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500000012

第12章 诸葛亮传

“提要”

诸葛亮(公元181~254年)是我国人民最熟悉、最敬仰的历史人物之一。《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怀着崇敬的心情,精心为他撰写了这篇传。这是全书中写得最精彩的一篇,其中记叙的“隆中对”一节和收录的《出师表》一文,更是传诵千古,脍炙人口。从本篇我们看到,诸葛亮的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发表“隆中对”时,他只有二十七岁,但他对天下形势是那样了如指掌,分析得那样准确精辟。他敏锐地预见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并正确地提出了刘备的战略行动计划和后来蜀汉内政外交总方针,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在治理蜀汉期间,他用人惟贤,实行法治,赏罚严明,用心公平,集思广益,知过必改,体现了卓越的才干和优良的作风。正因此,他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团结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使三国中这个最弱小的国家能够同强大的曹魏相抗衡。诸葛亮还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尤其擅长于治军,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惊叹他是“天下奇才”。本篇在充分肯定诸葛亮的功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写了他的失误和弱点,在篇末的评论中指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个看法是符合实际的,在这方面诸葛亮比之曹操,确是略逊一筹。他多次北伐没能取得很大成功,这也是一个原因,当然,更主要的是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

“原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国阳都县人,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珪,字君贡,汉末任泰山郡丞。诸葛亮很早就死了父亲,叔父诸葛玄是袁术所任命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上任。适逢汉朝另派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平素与荆州牧刘表有交情,便前去投靠他。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在乡间亲身耕种田地,喜欢吟唱《梁父吟》。身高八尺,经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都不赞同,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认为确实如此。

“原文”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当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会见先主,先主很器重他,他对先主说:“诸葛孔明这人,是一条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先主说:“您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此人只能登门求见,不可委屈招来。将军应该屈驾去拜访他。”于是先主到诸葛亮家去拜访,共去了三次,方才见到。他把左右人叫开,对诸葛亮说:“汉朝摇摇欲坠,奸臣窃取皇权,主上流离失所。我不自量力,想要伸张大义于天下,而才智低下,因此屡遭挫折,直至今日。但我的志向并没有放弃,您说我该怎么办?”诸葛亮回答说:“从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占据数州、兼有诸郡的人不可胜数。曹操比起袁绍来,名声低微,人马也少,但他竟能打败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因为天时有利,也是由于谋略高强。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军队,挟持天子以号令诸侯,您的确不可同他相对抗。孙权据有江东,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人民拥护。还有不少有德有才的人为他效力,对于这一方,您也只能结为同盟,互相援助,而不可图谋夺取。荆州北边凭据汉水、沔水,南面拥有直达南海这一广大地区的丰盛财富,东边与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与巴、蜀相通。这是一块用兵之地,而它的主人守不住,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益州险要闭塞,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高祖凭借它而完成了帝业。但刘璋昏庸懦弱,北边又有张鲁的威胁,人口众多、国家富庶而不知道爱抚,因此当地有才智的人士想要得到英明的领袖。将军既是皇室的后裔,信义著称于天下,收揽英雄,思贤如渴。如果占有荆、益二州,凭险阻以据守,西边结和诸戎,南边安抚夷越,对外交好孙权,对内修明政治;一旦天下形势有变化,派一名大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县、洛阳进军,同时您亲自率领益州的部队打到关中,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您呢!要真象这样,霸业就可以完成,汉朝就可以复兴了。”先主说:“好!”于是与诸葛亮的友情日益亲密。关羽、张飞等不高兴,先主解释说:“我得到孔明,就象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这才作罢。

“原文”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译文”

刘表的长子刘琦也很器重诸葛亮。刘表听信后妻的话,爱次子刘琮,不喜欢刘琦。刘琦常想同诸葛亮商量保护自己安全的办法,诸葛亮总是推托,没有替他策划。刘琦就带诸葛亮游赏后园,登上高楼。宴饮之间,叫人撤去梯子,然后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话出自您的嘴巴,就进入我的耳朵,这下可以说了吧?”诸葛亮回答说:“您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险,重耳在外而安全吗?”刘琦恍然大悟,遂暗里策划出去的办法。适逢江夏太守黄祖死,于是得以外出继任江夏太守。不久刘表死,刘琮听说曹公来征讨,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先主在樊城听说后,率领部属南行,诸葛亮与徐庶都随从,被曹公追上打败,捉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辞别先主,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来想与将军一起图谋建立王霸之业的,就是这方寸之地。现在失去老母,方寸已乱,我对您的大事已没有什么益处,请让我从此分别。”就到曹公那里去了。

