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2100000017

第17章 人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1)

拜根兴

7至9世纪末,中国与韩半岛的交往空前密切。佛教交流方面,虽然7世纪人唐新罗僧侣含有政治目的者不少,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参与由玄奘法师领衔的佛经翻译事务,对佛教宗派的发展、教义的传播、唐代佛教中国化速度的加快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九世纪期间,新罗僧侣来华,有的将唐朝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有的跟随中国名僧大德研习经论,学成后回到新罗,最终对形成新罗九山禅门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中韩学界对这一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诸多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如中国学者陈景富研究员《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何劲松《韩国佛教史》(上)、杨昭全《中国一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等着作,韩国19世纪末学者李能和《朝鲜佛教通史》,今人金相铉《新罗的思想和文化》、李基白《新罗政治社会史研究》,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韩国禅教史》等书,对7至9世纪末入唐僧侣关联问题也有不同程度论述。但是,唐与新罗共同存在的近三百年中,各个时期新罗僧侣入唐的动因、在唐活动的区域、个人的经历,以及对佛教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各不相同。那么,在唐与新罗不同时期交往的大背景下,发掘人唐僧侣兢兢求法普度众生的精神,宣扬他们伟大而平凡的人生经历,对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有各个层面的启发。

一、入唐求法僧侣关联问题考述

(一)入唐新罗僧侣的数目

7至9世纪末近三百年间,众多的新罗僧侣不畏艰难险阻,辗转来到唐朝,为唐与新罗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人唐新罗僧侣的人数,因研究者收集资料的限制,所得出的结果各不相同。朝鲜时代末李能和编撰的《韩国佛教通史》一书,统计公元6世纪末到10世纪初380年间人华僧侣共64人,那么,整个唐朝时代来华的新罗僧侣人数肯定更少。严耕望在《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一文中指出,“新罗留唐僧徒之法号可考者已逾一百三十人”,他还引用《传灯录》卷三十六《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传》,《全唐文》卷六十九《九华山化城寺记》史料,认为“半岛僧徒入唐求法者之众多,绝非列举所能罄尽也”。黄心川认为:“据本文作者多方统计共得117人,其中未见朝鲜史籍者二十余人。”刘素琴“这三百年间,人华求法在新罗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据不完全统计,仅唐之世,见于中、朝、日三国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有160余人之多。这些僧人来华之后,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中国佛教诸宗的教义和戒律”。陈景富在《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心语无说》两书中,依据各种资料统计出入唐新罗僧俗有181名。杨昭全统计为169人(俗人等除外),而据说韩国檀国大学校史学科退休教授郑守一竟统计出约400余名的入唐僧侣,但不知以何为据。对照上述看法,因统计的趋向和侧重点的差异,其所得具体人数亦各有千秋。李朝末年李能和的看法局限于当时所见,他认为近三百年间只有六十余名新罗僧侣到唐,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准。严耕望统计出有法号的新罗僧侣130人,并对以后可能新发现的新罗僧侣埋下伏笔。黄心川统计出入唐新罗僧侣117人,因此文发表在严耕望论文之后,可能当时并未看到严文,故其统计仍有增多的空间。刘素琴统计出三百年间有160余名新罗僧侣人唐,但在文章中未见具体的统计,故难于确认较上述诸研究者研究进展的程度及状况,即多出的三十余名人唐新罗僧侣到底情况如何无从得知。可以说,陈景富的统计数字,是现在看到的最周密的入唐韩半岛僧侣的统计人数。不过,陈先生的统计仍有值得说明和辩证之处:其一,他统计的是“僧俗”,而非僧侣,即其中包括了例如金思让、张保皋、崔致远、崔彦撝等人。其二,统计中包括了高句丽、百济入唐僧侣,例如道登、玄游(高句丽),崇济(百济)。其三,统计中有僧侣如海,而如海应该是在唐高句丽遗民后裔(2),似不应计算在入唐新罗僧侣之中。其四,统计中有高句丽僧信诚,且不说此人为高句丽僧不应计算在人唐新罗僧侣之中,而查阅现有记载,此人高句丽灭亡前并没有机会入唐求法。只是在唐朝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的战斗中,他作为高句丽平壤城的总指挥坚决抵抗,后来在泉男生等人的劝诱下,打开平壤城门,使罗唐联合军顺利进入,进而很快结束了这场战斗,信诚入唐后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其五,近年来发现的唐人墓志铭中也有新罗僧侣的事迹,应该将其记录在案。综合以上五点,本稿仍以陈景富的统计为底本,参照严耕望、杨昭全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发掘的金石墓志资料所及,最终得出新罗人唐僧侣的相对数字为157人。相信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仍然会有新的新罗僧侣需要纳入。

