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3400000012

第12章 湖北人

1.外貌特征

湖北人大多细眼,圆脸,额稍宽而坚硬,鼻梁略挺,面色较白,介于商人与书生的气质之间。女子皮肤圆润,眼放灵气,含情,似有诗情画意;男子眼光精亮,敏锐带有挑衅的目光,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眼神与面部表情同时发出信息——是善意,还是恶意,你很难弄清楚,给人一种几近诡秘的感觉。

2.性格特点

湖北人的性格很复杂。湖北人精明,但却不像上海人那么能算计,那么利己;湖北人聪慧,但却没有广东人那样深藏不露的沉着和灵活多变的花样;湖北人仗义,却往往又给自己留有余地;湖北人直爽,但与没遮没拦的东北人相比,这种直爽又有限得很,难免不带上点小弯弯;湖北人天真,见朋友,什么事都连兜带底地说出来,但最要紧的事也总还能压在喉咙里;湖北人常常是随意而粗心的,但这随意和粗心中又时见规则和细致;湖北人常常也是能言善道的,可那些言谈绝没有北京人的油滑和刻薄。武汉人做起事说起话来,容易给人很厉害很硬的感觉,而实际上武汉人大多都颇厚道。相处久了,你还会发觉这种厚道实际来自于内心的老实和一点胆怯,湖北人从表面上看喜欢说大话,好在人前摆谱,但他们只是要一点小面子,真正说来,他是并不骄狂,甚至可以说,在他们的骨子里有的是一份谦卑。湖北人远不像上海人和广州人那么排外,那些地方的人一听到你说的不是本地方言,便立即态度恶劣起来,湖北人却不,相反地他们对外地人格外热情,甚至比对本地的人还要友善得多。

总之,湖北人的性格中有韧性、有蛮劲,也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和爽朗相结合,就形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3.与湖北人交往的方法

湖北地处中部,北邻河南,南接湖南,自然条件很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北佬有“九头鸟”之名,兼具楚人的蛮气和灵气,聪慧精明而好勇斗狠,出了不少文人武将。他们为人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又火气很大,喜欢内斗。不像山东人那样“团结”,也不像广东人那样喜欢自我宣传。因此,省会武汉乃九省通衢,虽是数得着的大都市,但却因为冬冷夏热,以气候不好着称。实际上,要说气候,武汉并不比济南、长沙等城市差,名声却比它们坏;武汉自然风光优美,有山有江有湖,在中国大都会中也算首屈一指,却不被人们所认同;济南大明湖与武汉的东湖相比,简直差了好几个档次,但大明湖名声在外,而东湖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说“北有少林,南有武当”,但湖北的武当山终不像河南的少林寺那样名声在外。

湖南人说湖北人太精,干不成大事,但是成事者却大多出自湖北。湖北自古出美女,王昭君便是一例。武汉漂亮女孩儿不少,一口武汉话却显得她们很粗俗,然而她们一旦说起普通话来,却又显得柔媚多姿,别有风情。

与湖北人打交道时应多倾听对方的意见,不可太显示自己的才华,交往时不必太拘泥,随意一点,但要留点心眼,你若是有好的对策、好的方案、好的生意,你可千万别急于抖出来,否则会上当。

4.种族源流及特性

武汉这个地方一直被人们称作“江城”。它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称呼,自然是因为它坐落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之滨的缘故。其实将武汉称为“湖城”也是不错的。它是“千湖之省”湖北省的首府,环绕着它的湖泊至少也有一百左右。这些湖泊便如明珠或玉披挂在武汉的身上,有风吹过时,说不定还会听到它满身叮当作响的声音。久居的老人们能听得出,那是江之涛和湖之浪因风的撩拨而发出的回应。

武汉人有着兼容并蓄的精神。武汉人既有开明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武汉人崇尚文武之道,敢为天下先,有反封建精神,1911年10月10日,武汉人打响了推翻封建王朝的第一枪。

