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7100000002

第2章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及生平

(一)吴道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吴道子,唐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在公元685年到759年前后,成年后又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年时父母早亡,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之时,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巧。神龙年间(705—707年)事逍遥公韦嗣立,做了小吏。景龙年间(707—710年)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决辞官而去。之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绘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年),他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还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云,声名远播。天宝年间(742—756年),他游历蜀地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的盛期,唐太宗、武则天以来唐代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是一个充满信心、希望与热情的时代,也是一个蕴藏着深深的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佛教及佛教艺术在这时已完全中国化,得到广泛发展并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绘画及雕塑艺术本身也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写实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可见,盛唐时代具备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的条件。《历代名画记》说:“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吴道子、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英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

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绘画,长安市民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称奇。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画坛。“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吴道子的青年时期

吴道子年幼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当时擅长草书的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要探寻他青年时代的足迹,只有《历代名画记》提供的极为有限的线索:“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史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由此可知,吴道子曾跟从当时名震天下的“草圣”张旭和诗人、书法家贺知章学习过书法,也当过小吏和地方官。

吴道子青年时代学书,意味着他本怀以书仕进的思想,只可惜没有学成。尽管如此,这段学书经历对他后来绘画笔法的创造,却至关重要。宋代大书法家蔡囊说:“吴道子善画,而张长史师其笔法。”师生关系颠倒,应是距时较远以讹传讹的缘故,当以距时近得多的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为可信。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这种充满激情的生活作风与创作作风,可能也对师从过他的吴道子产生了深刻影响,吴道子“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师生行径如出一辙。当然,这首先是因为吴道子也具备和张旭相同的秉性气质。

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旧唐书》说他“性放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两位名士如此相像,青少年时代的吴道子备受熏陶,应该没有疑问了。吴道子学书不成,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转而去伺候韦嗣立,当个小吏。这也是不通过科举的另一条进身之道,光靠绘画是进不了仕途的,这样以后有机会,可以依靠关系当官。他学画不见有师从记载,应是钻研古今绘画名迹,靠天才颖悟无师自通的。他事奉韦嗣立时,曾奉命出差去四川画过山水,这为考证他当小吏的时间并以之推算生年提供了一点依据。

韦嗣立,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嗣立初由进士为双流县令,政绩卓著。其兄韦承庆为凤阁舍人,公元695年(证圣元年),因病去任,朝廷召时任莱芜县令的韦嗣立代为凤阁舍人,深得武则天信任。武后长安时为凤阁侍郎。当时酷吏横行,人人自危,他却敢于挺身而出,犯颜直谏。提出“兴学校、洗枉滥”,但未被采纳。后受到州县非议,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补任,遂以凤阁侍郎身份为检校汴州刺史。由于其兄韦承庆依附张易之兄弟,二张被诛后,韦嗣立因与二张友善被贬饶州。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享年66岁。

吴道子跟随韦嗣立到神龙二年(706年)兼掌吏部选事为止,才离开去当瑕丘(在今山东)县尉,他能任县尉,当与韦嗣立正好兼掌吏部选事有关。这一年他二十多岁,人已成熟,又有当了三年小吏积累起来的官场应对经验,凭着韦嗣立的关系,获得一个低级职位易于执掌。

本来吴道子想学书进入仕途,学书不成却当了显宦的小吏,总算还顺利,做了县尉跻身官场,继续下去有望逐步升官,然而也未必能够顺心。著名诗人高适也曾当过河南封丘县令,有诗写道:“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县尉管治安,有时要打老百姓,还要奉迎上级,使诗人受不了。可以想象,以吴道子的秉性,也不会满意当这样的小官,所以不久就放弃从政,到东都洛阳靠绘画谋生。这虽属推测,但合逻辑。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理由迫使他的生活变轨,只是我们无法得知。

