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8600000007

第7章 君臣关系(2)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摘自《战国策·秦三》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212—213页

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摘自《战国策·秦五》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296页

(晋)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摘自《战国策·赵一》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598页

赵燕后胡服,王令让之曰:“事主之行,竭意尽力,微谏而不哗,应对而不怨,不逆上以自代,不立私以为名。子道顺而不拂,臣行让而不争。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反亲以为行,慈父不子;逆主以自成,惠主不臣也。”摘自《战国策·赵二》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671页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摘自《战国策·燕二》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107—1108页

人臣之行,贬主之位,乱国之臣,虽不篡杀,其罪皆宜死。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页

臣之宜为君讨贼也,犹子之宜为父尝药也。子不尝药,故加之弑父。臣不讨贼,故加之弑君。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页

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为阳,臣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页

故人君不开精诚以示贤忠,贤忠亦无以得达。

《易》曰:王明,并受其福。是以忠臣必待明君乃能显其节,良吏必得察主乃能成其功。摘自王符《潜夫论》上海古籍1978年版第426页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摘自《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2页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摘自《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8页

夫阴阳交,万物成,君臣交,邦国治,士庶交,德行光,同忧乐,共富贵,而友道备矣。《易》曰:“上下交而其志同。”由是观之,交乃人伦之本务,王道之大义,非特士友之志也。摘自《全三国文》卷八曹丕《典论》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第1094页

太子颇阙朝觐,又奢费过度,多诸禁忌,统上书谏曰:臣闻古之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是以人主得以举无失行,言无口过,德音发闻,扬名后世。摘自《晋书·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5页

爪生于肉,去爪而肉不知;发生于皮,去发而皮不知。万物之在天地,同爪发之在身体,皆统寸神明,不可乱也。择才而官之,则明主不用不肖之臣;择主而事之,则君子不事昏暗之主。摘自夏侯湛《新论》《意林》补四部丛刊本

特进魏徵上疏曰:“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徵在官,则庶绩其凝,无为而化矣。”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第七》上海古籍1979年版第93页

有美不扬,天下何观。君子之于君,赞其美而匡其失也,所以进善不暇,天下有不安哉。摘自王通《中说》卷上《问易篇第五》丛书集成本

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为子为臣,惟忠惟孝。乃敢包藏凶慝,将起逆心,规反天常,悖逆人理,故曰“谋反”。摘自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魏玄同曰)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摘自《旧唐书·魏玄同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49页

窃闻欠人有作,义什良材。贞士徇名,理资明主。是知君必待士,士必待君,故使飞龙在天,圣智有贤明之佐。摘自骆宾王《骆丞集》卷一《对策文三道》丛书集成本

吾观君臣之间,且有猜忌而闻疑惧,其由禅让革代之道吾也,故后世有劫篡废放之恶兴焉。摘自元结《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7—78页

君臣之分,义固金石;将相之职,任同安危,在昔哲王,罔不注意。体合股肱,则付之以大位;道形始终,则载之以丹书。所以保亲诸侯。宏树一德者也。摘自《全唐文》卷四二杨炎《谕梁崇义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00页

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摘自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1957年版第9页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故孔子不语怪与神。君子之谏其君也,以道不以诬,务明其君,非务愚其君也。诬以愚其君则不臣。摘自《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1页

君以仁使臣,臣以义事君,予违汝弼,献可替否,此则朝廷之文也。摘自吕温《吕和叔文集》卷一○《人文化成论》四部丛刊本

君之择臣,士之求友,当以志气为先,患难为急。汉高以周勃可属大事,又曰:安刘氏者,必勃也。文帝戒太子曰:即有缓急,亚夫真可任将兵。此皆得于气志之间而后知,可以托孤寄命矣。何者?人君不能无缓急,士君子未尝免忧患,故汉高知周勃可托,文帝识亚夫可任。摘自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外集》卷二《臣友论》国学基本丛书本

夫股肱与君同体,四海之所赡也,恩义至重,实先于爱敬。非社稷大计,不可以强谏,亦犹父有诤子,不获己而诤,岂可以为常也?惟宜将明献替,致其主于三代之隆。《孝经》曰:天子有诤臣七人。非宰相之职也。必求端士正人以当言责,导其謇谔,救其患难而已。惟圣人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此亦将明献替之谓也。使其君昭明令德,不至于颠危也。摘自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外集》卷四《近士良相论》国学基本丛书本

