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300000014

第14章 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宁夏地区的黄河古津渡

黄河穿过积石山,自兰州北流,两岸皆崇壁峭崖,流经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的黑山峡,自中卫县的南长滩进入宁夏境内。流经宁夏区境397千米。在宁夏境内的黄河两岸的冲积平原自秦代就开始了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发展灌溉农业,形成了卫宁灌区、河东灌区、河西灌区3个引黄河自流灌溉农业区。在每个灌区都形成了独立的引黄灌渠网,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道路交通网,道路纵横,过渠有桥,过河则有津渡。宁夏的3个引黄灌区靠道路、桥梁、津渡连成一片,形成了久享“塞北江南”美誉的宁夏川。从秦汉时期起就已形成了自宁夏川到咸阳、长安的交通干道。这条交通干道是西汉武帝时期自张骞通西域后打开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一段。西汉时置廉县,其治所在今宁夏贺兰县的暖泉西。廉县是今银川平原上设置最早的县,王莽将廉县更名为西河亭。可见在西汉时期宁夏引黄灌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就已十分密切了,而且初步形成了宁夏引黄灌区的政治中心。关于宁夏的黄河航运最早的记载始见于北魏。在北魏时期东安侯刁雍在《运屯谷付沃野表》中有“谷在河西,转至沃野,越度大河”之语。这是历史上较早的直接提到越度大河的文字。此处的“越度”即越渡,“大河”即黄河。越渡黄河,意思是渡过黄河,必有津渡。目前还没有发现在银川地区最早在何时有津渡的文字记载。有津渡则必有渡河的交通工具。在刁雍的《运屯谷付沃野表》中具体地记载了在黄河宁夏段上使用的船只的载重量为“胜谷二千斛”。船从宁夏河西顺流而下,五日抵达沃野,自沃野牵回宁夏需十日。沃野,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五原东北的乌加河北。在这篇文献中具体记载了在公元4世纪,宁夏的造船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黄河自中卫入宁夏境到青铜峡,流经青铜峡到石嘴山出境,几处有重要交通线通过的河段多为沙岸,两岸基本上是冲积平原,黄河从冲积平原上流过,河床经常左右移动,主河道可以说是左右摇摆。

有时本是河东的地上建筑物在若干年后到了河西,并不是文献记载的差错,而是黄河的河道改变的结果。所以,在宁夏有一句口头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在社会生活中有“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现象,世间的事往往也会出现由正而反的现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人世间变化的复杂性。但在客观上却也是对黄河宁夏段的河床经常左右摇摆这个现象的形象描写。正是由于黄河宁夏段的这个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在史籍中有关宁夏黄河渡口的记载既少又简略的局面。在西夏的文献中尽管有“吕渡”这个名称,却没有吕渡的具体位置的记载。在宁夏津渡何时出现?缺乏具体的记载。目前较具体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宁夏的地方志。据《乾隆宁夏府志》载:“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以刁雍为薄骨律镇将。七年(公元446年)又曰‘奉诏高平、安定、统万及臣所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必致滞陷。……计车五千乘,运十万斛,百余日乃得一返。今求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一船胜谷二千斛……方舟顺流,五日而至。……计用人功轻于车运十倍有余’。”“九年表求造城,诏名曰刁公城。”造城的目的是“储谷置兵备守”,而“立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在《乾隆宁夏府志》中还收录了刁雍的《运屯谷付沃野表》《河西修城表》两文。这些记载和表文具体地说明,在北魏时期今宁夏境内已有了黄河水运,木船已运用于长途运输,在刁公城附近已建了宁夏最早的渡口。唐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太子李亨在今陕西兴平与唐玄宗分手。北上,到达平凉郡(郡治原州,即今固原市),恰逢朔方军镇留后杜鸿渐的代表前往迎接。于是李亨沿蔚茹水(今清水河)而北,至河曲(今中宁县境),见有黄河天堑之固,又改变主意欲北渡黄河到丰安城(在今中宁石空附近)去。可见当时在今石空附近已有固定的黄河津渡。

