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8900000104

第104章 第一百〇 成佛岂能靠坐禅

据记载,马祖相貌奇特,行走像牛,看人虎视眈眈,伸舌可达鼻尖。为了悟道,他很是勤奋,总是一整天呆呆地在那里坐禅。

怀让知道这年轻的僧人是个大乘法器,但看见马祖如此修行是不明根本,便见机施教,问马祖:“你这样整天在这里坐禅,到底图个什么?”

马祖回答说:“我想要成佛。”

怀让立刻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身边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马祖不解地问:“师父,你在这里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回答:“我磨砖做一面镜子啊。”

马祖问:“磨砖怎么能做成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听了怀让这番话,马祖也觉得自己有点荒唐,于是又问:“那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成佛的心愿呢?”

怀让耐心开导马祖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著于坐相,就是与之背道而行了。”

怀让大师因看见马祖有迷恋于表面的苗头,担心他误入歧途,马上现身说法,使其悬崖勒马,由此让马祖成了一代宗师。

“智慧小语”

只是一味模仿禅的坐姿是不能成佛的。同样,模仿比尔·盖茨的神态也不能变得与他一样有钱,即使模仿柳传志的语气也不能达到管理好一个企业的目标。

无论是学法律或管理,还是学禅学道学手艺,学习目标明确之后,学习方法则是不拘一格、法无定法。如果只学其表面之皮毛,那么就是邯郸学步,学得连路都不会走了。管理者应该有艺术家的那种追求,实际追求的应该是“我是谁”而不是“我像谁”。

对管理者而言,你追求的是表面上的道貌岸然,还是历经千辛万苦后的水到渠成?这一点值得每个管理工作者反思。

只是表面坐禅,最终也不会成佛人无完人灵活用之

金无足赤,智慧用人。

只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乃愚者之愚。

禅悟人生一屁过江

那年,苏东坡被贬官到瓜州,时间久了,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两人常一起参禅悟道。

苏东坡本身十分聪慧,他自己也感觉对于禅已经领悟得差不多了,就提笔洒墨,写了一首禅理诗,派人送到江对面的佛印禅师那儿以求印证。

那首诗是这么写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

八风所谓八风,是指每个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全诗的大体意思是:我苏东坡已经参禅悟道,人间的毁誉荣辱,我早已不将它们放在心上了。

佛印禅师看了之后不禁皱了皱眉头,觉得苏东坡还没有彻底领悟,有必要再对他进一步点醒,就顺手批了两个字在诗后面返还给他。

苏东坡满心认为自己的这首禅理诗定会受到禅师的赞叹,一看气了个半死,上面写的评语竟是“放屁”二字!

苏东坡气愤难耐,连夜乘船过江,一心要去找佛印这个“老秃驴”算账。

“怎么说我们也算是至交了吧,就算我写的诗不入你的法眼,你也不用这么侮辱我啊!”苏东坡十分气愤地问道。

佛印禅师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反问道:“好一个‘八风吹不动’!怎么才这会儿就‘一屁打过江’了呢?”

这时,苏东坡惭愧不已,连忙向佛印道歉,自此收起恃才傲物的心,虚心求道,留下了不少新颖、生动、形象、深刻的禅理诗,这些诗在世间广为传诵。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管理者成功与否,不是看他有没有犯错误,而是看他在面对犯错误时的态度以及是否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智慧小语”

通用汽车的总经理斯隆就曾说过:“人生本来便是一种充满实验和错误的过程,那些一生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无疑是一生毫无成就的人。”

比尔·盖茨同样也指出,许多人在犯了错时,心里总是不知所措,盘算着应否把事实隐瞒。其实,犯错也是工作经验,勇于承认,更是鞭策自己前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很多成功者的经历可以向我们证明,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什么人可以做到自始至终皆是胜利者。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错误会使你灰心丧气,还是能成为你达到胜利彼岸的一座桥梁。

知错就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同类推荐
  • 低调才好

    低调才好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七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本书收录南怀瑾先生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做的通俗讲解。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热门推荐
  • 酒疯传