武汉人聪明能干,坦率豪爽,慷慨大方,办事利索,讲究义气,不拘小节。只要认定你是朋友,就特别帮忙,特别仗义。另外,武汉人待人也很真诚。当他认定你这个人可以交往时,他对你是绝对掏心掏肺的真诚。他为你帮忙不辞辛苦,也不思回报。当然他可能在办事过程中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但真诚之心却是随处可见的。如位于汉阳区江汉桥旁月湖畔的古琴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琴台建于北宋时期,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晋国琴师俞伯牙与隐贤钟子期的深厚友谊而修建的。

据记载,战国时期晋国大夫、楚国人俞伯牙出使楚国,夜泊龟山脚下。皓月当空,兴至鼓琴咏至,意在“高山流水”。樵夫子期尽心谛听,深解其意,二人交谈甚欢,结为挚友,并相约一年后再会于此。俞伯牙如约来此,但钟子期已经病逝。伯牙痛失知音,遂摔琴不复再弹,故后人把“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段故事传为千古美谈。如今的古琴台是一座绿瓦白墙红柱的庭园,金碧辉煌的楼榭影没在一片浓密滴翠的树叶中。此处现为汉阳工人文化宫的组成部分。

有一种说法是上海人像犹太人,武汉人像阿拉伯人。武汉人豪爽,但也粗野;有着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似的痛快。如果你顺着他的毛摸,他便对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为了你的事丧失原则;但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处处跟你过不去,没事找你的碴儿,让你总感到不舒服。

但哪天你请他喝酒,给足他的面子,他便又视你为友,立即忘记以前的不快,为你办事时,又忍不住想要丧失点原则。

武汉人不容易抛弃旧的观念,因而也就不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如果面临一场非打不可的、并有生命之危的仗,我估计武汉人不会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但却也不会是掉在最后面的人。

[附记]武汉人的众生百态

一、武汉人说话

武汉人说的话属于北方方言,基本吐字跟普通话差不了多少,只是音调不同而已。远不像上海话、广州话、福州话等,一开口叽哩呱啦的,仿佛不是中国腔调,而用的是另一套语言。很多的外地人都说武汉话好懂,但武汉话不好听,硬邦邦的,说话跟吵架一样。武汉人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话不那么好听。很多的外地人又说,武汉话看起来好学,其实是非常不好学的。这话倒也不错。因为那些学武汉话的外地人,自以为把武汉话已经学到手,并炫耀般地在武汉街头卖弄时,这个时候,武汉人多半会客气地笑笑,问:“您是从四川来的吧?重庆的,还是成都的?”

外地人学说武汉话,总是不由自主地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不知是因为中国领导人中说四川话的人多,以致四川话比较普及,还是在外地人的观念里,武汉话原本就和四川话一样?但奇怪的是,所有把武汉话说成四川话的人,还会义正辞严地坚持对武汉人说:“四川话比你们武汉话好听。”有些事情真是说也说不清楚。

二、武汉人的吃相

武汉人对吃极富兴趣,至于武汉的菜,却在全国毫无名气。这说明什么?说明武汉人吃来吃去,全没吃在点子上,吃的尽是些无名小菜,名扬全国乃至世界的佳肴,都让一帮四川人和广东人吃去了。

朋友们欢聚一堂时,一说起粤菜、川菜、鲁菜、下江菜,以及与武汉菜口味相近的湘菜,大家总是如数家珍,总能数上好些“精品牌”来,对武汉菜,除了条“武昌鱼”,再也说不出个什么。而“武昌鱼”的出名,还是毛主席写出来的,并非朋友们吃出来的。武汉人穿不过上海人,玩不过北京人,喝不过东北人,打不过湖南人,剩下个比穿、喝、玩、打都更令人销魂的吃,却又落在四川人和广东人手里。武汉人想想便为之憋了一肚子气,却也无可奈何。

武汉人虽然自家爱吃,且自家也还有几个有模有样的菜。但却不会像广东人和四川人那样游走天下,四处设点,传播自己家乡的菜味;也不会到处做文章“炒作”自己的菜,“炒”得香味四溢,以吸引外地人闻香而来;更不会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已成风格的菜扩而大之,演绎成数种,形成系列。在这点上,武汉人远不如广东人和四川人精明,于是便只能推桌认输。当然,该找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也都得找,武汉人认为武汉这地方没有广东那么多的海味——这是客观存在,而武汉的人又远不如四川人那么勤快和灵巧——这大概就属于主观因素了。

