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3700000008

第8章 口供与自白(3)

日本部分学者认为,补强证据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其一,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其二,必须是被告人自白以外的证据。参见孙长永着:《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然而,由于日本宪法并没有要求法庭上的自白必须要有补强证据,因此,日本判例认为,法庭上的自白与法庭外的自白结合起来认定犯罪事实并不导致违宪。也就是说,法庭上的自白可以用来补强法庭外的自白。判例同时认为,被告人在招致犯罪嫌疑之前做成的与此无关的书面记载,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商业账簿等其他书面的规定,可以作为补强证据。[日]铃木茂嗣:《刑事证据法的若干问题》,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172页。另外,日本学者松尾浩也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如逃跑、毁灭证据、拒绝身体检查等,除了应当认为是供述的除外,有补强证据的证据能力。[日]田口守一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笔者认为,补强证据作为一种证据法学上的分类,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首先必须具备证据能力。但是,具备证据能力的证据并不必然符合作为个案中的自白补强证据的条件。因此,总结起来,我国的自白的补强证据本身至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可采性。又称证据的容许性或许容性、证据资格、证据能力。参见郭志媛着:《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可采性是指提交法庭的证据具有法庭或者法官极有可能接受它、即在法庭上出示的品质。BlacksLawDictionary,5thed.London:TheWestPublishCorporation,1979.英国学者菲普森认为,“所谓可采性是指证据必须为法律所容许,可用以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M·NHowardandspecialistEditors,PhillipsonEvidence,London:SweetMaxwell,2000.p153.可采性主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证据能够在法庭上出示并作为某种事实存在与否的根据的问题,对证据可采性的判断不是依据逻辑和经验,而主要是根据法律,因此,也有学者将证据的可采性看做是证据的法律性问题。M·NHowardandspecialistEditors,PhillipsonEvidence,[M]London:SweetMaxwell,2000.p153.

(2)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关联性是指证据具有的可用来判断诉讼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事项的真伪的品质。可见,关联性是作为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存在,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才有意义,对关联性的判断主要是一个逻辑和经验的问题,因此,关联性又被学者称之为证据的事实性。关联性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并且证据有时可能仅仅为了有限的目的而具有关联性,因此也只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具有可采性。一项证据,可能用来证明此事项时是可采的,而用来证明彼事项时就不具有可采性;可能对于指控这一被告人是可采的,但是对于指控另一被告人而言又是不可采的了。

(3)独立性。是指自白补强证据与自白证据不能是同一来源,换句话说,不能用自白证据的另一种形式来补强自白证据。比如,不能用被告人在预审中所做的自白来补强他在法庭上的自白,或者用讯问笔录来补强法庭自白,也不能用被告人在法庭以外向任何人或单位所做的有关本案被指控犯罪的证词来补强法庭上的自白。并且,补强证据不能实质性地受到自白证据的影响,比如共同被告人之间的串供。这里指称的“同一来源”不包括通过自白获取其他形式的证据的情况,比如通过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白发现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的,这些证据可以作为自白的补强证据使用。由于这里的自白仅限于任意性自白,因此,不存在自白被排除或者“毒树之果”的问题。

(4)可靠性。是指补强证据必须是值得信赖的,不可信的证据不能证明任何事,自然不能用作补强证据使用。如不出庭证人的法庭外证词,虽不至于被传闻规则排除,但也不能做自白的补强证据,因为它不可靠。又如品性恶劣之人的证言,虽然具备关联性、可采性和独立性,但由于它可能不可靠,所以法官也可以认定该证据不具备补强证据的条件。