(三)吴道子的壮年时期

唐王朝的东都洛阳,是当时人才荟萃、艺术发达的文化中心。吴道子在那里施展才华,并有了很大的名声,以至于“明皇(玄宗)知其名,召入内供奉”。

据记载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此事所叙未必是事实,但是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的确是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

吴道子在宫中是高级宫廷画师,进宫后,有时要跟从玄宗外出巡游,以便随时奉旨作画。《唐朝名画录》里记载:“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将军、张旭张长史相遇,个陈其能。”裴旻是唐开元间人。据《独异志》载,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诗人李白曾从其学剑。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裴还以善射而著名,是位勇敢善战、武艺高强的将军,不是徒善舞剑而已。

这次吴道子重返洛阳已是四十多岁,正值入宫一年多后,画艺高超,精力旺盛,意气高昂,足可和裴旻及早年的书法老师张旭各显其才。吴道子与裴旻的缘分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张彦远记:“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壁画的名字就是《除灾患变》。开元年间,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子那儿,请吴道子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像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对这种惊险的场面感到惊惧。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

吴道子观裴旻舞剑,是艺术创造的特殊需要,借以启发艺术灵感,引爆激情,顿悟理法奥妙等等。他的老师张旭也擅长这么做。《新唐书》本传说,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问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意思是说他曾从公主的担夫与路人争道的闪臂动作与姿态里,以及鼓吹音乐的节奏中悟出书法笔意。又从当时一位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受到启发悟出书法的神气。张旭从中得到感悟,所以他的草书气势磅礴、穷尽变化,很有音乐舞蹈的韵律节奏美感。吴道子的人物画体态动作与衣纹变化,也有此美。

吴道子壮年时代作品颇多,也极有影响。他画有长安太清宫殿内的《玄元真》、长安净土院《金刚经变》、景公寺《地狱变相》、菩提寺《智度论色偈变》等等。

吴道子一生精力主要用于壁画、屏风和卷轴画的创作,题材几乎都与宗教有关。杜甫诗中说“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长。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既称赞吴道子的画技,又描写了壁画场面与艺术效果,其中“妙绝动宫墙”一句,成为吴道子艺术风格与魅力的经典评语之一。

(四)吴道子的晚年

吴道子晚年的情况并没有被直接记载,只有《历代名画记》中关于他的门徒卢棱伽的史料透露出一点重要信息:卢棱伽,吴弟子也,画技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视其所长。吴生尝于京师画总持寺三门,获得了大量钱财。棱伽于是自己偷偷画了庄严寺三门,锐意开张,颇臻其妙。一日吴道子忽然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精神、魂灵)尽于此矣。”过了一月后,棱伽果然死了。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棱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也。明皇帝驻跸(指安史之乱玄宗逃亡四川)之日,卢棱伽自汴(今河南开封)入蜀,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都佩服他画画精妙。至德二载(757年)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乾元仅三年,此指元年即758年)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

吴道子因获玄宗的赏识重视才得以施展艺术才华,但由以上记载可知,“安史之乱”时,吴道子并没有跟随玄宗逃难,身在何处,无人可知。“安史之乱”后,玄宗成了太上皇,失去实权,又时常痛忆仓促逃难时被迫赐死的至爱杨贵妃,过了几年就抑郁而死。吴道子没了靠山,也到了告老年龄,可能重返民间画坛,棱伽画庄严寺三门,是他去世前的最后创作,应是在开元初画完成都大圣慈寺,因叛乱已平而去长安以后的事情,最早也要到乾元二年(759年)。那时吴道子七十多岁高龄,不但健在,还总在寺观画壁画赚大钱。之后活了多久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卒年待考。

画圣的尊容如何呢?《历代名画记》提到,吴道子在长安千福寺西塔院以自己的容貌为模特画菩提像,想必长得雍容端庄,有富贵之相,否则怎么能作菩萨的模特?《唐朝名画记》也有一件有趣的记载:有一位在开元时期和吴道子齐名的画家杨庭光,曾于天宝中,偷偷在一幅壁画里把吴道子的肖像画在讲席众人当中,再带他去观看。吴道子看了很惊讶,对杨庭光说:“老夫衰丑,何用图之?”并因这幅肖像而叹服杨庭光。天宝年间吴道子已六七十岁,所以自谦“衰丑”,但由此事可证明他的形象应该很好,杨庭光才会有兴趣画他。

