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2300000039

第39章 附录

各家人物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人,鲁国庆父后裔。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韩非(约公元281年-公元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主要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安徽亳州蒙城人)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

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古代的逻辑空间的发展和认识,对哲学形而上学的判断提倡了一种方式方法。是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

公孙龙(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

字子秉,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代表人物,能言善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是“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提出了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割断二者的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其与惠施齐名。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

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待考,今山东省滕州)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

战国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主要学说是“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学儒术也好,攻阴阳也罢,邹衍的目的是在寻求经世致用之学,充分体现了他匡世济民的入世精神。据《汉书·艺文志》,邹衍著了《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史记·卷074·孟子荀卿列传》则说他著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还有一本《主运》。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

汉广川郡(今河北省景县)人。我国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

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哲学家,其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二是他的无神论思想。其代表作品:《讥俗》、《节义》、《政务》、《养性》、《论衡》等,但只有《论衡》保存下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向秀(约公元227年-公元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道家玄学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公元224年-公元263年)

字叔夜,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他精通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周敦颐(公元1017年-公元1073年)

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代表作品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肇始者。

张载(公元1020年-公元1078年)

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哲学家,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张载著有《崇文集》十卷(已佚),《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

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二程的理学思想体系,是北宋时期理学初创阶段比较典型的形态,它勾勒出了程朱理学的基本轮廓,为朱熹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程颐(公元1033年-公元1107年)

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与其兄程颢合称“二程”,共同创立了“天理”学说。

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陆九渊(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

字子静,号象山,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王守仁(公元1472年-公元1529年)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

李贽(公元1527年-公元1602年)

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初姓林,名载贽)。福建泉州市南门外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李贽虽然出家做过和尚,但是佛教并非其唯一信仰,根源上说,李贽的信仰是三教并存,以儒教为本。

王夫之(公元1619年-公元1691年)

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

戴震(公元1724年-公元1777年)

字东源(一字慎修),号杲溪,安徽徽州休宁隆阜(今黄山市)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本土资源,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源(公元1794年-公元1857年)

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学识渊博,著述很多,《海国图志》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也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代表作。

康有为(公元1858年-公元1927年)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谭嗣同(公元1865年-公元1898年)

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著作《仁学》,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严复(公元1854年—公元1921年)

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

王国维(公元1877年-公元1927年)

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是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为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无疑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启明星,以博大精深的哲思照亮了世界。他曾经讲经的楼观仙地,吸引着无数后人朝奉膜拜,悟道养生。在经台仙地悟道数年的任法融道长,深谙道法自然之玄机,不但将道法自然蕴于书法和讲经,还撰写了《道德经释义》,传播老子思想精髓,更使说经台鸿儒盈门,访客如云。
热门推荐
  • 尸行天下

    尸行天下

    丐帮的上前顶住他们的武士!茅山的在后面放掌心雷先灭了他们后面的法师!西方魔法、斗气可以并存,职业分明,东方道术、内功可以并立,功法有续,一个以僵尸为职业的主角,新奇、有趣的生活……
  • 我们这代人

    我们这代人

    人生就像站台,我们不记得自己走了多少路,但我们记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它们就像根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会被岁月所磨灭。当涌动的记忆成为文字,更能触动我们的回忆,本书旨在纪念“我们这代人”曾经的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无论是失还是得,无论是值还是不值,它们都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
  • 神级国画大师

    神级国画大师

    穿越大棠当画师,去过风一样的生活;超级绘画黄金手,画出万千世界。点石成金,画地为牢,雕梁画栋,诗情画意。孟汉卿说:画虎画皮难画骨。韩风笑说:老子不仅能画骨,画心也不是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国画大师韩风笑所作。
  • 繁花悲落

    繁花悲落

    “少爷,你也受伤了?这是刀伤”林木洋的思绪被寒启阳的问候打断了。“木洋,你们到底遇到什么事?”“那个传说中的伊少,启阳派人去查,查出来他们的具体情况回禀我”林木洋咬牙切齿的表情,已经出卖了自己心里有多恨不得报仇雪恨一雪之耻。“少爷,请先包扎伤口”此时此刻办公室外突然喧喧嚷嚷的,乌压压的全是人,原来是莫林两家的老爷子都赶过来了。“澈儿,云儿怎么样了”莫老爷子,颤抖的声音说道,看着躺在床上的云儿,眼眶都红了。“爷爷别担心,应该没事的。”“怎么能不担心,她的身体状况毕竟特殊”“老爷,先安排把小姐送回去,需要做详细检查,需要给美国叶家调出以前小姐身体状况的所有数据,情况可能不太妙”“你的意思就是……好好,先回去”莫家人都说的很隐晦,仿佛担心被外人听到。
  • “前夫”,你好

    “前夫”,你好

    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是,重生呢?一段亏欠的情,用两世来偿还。*◇*一道圣旨,她做了冲喜新娘,成了祈王众多妾侍中的一位。第一眼看到她的夫君,她惊慌失措,只因他长得极像她在现代的前夫!*◇*他本是无情之人,却唯独对王妃萧筱温柔以待。他即使知道是别人的栽赃陷害,小则阴冷的警告她不要触及他的底线;大则将她关进地牢,只因为事件牵扯到了王妃,他便可以不辨事实的真相!他冷眼看着她:“以后再让本王发现你对子素不利,本王就杀了你!”可当她身处险境的时候,他为何会施计来救她?为何在她感到心累的时候,他又对她说些动情的话?“你的过去本王可以不计较,但本王希望能参与你的未来。”*◇*他无奈的问:“伤儿,你何时才会懂我?”她沉默着。最终,他说:“你若无心,我便放你自由。”*◇*奸臣当道,前朝遗留,敌国来袭,在这个充满了阴谋诡计的时代,纵使她再小心翼翼,也难防他人的暗箭。**易暨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他遭到亲人背叛之后,他开始了复仇计划。却不想,中途出现了一个莫伤。易暨枫对莫伤说道:“若你是因为我的容貌才舍我而去,我可以将它毁了。”*◇*未完-待续————推荐好友锅小染完结文《猎心游戏:女人,乖乖过来!》:http://novel.hongxiu.com/a/409080/
  • 陈帝长生路

    陈帝长生路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天不生我陈长生,剑道万古如长夜。
  • 彼岸倾城:下堂王妃惹人爱

    彼岸倾城:下堂王妃惹人爱

    白色曼珠沙华,天界圣花,开一千年,花开叶落。红色曼珠沙华,地狱罪花,谢一千年,叶起花落。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生相错,独走彼岸路。—————分割线—————望不穿,流年错,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如此,愿君,亦如此。—————分割线—————曲未终,人已散,酒未醉,心已碎,一曲离殇,终落尽,唯剩荒芜。—————分割线—————“瑄宸,你等着我,我这就来陪你了。”漓沫汐扶起钟临瑄宸的尸体,纵身跳进那无忧谷。钟临瑄宸,爱你一世,我不够,愿下一世,我们能够长相厮守。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星云大师一生法语珍藏,让你适意而居的“心药方”。厚德载物,善美身心,聆听星云大师为你诠读幸福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阅读本书如同在你的心中开垦一块田地,洒上几颗莲花种子,在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