黄沙古渡

关于古代宁夏津渡较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的宁夏地方志。宁夏的古代文献可查到记载宁夏古津渡的地方志是明庆王朱栴纂修的《宁夏志》。在该志中载:“杨家渡,元时旧渡也。洪武初,尚于此渡,后移于新渡。新渡,洪武间移于此。应理州渡,宁夏中卫立。”这是宁夏的志书中关于宁夏津渡的最早记载。据《嘉靖宁夏新志》载《国朝混一宁夏境土之图》所标,杨家渡在宁夏镇城之东南,灵州城之西北地方。马鞍山位于其东北方。在《宁夏志》中载“高桥儿驿在灵州”。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有“高桥儿驿在定朔门内。”“高桥儿递运所在南关内”的记载。从上述记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杨家渡在灵武境内。高桥儿驿和高桥儿递运所皆明洪武间立。庆王朱栴于公元1401年所作的《西夏八景图诗序》中提到的西夏八景咏题中有《黄沙古渡》。与朱栴同时代的人三山陈德武所写的《宁夏八景诗序》中对黄沙古渡作了具体的说明:“亚于水曰‘黄沙古渡’,但见风波浩浩,鸥鸢欲堕。河柽摇红,苇花飞白,昔之车尘马迹,皆为狐兔之区;而轻舟短棹,长年三老之属,已移于高桥、杨家渡矣。”综上所述,黄沙古渡即指移于杨家渡以前的渡口。而杨家渡是位于黄河东岸的渡口的名称。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有如下记载:“在城驿在南关东南”。“递运所在河西寨(在今永宁县通桥乡)”。在灵州城内设高桥儿驿和高桥递运所。那么,从在城驿所在的宁夏城南关出发,途经河西寨到河东的高桥儿驿这条路,在河西寨附近过黄河是最近的。可见,明洪武时期的杨家渡应在河西寨附近的黄河对岸,“黄沙古渡”应指在河西寨附近的津渡。

在明朝初期,庆王朱栴、三山陈德武、庆府纪善王逊都写过以《黄沙古渡》为咏题的写景诗。朱栴的诗为:

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

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

风生滩渚波光渺,雨过汀洲草色新。

西望河源天际阔,浊流滚滚自昆仑。

这首诗的第七句中的“西望”两字道出了本诗远眺的立足点是在黄河岸边,眼前的景色是无边无垠的黄沙,但古渡却常有过客问津。紧接着指出了这处古渡的重要性,这处古渡是在边夷连接帝阙的要道上,这条大道通往皇帝居住的地方。驿道自然是这条大道。五六两句诗是对黄沙古渡的环境的具体描写。风过后所见到的是“滩渚波光渺”下过雨后所见到的是“汀洲草色新”。结尾两句是对黄沙古渡所在的黄河的宽阔,河流气势雄伟的描写,并强调气势雄伟的黄河的源头是在天际的昆仑山,“西望河源”更强调是从东向西眺望。朱栴写这首诗的背景也可以作为理解这些诗句的依据。

庆王朱栴在《西夏八景图诗序》中说:“洪武戊寅(公元1398年)冬,予自韦州来宁夏,道路凡三百余里。历观经涉之所,因山川之胜概,思所以赋之诗而未得暇。及后欲经营新宅,遂登高眺远,批阅地图,若黄河之禁带东南,贺兰之蹲峙西北,天开地设,雄镇藩畿,亦可谓殊方之胜地矣。徘徊久驻,慨然兴怀。不觉落日之西沉,寒风之袭衣,追思往昔,有动于诗情。”这里点出了作《黄沙古渡》一诗的动因,也指出了诗中所描写的人文景观在镇城东南。因宁夏通西安而达于京师之主要驿道,系由镇城出南门在河西寨附近过黄河。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庆王朱栴在镇城东建宜秋楼,并赋《登宜秋楼》诗一首:

亭皋木落水空流,陇首云飞又早秋。

白草西风沙塞下,不堪吟倚夕阳楼。

楼头怅望久踌躇,目送征鸿向南去。

黄沙漫漫日将倾,总是江南客愁处。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在楼头上久久怅望,目送南去的征雁,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所见最显著的就是黄沙漫漫。在庆王朱栴的两首诗中“黄沙漫漫”是津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的最显著的特点。黄沙古渡中的“黄沙”是对河西寨附近津渡的特点的概括,“古”表明津渡的历史悠久。庆府纪善王逊的诗《黄沙古渡》更证实了这一点:

神河疏九曲,古渡限黄沙。

棹舣横波急,人临两岸嗟。

弄兵胡恃险,拓地汉为家。

水出金鲇钜,充庖味独佳。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绘渡口这一具体事物。而先说明黄河上的渡口是在以黄沙为特点的环境中。以当地黄河中的特产鲇鱼“味独佳”结尾,读后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上3首诗从不同侧面写出了黄沙古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当时宁夏镇城防御的影响,但没有明确指出黄沙古渡的具体位置和规模。可见在明初屡屡见于诗文的“黄沙古渡”是对宁夏镇城和灵州之间的交通干线跨越黄河的古津渡的概括,并不一定是指特定时期的特定的某个具体的津渡。

