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6700000013

第13章 推开洞察力的门(1)

人的洞察模式:周一晚上7点,米尔森非常准时地进了研讨室。

一进门他就问:“有谁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讲过的反应模式?“

Fela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米尔森递给她一支白板笔,说:“画出来给大家看看。“

Fela在画的时候,特意用红笔把行为反应器圈起来。米尔森问大家:“她画得对吗?“

“对的!“

Fela也感觉到了自己画得难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画得太难看了。“

“没关系,画得正确就可以,白板上写东西是需要练的。“米尔森说。

米尔森指着白板说:“这是上节课我们说的反应模式,今天我们来讲洞察模式。“

女孩们听了纷纷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米尔森转身指着白板说:“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反应模式中,我们的行为反应器已经大到把我们的显意识都包裹了起来,显意识与潜意识的通道已经被行为反应器阻隔了。在这种状况下,人只会反应,而不能洞察。那么我们要进入洞察模式应该怎么办呢?“

米尔森也许觉得画得有些太不好看了,冲着Fela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重新画一个。“

Fela脸上有些泛红,感觉不太好意思。只见米尔森在边上又画了一个。

米尔森转身对女孩们说:“人,如果要进入洞察模式,我们的显意识就必须突破行为反应器,与潜意识建立联系。我们的潜意识天生具备洞察能力,显意识只要与潜意识建立了联系,就能进入洞察模式。“

看女孩们有了些明白的眼神,米尔森又继续说道:“与在反应模式中不同,在洞察模式中显意识与潜意识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米尔森转身又在白板上写了起来。

米尔森写完,指着白板上的图说:“在洞察模式中,当人受到外界刺激,心理产生不适的时候,显意识的角色变了,他变成了一个信息收集者,负责收集现象世界中的相关信息。然后,在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向潜意识提出问题。他提出的这种问题是一种心理影像,不是综合体验心理影像,因为这种心理影像是不带情绪的。

“而潜意识的角色也变了,他变成了一个对本质世界进行洞察的洞察者。接到显意识的问题后开始洞察。洞察之后,再把洞察到的结果用心理影像的形式反馈给显意识。这是洞察模式运作的基本结构与流程。“

米尔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之后的流程是:显意识根据得到的反馈,再下达行为的指令,潜意识负责行为的实施。实施以后,产生了新的综合体验心理影像,再次放入行为反应器。“

米尔森又在图上画上了代表行为反应器的黑色圆圈。

米尔森接着说道:“人在洞察模式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七情六欲,感觉不到时间、空间,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时空。我自己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宁静、很祥和,时间好像一晃就过去了。“

关莹听了米尔森说的话很有共鸣,自己在写书法、画画的时候,也经常进入那种状态。那种状态有些时候成了她的“烦恼避难所“,她在遇到特别心烦的时候就去写书法,写着写着,人就不知不觉地会进入米尔森说的那种状态,很祥和、很宁静,也感觉不到时间,写书法很长时间,常常感觉就是一小会儿,原来,这种状态是进入了洞察模式。

这样想起来,关莹发现她的身边有不少人是这样的,她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有个睡在她上铺的死党——菁菁,数学特别好,也特别喜欢数学,经常在爬上铺的时候,为了想一个数学问题就停在那里了,保持着爬上去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最起码要半个小时,才会回过神来,唧唧呱呱对关莹说她刚才想明白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始几次还真把关莹吓着了,上去叫她、摇她都不大有反应,后来知道她在想数学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现在关莹知道了,原来菁菁这也是进入洞察模式了。

不自知,不自主:关莹的思绪被米尔森的声音打断了,只听米尔森在说:“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我们人类有洞察模式,我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断地进行创造、创新。洞察模式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所在。“

米尔森突然提高了声调说:“但是,很遗憾的是,人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很少的时间中能够进入洞察模式,平时我们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处在反应模式中的,而且即使进入洞察模式,也存在着两点问题。“

说到这里,米尔森总是习惯性地要停顿一下。

“第一,‘不自知’。进入洞察模式的人,常常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进入了,而且即使进入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洞察模式中,常常把自己进入洞察模式误以为进入了某种状态。“

