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2300000022

第22章 嵇康·不比较就叫做知足 (2)

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对于金钱、荣誉、美女的追求将会永不停歇,月薪五千的想到二万,到了二万想到三万,到了三万又想着年薪百万,反正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赚够了。荣誉也是一样,做了经理想做总监,做了总监想做副总,做了副总想做总裁,永远觉得自己还必须往上爬。拥有了一个女人,想两个,拥有了两个,想三个,你要问拥有多少是个尽头,去看看著名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就知道了,要不是被撞了车曝了光,他征服女人的战绩还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即使年薪百万,身处高位,左拥右抱,这都不能叫做富贵,因为真正的富贵,只有两个字:知足。

要想做到知足,人就不能只追求外在的欲望,越追求,越不得满足,越不得满足,越得不到快乐,之所以人们拼命的追求外在的欲望,正是因为内心里失去了追求。

那内心的追求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嵇康所说的第二个方法:取其重要,不做比较(审贵贱而通物情)。

嵇康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其他外在欲望都是虚幻,唯有身体健康才是实实在在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们要养生。因为身体健康包括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所以养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同时下手、养形和养神,形神兼备,重在养神。

养神是养身的根本,重在内心的理解和觉悟,怕的是强迫和压制。不去追求名利、酒色等等这些外在的欲望,以此做到内心宁静平和。

养形需要适当服用一些补品药品,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最好的食物实际就是谷物、蔬菜、水果等等这些普通的东西,另外还要学会吐纳呼吸,坚持练习,日出而动,日落而息,跟着太阳一起起床睡觉,是最合理的。

养形和养神都必须持之以恒,如果做到了,那就是胃口好,人精神更好,身体特棒,快快活活地活到九十九。

光靠养身还是做不到知足,有人说幸福实际是被比较出来的,确实是颇有道理,和李嘉诚比会觉得自己贫穷,和犀利哥比会觉得自己富裕,和姚明比会觉得自己矮小,和郭敬明比会觉得自己高大,幸福可不就是被比出来的吗?

无论和谁比较,都会产生心理波动,要么不满,要么自诩。那如果不比呢?岂不就是什么情绪都没有了,没有了情绪波动,还不就是知足吗?

所以为了追求知足,干脆就不比了!

《世说新语》里面记载的竹林七人组之一阮咸的一个故事,则能很好说明什么叫做“不比较”。

阮咸有一次招待他的亲戚,用一个和澡盆差不多大小的盆子盛酒,大家都围着这个盆子狂喝乱饮。这个时候他家里的猪也跑过来凑热闹,这帮人也不在乎,就和猪一块喝,与猪同乐。

自己是万物中的一员,所有人,所有生命都一样,不光超越了种族,甚至超越了种类。

嵇康就是达到了这个精神层次,因此官不当了,也不巴结权贵,每天快快乐乐地打铁,和朋友们喝酒聊天,兴致来了还做诗、弹琴、画画,快乐生活每一天。

在嵇康的众多爱好之中,有一项他可谓是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是音乐。正如在KTV里K歌再强,也不能叫做艺术家一样,嵇康号称音乐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擅长弹琴,他还贡献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叫做《生无哀乐论》,这套《生无哀乐论》可是中国美学史中极其重要的一篇。

在嵇康之前,论述音乐的的著作也不少,早在战国时期的荀况,就提过不少音乐的观点。但荀况讨论的主要是音乐的社会效果,可以让他的学生们放松心情,便于更好地学礼。

而嵇康提出的,是关于音乐最根本的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

那究竟音乐是什么呢?答案是自然界存在的五音。五音、无色、五行以及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五音有悦耳的,也有刺激的,但自身没有任何感情。有些人觉得音乐悲伤,有的人觉得音乐喜悦,那只是因为他们内心里本来就有悲伤或喜悦的情绪,音乐恰好可以起到放大这种情绪的作用。

那究竟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起到放大悲伤或者喜悦的功效呢?

嵇康给出了答案是通过曲调。音乐之中本身有各种不同的曲调,归根到底可以分为两类:猛和静。比如琵琶、古筝和笛子的声音高亢,节奏急促,称为猛。而琴、瑟、二胡的声音低,节奏慢,称为静。

一个人心中很悲伤的时候,又去听静的曲调,会更加觉得自身凄惨可怜,比如去听《二泉映月》。而如果一个人兴致勃勃的时候,听猛的曲调,那便如火上添油,繁花似锦一般,比如去听《将军令》。

放到今天来看,嵇康的这个理论也很有意思。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首《爱情买卖》,有些人觉得这歌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有些人却觉得这歌俗不可耐,不堪入耳。

那到底这歌是好还是不好?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

有人喜欢浅显直白的歌词,有人喜欢欣赏需要想象的语句,你能说谁更好一些吗?

自己觉得好就是好。

还有被传播的神秘莫测的死亡音乐,据说听过这首曲子的人就会自杀。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厉害的音乐,可以夺人性命于无形吗?

