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600000002

第2章 记忆篇(回忆录)(2)

60年代初,在响应党中央“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的号召下,他带领科研组开展空气氧化褐煤,生产腐殖酸,这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在初步取得小试的结果后,他又想如何缩短氧化时间,提高效率,果断地用加压氧化达到了目的,论文发表后受到了化工界的一致好评。这一成果后来得到推广,对中国农业作出了贡献。

1963年10月,国务院任命他为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成为学院领导层中深有学术造诣的学者专家。这时,学院已发展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他作为系主任的石油炼制系,由于人才济济,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而深受人们的关注。他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石油生产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1965年,他率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在锦州石油六厂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顺丁橡胶会战,该项目后经放大而工业化,该项目研究成果20年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父亲和我们

父亲是个很有家庭情结的人。他回国不久就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会,经常在周末带着全家乘公交车到南河沿1号的政协俱乐部吃西餐。我记得第一次跟着全家进城,第一次乘公交车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上了31路公共汽车,虽然车上人不多,但是已经没有空位子了,我们都只好站着。由于是第一次乘车,对汽车的惯性从来没有体验过,更没有经验,当时的公共汽车地板都是有木板条子的那种,遇上刹车我不但站不稳,也不知道脚应该是顺着木条还是横在木条上,所以很狼狈,在车上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父亲赶紧告诉我重要的是要抓住椅把就能站稳。

政协俱乐部西餐厅里有个可爱的女服务员,当时她大约三十多岁,特别喜欢我这个穿着粉红色小外套的小姑娘,每次我们去吃饭,她总要和我说说话、逗逗我,我也很喜欢这个阿姨。后来几年以后就再没有见到她了,还真有些失落,但是她的微笑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美好的回忆。

我们经常在那里可以碰上名人,比如赵丹和女儿赵青,还遇见过上官云珠。我在那里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了钢琴,还在那里第一次和父亲较量了乒乓球。那年上小学六年级,刚学会打乒乓球,自我感觉还挺好,知道父亲曾得过“国际冠军”,就提出要和父亲较量,结果哪里是父亲的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不过真正目睹了父亲打球的风采,的确不同凡响。

五六十年代的高等院校里,每周都在大操场露天放电影,父亲只要有时间都带着我们去看电影。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总喜欢抱着我坐在他腿上看电影,而且散了电影后,楼里的大孩子们舍不得回家睡觉,全都围着父亲在楼门口,借着皎洁的月光,让父亲给他们讲解电影里他们没有看懂的部分。很多年以后有个“发小”来家里看我们,提起当年看电影的往事,很羡慕我们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慈父。

父亲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很勤奋,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的“坐功”。小时候,我总是半夜一两点钟起来上厕所,几乎天天夜里这个时候,父亲房间的台灯都亮着。从山东迁回北京后,那时父亲已经年过花甲,近七十高龄了,在书桌上伏案工作,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这为我们这些孩子也树立了勤奋、刻苦的好榜样。

父亲经常喜欢幽默一下,和母亲一拌嘴,我必然充当“民事调解员”,父亲就封了我一个官儿——“公证处处长”;母亲八十岁出头还担任老干部处合唱团的指挥,为了演出的需要,母亲一连做了几件新衣服和连衣裙,而且每件都要穿给父亲看看,父亲开玩笑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意思是外边可能有相好了);母亲从年轻时过日子就勤俭,什么都舍不得扔掉,父亲就说母亲是“破烂大王”;就连病在医院里也忘不了和母亲开个玩笑说她的身体真是“风调雨顺”。

1992年,学校分给了我一套房子,我用心装修后,把父母亲请来吃乔迁饭,父亲对我的装修挺满意,我习惯了中国正统说教,便说了句:“劳动创造幸福。”父亲说:“智慧创造幸福。”这句话我是第一次听到,当时不仅感到新鲜,而且细细琢磨觉得还很精辟,我已牢记了近二十年,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这句话是生活的真谛。

父亲从1993年到1997年去世,因肺心病一共住了三次医院抢救,因为我是父亲的助理,自然三次都是我和母亲一起住在医院的高干病房里照顾父亲。医院的护士见我们母女俩无微不至地照顾父亲,羡慕地对他说:“朱老,您是修来的福。”我也问父亲:“从小疼爱我时想到老了要我照顾吗?”父亲摇摇头回答说:“我对你的感情分两个阶段,小时候你是个小姑娘,长得像个洋娃娃很可爱,长大以后你很纯,思想好。”