因为武汉“九省通衢”的地域特点,长期以来,南来北往的客人如同流水,把武汉原本的一点地方特色都冲淡了。要说武汉菜的特色,就是兼并天下口味而无独家固有风格。没有特色可能就是武汉菜最大的特色了。

与此相配的是,武汉人的口味也是极其开放的,这同武汉人保守的思想绝然不同。东西南北中,武汉人的口味守着一个“中”字,兼收并蓄,甜也可,咸也可,辣也好,酸也行,所以同一个武汉人,他会喜欢粤菜,也会喜欢川菜,他会对下江甜食满心欢喜,而对于辣无比的湘菜也会赞口不绝。比起一些口味挑剔的美食家来说,武汉人也可算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善吃”者,是所谓的“杂家”了。

三、武汉人喜欢扬名

武汉人只要能把名声扬出去,不管你是谁,他都愿意打抱不平。只要名气出来了,武汉人自然也少不了洋洋自得,愈加地放纵自己。于是,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一律出手动粗,由此越发地让外地人害怕。

如作家方方回忆:“记得当年经常听我哥哥他们讲武汉人串联时在外面闹事的故事。我哥哥自是认为自己代表着武汉人的,讲的时候极富自豪感。而且他最喜欢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总是在小事上争来争去,把武汉人争烦了,便情不自禁地动用武力,以致上海人最怕武汉人,凡是见了武汉人,便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姿态。”但武汉人又对上海的东西可谓情有独钟,而说起上海人却又无不带着一副嘲笑的口气。武汉人跟上海人的性格,还多少有一些对立之处。

同类推荐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都是性灵食色

    都是性灵食色

    《明清人文生活考》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命运也大都可悲可笑。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装腔作势地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袁宏道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在朝如此,在野如此,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便别地他途。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2009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巫溪调研时指出,巫溪很漂亮,很有魅力,历史文化,秦楚之门,大有发展前景。于是,本书随应而出,志在推广巫溪风光!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逆流

    末世逆流

    末世中,退代表着死。化作逆流,击溃所有阻拦道路的困难。我,只想活下去。
  • 财富的创造

    财富的创造

    创业投资不走歪门邪道,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借来东风好赚钱,成功者都有一套借力的本领。
  • 梦越之我为天地

    梦越之我为天地

    一切的开始是由“梦”开始,到很长时间主角—韦威都认为自己在做梦,而且经过韦威的一次受伤后都是在做梦与另一个自己互相感应。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保证书的质量,虽然没投过稿,我觉得这本书的思路清晰,构思了很久,呵呵自我感觉不错,看过其他大神的很多书,但绝不雷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女妈咪很抢手

    美女妈咪很抢手

    她对他,情有独钟,而他对她,冷酷无情。一朝睁眼,十六岁的灵魂与二十二岁的身体相结合,她不再是她,他对她迷恋又如何?她爱他时,他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她的一切,她不爱时,他便是只是地上的一潭泥罢了!想追回她,没那么容易!
  • 吞荒记

    吞荒记

    骑着一口棺椁,王浩穿越到玄武大陆!正值荒兽肆虐,万族复苏,神魔出世之际;古迹探险,帝墓夺宝,掀起异界风云……面对漫天敌手,他扛起棺椁,临危不惧,唯有朗声一笑:“送你们一口棺材,敢要吗?!”
  • 成人里

    成人里

    她,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女孩。他说,只有她和他是这个世界上完全相同的人;他说,她天生就让人疼,老天不公平;而他说,她天生就是他的,只为他而生。活生生的柔弱女孩,被一点点地抽空了灵魂,从出生就背上了这场阴谋的主角。一场宿命的玩笑,荒唐的生命。等待着她的,总是那样的残酷……
  • 重生之看我七十二变

    重生之看我七十二变

    看我七十二变,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蜕变史从此开始,从普通路人甲变成顶尖校花,从学渣变成学霸,从弱智变成绝世天才,哦不,是鬼才,从矮冬瓜变成水仙花,从天真变成冷静沉着,从任人宰割的鱼肉变成道上最不能招惹的人,从被人看扁变成无人敢轻视的商业第一人......小看我,就让你看个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只是小kiss...独宠:私生女的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