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6000000013

第13章 随师学禅 (6)

老和尚在这里空拳建丛林,平地起楼台,艰苦创业十五载,功成身退,不仅体现了他老人家洒脱自在的禅者风度和提携后进的殷切婆心,而且也有利于在丛林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人才机制。我要以老和尚为榜样,无我奉献,为而不有,在我任期届满后,希望又有禅林俊杰后起承接,由此推陈出新,灯传无尽。

明海法师方丈室内,悬挂着净慧老和尚的一幅贺联。从此联,可以看出净慧老和尚对明海法师的期许。

觉悟人生,学文殊手眼,熔铸声闻品格,远绍如来遗法,光明朗照;

奉献人生,具普贤怀抱,成就菩萨心肠,近光赵州门风,愿海宏深。

七、不可思议的缘

明海法师和净慧老和尚之间,有着言语无法表达的奇妙的缘。

从明海法师随手记下的《随师学禅》,可见一斑。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祥,和蔼可亲。因为是冬天,他还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我好奇地想:怎么和尚还戴着帽子呢?我这样才一动念,师父就随手把帽子摘下来。我想:这老和尚一定有神通呢!

后来师父淡然地告诉我:他没有神通。对他这话我总不信,便用心观察,神通虽然没有找到,却发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妙处。

师父在北京的住处是一套三间相通的房子,中间一间是佛堂兼客厅,边上一间是他的卧室兼书房,他日常每在这里工作,如果有人拜访,一转身又可以接待客人。

师父的工作都要伏案去做:写文章、改文章、校对稿样、给信徒回信,他做起来都是一丝不苟,字迹从不潦草,标点符号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帮忙誊一份东西,他看了指出许多毛病:破折号应在两格中间三分之二的地方,句号、逗号在方格左下角……我听了惭愧万分:平时还一直以为自己在这方面过关了呢!

我曾经想:做许多工作和修行用功不相妨碍,做师父这份案头工作却不好用功。你想,一边写文章,一边念佛或者观心,那是不行的,文章一定写不出来。有一次我拿这样的问题问师父,他说:“看书就看书,写文章就写文章,一心一意,不起杂念,这就是修行。”

这话很平淡,我却做不到,难就难在“一心一意”上。我的习惯,每每写文章时惦记着打坐,打坐时又老想着文章该怎么写。总之是心里总有一些和身口不相应的细微妄想流动,走路时不安心走路,吃饭时不安心吃饭,所谓“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在哪里呢?自己都觉察不出。

师父却总是那样专注。写文章是这样,吃饭是这样,扫地也是这样。他在北京的生活是十分平常的:早起坐禅、扫地、打开水、到斋堂打饭、坐办公室、改稿、校稿。理论起来可以说是弘法度众生,师父做起来却是如此平实、安祥、自然。他扫地时是那样从容不迫,心无旁骛,仿佛世界上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他要我们学会扫地,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无有间断。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成就大的道业,就能振作佛法的教运……

当然,师父要是有条件一直专注于案头工作也好,事实是他的工作经常被拜访的信徒打断。有的是修行遇到问题要请教,也有的刚接触佛教,还有的是工作、生活不顺心,请师父解忧。来的人有学生、工人,也有家庭妇女,有时还有一对夫妇带着孩子一起的。

这时候,师父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接待这些来访者。和他们讲佛法、聊家常、解答疑难,话语从容平实,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人们围着他,像冬天里围着一盆火,舍不得离开。等来访者一走,师父又回到书桌旁,拿起了笔。

这样的情形见多了,我终于感觉到:师父如是的行持中大有“文章”在。起码我自己做不到。换了我,写文章到精彩处,有人打断,心里会生烦恼;而谈话结束后,心又不容易收回,一定还挂记着刚才的谈话。师父却两无妨碍,他放下案头的书和笔,接待来客时给人的印象是,他刚才什么都没干,专门等你来拜访呢,所以才那样精神饱满,光彩照人;等客人一走,他又继续他的工作,仿佛一直如此,没有中断。

此中有“真意”,我揣摩了很长时间,后来师父说:要活在当下,我才有点恍然了。活在当下,也就是斩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而安住于现前清净明觉的一念。这种安住等于无住。因为就此当下一念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为永恒。《华严经》上说:“三世所有一切劫,于一念际我皆入。”这个入于三世的一念既在三世中又在三世外,它是既存在又超越的。当卖点心的婆子喝问德山要点哪个心时,德山就被束缚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囚笼里而打失了当下一念。

活在当下,也就是安心于当下。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古代的禅德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就是这个道理。

