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绝经。自然绝经通常是指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据全国协作组资料,我国妇女的绝经平均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如在40岁以前绝经称卵巢功能早衰。
第三,绝经后期。卵巢进一步萎缩,其内分泌功能逐渐消退,生殖器官萎缩。
绝经前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激素缺乏,使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一些血管运动障碍和神经精神障碍的症状。血管运动障碍可表现为潮热和出汗;神经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和头痛等。
(6)老年期。
一般60岁后妇女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已衰竭,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低落,不足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骨代谢失常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因为内分泌的变化,女性会出现一些潮热、出汗、心悸等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易造成恶性循环。表现为焦虑、多疑,恐惧某些事情的发生,产生悲观情绪、担心变老、缺乏信心等,此期要保持乐观与积极态度,应得到家人及社会的关心,并防治更年期疾病。
如果按照女性生理特殊时期则可以单独划出安全期与受孕期、妊娠与产褥期及更年期三个时期:
女性的安全期与受孕期:
安全期是与受孕期相对应的。我们都知道,受孕的第一步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女性一次月经周期通常只排出一个卵,而卵子的受孕能力(即存活)自卵巢排出后算起,最多只有24~48小时(在输卵管内等待受精),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的寿命约2~3天,所以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也叫“危险期”、受孕期。
卵巢排卵一般在月经14天的前后2天内(具体看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排卵日通常是前后两次月经的中间那几天。在没有排卵的时间,是不可能受孕的。有排卵时,碰到精子才能受精。
一般来说,安全期大约为月经前7天和月经后8天,距离行经期越近,避孕的可能性就越大。
事实上,由于月经期不能性交,应将月经期从安全期的范围内剔除。
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从月经干净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为排卵前安全期,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这是因为有些妇女有时受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等影响使排卵提前,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会缩短,而自己并不知道,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先后排两次卵的机会是极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较安全。
最佳的生育年龄段研究表明:中国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4~34岁,母亲在24~29岁时生下的孩子易成才。
妊娠与产褥期:
妊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孕妇情绪比较脆弱,易激惹、焦虑不安,对异性兴趣明显下降,对自己及胎儿关注增多,担心胎儿发育不正常,生育后对家庭及工作的影响,生女孩遭到冷遇等。分娩期孕妇会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安心理,害怕胎儿异常、难产时又改剖宫产等;有人到预产期无产兆,容易失去信心与耐心。因为产后生理变化,人体的激素发生很大变化,产后两周内特别敏感,易受暗示及依赖性较强,故要保持产后心情愉快,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等心理障碍。
女性的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医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更年期,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女性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女性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扰,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每个到了更年期的女性都要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保证顺利地度过人生转折的这一时期。
具体表现:
30岁左右: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
30~40岁: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乳房下垂、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征明显衰退、减弱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
40~55岁:出现失眠、多梦、盗汗、潮热、烦躁易怒、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
55岁以上:肾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缩。
二、什么是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徵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在脏腑方面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等特有的疾病。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
1.中医女性体质特征
人类两种性别之一的女性,以骨骼纤小、音调尖细、皮下脂肪丰富和具阴道、子宫及能产生卵子的卵巢为特征。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女性以七为基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十四岁)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根据具体情况,有的女性在40岁就开始更年期,有的女性在60~70岁才开始出现更年期症状体征;有的人出现症状体征仅仅几天,有的人更年期症状持续几年,甚至有的人更年期持续十几、二十年。
2.女性的健康生活方式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早晨起床或午休之后,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湿润脸部,顿时就有一种头清眼明的感觉,精神也为之振奋。在冷水洗脸的过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结构,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可见,冷水洗脸不仅利于卫生,也利于美容。冷水洗脸的保健作用还在于: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患者也有益处。当然,洗脸用的冷水温度也不能太低,以高于10℃为宜,这样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会有一种温热感。
温水刷牙——健牙固齿
刷牙前,牙刷不要沾水,也不要用水漱口,水会使牙刷、牙膏、牙齿的摩擦性减小,刷牙时最好采用温水刷牙。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长期用凉水刷牙,就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现象。温水刷牙还能有效减少牙刷刷毛对牙龈的刺激,有效避免牙龈出血。经常给牙齿和牙龈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牙齿的寿命要比人体的寿命短,其根源是出在“凉水刷牙”这一习惯上。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适宜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龈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用温水刷牙有利于牙齿的健康,反之,长期用凉水刷牙,就会出现“人未老,牙已老”的结局。日本厚生省的一项调查表明,牙齿的寿命比人的寿命平均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凉水刷牙”这一群体习惯上。实践也证明,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既利牙齿,也利咽喉和舌头,还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
§§§第三节中医文化之于老年健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永远增长的是他的年龄。古人划分高寿,以60岁为下寿,80岁以上为中寿,超过90则被称为上寿。
老年人在各个年龄又有很多别称,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给予褒义称谓。60岁:花甲之年;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88岁:米寿——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老年期有两种心理,一种是不服老,不注意保养;另一种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总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老年期可能经历退休、家庭矛盾、丧偶等一系列问题,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促进健康与延缓衰老,处于老年期的老人们应扬长避短,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使自己更加充实。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在《龟虽寿》中有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辨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药王孙思邈,是个百岁老人(传说中孙思邈的年龄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第六种说法是168岁)。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辉煌成就,受到人们的崇敬,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通晓养生之术,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才能年过百岁视听不衰。
身为老年人的同志们请关注,家有老人的人们也请关注,青少年们也请关注,你们一样终有老去的一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老年健康。
一、老年人的体质与养生
1.老年人体质特征及生理特征
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头发、眉毛、胡须变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我国老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大于60岁。老年科大多诊治老年人罹患的内科疾病,像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高血压、冠心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均是常见的老年病,因此,老年科的诊断治疗范围涉及内科的各个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老年科更侧重于在老年人退化的组织器官的基础上,因疾病诊断治疗的特殊性,生理年龄大、合并内科疾病多的老年人尤其适宜到老年科就诊。一些医院的老年科可能对某一方面的老年病更有专长,而外科疾病通常需要到相应的专科就诊。
2.老年人养生须知
据报道,曾经在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表现健康、与疾病极少打交道的人却往往来不及步入长寿的行列,便离开人世。
为何说老人体弱多病者的寿命得以延长?
首先,通常体弱多病者大多蕴含一种求生欲望所赋予的本能,因自知有病,常能珍惜和保养自己的身体,长期调理得当,往往比那些“壮”而忽视自我保健的人更长寿;而自觉没病的人容易麻痹大意,以致忽视了各种危险信号。
其次,体弱多病者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每“拼搏”一次,都可能为自己的身体挣得一笔宝贵的财富。经研究发现,经常反复感冒的人比不常感冒的人往往少得癌症。感冒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多的干扰素,还能激活某些免疫细胞。同理,体弱多病者在抵御其他疾病时也会产生这些效应,使之在突发疾病时能应付自如,尽量少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