关莹听了很有体会,她写书法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能进入那种状态,烦恼太多的时候,常常是进不了那种状态的,比如暗恋的老师结婚的时候。

“第二,‘不自主’。因为‘不自知’,所以也就不能自主地进入这种状态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想进入洞察模式是存在局限的。有些人在绘画方面能够进入,有些人在文学方面能够进入,有些人在音乐方面能够进入,等等。能够进入的,就有这方面的天赋,有这种天赋的人,就被我们称之为天才。天才在这种能够进入洞察模式的天赋引导下,成为了在这些方面有成就的人。比如音乐家、画家、作家、科学家,都是在他所在的领域很有洞察力的人。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些人再有洞察力也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洞察力,换个方面就没有了,甚至不如一个普通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是不会自主使用洞察模式的。

“此外,在那些名人的身上,我们还发现不自主使用洞察模式的现象。有个科学机构曾经对很多伟大的科学家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很多科学家取得成就,往往是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比如伟大的爱因斯坦、约翰·纳什,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获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却是越来越弱。这个现象用人不能自主使用洞察模式的原理就能解释得很清楚。因为人是不自主地进入洞察模式的,人一旦对某些事物有了新认识以后,这些认识又会被他放入自己的行为反应器中,而他下次在思考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行为反应器的干扰而进入反应模式,他就会越来越少地进入洞察模式。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却是越来越弱的原因。“

米尔森讲到这里喝了口水,接着说:“我们认识洞察模式的目的是,通过训练帮助大家能够自知、自主地进入洞察模式。““哇……那我们不是要变成很了不起的人啦!“Fela在那里兴奋地叫了起来,“是啊,这不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吗?嘻嘻,米尔森老师你太伟大啦!“

女孩们在下面唧唧喳喳地兴奋了起来。

米尔森一点没有被女孩们的兴奋所感染,而是很平静地说:“对人的洞察能力训练,在我们中国自古有之,就是在今天也很常见,很多还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它的本来意义而已。“

看米尔森说得这么轻松,女孩们开始迷惑了,本来就有吗?还是我们经常在说的?

米尔森见大家疑惑,就说:“中庸大家都听说过吧?“

安妮接口说道:“现在国学热,都在谈论这些东西,还有论语什么的。“米尔森说:“中庸,其实就是一种进入洞察模式去做事的方法。““啊?!“女孩们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觉得非常新奇。

“是的。“米尔森语气非常坚定地说,“《中庸》有谁看过?记得第二句说的是什么吗?“

萨丽雅接口背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米尔森见萨丽雅能背出来,很高心地说:“这句话中,就很好地定义了什么叫‘中’,喜怒哀乐之未发,换个说法就是没有情绪。‘庸’又做何解释呢?“

见没人回答,米尔森说:“在《说文解字》中,‘庸’通‘用’,从用,从庚;庚,更事也。这样说来,庸是做事与经历事的意思。中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人没有情绪地做事、经历事。那么,人如何才能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呢?“

女孩们见米尔森不说了,知道这是要让她们回答呢,纷纷接口说:“进入洞察模式。“

“说得很对!真是棒极了!中庸就是让人进入洞察模式去做事、经历事。“米尔森说。

米尔森看女孩们有了兴趣,就延伸开来讲道:“其实古文中‘道德’与‘中庸’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道德就是洞察本质世界,并按洞察到的结果指导行为。也就是说,道德是我们心里的一杆秤,它会约束我们的行为。大家想想看,这不就是让人在洞察模式中去做事吗?这不就是‘中庸’的意思吗?中庸、道德,是不是我们今天经常说起的?经常听的?只是我们今天不知道它的本义了。“

女孩们被米尔森这番解释深深地震惊了!