宁河渡与横城渡

据《乾隆宁夏府志》载:在灵州的津渡有宁河、马头、高崖。灵州的名胜有“宁河胜览”,并作了简单的解说:黄河东渡,筑台高五丈余。登眺于上,则河山景物,举在目中。这两处记载中的共同之点是“宁河渡”和“宁河台”都在河东。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三边总制王琼修筑了自横城堡起至花马池止的长360里的深沟高垒,这一工程的完成促进了沿明长城的道路交通的繁荣,因而在横城附近的黄河上自然也出现了津渡。万历年间宁夏巡抚罗凤翱在横城附近的黄河渡口旁修筑了宁河台,作为渡口的管理机构和保卫渡口的兵士的驻地。罗凤翱并作《宁河台成登眺》一诗:

津口①新成百尺台,深秋登望戍烟开。

兰山直亘北荒去,河水遥从西极②来。

漠漠白沙伏毳幕③,茫茫绿野遍农垓④。

清平浑似中原地,干羽⑤风光始见回。

“注释”

①津口:渡口。②西极:西边最远的地方。③毳幕:毳(cuì)。很轻薄的帐幔。④垓(gāi):界隔。⑤干羽:即干旄。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示威严。

罗凤翱,蒲州人,嘉靖举人。历都御史。万历元年巡抚宁夏。修城池,通关梁,恤民隐,苏商困,设防,绥士民。宁夏安堵者10年。《宁河台成登眺》一诗的开头就直接点明“横城”是一处津渡。接下来写在深秋登台远眺之所见。“戍烟”暗示戍边的人因无警,很早就升火做饭。远眺所见,贺兰山绵延向北方荒原的地方,黄河自西边极远的地方而来。河东的沙漠像盖上了薄幕,河西被分成方块的农田像铺满了绿色,处处都酷似中原的景色,官员们的车子装饰着干羽,显得很风光。

宁河台修成以后,翰林王家屏写了《中路宁河台记》。在这篇记中指出:“会大中丞罗公,以文武俊望,被上简命,镇抚宁夏。至之日,率诸将暨宪大夫按行塞,西望贺兰,北视高阙,东瞰洪流,南游目于环庆之野。还之渡口见津人操舟渡焉。渡者蚁集河渜,而无亭以守之。则顾谓诸将曰:‘嗟呼!天设之险以捍蔽区夏,而弃与虏共之,又驰要害不为备,奈何欲却虏使毋数侵也?吾兹揣虏所向,一亘有变,不逾河而西绕贺兰之北以临广武,则有乘长城,溯流而南下,以窥横城之津耳。然逾河之虏,有何山以阑之,有列屯以间之,我知而为备,犹距之外户也。虏即南下,地无河山之阑、列屯之间,飚驰而狎至,贼反居内,我顾居外,急在堂奥间矣。计宜益筑长城塞,用遮虏,使不南下。而建亭堠于河之东涯,以护横城之津,此要害之守也。’——发卒筑长城塞,横亘凡五百里。别征卒筑台河上。台高五丈五尺,周环四部之上,构亭三楹、厢房四墁。”“外列雉为城,城周环九十余丈,高二丈四尺。缭以重门,设津吏及堠卒守焉。”“不五旬而告成。事众且以为烽堠,且以为津亭,登眺其上,而山岩陇坂,委蛇曲折,历历在目。伟哉,诚朔方一壮观矣!”这一段文字已明确告诉我们,“宁河”与“横城”实为一处津渡。这个事实在明朝万历时就已存在了。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在河东的灵州称为“宁河”,在河西的宁夏县称为“横城”。

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筑横城堡。罗凤翱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筑宁河台,明确了横城是一处要津。庆王朱栴写《黄沙古渡》一诗是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横城堡名称的出现比庆王朱栴作《黄沙古渡》一诗晚106年。因此,横城渡与黄沙古渡显然没有任何关系。

在清朝前期,横城即是黄河上的一处要津,横城堡是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附近是一处蒙汉进行贸易的互市。

中卫的古渡

在朱栴纂修的《宁夏志》中有“应理州渡,宁夏中卫立”的记载,但没有注明具体的位置。在《乾隆宁夏府志》中记载的中卫津渡有:常乐、永康、张义、冰沟、老鼠嘴、青铜峡6处。常乐、永康的后面还注明旧志亦有。明三边总制王琼的诗《登广武远眺》:

鸣沙古渡急征笳,铁骑云屯晓济河。

广武人稀非土著,枣园田少尽征科。

赫连故垒游麋鹿,元昊遗宫长薜萝。

试问守边谁有策,老臣忧国鬓双皤。

这首诗的首句就点出“鸣沙古渡”在历史上长期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常有紧急出征的胡笳声响起。在此地土著人很少,土地也没有很好地开垦。赫连勃勃的故垒早已荒废,在广武附近的李元昊的行宫也长满了薜萝,直到明代中期此地的硝烟还不知何时息灭。这首诗中的“鸣沙”、“广武”、“枣园”都是当时中卫的地名。可见“鸣沙古渡”是实指,在鸣沙古城的附近。这首诗也证实中卫早就有津渡了。

在道光二十一年纂修的《中卫县志》中收录《黄河晓渡》一诗:

黄河东下自昆仑,浊浪排山晓拍津。

来往行人喧古渡,只因名利少闲身。

诗中的“古渡”是泛指,但一个“古”字点明黄河穿中卫境而过,两岸很早就开始用舟楫渡河交流了,渡口还不止一处。“来往行人喧古渡”说明这里的津渡不仅古老而且十分繁忙。

%%%%%%《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收录江大锡《和中邑黄大尹月夜渡河原韵》一诗:

碧波漾月夜光明,露冷苍葭一派清。

惯听涛声临野渡,突经雁字过边城。

乱峰隔岸迎骖入,骏马驰云按辔轻。

不惜勤劳驱策久,水程刚涉又山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黄河渡口夜渡的场面,形象地说明了这处古渡“来往行人喧”的繁忙景象。“水程刚涉又山程”强调了这处古渡是处在中卫境内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上。

在宁夏的黄河古渡不仅使用舟、舣等水上交通工具,而且还使用当地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不用轻舟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这是明代文学家李开先的《塞上曲》中的诗句。诗中所说的“浑脱”就是在宁夏黄河上很早就使用的渡河工具。嘉靖间巡抚宁夏都御史张文魁在《造舡》一诗中写道:

川抡山采众情谐,半百新成水靸鞋。

吴下蒙曾潜困羽,闲中贼忍界长淮。

祖生击楫勤王室,扶氏投鞭梗厉阶。

译语解泅逃溺者,好将浑脱付燔柴。

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只是一种试图阻止蒙古族部落用“浑脱”渡过黄河的愿望。在《明史》中记载了一次真实的用浑脱渡黄河的事件。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居住在套内的鞑靼吉襄部,用牛皮浑脱为渡河工具,把全部落的男女老幼渡过黄河,然后转入贺兰山后的阿拉善草原。在《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近年以来,虏浮洪涛而西渡,视黄河犹坦途;逐水草而转徙,以贺兰山为勍(qīng)穴。东西戒严,无时少缓,为备实难于诸边。”这段记载说明在明嘉靖时期,在鄂尔多斯的蒙古部落用洪涛渡黄河已是很平常的事情。此处的“洪涛”即“浑脱”,在明朝的西安卫千户杨郁的诗句“洪涛附敢水流东”中就用了“洪涛”这个词。也就是说,在当时“浑脱”是生活在鄂尔多斯的蒙古族牧民常用的渡黄河的交通工具。用“浑脱”作为渡黄河的交通工具这个现象增加了戍边明军的压力,同时使宁夏镇城“东据黄河之险”的形势发生了改变。《嘉靖宁夏新志》的记载明确指出“东西戒严,无时少缓”,嘉靖十三年以右都御史巡抚宁夏的张文魁不得不添置平虏迤北黄河战船,用扼虏潜渡。他所作的《造舡》一诗大声疾呼“译语解泅逃溺者,好将浑脱付燔柴”。张文魁为加强防务,不得不造战船到黄河上巡逻,甚至发誓“好将浑脱付燔柴”,即将“浑脱”用柴烧掉,意思是采用船在河上巡逻,使蒙古部落的“浑脱”失去作用。张文魁的诗倒是有力地证实了当时蒙古族在黄河上用“浑脱”渡黄河的实际情况。

在宁夏的地方志中关于黄河津渡的记载大多都很简略,既没有具体位置的记载,更没有关于渡口的具体摆渡场面的记载,仅留下了不少渡口的名称。这些简略的记载已说明了渡口是沟通黄河两岸交通的不可缺少的设施,黄河水运在宁夏地区的历史悠久。