吴道子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他是高产画家,又有极高的艺术地位,靠画壁画收入不菲。在唐代,收藏之风很盛,“凡人间藏蓄,必当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可知吴道子的作品市场有多大。他画一扇屏风,“值金二万”,差一点的“一万五千”,在当时是最高价位。不过“金”是指钱,不是黄金。

同类推荐
  • 传奇李泽楷

    传奇李泽楷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和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也是全球企业界涌现的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假如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杂他的神话。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4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6岁时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的成就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加辉煌灿烂。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见证火影

    见证火影

    拥有三双转生眼就问你们怕不怕,这是一个大闲鱼带着两个小的生活在火影的故事!“天人哥哥,我们当闲鱼吧!”“做为月球的主人,怎么可能当闲鱼,这辈子都不可能做闲鱼!”(有意见可以提,但请不要骂人就好)
  •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原名:712之疯狂特编小组),讲述了祁然(域),靳亚(流),卓辉(漓),王葵一(隐)四人成为特编小组帮助部队执行任务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历劫小妖

    历劫小妖

    木琉璃从来就没有身为妖的自觉性,也是,从小在人界长大的她还没见过除了她之外的妖精呢,可修仙门派大佬也看不出她的真身是怎么回事?突然跑出一个美的人神公愤的妖孽非要当她的师傅又是怎么回事?且看一个小小“废柴”弟子如何把三界搅得天翻地覆!今生缘,前世劫。我本无意三界,三界却执意天劫!今世,我要把你们欠我的,千倍百倍的讨回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征灵途

    万征灵途

    努力成为一个强者还需要理由?这恐怕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这本就是一件再纯粹不过的事情。
  • 美妙公主战神

    美妙公主战神

    一天老天刮黄风,公主失踪。后来公主下山营救楚王,和燕国太子在一起生活的事情
  • TFBOYS之甜宠源妻

    TFBOYS之甜宠源妻

    这是一个脑洞大到可以包括全宇宙的坑!此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禁止上升真人×1108!“什么叫娘炮?什么叫像个女孩子?人家明明就是个女孩子嘛!”左手揽夫君,右手挽老公,齐人之福什么鬼的,那也得有命承受!“宝贝,为夫一人还不能满足你吗?”“啊啊啊啊啊啊啊老公我错了!”和享福什么的比起来,果然还是小命最重要。
  • 天地灵君

    天地灵君

    万古灵洲,盛世乾坤,修灵纵横,强者为尊!癌症小子历经无尽黑暗穿越而来,身体异变成就无上体质,融天火,燃天地,吞天雷,震天穹!冲冠一怒为红颜,执剑封血慑九天!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尽天魔便是输!天灵觉醒化灵君,天地灵洲主沉浮!
  • 腹黑小甜心

    腹黑小甜心

    白玉般的手臂再次环上蓝昱的颈项,墨晓彤吐气如兰,嗓音甜美,“放心,现在出去最多让人怀疑你的‘能力’而已。多谢你的出手相救,刚刚的吻就作为报答吧。不用找了。以后都不再见!”墨晓彤在蓝昱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转身离去。蓝昱这才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房门,还将他带到了房门口。想起刚刚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又回味了一下她话中的意思,不自觉地唇角上扬。永远不再见吗?不,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
  • 程序员的修仙路

    程序员的修仙路

    程序员江大在一次加班后,穿越了到了仙侠世界,他发现仙侠世界中的一些在他眼睛里面都可以代码化。于是,功法变成了操作系统,法术变成了应用程序。“唐长老,你修炼的这个《浑源无极雷神咒》这个操作系统,哦不,功法有bug!”江大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