(二)入唐新罗僧侣参与译经活动

关于入唐新罗僧侣最早参与唐朝译经场译经活动,《续高僧传》卷4《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两书均有记载。其中后者记载颇详:“三月己巳,法师自洛阳还至长安,即居弘福寺将事翻译,乃调疏所需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数,以申留守司空梁国公玄龄。玄龄遣所司具状发使定州启奏,令旨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经过严格的选择,当时享有盛誉的证义大德12名,即长安弘福寺灵润、文备,罗汉寺慧贵、实际寺明琰,宝昌寺法祥,静法寺普贤,法海寺神昉,廓州法讲寺道深,汴州演觉寺玄忠,蒲州普救寺神泰,绵州振乡寺敬明,益州多宝寺道因;缀文大德9人,即栖玄、明濬、辩机、道宣、静迈、行友、道卓、慧立、玄则;字学大德玄应,证梵语梵文大德玄暮,自余笔受、书手等僧侣一并到位。这次翻译佛经活动,是中国历史上由着名僧侣发起,国家重视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完善了国家翻经馆(院)体制下佛经翻译工作流程和责任规制。随后宋人赞宁编纂的《宋高僧传》卷三,以及《佛祖统记》卷四十三中,对翻译佛经流程均有详细的记述。首先是负责统筹规划的译经责任者“译主”,负责选定经书,制定译经计划,具体指导、把握译经事宜;其次是坐在译主左边的“证义”,担当和译主评议考量梵文经书,以及坐在译主右边“证文”,听译主高读梵文,检査是否有误;第三是精通梵文和汉语的僧侣,他审听梵文,并将梵文转换为汉字,但仍然是梵文的音韵;第四为“笔受”,即将已经转换为汉字的梵音改为汉文;第五为“缀文”,就是将转换的汉字连接成为完整的汉文句子;第六为“参译”,即对照原梵文经卷和翻译后的汉文,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第七为“刊定”,其职责是修改删补译好的汉文,捋顺上下文意思;第八为“润文”,就是润色上述翻译的汉文经,最终改定成书。当然,以上只是译经院(场)具体担当者,一般还要有一个监护官,负责译经的后勤保障。可见,要将梵文经书翻译为汉文,是要经过一系列专门人才协同合作,政府全权支持方能毕其功,任何个人都只是译经群体中的一分子,脱离这个群体将寸步难行。

入唐新罗僧侣中神昉、圆测、智仁、胜庄、慧超、无着、慧日、玄范等人,先后参与玄奘及此后义净、菩提流志、金刚智、不空等人主持的译经活动。神昉作为玄奘的四神足之一,以证义身份参与玄奘主持的译经;圆测则担当过证义、笔受,胜庄也是负责证义。有学者统计上述新罗僧侣参加译经工作量,指出“唐代译出的佛典总数为2159卷,其中1273卷包含着这八位新罗僧人的心血和智慧,约占总译量的60%,仅从这些数字,就可看出他们对唐代佛教乃至对中国文化史的贡献”。有韩国学者进一步演绎认为“这些人参与译经占玄奘、义净时代翻译佛经总数的60%”。显然,韩国学者的说法已经和原统计有了一定的差距。如何认识界定这种统计?他对学术研究到底有多大的促进,这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问题。首先,依上文所论,唐初译经场译经,是由唐朝廷统一组织,玄奘、义净等精通梵、汉文高僧领衔,由宰相监护,统辖富有一技之长的众多高僧参与的集体项目,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更由于涉及不同的专业门类,使得任何个人均不能单独完成或导出由梵文到汉文经书的整体转变,其中也包括玄奘、义净本人在内。因而,上述的统计方法本身似乎并不科学,并容易使人产生疑义。其次,刘氏论文中统计唐朝翻译佛经总卷数,学界存在不同的统计数字,如据陈景富先生统计自唐初到贞元年间,所出经典共435部,2476卷,按照新罗入唐僧侣参与翻译经卷1273卷计算,其得出的百分比明显就存在差异。其三,毫无疑问,以神防、圆测、胜庄为首的新罗入唐僧侣,他们有的少小年龄就来到唐朝,接受汉文及佛教知识教育,进而以过硬的语言才能和高超的佛学修养,被选配参与唐朝名僧大德主持的译经活动,为唐朝佛教中国化,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神昉、圆测、智仁、慧超、无着、玄范等六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为人操守,由于岁月的流逝,沐浴在大唐开放包容的国度,成为大唐社会的一员,以至于后来老死于唐朝。他们原籍新罗无法改变,但如果过分强调他们的国籍,正如我们现在强调菩提流志为印度人,玄奘是中国人在印度一样,似乎意义并不大,或许能够满足时人的一时所好,或许只是现实的需要而已。同时,新罗僧侣在唐翻译佛经所作贡献学界并没有什么疑义,难道我们一定要用一个模糊的百分比,强化翻译佛经僧侣的国籍所在,但对终生托付的佛教事业,最后圆寂于他所钟爱的“异国他乡”事实却视而不见或笼统触及?事实上,这种百分比统计上的瑕庇,反而不利于正确估价这些人对佛教传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都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事情。