关于被补强的事实的范围,在美国一直有“罪体说”与“实质说”之分。罪体说认为,对于罪体需要补强,此为通说。关于罪体的概念,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罪体是犯罪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害,例如杀人罪中的尸体,盗窃罪中的赃物等;第二种观点认为,罪体除包括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事实以外,还包括该结果是犯罪行为引起的,例如该尸体是他杀的尸体,且非排除违法性或可免责的行为所致;第三种观点认为,罪体除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外,还包括犯罪行为人与被告人的同一性,例如该尸体是被告人所杀的尸体。通说认为,罪体属于第二种情况,至于被告人与犯罪行为人是否同一,由法官自由裁断,犯罪目的、动机等主观要素不属于罪体,所以没有补强的必要。实质说则认为,补强证据只需担保自白的真实性即可,未必需要对罪体进行补强。在日本,对何种范围的事实需要补强证据证明,也有罪体说和实质说之分。罪体说通说认为,对于罪体事实(罪体除包括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事实以外,还包括该结果是犯罪行为引起的)需要补强。犯罪的主观要素(故意、动机、目的等)不属于罪体,不需要补强证据。实质说认为,补强证据只要能够补强自白证据真实即可,不必像罪体说那样在形式上限定范围,主张推定的事实达到合理的程度即可。判例认为,补强自白的证据不必是自白所涉及的全部犯罪构成事实,能够担保自白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即可;同时,认定被告人和犯人的同一性也无需补强证据。概括起来,在日本刑事诉讼中,被补强的事实包括:(1)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补强;(2)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事实,必须补强;(3)在犯罪事实中,被告人与犯罪行为人是否同一的认定,无须补强;(4)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要件事实,如故意、过失的认定无须补强;(5)对涉及非犯罪事实,如前科、没收、追征事由等无须补强;(6)对非构成犯罪的事实,如犯罪阻却事由不存在的认定,无须补强。

笔者认为,如果对全部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都要求补强,无异于否定了自白证据的证据能力,而且容易放纵犯罪,影响诉讼效率,也有悖于我国现行的刑事证据制度。同样,被补强事实的范围也不宜限定为“证明自白为真的事实”。一般来说,要补强自白的真实性并不困难。例如,很多办案人员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现场的准确描述就可以补强自白的真实性,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只要共同犯罪人的陈述一致就可以认定自白是真实的。但是,两种补强方法被司法实践证明是十分危险的。就前者而言,因为即使不是真正的犯罪凶手,也可能通过别人的转述、媒体的报道而知悉现场的情况,甚至可能存在到过现场而未作案的情况。就后者而言,可能存在共同被告人之间串供的可能性,并且,用一种自白补强另一种自白本身就有规避补强证据规则的嫌疑。因此,笔者建议参考美国、日本等国的“罪体说”,将该范围界定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事实”,对主观方面的事实,无需补强,对于犯罪人与被告人同一的事实也无需补强。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其补强范围会有所差别,如针对被告人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补强证据除了要证明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主要事实外,对犯罪人与被告人的同一性也要证明;对结果犯,需要有补强证据证明结果的存在。

在英美法系国家,自白一般有庭上自白(也称司法内自白)和庭外自白(也称司法外自白)之分。前者是指在传讯或者答辩程序作出的有罪答辩,后者则是指被告人在传讯或者答辩程序以外所作的自白。这种划分并非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事实上,庭上自白和庭外自白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法律效果。对于庭上自白而言,只要事实裁判者能够形成内心确信,一般是不需要其他证据补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官对被告人的有罪答辩可以不用调查直接定罪,而是要确定答辩的准确性。《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规定:“虽然接受有罪答辩,法庭不能未作调查查明答辩存在的事实基础便单纯依据答辩作出判决”。近年来,美国个别州在一些重罪中开始限制有罪答辩的使用,如纽约州《刑事诉讼法》第332条明确限定:“不得因有罪答辩而为死刑判决”。即死刑判决必须要有除有罪答辩以外的其他证据予以补强。对于庭外自白,经他人向法庭提出者,须另有证据予以补强,才可以作为考虑的证据,“与政府证明被告人的自白的可采性的责任相关的普通法规则是:一个未经补强的自白,即使是自愿的,也不足以支持有罪认定,在大多数司法辖区,除非政府方提出证明犯罪行为发生的其他的独立证据,供述不具有可采性。”可见,普通法所称的自白同有罪答辩对应,实际上是特指法庭外自白。

