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9800000035

第35章 十诫(2)

这样富有良心的故事,几乎都是按照传统的开始、发展、结局模式展开,甚至还出现了“三一律”式古典的叙述。但是这样的开始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始。基耶洛夫斯基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常常从偶然处讲起,在一开头就将角色和观者的生活进行了类比综合。那些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物,脸上带着漠不关心的沉默表情,就像昨天和你擦身而过的某个人。画面依旧,冰冷的冬天。冬天是个抚慰的季节,诗人兰波曾这样说过。

人类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基耶洛夫斯基对海德格尔“是什么”之类的命题论调并不感兴趣,他的视角总是投向那些回到家中关上门的自己。他总是试图弄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如此执著于冬天的图景,冬天是个抚慰的季节。因为这种抚慰,再深沉的绝望都不是盲目和彻底的。所以每个故事都没有一锤定音的明确结局,终点处开放着,它们面朝每个可能的观众,等待着春暖花开的时节。

或表达或理解——两种电影观。表达的意思是外倾性的,意味着占有。比如看昆德拉的小说,一路看下去,赞叹的同时只能念念有词:这样的人该活得长一点才好!基耶洛夫斯基显然是属于后者的,他的电影更多地是想理解什么。理解带有更多的个人色彩,竭尽所能地接近那些感性的主题,淡化电影的知性不足。所以角色的观点统一在导演的视点之下。局外人的手法,演员大多表情压抑,行为孤僻,克洛蒙·西蒙对于影片的态度是它应该封闭在银幕这个艺术品中,而基耶洛夫斯基的大多数非封闭的故事,总是毫不留情地将人物推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基耶洛夫斯基,始终不肯原谅自己的人。为了一个不超过5分钟的吻投身影像的人,相信电影的人,相信到几乎忘记了离开银幕的人,有着和电影完全相左的时间和空间的人。“过度思考,要么变得不幸,要么变得神秘。”基耶洛夫斯基是不幸的还是神秘的,恐怕只有神知道。

(陈彦军)

用感受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而不是用理论或学说思想。基耶洛夫斯基对时代生活带着艰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线恻隐的阳光,穿透潮湿迷蒙的迷雾,极富感性的语言带着只属于他自己的紫色的裂伤。

——中国著名学者刘小枫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的基耶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

在基耶洛夫斯基的童年时代,他的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并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就会搬到另一个城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2年之久,直到父亲最终死去。父亲久病缠身,再加上母亲的薪金微薄,所以母亲有时不得不把基耶洛夫斯基和他的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而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对于这件事,基耶洛夫斯基在日后的回忆中这样评论:“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走而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

克日斯托夫·基耶洛夫斯基因为从小就受到父母的鼓励,所以基耶洛夫斯基比其他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触书本的机会。也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阅读,塑造了后来的这位善于在自己的电影中进行思考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不断地搬家也给了年轻的基耶洛夫斯基以更多的接触当时社会的机会,使他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实的可能,而这一切都为他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1957年至1962年间,基耶洛夫斯基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在此后的4年里,他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学习导演课程,毕业作品也是一部名为《来自洛兹小城》的纪录片。凭借着纪录片《照片》,年轻的基耶洛夫斯基早在1969年就登上了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并致力于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恪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发生在1971年的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另一部纪录片《初恋》则在1974年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了金龙奖桂冠。凭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他曾为国家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74年,基耶洛夫斯基终于因为意识到纪录片的局限性才开始了他作为剧情片导演的艺术生涯。这种选择上的转变,无论是对于基耶洛夫斯基个人,还是对于世界电影史来说,都堪称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因为从这一时刻开始,世界电影史上又多了一位杰出的大师,电影殿堂中也因此增添了一大批极具艺术和思想价值的经典之作。从1981年的《盲打误撞》开始,基耶洛夫斯基一次又一次为全世界的观众献上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十诫》以及后来的《蓝》、《白》、《红》三部曲等电影杰作。

在完成了这些不朽杰作后,身心俱疲的基耶洛夫斯基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并连续两年没有推出新的作品,以至于有关他决定放弃导演职业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后来,他向世界宣布,自己已经开始计划拍摄一套名为《地狱》、《炼狱》和《天堂》的三部曲。可是作品尚未开拍,他便因心脏手术不成功,于1996年3月13日离开了人世。

他死得如此匆忙,以至于全世界热爱电影的人们还来不及向他道别。这位被称作“当代欧洲最具创造力、最具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就这样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刻突然离开了我们。如今,面对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悲凉,我们的大师已不再会发出他那充满了艺术智慧的声音了。而我们也只能在他的电影中重温这一切,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向这位终生致力于描摹人生困境的抒情诗人道一声:珍重,再见。

基耶洛夫斯基曾告诉我们:“你不是独自一人。”