父亲是学化工的,但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记得小时候带着全家游颐和园,他一手拉着我的小手,一手指点着长廊里的画,一幅一幅地给我们讲着动人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从很小,我就觉得父亲是个“百科全书”,只要碰到不懂的事情就问父亲。我记得小学二年级那年,我问父亲为什么冻着的衣服也会干,父亲给我讲了“升华”的道理。后来上了高中,学电学时有“场强”的概念,我弄不太明白,回山东探亲让父亲讲,他没有给我讲,因为他知道我的结症在什么地方,立刻问我:“什么叫压强?”我顿时豁然开朗,真佩服父亲的讲解能力。

父亲去世的前三天我已经预感到了,忍不住在医院无人的休息室里嚎啕大哭了一顿,实在受不了和父亲的永别,而同时一个显著的失落是:父亲把一肚子学问也带走了。

反“右”运动中

父亲性情直爽,口无遮拦。刚从英国回国时,发现人们在喊“毛主席万岁”,他觉得很奇怪,就问一个朋友:“封建帝王的皇帝才喊万岁,怎么共产党的人民领袖也喊万岁?”那个朋友吓得赶紧说:“老朱啊,可不敢胡说!”类似这样的话,父亲可没少说。

父亲之所以没有被划成右派,是和他早年上扬中接触进步学生、上清华参加进步组织所受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一开始大鸣大放给党提意见正在白热化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在楼前和另外一位教授辩论:给党提意见要不要有立场?那个教授说没有立场,没立场就是立场,父亲坚决反对,说一定要有人民的立场,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给党提意见。两个人辩论得很激烈,这时旁边站着石油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她一言不发地听着。反“右”运动一起来,那个和父亲辩论的教授,平时也是口无遮拦,结果被划成了右派,而父亲坚持的“人民的立场”保住了他没有划成右派。

父亲系里有个年轻教师,因为在新华书店偷了一本书被发现送到单位,正好碰上反“右”运动,就被划成了右派,父亲对此很不满,因为这个教师业务很强,很有培养前途,犯了小错误可以批评,划成了右派就没有了政治生命,那还有什么前途?出于对青年人的爱护,父亲多次出面和领导交涉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力不从心,还是没有能够挽救了他的政治生命。

父亲因此一再嘱咐我们:“做人一定要老实,不要占小便宜,什么书店里偷书,商店里顺手牵羊,公共汽车上逃票,这些事情都不能做,事情虽小,但会影响一生的前途。”

“大跃进”前后

1958年“大跃进”时,全国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石油系统就土法上马大搞成堆干馏“小土群”。父亲作为当时炼制系系主任,从尊重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坚决反对严重违背生产科学性的“小土群”运动,他从来都是坚持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挽回些损失,即使无力回天,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这之前,父亲曾领导设计了一座正规的流化干馏厂,他一直坚持要建立正规的干馏炉进行科研项目试验,而那些激进分子则违反科学规律,偏要主张要用砖砌干馏炉,结果形成了所谓的“土洋之争”。后来土法上马失败,土炉子四处漏气,居然大家手里捧着泥巴排上队补漏气的地方,非常可笑。实践证明父亲坚持的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激进分子给父亲扣上“不服党的领导”“追逐名利”“算账派”等帽子在全系进行批判。

与此同时,石油部总地质师李德生提出在四川找不到油田的权威结论,被扣上“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帽子并受到石油部的批判,于是在全石油系统展开了“拔白旗运动”。北京石油学院领导马上按照石油部的意旨布置在我院“拔白旗”,未向北京市委请示就擅自做出了批判六教授的错误决定。父亲先是在炼制系范围内受到错误的批判,后又在全院大会上与其他五位教授一起受到更严厉的批判,其他五位是张锦、张希陆、赵仁寿、蔡伯民和苏盛甫教授。此事后来被北京市委发现并批评了学校党委,认为那样做不符合中央政策,要求马上平反,赔礼道歉。学校党委后来召开了全院大会,院领导向受到错误批判的六位教授当众检讨并道歉,各系党总支负责人也分别登门赔礼,但是这终究很难抚平受害者思想上的伤痛。这个“批判六教授”事件是“文革”前北京石油学院党委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犯的最突出的错误。