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此问题亦存在分歧陈朴生着:《刑事诉讼法》,台湾正中书局,1992年版,第503~504页。理论界通说认为,无论是法庭上自白,抑或是法庭外自白均需要补强证据。陈朴生教授认为:“自白,有法庭内者,有法庭外者,论者以法庭内自白,其强制危险性小,其信用性高,自无补强证据之必要,法庭外之自白,其强制危险性较大,其信用性也较低,则需要以补强证据担保其证据价值;惟强制危险之有无,乃决定自白任意性之基础事实。而自白之补强性,系关于自白真实性之问题,以定其证据价值,与自白任意性本属两回事。故被告人之自白,为担保其真实性,并不因其在法庭内,抑或在法庭外,而异其补强性。”而黄东熊教授则认为:“于讨论何种自白需要有补强证据,何种自白不需要补强证据之际,吾人首先必须注意避免误判之问题。对于避免误判伏下充分考虑之后,乃进而考虑,于导致误判之危险性最低条件下,如何排除不必要之繁杂程序,以达审判迅速化之目的。”

笔者认为,我国司法上应当明确划分法庭自白与庭外自白,将法庭调查取得的自白之外的全部具备证据能力的自白统称为庭外自白,对不同性质的自白制定不同的采信标准和证明要求:对庭外自白,一概要求补强;对法庭自白,以补强为原则,以不补强为例外。一般来说,庭外自白较之于庭上自白更容易失真,更容易存在着虚假自白的可能。因此,为提高案件质量,保障被告人的人权,需要严格坚持自白证据的补强立场,对此一般不存在争议。对于法庭自白,应当以要求补强为一般,以不要求补强为例外。法庭自白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即使有辩护人在场,有交叉询问制度作保障,也不能完全排除被告人虚假自白的存在。因此,为了防止误判的危险,原则上有必要对自白证据进行补强。从更为积极的角度上看,要求对法庭自白进行补强也可以敦促侦查机关发现新的证据,有助于法官更加全面地认识案件事实,也有利于侦查手段的提高和诉讼制度的进步。当前,以刑讯逼供、诱供、欺骗等非法方法获取被告人自白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虽然在理论上,如果法院查明自白系通过以上途径非法获取的,就应当径直否定自白的证据能力,然而问题在于,即使法官在法庭上明明知道被告人的自白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也宁愿相信它是真实的而不予以排除,如在顾培武案件中,顾培武曾当庭出示血衣,而法官仍然采信了顾的自白。这种情形的存在可以归结为庭审形式化、实行有罪推定以及公安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等因素,而只要这些造成法院可能采信不真实自白的因素一日不根除,自白证据就一日不能放弃补强之原则。当然,出于诉讼效率的考虑,法庭自白的补强原则应当存在例外,如被告人在法庭上自愿作出有罪答辩,且罪行本身较轻,被告人亦理解有罪答辩后果,法官据其有罪答辩,能够形成内心确信的,法官可以作出有罪判决,以促进诉讼的迅速进行,提高诉讼效率。

自白的使用必须谨慎小心,即便是在法律保护极为发达的美国,也常常因为虚假自白使得国家司法权面临极大的危险。这些虚假口供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不能仅仅因为自白法官就匆匆下判。自白任意性规则与补强规则是不可分离的,自白必须加以补强。下述材料的最终结论认为,在美国辩诉交易中,法官放弃对控方证据的有力审核,是导致错案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4年4月19日,由美国开放社会协会OSI(OPENSOCIETYINSTITUTE,简称OSZ)的GIDEON项目资助,密西根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学和死刑研究专家SamuelR.Gross教授及该校四个博士生共同发表了《美国自1989年至2003年间的错案报告》。这是美国自1989年应用DNA证据发现第一例错案以来最详尽的一份错案报告。报告中披露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错案,这些错案,都是由司法程序正式宣布被指控的被告人从来没有实施过被指控的犯罪行为的案件。该报告发表以来,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法学界专家指出,未来五年内该报告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会对美国的司法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同类推荐
  •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本书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所选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学校德育艺教法律法规