答案是肯定没有。但是自己有没有心理问题,这就很难说了……

按照嵇康的养生观念和众多兴趣爱好,长生不老是不可能,快快乐乐活到七老八十应该没啥问题。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嵇康只活到了四十。

嵇康的精神境界第一层次“越名教而任自然”有明显的缺陷,随心所欲地想说就说,就能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恐怕最多也只是口舌之快。生活中,我们还是得记住“祸从口出”,这才是至理名言。残酷的事实最后证明,嵇康就毁在这上面。

东平人吕安是嵇康的朋友,他有个哥哥叫吕巽,通过吕安的关系,也结识了嵇康。

吕安是个热心豁达的人,哥哥吕巽却是个卑鄙的衣冠禽兽,一次趁弟弟吕安不在家,闯入他家把他老婆强奸了。

吕安被亲生哥哥带了顶绿帽,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一怒之下准备休了老婆,并去告吕巽。吕巽这下害怕了,就请嵇康从中调解。于是嵇康就去劝吕安先冷静一下,生性豁达的吕安听进了劝,觉得老婆实在是无辜,加上毕竟吕巽是自己的亲哥哥,因此也平静了下来。

可是禽兽吕巽左想右想觉得不放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恶人先告状,先去告了吕安不孝。嵇康这下真的生气了,从没见过吕巽这号无耻下流出尔反尔的小人,于是立马与吕巽断交,并亲自出面为吕安作证。

照常理,这个纯粹是吕巽吕安自己的家事,不应该扯到嵇康。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主审的,正是被嵇康得罪过的钟会。

当年钟会专门去拜会嵇康,嵇康正在院子里和好朋友向秀一块打铁,两人聊得正是热乎,因此对钟会不理不睬。钟会觉得无趣,就准备走了。这时嵇康倒说话了,问钟会:“你听到什么了要过来?看到什么了又要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我为听到的而来,为看到的而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是个贵族,还是个大官,在当时也算知名人士。嵇康倒是随心所欲地说痛快了,可祸根也由此种下。

最后嵇康和吕安被钟会判为死刑。

临刑那天,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种“无理”要求当然被拒绝了。嵇康倒如同平常一样,面不改色,他看距离行刑的时间还早,便向向秀要来平时最爱用的琴,在刑场上弹了一曲《广陵散》。

弹完以后,四周鸦雀无声,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时年四十。

从此,广陵散成为绝唱。

虽然只活了四十岁,但嵇康的思想却流传开来,特别是他的养生之道,影响极为深远,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益。

玄学感性派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边疯疯癫癫,放荡不羁,口无遮拦,无所顾忌;一边又天真烂漫,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并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宁愿穷困潦倒,宁愿被世人嘲笑,甚至宁愿付出生命,也绝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这个信仰就是道家的精神绝对自由。生又何哀,死又何妨,唯有精神永存。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这才是真正的风流!

在道家全面的复兴同时,另外一大思想门派也开始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茁壮发展,这就是佛家。

同类推荐
  • 个性:极简庄子

    个性:极简庄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庄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庄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庄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七大章,以“人生需要学点哲学”开篇,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以“齐生死,任逍遥”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35条《庄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热门推荐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强体健身(上)

    强体健身(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至天主宰

    至天主宰

    一代战帝被亲人陷害惨遭多名战帝围攻,临死之前意外重生,当一代战帝重生以后他要当初的仇人一个个死去,他为了守护的人变强,终有一日他要让这天为之颤抖,终有一日杀尽该杀的人。大道来临不成神便成魔,少年如何经过重重危险证大道,为了守护的人他可以杀掉一切。为了亲人成为疯魔又如何,为了亲人遭人唾弃又如何,我心中的道坚定不移。
  • 独家盛宠:厉少的腹黑小娇妻

    独家盛宠:厉少的腹黑小娇妻

    她被人下药,脱光衣服,丢在导演的床上。醒来时,无数镜头对着她,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是靠潜规则上位的绿茶婊。她身败名裂的时候,他没有相信她,“你说的话,到底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她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冷冷地对她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她发现自己有身孕的时候,他怀里搂着其他女人,神情冷漠,“请你马上从这里滚出去。”她失去孩子的时候,全城都在盛传他与富家千金即将结婚的好消息。
  • 乱世美人赋

    乱世美人赋

    白玉奉师命下山游历,路上被一纨绔子弟所救,二人一路结伴同行...所历的故事中满是列国尘封的旧史,以及久久不愿散去的幽魂。...当历尽红尘种种后,白玉遗失的记忆再度被开启命运又会引起怎样的的波澜
  • 花开夫贵之娘子报喜

    花开夫贵之娘子报喜

    “你姓花不姓木,你是我家的下人!”因母亲出身卑微,花末末被家人当做丫鬟使唤,最后被虐待至死。闭眼再一睁开,曾经备受欺凌的花末末已换了个魂,她是杀手宋姬。刚来就被奶奶卖给有儿子的半瞎子男人续弦,宋姬暗暗打算着如何恢复自由。不想相公家的日子不安稳,老是有刺客出现,一天半夜,相公左右分别捞起包子和媳妇,半夜离开了家。宋姬这才知道,相公不瞎了,小包子是别人的。这都是啥事?“媳妇,我们去找个地方种一庄子的花,好不好?”“好。”呃…她怎么回答得这么自然?
  • 云水寒门

    云水寒门

    一个人是不能成为世界的,有起源。同样,一个世界也不是独立的,有诞生。可是,赵四没有,什么都没有。也不能说没有,至少在他死的时候,他知道,世界很大,世界的外面还有世界,那才是他的起点......
  • 最后的耍赖

    最后的耍赖

    离开你后,我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风景,想给你带点礼物,想来想去,只有我最适合你,最终决定将我带给你。你还接受吗?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美好的向往当做自己真实的未来,例如白头偕老。狂风暴雨办不到的事,原来能被和风细雨浸个透你终究还是放开了我的手我想回来,你还要我吗?别闹了。最后的赖皮,可以吗
  • 幸福从天降

    幸福从天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起风飞扬

    起风飞扬

    风之所过,皆有我名传扬。穿越的丁风,会在新世界中一步步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