“文革”十年中

1

1966年6月,“文革”爆发时父亲正在大庆。北京石油学院党委的某些领导,为了保护自己,就把父亲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代表人物首先揪出来。父亲在大庆接到“速返京”的电报,连行李都没有带就连夜回到了北京。一进校门,大字报铺天盖地向他袭来,全都是揭发批判他的大字报。父亲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毕竟是“老运动员”了,没有表示得太惊讶。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都被揪了出来:所有的当权派、老右派、反动教授、黑五类分子。人多了,就组织成了劳改队和学习班,这几十个“牛鬼蛇神”不是扫大街就是扫厕所,要不就是写检查、挨批斗。劳改对于父亲来说倒还没什么,当时也就52岁,身体还可以,就是写检查,尤其是挨批斗,对父亲来说是对人格的侮辱,虽然不是他一个人,但他被游斗得最多,因为他不但是“走资派”,还是“反动学术权威”。他曾对我说:游斗最厉害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一死了之,当时绳子都准备好了,就是想到这四个孩子,他才没有走上黄泉路。我听了心里一酸,眼泪差点儿流了出来。

父母亲平时爱拌嘴,但是在父亲被游斗和劳改期间,母亲坚定地和父亲站在一起,一次都不拌嘴,不仅如此,有人动员我们孩子给父亲贴大字报、划清界限,母亲还给我们做工作,让我们写大字报不要涉及要害问题,应付一下就行了。父亲也对母亲在最艰难的时候所表现的忠诚所感动。正因为母亲的忠诚和坚定,也被送进了劳改队。

父亲进了黑帮劳改队和学习班,经常被批斗,多少人和父亲划清了界限,这让父亲很寒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曹伯伯从三里河乘公交车到我家来看望我们,我对他说父母都不允许回家,他说没关系,看看你们孩子就行了。逆境见人心,在那世态炎凉、众叛亲离的年代里,能够有人这样不忘旧情,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来看望我们,我当时很受感动。

同年9月的一个周六晚上,我从学校回到家,家门口墙上贴着4小时内搬家的“勒令”,大门紧锁着,我就四处打听找父母和家,结果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在一个小平房里找到了父母。屋子里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三个装着换身衣服的大抽屉,还有一张饭桌,房子又潮又暗。父亲见了我,只说了句:“还是回学校吧,这里暂时没地方住。”我只好又骑车回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搬到平房的还有几家“牛鬼蛇神”。寒冬腊月,我们几家共用的水龙头结了冰,几家人就一起想办法把水龙头化开,那里的居住条件很差,连上厕所还要走过几排房子再过马路才能上。我们在平房里住了8个月后,政治气氛没有那么紧张了,主要是两派开始搞派性了,我们就又搬回了楼里。

2

1969年10月,林彪一号通令一下,父母随北京石油学院迁到了山东。在学校仓促迁往山东东营时,物资是从张店卸下火车的。由于人手少,大家还要照应自己的家当,图书等撒了一地,父亲默默地弯下腰来,把图书一本一本捡起来,用手绢轻轻擦去书籍上的泥痕,打成捆,并且守护着,直到把他们装上汽车。

同类推荐
  • 岁月的光泽

    岁月的光泽

    本书收入作者今年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一百余篇,分作感怀、行走、四季、味道四部分,涉及人生、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工作的梳理、对生活的体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文笔清新,生动感人。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 下辈子我还当女人

    下辈子我还当女人

    下辈子我还当女人讲述女性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也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她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解析、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发掘。这几年女性文学有长足发展,有时候我感到,女性与文学的结缘有比男性更优越的条件,她们观察细微,笔触细腻,感情细微,这些表现在文学上,就产生了很大的特色。作者总是从生活的最细微处、最现实处提取和发现内容,娓娓道来,在最平凡处道出一点新意来。
热门推荐
  • 首富步伐等等我

    首富步伐等等我

    只想英雄救美好发大财当首富的顾榛居然翻车了!什么?还一不小心穿越到了民国!!!“唐幺幺,你是我一辈子的妻”坐看好戏,细品顾榛如何一步步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少爷又把夫人马甲扒下来了

    少爷又把夫人马甲扒下来了

    “宫少,夫人又逃了”“给我找,掘进三尺也要找出来”_“要我说,那落卿酒根本配不上宫少”“我听说,那落卿酒是用了卑劣的手段才跟宫少在一起,听说她还是个乡下人”直到有一天,一位小可怜不小心把夫人的马甲扒下来了什么!她竟然是医者圣手酒神级钢琴家玖绝世画手倾“夫人,能告诉我你还有几层马甲吗?“这个……我发誓以后都不瞒你”_他是不近女色的商业帝王性格冷血无情唯独对她宠溺她是智商195的天才少女世人都说她无人可靠近却不知她已把心中温柔留给那人『马甲众多,打脸爽文,甜文』『我请你吃颗糖,可好?』
  • 轻轻浅浅缘深