“原文”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译文”

先主到了夏口,诸葛亮说:“情况很危急了,请派我去求救于孙将军。当时孙权统率军队驻在柴桑,观望成败。诸葛亮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占有江东,刘豫州也聚众于荆州,与曹操共争天下。现今曹操削除大敌,大致已经平定了,进而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请您衡量自己的力量然后做出处置:如果您能以吴、越的军队与曹操抗衡,不如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敌不过他,何不放下武器,卷起铠甲,北面臣服于他?现在您表面假称服从于他,其实内心犹豫不决,事急而不断,大祸就要临头了!”孙权说:“要是象您说的,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他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且坚守节操,不甘屈辱,何况刘豫州是王室的后裔,英才盖世,众士仰慕有如水流归海。如果事情不能成功,这是天意,怎么能屈服于曹操呢!”孙权激动地说:“我不能把整个吴越之地,十万之众,去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打定了!除了刘豫州再没有可以敌挡曹操的人了,但他最近刚刚失败,怎么能抵抗这个强敌?”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阪失败,现在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共有精锐的甲士万人,刘琦集合江夏战士也不下万人。曹操的人马,远来疲弊,听说为了追刘豫州,轻骑一天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弩之末,穿不透鲁国的白绢’。因此兵法是禁忌这样做的,说‘必然使前军将领被挫败’。而且北方的入,不熟习水战;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也只是迫于军威罢了,并非心服。现在您如果能命令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调作战计划,双方齐心合力,打败曹操军是必然的。曹操兵败,必然退回北方,这样一来,荆州和吴的力量强大,鼎足而立的局势就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在于今日。”孙权非常高兴,当即派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人,随诸葛亮去与先主会合,并力抵抗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带领军队回邺。先主收取江南,任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他督率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军队,征调赋税,以补充军用。

“原文”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译文”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迎接先主,使他去打张鲁。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先主从葭萌回攻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而上,分别攻下各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原文”

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译文”

建安二十六年,僚属们劝先主称皇帝,先主没有同意。诸葛亮说:“从前吴汉、耿弇等起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推让,前后三四次。耿纯劝告说:‘天下英雄景仰归附于您,是怀着攀龙附凤的希望;如果您不听从大家的意见,士大夫们各自回去另找主人,就无需再追随您。’世祖被耿纯深切诚挚的话所感动,就答应了。现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主公是刘氏后裔,继世而起,现在即帝位,是应当的。士大夫跟随大王长期勤劳困苦,也是希望能有尺寸的功劳象耿纯说的那样。”先主于是即帝位,册命诸葛亮为丞相,册文说:“朕遭遇国家不幸,继承大位,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想要安定百姓,犹恐天下不安。啊!丞相亮,希望你明白朕的心意,不要懈怠,以匡正朕的过失,帮助朕使国家太平,让日月的光辉普照天下。您要努力啊!”亮以丞相总录尚书省事,假节。张飞死后,又兼司隶校尉。

“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译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在永安病危,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往,将后事托付给他,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定国家,最终完成大事。如果太子可辅,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材,你自己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泪说:“臣愿竭尽全力辅佐少主,报效忠贞之节,最后献出我的生命!”先主又作诏书敕令后主说:“你跟随丞相一起治理国事,对他要象对待父亲那样。”

建兴元年,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建丞相府,设置官属,以处理政事。不久,又兼益州牧。政事不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南中几郡同时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新遭国丧,所以还不便发兵征讨,而是先遣使访问吴国,并缔结和亲,于是蜀与吴成为盟国。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平定了全部叛乱。大量军用物资都由南中供给,国家因而富饶。于是练兵讲武,准备大举北伐。

“原文”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神、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遂行,屯于沔阳。

“译文”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出发之前上表说: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今天下分为三方,而益州国力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的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死忘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犯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材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渝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本是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之中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并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至于处置日常政事,决定取舍损益,并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的怠慢,以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好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胜感激,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于是北行,扎营于沔阳。

“原文”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译文”

建兴六年春,扬言由斜谷道攻取郿县使赵云、邓芝做疑兵,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领兵抵御。诸葛亮亲率各军攻祁山,队伍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关中震动。魏明帝亲自西镇长安,派张郃抵御诸葛亮。诸葛亮使马谡在前面统率各军,与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行动不当,被张郃打得一败涂地,丢失街亭。诸葛亮撤出西县的一千多家人,回到汉中,杀了马谡向将士谢罪。上疏说:“我以低劣的才能,窃据丞相的高位,亲执白旄黄钺以激厉三军,却不能训示规章,申明法度,遇事不敢决断,以至有街亭有违背指挥的错误,箕谷有不做戒备的过失,过错都在于我用人不当。我缺乏知人之明,料事每多暗昧,根据《春秋》之义,兵败则责备主帅,因此我应负主要责任。请让我自贬三级,以惩罚我的过失。”于是降为右将军,代行丞相职务,依旧总统政事。