    酒疯传

    一剑飞凌千军动,此心以疯酒剑动。心挥当初往昔事,唯独酒剑自已疯。
  • 花开半夏愿你安好

    花开半夏愿你安好

    你来过,我记得,便是永远。你转身,我经过,便是人间。曾经和她一起上下学的翩翩少年到如今的雷厉风行的总裁,他们从之间错过了五年到后来他们相爱了一辈子
  • 嫁给渣男他哥

    嫁给渣男他哥

    重生的楚向琬不想报仇,这一世她决定远离渣男,一心寻找她的前世恩人冀郎。可没想到她被渣男和前世婆婆设计,让皇上赐婚给他的庶兄——京城传言克妻克母、心狠手辣、冷情冷性的萧云庭。楚向琬震惊:哇靠!渣男,你这是找死啊,未来大名顶顶的镇北王啊,你竟然敢算计他?“大人,有人陷害您呢,我们联手报仇如何?”萧云庭微眯双眼:报仇?这傻傻的娇妻,真是只磨人的小妖精……
  • 炎皇:君为我倾心

    炎皇:君为我倾心

    她穿越来是为了寻找男主的,但是有人横插一杠,事情就变得一波三折了。先是她穿到了一个境况凄凉、身材变形,名声还很不好的皇女身上,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拼了老命。她本以为这样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找到那神一般的男主,可难道是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吗?竟然是各种男神乱入,令她眼花缭乱。不过最无奈的是,一群人硬逼着她去当女皇。她百般逃避又设计了逃跑方案,更甚至是偷偷培养了一位未来皇帝的接班人。但是,她却不知道的是,男主一开始就在皇后的位置上等着她了。
  • 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哈衣墨墨与月之精华

    哈衣墨墨与月之精华

    这是一篇适合成人也适合孩子的童话,也许章节和篇幅并不多,或者内容也不是那么惊险,没有霸道总裁,没有山鸡变凤凰,没有王子复仇记,只是一个成年人在回忆过往的睡前故事,内容也许并不要那么严谨,对于孩子来说,没什么是严谨的。异想天开,童言无忌,也许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希望回归的状态,各位看客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就当看个热闹吧。迷卡族仅存的一位弼马温哈衣墨墨,在狐狸九儿和猫小七以及其他同伴的陪伴下冒险的故事,请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下吧,不会太监哒,这个故事跟朋友酝酿了很多年,篇幅很长请耐心观赏,正常情况下一天一更,节假日可能会断。
  • 妃倾天下之腹黑王爷请接招

    妃倾天下之腹黑王爷请接招

    她,一次偶然穿越,附身在一位即将被祭天的苦命女子身上。恋人的背叛,情敌的阴谋,族人的杀意……都将她逼上了灭绝之路。不过,既然上天给了她这个机会,她就不会那么轻易死去。斗情敌,弃恋人,戏太子,耍王爷……机智俏妞玩转时空美男。他,桀骜不驯,怒意更甚“你竟然敢背着我私会其他男子。”她无谓哂笑,“大路朝天,咱各走一边,你继续会你的情人,我找我的爱郎。”在这场异世爱恋中,她将何去何从……
  • 凶猛无双

    凶猛无双

    魑魅魍魉,百鬼夜行。“这个世界好危险!”苏厉叹着气。顺便踩死了一只诡异。诡异:“???”没有什么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拳!
  • 寒塘十里路

    寒塘十里路

    承元二十七年,章德帝崩,四公主灼华扶弟登基,垂帘听政,朝中风云四起,边关告急,一切以为的圆满之下竟是满目疮痍.....
  • 乡村志·村医之家

    乡村志·村医之家

    乡村志系列小说从多个角度切入,时间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七八十年,表现农民关心的、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综合起来看,较为全面、立体地反映了时代巨变的过程及其影响,易于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同时对于在新时期认识和处理农村问题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是其中的《村医之家》分册。村医世家出身的贺万山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治病救人,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和拥护。他的两个儿子都做了医生却走上不同的道路,做出许多违背亲情和良心的事。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建国以来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以及医药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