派的故事,古代皇室的故事,遗失的世界的故事,各种神秘鬼怪,尽在《巫警》之中。
  • 青梅开桃花败

    青梅开桃花败

    喜欢的人住在我家隔壁对我来说就是幸运沈柯我的小竹马隔着一条街的喜欢七年之痒那么久的暗恋我喜欢你你喜欢她尽管如此能和你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还是觉得上帝是爱我的我是如此的幸运。如果有一天你会爱上我的话请在我绝定放弃你之前告诉我你说你爱的是她我祝你幸福然后去偶遇不到你地方邂逅我的幸福“可是,沈柯忘不掉你我要怎么幸福?”
  • 关于夏天的七年

    关于夏天的七年

    那年盛夏,男孩再次遇到了念念不忘的女孩,可她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同学你好。”“夏同学。”“许同学。”“七七。”“许年。”
  • 快穿之天道是个小姑娘

    快穿之天道是个小姑娘

    身为天道,无有却只是肉体凡胎的凡人,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 重生西游成大圣

    重生西游成大圣

    齐天大圣好,还是斗战胜佛好,都不如逍遥快活自在的好。这一世,立地成圣,我掌封神。
  • 名侦探世界里的和尚

    名侦探世界里的和尚

    头顶虽然秃了,但身手却能一骑当千!不会破案的小和尚,真相靠拳头打出来!试图改变好朋友工藤新一的命运,可新一却惨遭杀害!所有人的命运都在混乱中重新抉择。毛利大叔:我是真正的名侦探。小兰:新一走了我也不想活了……贝尔摩德:好清秀的小和尚~药师寺苍真无法想象,没有工藤新一的名侦探世界到底将走向何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日漾彩(AK系列之四)

    夏日漾彩(AK系列之四)

    有哪对情侣分手分得像他们这般不干脆的?本来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合伙人”的关系,可没想到竟然会被双方父母逼着结婚!这还得了吗?郎“无情”妾“无意”的,假戏真做?弄假成真?拜托,这不是言情小说才会出现的吗?他们?唉,也不是没可能啦,怎么说,现在都已经动心了,可,怎么他的情路就如此坎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