“原文”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译文”

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出兵散关,包围陈仓,遇曹真抵御,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诸葛亮同他交战,打败魏军,杀死王双。

建兴七年,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想打陈式,诸葛亮亲自出兵到建威,郭淮退回,从而平定了这两个郡。后主下诏书给诸葛亮说:“街亭之战,罪在马谡,而您承担过失,深自贬责,我不好违背您的心意,听从了您坚持的要求。您去年出师,斩杀王双,今岁出征,郭淮逃走,收降氐羌,恢复二郡,威镇暴敌,功勋显然。方今天下扰攘,首恶未除,您接受重任,主持国家大事,而长久谦退,这就不足以显扬大功了。现在恢复你的丞相职务,您不要推辞。”

“原文”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译文”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运输。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张郃。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统率全部大军,由斜谷开出,用流马运输,占据武功县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在渭水之南对垒。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大志不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耕垦的蜀兵掺杂在渭水滨的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居,军队从不扰民以利己。就这样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军退之后,宣王仔细观察他安营筑垒的处所,说:“真是天下奇才!”

“原文”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译文”

根据诸葛亮的遗命,他被安葬在汉中定军山,利用山做坟,墓坑刚够容纳棺材,以平时所穿的衣服入殓,不须陪葬器物。后主下诏说:“君禀受文武的资性,明智诚实,接受托孤的遗诏,辅佐朕身,志在平定祸乱,兴复衰亡的汉朝。因此统帅三军,无岁不征,武功赫赫,威镇八方,将在汉末建立足以媲美伊尹、周公的巨大功勋。为什么这样不幸,大事垂成,您却患病去世!我因此无比哀伤,肝心若裂。尊崇道德,叙录功勋,记述行迹,给予谥号,这是为了光照将来,记载不朽。现遣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给您丞相、武乡侯印绶,追谥您为忠武侯。您的在天之灵,定会赞美这恩宠光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原文”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译文”

起初,诸葛亮自己上表给后主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的衣食,自有富余。至于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用度,随身衣食,都仰赖公家,不另外经营产业,以增加丝毫财富。到了我死那一天,不使内有剩余的绢帛,外有赢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他死了之后,的确正象他所说的那样。

诸葛亮擅长于巧妙构思,改进连弩,制做木牛流马,都出于他的想法,又推演兵法,做八阵图,都深得兵法的要领。诸葛亮的言论、教令、书札、奏章多可诵读,另外辑为一集。

“原文”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

“译文”

景耀六年春,后主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到汉中,祭祀诸葛亮的祠庙,还命令军士不得于诸葛亮墓地左右放牧牲畜、割草打柴。

“原文”

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译文”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做到长水校尉之职。他的儿子诸葛瞻,继承爵位。

“原文”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译文”

评语:诸葛亮做丞相的时候,安抚百姓,明示法度,精简官职,因时制宜,以诚待人,秉公办事。竭尽忠心,有益于世的人虽仇必赏;违犯法令,怠慢职事的人虽亲必罚。认罪服罪,说老实话的人,恶虽重也必予宽释;花言巧语,掩饰罪过的人,罪虽轻也必加严惩。善再小也无不奖赏,恶再细也无不贬斥。处理事务精明练达,对待万物必治其本,循名责实,鄙弃虚伪。全国的人都既畏惧他而又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峻,却没人怨恨,这是由于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真可说是精通政治的良才,差不多可以同管仲、萧何匹敌了。不过连年兴师动众,未能成功,大概随机应变的军事谋略不是他的特长吧!