二、入唐新罗僧侣在唐活动

(一)入唐僧侣在唐罗交往中的作用

第一,入唐僧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唐罗交往中,特别是在双方关系的特殊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贞观十年(636),慈藏受新罗善德女王派遣,渡海辗转来到长安学习律宗,到五台山感应文殊菩萨之箴言,还得到神人的明示,其内容无不和新罗国家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有关。后来慈藏在长安南终南山云际寺之东鳄“驾岩为室”,三年修行。贞观十七年(643),应善德女王的请求,唐太宗敕令慈藏返回新罗。回国前唐太宗亲自接见慈藏,“赐经像袈裟币帛”,“诏许引人宫,赐绢一领、杂彩五百端;东宫亦赐二百端,又多礼贶。藏以本朝经像未充,乞斋藏经一部,洎诸番幢花盖,堪为福利者皆载之”;“引藏入宫,赐纳一领杂彩五百段,东宫赐二百段;仍于弘福寺为国设大斋,大德法集,并度八人,又敕太常九部供养。藏以本朝经像凋落未全,遂得藏经一部,并诸妙像幡花盖具堪为福利者,赍还本国”。返回新罗后,慈藏建议在皇龙寺建造九层塔,善德王完全照办,落成的皇龙寺塔成为新罗“护国三宝”之一;在此后的岁月里,作为新罗佛教象征的皇龙寺塔,是历代新罗王顶礼膜拜的主要对象。慈藏还极力促成新罗人改穿中国服饰,以及使用唐高宗永徽年号,增进了唐朝与新罗官方关系的发展。

龙朔二年(662),新罗文武王派遣僧侣义湘人唐求法。义湘从登州上岸,费尽艰辛到达长安,后投到终南山至相寺高僧智俨门下,学习佛教华严经。十年后的咸亨二年(671),义湘离开唐都长安返回新罗。关于义湘离开唐长安前的活动,《三国遗事》有不同记载。其中就有义湘返回新罗之前曾接受金仁问(金良图)指派,顺便为新罗王室传递唐朝东征军队情报。对此,笔者在《金仁问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已有涉及,认为当时的情况下,义湘获取唐朝所谓军事情报的机会,远远高于被囚禁的金仁问或金良图,《三国遗事》有关记载值得怀疑。但无论如何,在罗唐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刻,义湘选择返回新罗的做法,很可能和他的政治意向有关,当然也是他心系新罗的集中表现。义湘返回新罗二十余年之后,与他同门的唐朝僧人法藏,托另一人唐返回新罗的僧侣胜诠带书信给义湘,追忆在唐求法期间双方探讨佛教经典、真情交往历程,言真意切,读起来令人唏嘘感叹。

和义湘几乎同时的还有琳润法师。据《三国史记》卷七记载,琳润担当大唐总管薛仁贵信使之前,是“王(新罗王)所部僧”。史书没有记载琳润法师其人事迹,故对于他担当信使也只能通过其他背景史料作一推论探讨。其一,琳润入唐求法后归化唐朝,和唐罗双方均保持一定的关系,后在薛仁贵军前接受差遣,他原则上并不排斥担当这一任务。其二,是否薛仁贵出征前临时抓差,作为新罗人的琳润法师被迫无奈从军充当信使,他在军前奔波并非自愿。其三,可能是薛仁贵进入新罗境内,为了彰显出征的正义,在当地随便擒拿知书晓理,此前曾入唐求法的僧侣担当信使,前往新罗王廷。笔者认为第一种推测可能性较大。因为琳润不仅将薛仁贵的书信传到新罗王城,而且还将新罗文武王金法敏的回信带回,进而完成使命。琳润法师应当是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侣之一。就是说,琳润法师充当信使,在当时僧侣作为知识垄断阶层之一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一些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域,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同寻常的。同时也可看出,在唐新罗佛教界人士面对当时罗唐双方的摩擦对峙,义湘选择了即刻回国,而琳润则在薛仁贵军前效命,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选择。