同类推荐
  • 吊脚楼上的湘西

    吊脚楼上的湘西

    小镇与乡村,民风与民俗,爱情与亲情,自然与风情构成了这本散文集最基本的元素,作者用如丝般细腻的笔触,如雾般飘逸的情怀,一点点地感触着岁月里的温馨和感动。淳朴的人物,浓郁的风情,温暖而祥和。文字表述或朴实自然,或梦幻迷离,或浓郁深刻。
  • 董大中文集·第1卷:鲁迅日记笺释

    董大中文集·第1卷:鲁迅日记笺释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历代名词

    历代名词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出征日志

    出征日志

    书作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描述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的情景,真实记录了首飞方案和首飞航天员确定的过程,详尽介绍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在他们身后用智慧和心血铺就飞天之路的航天人,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所做出的贡献。
  • 寸草痴心

    寸草痴心

    我很清楚,其实自己谈不上写作,只是出于对文学的一种爱好,善于读书,又勤于记录,把自己心里想说的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都会秉持不同的视角,作为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也许很不完善,也许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但至少是我真实、坦荡与光明的记述。
热门推荐
  • 青春蜜恋“恋人狠狠爱”

    青春蜜恋“恋人狠狠爱”

    一场阴谋,导致两人相遇,沐离沉醉在甜蜜的幸福之中直到她最爱的人手握双枪,血洗沐家,才知自己被骗,“刑毅天,我恨你!”五年后,沐离携恨归来,变身女王,多重身份,虐恋刑翼天,夺回一切。一场爱与恨交织的青春感情故事,正在慢慢的展开序幕。
  • 九州落寞记

    九州落寞记

    前世魔尊重生,今生居然沉睡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体里?尊神烛龙神陨,最疼爱的儿子却娶了媳妇忘了亲爹?各种恩怨情仇,各种曲折离奇,九州这么大,总有你没见过的故事。传说,九州之上有九鼎......
  • 孤岛学园

    孤岛学园

    某一天,燕南翼带着自己的妹妹来到了这孤岛之上。只想风平浪静做个普通人生活下去的他,却因为一条关于自己父母的线索而再次拿起被他遗忘多时的刀。十年前收到的生日礼物,凭空出现的灵族少女。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能继续悠闲下去,唯有战斗下去才能找到答案。
  • 女扮男装之那个神盗又傲娇了

    女扮男装之那个神盗又傲娇了

    什么?不就是真心话大冒险玩输了吗?你居然让我堂堂国际大盗去偷一串不值钱的项链?好吧!我忍,我认栽!可为什么不告诉我那项链的具体位置?什么?你说它就在洛樱学院,让我自己去找!这算什么回答?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吗?混蛋!一朝不慎,她国际大盗血泪居然沦为洛樱学院的学员!嘤嘤!此仇不报非神盗!等项链到手,本盗一定偷得你一毛不剩!可是当她入了洛樱学院,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诶!小子!你脖子上是什么?给我看看!某盗两眼发光,扒拉着某男的上半身。什么?非礼!!?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就你那身板?你行吗?某盗一脸怀疑。验吗?某男咬牙切齿扑向某盗。
  • 莫名其妙的星海征途

    莫名其妙的星海征途

    就是一群人被莫名其妙的变成了莫名其妙的生物然后莫名其妙的进入星际时代走上莫名其妙的征途的故事,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 大魂传

    大魂传

    萧风的爷爷手中有一个神秘盒子,相传这个盒子里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和装着一件绝世神兵,萧风也因为这个盒子变得无法吸收灵力。然而,当盒子打开的那一天,蔚蓝大陆却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沉睡许久的强者就要醒来,飞升万载的仙人即将回归...ps:蔚蓝大陆修炼等级,后天境界,先天境界,气阶(气境,液境,凝境),茧阶(增丝,化茧,破茧),化形境界,大成境界,添翼境界。。。ps:本书五年前开始构思,剧情已经完善,请放心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堤逆夏

    半堤逆夏

    心有千千结,害怕失去,却又紧抓着不放,囚禁别人,囚了自己。
  • 与尔相逢

    与尔相逢

    这一世,她是从小不为人知的城主之女,为了解开父母死因的谜团,她将自己用才能地位层层捆绑,将自己变成了谜团,苦心经营,层层谋划,终于探得真相。然而却不知解开了谜团之后,又有谁能将她的谜团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