师父因为总能活在当下,所以他总显那样自在洒脱,处理问题应付裕如,不费一些思索,纯为现量境界。不管是作文还是讲开示他都是信手拈来,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我想,这大概就是《六祖坛经》上所说的“定慧等持”吧。

我有不爱整洁的习惯,这个习惯是过去长期的学生生活养成的,师父几次批评我,我却进步不大。真是“江山易改,习气难除”。

师父则不然,他周围的环境总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且他走到哪里就把清洁和秩序带到哪里。他常给我念叨:“虚云老和尚了不起,虽然行头陀行、穿百纳,但他的衣服却总是干干净净的,他的案头、禅榻总是整齐洁净的。”

起初,对他的话我一直漠然,后来才慢慢领会:这也是修行。

柏林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历史的风暴却使它成为一片废墟。我们最初来到这里时,只有几棵古柏、一座佛塔还使人能依稀辨出这是一座古寺。一切又得重新开始。

师父成了设计师。这儿修什么,那儿建什么,全部都由他亲自擘划,所有工程的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并提出意见。有时他带着我们在寺里四处巡视,向我们描述他的复兴蓝图,成竹在胸,运筹帷幄。每次回寺,即使是深夜,他也要去查看建筑工程的进展,有时冷不丁他就会挑出毛病,使承包工程的工头提心吊胆。

最奇的要算赵州禅师塔院的修建。师父在塔前的一片乱草地上划出一个范围修筑院墙。工人在下墙基时触到古墙的遗迹,当地的老人说:过去塔院的围墙就在这里。竟是无心合古!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到现在一座初具规模的梵刹从地涌出。就像整理一间凌乱的屋子一样,师父把这一废墟整理得清净庄严。

现在我相信这两件事是不二的。你只有能净化一间屋子,才能净化一座寺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娑婆世界,而这种净化源出于我们身心的净化。

所以师父告诫我们:“依报和正报是不二的。”我感受到他对环境的调整与改变像是出自一种本能,完全是自自然然的,好像无形中有一种光芒从他清净的身心辐射出来,驱除了杂乱,带来了和谐。他的这种影响力不仅限于环境,对人也是一样。和他在一起,你会感觉宁静、祥和,心里很清净,没有杂念。

师父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的净土。”是啊,求生西方净土的人也要先完成自我的净化,不能把娑婆世界的坏习性带到净土去。

师父谈起兴复柏林禅寺的因缘,既属偶然,又像是必然。1987年10月,师父受中国佛协委派,陪同“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参拜赵州塔,目睹古寺颓敝,一片蔓草荒烟,他潸然泪下。后来他告诉我们“年轻时亲近虚云老和尚,随侍身边,老人经常讲赵州和尚的公案,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来到这里,看到一代大禅师的道场如此破败不堪,触动了感情。”

1990年农历十月初一日,普光明殿大佛在露天安座,风雨交加中万众腾欢。师父见此情景,老泪滂沱。

1991年冬,修复中的柏林禅寺举办了第一次佛七法会。居士们离寺时都恋恋不舍,有的泪流满面。他们说:这里温暖得像自己的家。师父的眼里闪着泪光。

1993年,在柏林禅寺南边一个清静幽雅的小院子里,师父为我们一位短期闭关的师兄启关。当他说完四句偈语后,热泪夺眶而出。

师父说:“我每次看到你们这些弟子,都想流泪。”

师父的眼泪真多!

提婆菩萨在《大丈夫论》中说:菩萨在三种时候堕泪:“一者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者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悯故,为之堕泪;三者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计菩萨堕泪以来,多四大海水。”菩萨的泪从哪里来呢?从悲心来。“菩萨悲心犹如雪聚,雪聚见日则皆融消,菩萨悲心见苦众生,悲心雪聚故眼中流泪。”

师父的眼泪和悲心想必已经积聚很久很久了吧。在佛教饱受摧残的年月,他们是欲哭而无泪。僧人们被强迫返俗,被批斗、被劳改。有的人因承受不了这种打击而自寻短见,有的人则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剩下来的人便要忍受种种迫害和繁重的劳动。

师父曾给我讲起劳动改造的情形。数九寒冬,凌晨两点起床,步行二十几里到工地挑土,直到天黑才收工。他有一阵子患水肿,浑身无力,还得坚持干。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就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大草帽盖住脸,盘腿打坐。“你那时想到过前途吗?”出于文学的想象我这样问他。“没有什么具体想法,但相信那样的现实只是暂时的。”