同类推荐
  • 抗清根据地

    抗清根据地

    崇祯九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建立清朝,于同年十二月二日南下征伐朝鲜。次年正月,清朝灭朝鲜于南汉山城,迫其投降。回师途中,顺道攻克皮岛,斩杀明朝军民五万人,东江镇泯灭。朝鲜,东江镇,这两颗明朝用来拖住清朝的钉子被扫除,是明朝关外局势彻底恶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崇祯八年,陈玉麟意外穿越至辽东。抗清前线,因为有我所以不同。
  • 穿越之涅王受道

    穿越之涅王受道

    杀手,冷血无情!当子弹射穿胸膛的那一刹那,一切的罪恶本应结束!然而——开什么玩笑?他却再一次的睁开了眼睛?被架成大字锁在架上?那透着阴笑的男人,轻撩起他那墨一样黑的发,走向了他…涅王受道?(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维尼亚斯史诗

    维尼亚斯史诗

    维尼亚斯人民的国家史诗,一个虚构的国家,一个虚构的史实,两千年的长卷故作。只为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因为是学生,主要是为了学习,所以更新时间决定,每周一或两集。
  • 大明开局就登基

    大明开局就登基

    穿越成大明崇祯皇帝。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大旱,蝗灾,瘟疫,人相食,草木俱尽,十室九空。张献忠起义,东掳大兵压境,闯王兵临城下,朱由检只有一天做皇帝的时间,他也成了最悲催的穿越者。朱由检不甘心,即使只有一天,他要为大明江山而战,要为汉家儿郎拼死一搏,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叮,宿主成功觉醒神级万能系统。”“叮,恭喜宿主,成功绑定天外飞仙”“叮,恭喜宿主,奖励四大锦衣卫指挥使”“叮,恭喜宿主,抽到孙传庭和神机营”……平流寇,灭东掳,丈量土地,征收商税,开放海禁,大明盛世开启。众位爱卿:世界那么大,朕要去逛逛……群臣震惊:“皇帝开挂了……”
  • 卧龙别调皮

    卧龙别调皮

    幸入三国把梦圆,余生再借几多年?单身狗阿三大学毕业后处处碰壁,面试途中一次意外竟然来到了少年诸葛亮的身边。丽日流霞诗里醉,群星捧月曲中眠……
热门推荐
  • 治愈我的偏执狂

    治愈我的偏执狂

    她是他的良药,并将他治愈。她在他的羽翼下重生,独当一面。当风起云涌,危机四起,她说,这一次,由我来护你。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后醉红尘

    后醉红尘

    当时光的轮回转动,上玄古境乌云密布,几道闪电打了下来,地上出现了几条痕迹,民众苦不聊生......这是哪?为什么会突然有人冲上来扇她?好痛......经过几番纠结后,女子终于明白了——她穿越了!啊?修炼,好在她会使毒,要不然可就没命了。甭说,这修炼速度.......也太他妈变态了!别人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她.......她只需要一个月!开酒店,其实在背后却是名副其实的杀手团;开服装店,现代服装融合古代服装;中途她还回了一趟地球,发现她是被领养的,哪谁才是她的亲生母亲呢......且看她如何逆天当神女,一统天下!
  • 地球毁灭一万年

    地球毁灭一万年

    战争让星球地表严重污染和破坏,一万年来幸存下来的种族只能蜗居在地壳下的城市里苟延残喘,挣扎在物种灭绝的边缘、畸形扭曲的蜕变。许多人已经绝望,等着死去的灵魂升上从未有过的天堂。但是极少数人并没有放弃希望,哪怕现实如此的残酷,环境极端的恶劣,深处底层的人类怀揣着信念努力向上攀爬,用生命去追赶回不去的文明和过去。
  • 报与逃花一处开

    报与逃花一处开

    她是当代高三学霸,清华北大不在话下;他是古代富可敌国的富商大股,风云际会间权倾天下。不相干的时代,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抱负,同样的豪情满怀,踌躇满志,是因缘际会让他们相遇,是命中注定让他们相折磨。他有一盘棋,翻手为棋盘,覆手为天下。他是纵棋人,她是他的一枚棋子,她在他手上逃了三次,他最后只想报得她这朵桃花独开,她又是否愿意?野心与倾情的纠缠,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恩怨痴缠的束缚。谁的天下,谁曾逐鹿中原,刀光剑影间,谁势在必得...
  • 第二十二科

    第二十二科

    诡异病毒的流行,让城市的人处在基因污染的边缘;异化的身体放大了心中的恶念,一宗宗可怕的案件背后,是一场没有归途的人性实验。一个新的部门因此成立,为了阻止这阴谋和罪恶。“我们局算上工会、老干部科等杂七杂八的部门,一共有二十一个科室。既然新加了一个,就叫第二十二科吧。”
  • 武侠三国志

    武侠三国志

    本书讲的是一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乱世,一个市井少年偶得道家至宝之后产生的一系列令你意想不到的故事。(悄悄告诉你,本书双主,其中有战神吕布)
  • 扑街写手混在游戏世界

    扑街写手混在游戏世界

    最重要的是:我写的开心,你看的开心,大家都开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