    轻轻浅浅缘深

    逸飞在公司项目考察的路途中遇到了一双熟悉的眼睛,很多年前的记忆随之涌出。客栈的朝夕相处,逸飞步步为营,终于让那双淡然的双眸中有了自己的影子。“这次准备住院多久?”淡然的语气,隐含着笑意的双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准备在这边定居,能住多久你说了算!”重逢的那天,心情明媚,阳光正好,愿以后的每天都是这样的好日子。
  • 吾为黑暗之神

    吾为黑暗之神

    黑暗即为邪恶……吗?黑暗就一定会毁灭世界吗?在奇幻的大陆之上,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一步步的成长,演绎了一段无法言语的爱情。
  • 绝世奇葩

    绝世奇葩

    一个出生平庸,相貌平平的农村小孩,拿什么跟富二代,官二代相比,家庭的拮据,情感的背离,在经历重重打击之下,已然心死,但一次偶然的奇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家仇,情仇,商战,一一上演……
  • TFBOYS:来如飞花散似烟

    TFBOYS:来如飞花散似烟

    十四岁的他们遇见了她,一年之后,十五岁的他们却失去了她,她如同人间蒸发般没有任何消息,而一年以来的回忆却永远烙印在他们心中。十年以来寻找,却终是依旧了无音讯。天意弄人,十年之后却让他们再次遇见。十年之后物是人非,他们还能认出那个她么?而那个她还是十年前一样与他们在樱花树下,荷花池边,枫树林里,漫天飞雪中嬉戏打闹的那个她么。先说一下,在这篇文里因剧情需要可能三只的家世性格都会有变动,望见谅。(对了,第一章是过审用的,所以可以跳过,还有喜欢我小说的可以加我QQ:3082177911哦记得在备注后面打上读者)
  • 剧情推不动怪我喽

    剧情推不动怪我喽

    王智,一个辛辛苦苦的码字狗,就在他的第一本书即将完结之际,出版社无良老板带着他的小姨子的闺蜜跑了,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发现自己作为一名熟知全本剧情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穿进了书中。。。他能否补全那个理想的结局呢?
  • 悍妃当家:王爷乖乖就寝

    悍妃当家:王爷乖乖就寝

    一朝穿越,她成了北都相国大人最疼爱的孙女。他,高高在上的北都太子。成亲半年,向她允诺,定会与她共坐天下,同瞰江山图。黄袍加身,他却视她真心如粪土。腹中如针扎般的刺痛,提醒着她,就是这个残暴的帝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她想要逃离这个囚笼一样的皇宫,却不想流落宫外遭人暗杀,她发誓定要他付出血的代价,要将他所有的一切毁之殆尽……漂泊半年,她毅然与敌国合作,以新身份重新回宫,取他性命。面对他的柔情,她眸子深处冰冷依旧;当被查出是奸细时,面对他的挺身相护,只当是玩弄政治权利的一种手段。她狠戾,绝情,当匕首插进他的胸膛时,她淡淡的问,“痛吗?有我当年痛吗?我要你付出双倍的痛来祭奠我失去的一切。”
  • 奋斗在华娱的路上

    奋斗在华娱的路上

    重生回到平行世界的2008年高考后,西方国家开始经济危机,奥运会要在首都盛大开幕,正是华夏文化和经济崛起的时刻。做为从未来重生回来的一名吊丝男士,总想为华夏的伟大复兴做点什么,于是就想到拍电影,借电影和科技实现弯道超车。所以这是一个吊丝男士在平行世界瞎折腾,赚钱拍电影的奋斗历程,也是穷吊丝为追寻爱情的经历。
  • 一世烟雨严妻逆袭

    一世烟雨严妻逆袭

    《后来大佬又抢亲了》已发,欢迎大家阅读。 “来之不易,定当珍惜!” “我也是!” 雨中的相遇是偶然还是人为?一场错过的爱情,一场没有结局的结局…… 被一场偶然牵扯,进入彼此的生活。婚后她丢下一纸单方面签字的离婚协议。四年后归来时,她已深受万千人的爱。在看见她的一瞬,他却发现依旧是她的手下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