    学校德育艺教法律法规

    在众多法律法规中,我们通过甄别,淘汰了废止的,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海派律师在虹口

    海派律师在虹口

    本书选取律师行业这一社会侧面,通过上海市虹口区16位经历各异、风采独特的著名律师的纪实采访,以及他们个人专业和事业的成长经历,描绘了历史和时代的巨大变迁,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法治进程的波澜壮阔和海派律师的精神风采。
  •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本书以“法说底线”为线索,用20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作为天地间大写的“人”在生命旅程中应坚守的四个底线,也构成了本书的四个板块:孝敬——守住子女的底线、责任——守住父母的底线、忠诚——守住夫妻的底线,信义——守住朋友的底线。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一线之隔,这个线就是底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血的教训,呼吁世人:我们要向坚守生命一样,坚守道德的底线——法律。
  •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本书对国家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进行宣传的同时,列举了若干侵害现象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醉鬼张三

    醉鬼张三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血溅刑场,维新派人士被广泛株连。以智能双全和豪饮著称的义侠张三和威武神勇的老英雄王五等京城豪杰。在张三才貌双全的未婚妻王丽媛的大力协助下,为救难友,与清廷鹰犬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厮杀,最后,在落日余辉中,张三和丽媛一骑双跨,飞驰而去。
  • 妃命难违:神级穿越

    妃命难违:神级穿越

    神级穿越是什么样的?当然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啊,遇到这些刁蛮女人,她还不得一个个全部送这些人回老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辉煌法神

    辉煌法神

    一张神奇的卡片,一个带有无数故事的少年,一个中二病患者穿越之魂,三者相遇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ps:魔法还是那个魔法,但是总是有点怪怪的。设定还是那个设定,但是好像没有见过啊。逗比还是那个逗比,但是逗比也能创奇迹。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岁月深处一支歌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岁月深处一支歌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种田爽文,温馨甜宠,一对一,男女主双洁】姚瑶穿越了,变成了村里傻妞姚二丫。破屋烂床,穷苦无粮,但父慈母善,姐姐彪悍护短,弟妹呆萌纯良。一穷二白有何惧?有手有脚还有脑,财源自然滚滚来!极品亲戚一箩筐?姚瑶的原则是,小女子动口也动手!毒舌把人怼吐血,出手就打没商量!一手种田,一手经商,家人和美,小日子过得温馨惬意。刚及笄便有媒婆踏破门槛,姚瑶只一句“嫁人是不可能嫁人的,我要娶夫”给打发了干净。谁知第二天竟真有人主动上门求入赘……
  • 王蒙的诗

    王蒙的诗

    《王蒙的诗》是著名作家王蒙的诗歌创作合集。王蒙以《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登上文坛,之后一直笔耕不辍,多以小说而著名。王蒙的诗具有较强的思辨和抒情性质,对读者深入了解王蒙的文学格局和面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诗歌也与时代互动,有着积极的文学价值和史料意义。
  • 功德也疯狂

    功德也疯狂

    林昊穿越了,成为了开天时要洒落大地洪荒的开头玄黄功德,穿越就要死,但林昊可不服输,迅速化形,夺走鸿蒙量天尺和玄黄功德宝塔,再卷一层功德,制霸一方,力战罗睺,力胜鸿钧,力诛天道,力压大道,逆天改命!
  • 俗世佳人

    俗世佳人

    慕似水是京都第一黑客......还有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医术,病人的生与死全在她的一念之间。可就是这么一位天才,最终惨死在了她亲妹妹和她最爱的人手上。只为青莲令,青莲令是慕似水早些年在一个古墓中发现的,传说中得此令者便得天下,有着号令万物生灵命令。最后慕似水穿越到了南王府四小姐身上,从此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也遇见了那个让她在陌生世界托付终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