米尔森接着说:“所以说,发现自己的洞察模式,训练自己进入洞察模式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就有,而且也不是老子、孔子那个年代发现的,他们也只是从他们之前更古的文明中发掘传承下来的。

“运用洞察模式,在中华久远的文明中一直就存在。我们从古汉字‘思’的造字结构来看,至少在仓颉造字那个年代,人们就认识到了显意识、潜意识的存在,并且用‘想’、‘德’、‘直’等字来表示洞察。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下,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是它的实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依靠的就是洞察模式。

“中国古代所谓的君子,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就是训练自己能够自知洞察模式,能够自主进入洞察模式的人。“

Judy突然说:“哦,我明白了,学习国学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永远只是在国学的表面现象上绕,并不能真正了解国学的真谛。“ 女孩们纷纷称是。

Judy又问:“可是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失传了呢?“

“《中庸》中有类似的回答。大概是说,我们对万事万物失察了,只继承了现成的东西,所以就缺少了创新力。我们从洞察模式的原理也能看出为什么会失传。“米尔森又指着白板上的图说,“潜意识把洞察的结果再次放入行为反应器中,行为反应器得到更新、强化后,反过来会加强对人进入洞察模式的阻碍,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后人对前人的认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就像是灰尘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层层地覆盖在本来的面目上,这样越到后来就越不明白了。“

洞察力对我们的要义:米尔森给女孩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古文化,能够在世界历史上领先这么多年吗?“

关莹与Judy同时举起了手,她见Judy也举起了手就赶紧放下了。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冷峻态度,深刻地描述了人生处世经验,提供了战胜艰险、困顿与迷茫的种种神机妙策。以一种机智的幽默提供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
  • 创业怪招

    创业怪招

    本书主要内容有:买个好主意、后发制人、名人效应与流动广告、文化佐餐、边界贸易、自动降价法、贷款炒股、科学武装经营、准确定位市场等。
  • 潜伏在办公室

    潜伏在办公室

    本书内容包括办公室心理你知道、走出你的职场心理误区、理清你的职场人际网、透析办公室的沟通技巧、超越职场“潜规则”、解读职场“心”哲学、完美晋升之道等。
  • 李彦宏的坎

    李彦宏的坎

    本书描述了李彦宏及其创办的百度的成长历程和成功轨迹,再现了李彦宏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辛和挫折,客观评析了百度作为一个中国顶尖级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遭受的质疑,揭示了李彦宏敢于正视问题、挑战困境,从弱小走向强大的智慧和谋略。
  • 自我的力量

    自我的力量

    本书内容包括:羡慕他人,不如发奋做好自己;苛责他人,不如反省修正自己;乞求他人施舍,不如创造自己的财富;步他人后尘,不如开辟自己的路等。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的笨蛋宿主

    快穿之我的笨蛋宿主

    二货女主与单纯系统的个个小故事系统:宿主,你干啥?,系统懵懂的眨着绿豆眼女主:“做任务呢,不是说要好好关爱他吗?”说着,就狠狠一脚踹了过去。……众人:她在干啥?系统:别慌,她还没认真只见女子一棍子悍了过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去奈斯那

    去奈斯那

    《去奈斯那》这是一本游记散文,作者用唯美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她在澳洲、非洲、欧洲、亚洲、藏地的所行、所见、所思、所悟。虽是游记,又不仅限于地理范畴的视野,感物思怀间,温婉与敏感直指人的内心,使读者跟随作者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
  • 世界上的特种部队考察(世界军事之旅)

    世界上的特种部队考察(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
  • 快穿宿主是个大反派

    快穿宿主是个大反派

    金柠作为天道之主的死对头,因为被天道之主阴了从而被扔进了三千小世界里,顺便绑定了一个教你做个好人系统。什么?阻止反派黑化?金柠挑起某男的下巴,“搞事情否?”什么?教我做个好人?系统惊恐的看着自家宿主掐着天道宠儿的脖子,“宿主放下屠刀,求求你做个人吧!”金柠冷笑,“什么叫好人?不好意思,反派就是我,我就是金柠!”系统:宿主爸爸请带我一起混!【爽文+女强+实力宠夫,1v1】
  •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全书共收录来自多家高全国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2009年“中国(宝鸡)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和有关文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我你怕了吗

    爱我你怕了吗

    “啪嗒啪嗒”,莫芝芝嘴里叼着薯片,两只手随便在键盘上敲了两下,便见屏幕上穿着鹅黄春衫的小姑娘挥动起手中的双剑,而她前方不远处的青衫剑客便突地由防转攻,几个华丽的技能接二连三地爆出来,让对面的三人很快挺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