师父这一代僧人真是命运多舛。他们年富力强的岁月几乎都消耗在那场劫难中,而当转机出现,复兴奄奄一息的佛教的重任又落到他们肩上。经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国佛教百废待举,太需要人才了!师父必须以一当十地工作。

他要主编两份刊物,主管河北省佛协,还要参与中国佛协的许多工作。至于柏林禅寺的兴复,他更是多方筹划,惨淡经营。从化缘募捐,到规划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价的商定,还有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周旋,寺内僧团的建设,法会的主持等等,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他一年里很多时间都奔波在旅途中。许多次回寺,因为事务忙,他都是夜间赶路,半夜到达,凌晨出现在大殿上,使我们大吃一惊。我曾经想:石家庄—北京一线的火车,在中国这么多人中,可能只有我师父坐得最多了,因为他平均两星期就要往返一次。

不管事情多么忙,师父像是长有千手千眼,应付自如。他休息的时间那么少,却总是一身洒脱,神采奕奕。有时他也会嘲笑我们年轻人不如他精力好。我想,我们缺乏的主要不是精力,而是他那片似海的悲心。需知,这才是他能量的源泉啊!

一个冬天的下午,在北京师父的住处,师父与我和一位四川的陈先生谈起虚云和尚那张低首蹙眉的照片。陈先生说:“这张相,很烦恼的样子。”师父说:“不是烦恼,是忧患。”我怦然心动。师父接着说:“如果我们都能像虚老一样,有忧患意识,佛教就有望了,我们个人的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有谁能理解禅者的忧患呢?我们选择禅时都只注意了禅的喜悦和超脱,却忽略了禅的艰难、禅者的承担。

禅宗初祖迦叶尊者以苦行著称。连佛陀都为老迦叶担心,怕他吃不消,劝他放松些,可他却依然如故。最后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众皆惑然,唯迦叶尊者莞尔一笑。这一笑后面有多少艰辛!

六祖慧能大师为传佛心印,先是磨房碾米,得法后又混迹猎人队伍十三年,屡被险难。

近代虚云老和尚住世一百二十年,为拯救衰颓的教运,他东奔西忙,历经心磨十难!

师父说:“不要谈玄说妙,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渐渐明白:禅这个概念是多么沉重,而用生命去实证禅又是多么艰难啊!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星云日记26:把握因缘

    星云日记26:把握因缘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佛如光”、”把握因缘”、“忏悔的法门”、“人生的助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的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热门推荐
  • 心跳,零距离

    心跳,零距离

    他拥有一切美好和魅惑的特质,然而他的身份始终是个谜!那次户外探险活动,她将他从密室里解救出来,到底是事先谋划好的“离奇邂逅”,还是命中注定的“狭路相逢”?拥有女巫血统的好友一次次警告她必须远离他,正牌男友拿出古老的猎枪扬言要杀死“那个东西”,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她和他向彼此靠近的步伐。然而,无论多美丽的梦,始终会有醒来的时刻。
  • 古缘风云录

    古缘风云录

    一篇篇古风文章,一段段儿女情长、一次次尔虞我诈,一首首改命颂歌。沉浸在这诱人的世界中,感受着他们的英雄气概,品读着他们的传奇故事,带着自己的体会融入在古风世界之中。
  • 一起战疫

    一起战疫

    陈松和杨晓倩曾经是军人,疫情爆发后,夫妻二人响应“若有战,招必回”的铁血誓言北上抗击疫情,在疫区,他们与逆行者们和武汉群众一起书写着守望相助的大爱篇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起战疫,一起回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煞血成神

    煞血成神

    唐林,没有马云似的老爹,也没有爱因斯坦的头脑,且看我如何煞血成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滥觞之涧

    滥觞之涧

    置于春秋战国,以你想不到的视角,勾画人物内心。颠覆你所有的期待,意外之中,顿悟人性哲学。
  • 原来是顾教授

    原来是顾教授

    言诗一直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只希望自己可以平静的结束硕士生涯然后离开京都。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跟英语系男神顾教授传出绯闻。于是,言诗的大名享誉全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妃作歹:王爷有话好好说

    为妃作歹:王爷有话好好说

    一场龙卷风将本是天朝的她卷入一个陌生帝国,无意间竟被别人下了套……什么!!不去学堂就安排婚事!!去了学堂必须选个好夫婿回来!!!一个温和如玉倾心许久的学长…一个江湖有情的阁主…一个高冷少语的丞相!竟然还是女的!知道真相的她瞬间…萌逼了…一个随时随地在她眼前晃的无事王爷……可她该怎么选…一边可以浪迹天涯…一边可以永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