尽管天才有时候确实是孤单和寂寞的,但这并不妨碍有时候他们也能在不经意间遇见足以交相辉映又堪称知己的同路人。对于基耶洛夫斯基来说,克日斯托夫·皮斯雅维兹就是这样的一位伙伴。在拍摄影片《无止无休》时,正值波兰实施戒严法期间。基耶洛夫斯基想拍一部有关法庭的影片,需要认识法律界的人士。有人提出了两位人选,基耶洛夫斯基选择先见一位,正巧他就是皮斯雅维兹。两个人因为谈得投机,于是便开始了珠联璧合的绝配搭档。这两人的合作之精彩,绝对能够与马丁·西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等著名的影坛组合相媲美。基耶洛夫斯基的去世,也使皮斯雅维兹失去了一位可以共同思考、共创事业的亲密战友。现居波兰的皮斯雅维兹在写给东京电影节的信中,还提到了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近年在爱尔兰、印度等世界各地重映时依旧受到观众热爱的事情,而这也正是最让他感到欣慰和快乐的事情。

由汤姆·蒂克韦来执导被称为基耶洛夫斯基遗作的《天堂》,或许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因为汤姆·蒂克韦的成名作《罗拉快跑》被普遍认为受到了基氏名作《盲打误撞》的影响。这次的《天堂》,则是他向大师表示敬意的机会。

至于当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刘小枫,也是基耶洛夫斯基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位同路人。刘晓枫对基耶洛夫斯基推崇备至,曾专门在《沉重的肉身》书中撰有《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一文,称其为“用电影语言思考的大思想家”。对于基耶洛夫斯基的病故,他说自己首次“对一位同时代思想家的去世感到悲伤”。这篇文章也曾在《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晓枫是将基耶洛夫斯基这位电影大师推介给中国思想界的第一人。

同类推荐
  • 古玩行捡漏笔记

    古玩行捡漏笔记

    本书主要从自身和人际关系两个大方面入手,分别进行阐述。从自身来讲,分为“外表”和“内在”两个方面,引入不完美这个话题。又因为自身的不完美,从而开始对人际关系的审看。从亲疏远近的各个层次,选取不同的实例故事,以不同的切入点讲述人际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不完美的情况,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
  • 世界艺术美学(上)

    世界艺术美学(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艺坛轶事(下)

    艺坛轶事(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69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欢的样子

    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欢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少困惑,这些困惑源于爱情、职场、梦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爱情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最终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Mr/nuoha.com;职场中如何“打怪升级”成为大Boss;梦想与现实我们该如何取舍;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如何处理才能不再困扰着我们……十点读书爆文作者、万九客栈沈掌柜结合自己的经历带着你重新思考,进而让我们认识那个昏昏欲睡又蓄势待发的自己,重新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 超能力魔校

    超能力魔校

    阴谋?能力?爱情?我得到了什么,到最后我失去了全部,只剩下仅有的骄傲陪着我度过所有难眠的黑夜……
  • 你是黑夜,我是星辰

    你是黑夜,我是星辰

    当了十几年乖乖女的苏绵绵已经习惯了把自己藏在人海里过着每天都平淡无奇的生活。可有时候,无论自己是多么的不起眼,总有人能在人海里一眼找出自己,也总有人会在身后默默仰望这个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生活的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写给远方迷路的爱情

    写给远方迷路的爱情

    最好的时空,最好的青春,总想把最好的自己给你。可是,我们跌跌撞撞,终究还在世界的两端迷失,终究没能够走向彼此。这是我们的命,也是我青春最大的哀伤。——楔子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 行走于泰拉世界的空条承太郎

    行走于泰拉世界的空条承太郎

    为救女儿徐伦而不幸丧命的空条承太郎竟在阴差阳错下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泰拉世界。在这个世界,有恐怖的天灾肆虐,有神秘的源石引人疯狂……且看承太郎如何在这个世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作者学生党,更新随缘)
  • 精灵大贤者

    精灵大贤者

    当世界初生走到第一个万年:精灵们还沉醉在自己的理想乡中之时,人类文明的燎原之火正在烧遍各个大陆;束缚龙族的诅咒即将被破除,咆哮的龙炎即将主宰已宁静数千年的天空;剑与魔法的光辉尚未出现,超凡的秩序尚未确立,一些智者们却已经开始接触世界的真实;破碎的文明正在混乱与邪恶之中重新燃起,黑暗的洪流正对这片纯净的天地虎视眈眈;当世人还在为臆想中的神明添砖加瓦,真神的光辉却已经在血与火之中即将破壳而出……在这样一个历史即将决堤涌出的平静夜晚,尚不知道这一切的精灵王子诺兰默默决定,自己要成为这个新世界的魔法之祖!……这是一个后来被称为大贤者的精灵,在创世之初、神代之始、文明发展的间隙中留下足迹的故事。诺兰:快和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年8(划掉)~书友群:684263558
  • EXO之我是坏女人

    EXO之我是坏女人

    “李西奈!你这次又考了全年级最后一名,你还有没有点上进心?!”老师拍着桌子怒骂道。“……”“以后以这样的成绩,出去社会怎么生存?怎么养活你自己?怎么赚钱养家?”老师说的越发生气,越发大声。“——嗖”一直中性笔稳稳的扎在了老师身边的布告板上。此时全年级第一的吴世勋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她,我来养。”老师冷笑一声,“你,你算她什么人。”不是问句,而是肯定句。
  • 火星太白的人类史

    火星太白的人类史

    2015年,黑夜,在200层高的摩天顶楼,看人间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华。屋内,巨幕电视正在播放晚间新闻,美女主播说:"在亚洲,有一位超人类智慧的女科学家已经从理论上找到了黑洞与白洞交界的秘道,将通过实践进一步研究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