《三国遗事》卷三记载的明朗法师更是如此。明朗法师善德王元年(632)人唐求密法,贞观九年(635)返回新罗。据载明朗在返回新罗前曾应龙王之请,到龙宫传授密宗法术。高句丽灭亡之后,罗唐关系猝然紧张,面对唐朝的问罪之师甚嚣尘上,新罗王想到用密宗神法化解面临的困境。明朗上奏“狼山之南有神游林,创四天王寺于其地,开设道场则可矣。”而且,“乃以彩帛营寺,草构五万神像,以瑜伽明僧十二员,明朗为上首,作文豆娄密之法。”结果使得唐罗军将未及交战,“风涛怒起,唐舡皆没于水”。且不说《三国遗事》利用的乡传、口述资料是否可信,也难明了明朗法师利用密宗法术作法对付唐朝的兵舰军兵是否有效,抑或是时间上的巧合唐军确实兵败失利,但在新罗面临唐朝大兵压境的现实状况下,明朗法师站了出来,用从唐朝所学到的非凡法术咒语,解除国家的危困,体现了新罗护国佛教的本质,也从另一侧面解读作为国家一分子的僧侣,在新罗统治集团内部的重要作用。

第二,入唐新罗僧侣担当使节,为罗唐双方的交涉建功立业。

同类推荐
  • 河疍与海疍珠疍

    河疍与海疍珠疍

    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素来“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江舞海噬,随处栖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经张寿祺先生考证“疍”是传承古南越语音对“艇”或“小船”的称谓以汉字所作出的音译,意即生活在船上的人家。据史料记载,自秦汉晋以降,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早有船(蜒)民活动的轨迹。依此而计,从秦汉始有文字记载至今,船民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了。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纺织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纺织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重生后影帝把我宠上热搜

    重生后影帝把我宠上热搜

    【短篇娱乐圈小甜文】重生的某天。苏明恩把影帝秦准堵在门口,“你会喜欢我吗?”影帝决绝,“不会!”苏明恩眉眼弯弯,笑得像只猫,“那我教你好了!”翌日清晨,助理安江发现了影帝私藏小娇妻的秘密,惊悚不已。半个月后。秦准:“苏明恩!不是跟你说了吗,要拍吻戏,只能跟我!其他人的吻戏不准接!”一个月后。秦准:“接什么综艺?!”苏明恩:不是不喜欢我吗?好打脸噢(*^_^*)
  • 无敌使我快乐

    无敌使我快乐

    无敌的痛苦就是没有对手!杨烁的无敌是对手太多,只剩下挨揍了!自带嘲讽体制,对挨揍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新的!杨烁:没吃饭啊!用力点揍我啊!我还差一点就能升级了!
  • 众神遗世

    众神遗世

    这是一个神奇而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诸神陨落,英雄匿迹,半神叛逃;人类绝望,妖魔霍乱,入侵者虎视眈眈。千万年前诸神未曾完成的职责,如今将落在凡人的肩膀上——于是,手无寸铁的他们,毅然负起守护世界的任务……“倘若世界再无曙光,那我们便杀出一个黎明!”ps:生活艰苦,希望我书里的每一幕,都能喂你一口甘甜,为你充一份电!(?,,?ω?,,)?
  • 待成追忆已惘然

    待成追忆已惘然

    1Ⅴ1“你为什么会喜欢我”“没有原因,就是好喜欢好喜欢”“那我就要好好跟你好好聊聊,谈谈人生理想了”林知歆不知道怎么就被韩昭然缠着,这一缠就是一生。余生,林知歆很感谢那个很喜欢喜欢自己韩昭然
  • 灵华乐

    灵华乐

    太一上人是盘古一股精魂,周身灵华。自混沌之初便开始寻找林衍,万年后相逢,为救林衍,散尽灵华炼于伏羲炉,造山将林衍护于荒山之中,自己却堕入轮回。千年后,林衍因一个婴儿的出现,离开荒山,去寻找记忆,揭开一个个迷团,与太一上人转世的闻玄携手共建了千年新秩序。
  • 奇幻旅者

    奇幻旅者

    无意之间穿梭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大马路上异能者到处都有
  • 武逆战者

    武逆战者

    我失去了友情,失去了感情,失去了一切,亦或者我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但是无所谓了,现在的我,只要力量就够了。
  • 阴阳传人

    阴阳传人

    我叫陈烁,我是一个阴阳家。驱鬼画符,卜卦方术,阴阳家的神秘无处不在。走湘西,闯阴市,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阴阳冢,我走过了很多地方。活死人,绿毛僵,俏狐妖,怜女鬼,千奇百怪也见了不少。阴阳开,万鬼诛,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智慧伴侣

    智慧伴侣

    洞悉世事,彻悟生活,行走于人世间,常须智慧相伴。置身社会,坎坷艰难,与智慧同行,让你的双眼不再有困惑和迷惘,让你的人生不再是沉沉黑夜!那智慧何在?在智者的心中,不是平常人的眼里?其实,智慧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智慧是人生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