君,本也;臣,枝叶也。本美则叶茂,本枯则叶凋。摘自马总(意林》卷一《子思子》四部丛刊本

夫君者,舟也;臣者,水也。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臣能辅君,亦能危君。是以三杰用而汉兴,六卿强而晋灭;陶朱在而越霸,田氏盛而齐亡;虽任是同,而成败尤异也。摘自《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页

礼之所先,莫大乎敬;礼之所弊,莫甚于慢故以敬事天则神降,以敬理国则人和;以慢事天则神欺,以慢理国则人殆。下之不敬,则不足以奉君:上之不敬,则不足以御臣。摘自《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页

(宋太祖对薛居正言)自古为君者鲜克正已,为臣者多无远略,虽居显位,不能垂名后代,而身陷不义,子孙罹殃,盖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吾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诋其非而不耻。以朕所见,不若自不为之,使人无异词。又观古之人臣多不始终。能保全而享厚福者,由忠正也。摘自《宋史·薛居正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111页

君出令而臣沮之,何如?曰:下制其上也。民从令而君改之,何如?曰:上欺下也。上欺下则民心惑,下制上则君权轻。民既惑则不听,君既轻则不威,上不威而下不听。其渐亦足忧也。摘自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一《庆历民言·慎令》四部丛刊本

或曰君子道长则小人道消,君子道消则小人道长,长者是则消者非矣,消者是则长者非矣。何以知正道邪道之然乎?吁!贼夫人之论也,不曰君行君事,臣行臣事,父行父事,子行子事,夫行夫事,妻行妻事,君子行君子事,小人行小人事,中国行中国事,夷狄行夷狄事,谓之正道。君行臣事,臣行君事,父行子事,子行父事,夫行妻事,妻行夫事,君子行小人事,小人行君子事,中国行僭窃事,僭窃行中国事,谓之邪道。摘自邵雍《皇极经世书》卷一二《观物篇之五十九》四库全书本

事亲无以逾入,能不欺而已矣。其事君亦然。摘自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七四《事亲》万有文库1937年版

自三代之道不行,君臣之义不明,君诱其臣以富贵,臣干其君以文行。夫君臣相与之际,万化之原也,既汨于利矣,末流其可禁乎?此三代之治所以不复也。摘自胡宏《知言》卷一四库全书本

寡欲之君,然后可以言王道;无欲之臣,可以言王佐。摘自胡宏《知言》卷二四库全书本

臣而弑君,天理灭矣,宜天下所不容也,而反天子聘之,诸侯相继而朝之,逆乱天道,岁功不能成矣,故不书秋冬,与四年同。摘自程颢、程颐《二程集》《经说》卷四《春秋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06页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安得天分不有私心,行一不义,杀一不辜,有所不为。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摘自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卷第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页

君人者,推赤心以接下者也;臣人者,推赤心以事上者也。上下交感,政是以和,故大易之义住上者,其道下降在下者,其道上行曰天地交泰。亡者自居其上,下者自居其下,则曰天地不交。否然则为上而下降,甚易为下,而上达甚难,何者?君人者,其势足以行人之道,其贵足以显人之德,其富足以聚人,其义足以感人,贤人君子望景而归之,理自然也。为不逆之可矣,况于礼致之者哉!摘自《宋文鉴》卷九三徐铉《君臣论》四库全书本

至大者天,必配以地;至明者日,必配以月;至刚者阳,必配以阴;至尊者君,必配以臣。君臣之义与天地并者也。君之有臣也,所以教其知,匡其不逮,扶颠持危,献替可否,其任大矣。故君失主:臣得之;臣失之,君得之,上下相维,乃无败事,非徒承其使令,供其喜怒而已。故曰师臣者王,友臣者霸。《书》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自三皇以来莫不由斯而致者也。衰世之君于大道,嘉言美事掠归于己,谀臣佞妾从而成其过。曰生杀废置,国之利器,必出于己一人,不当为人臣所教。呜呼!斯甚不然也。摘自《宋文鉴》卷九三徐铉《师臣论》四库全书本

(苏辙言)人君与人臣,事体不同。人臣虽明见是非,而力所不加,须至且止;人君于事,不知则已,知而不能行,则事权去矣。臣今言此,盖欲陛下(宋哲宗)收揽威柄,以正君臣之分而已。若专听所谓,不以渐制之,及其太甚,必加之罪,不免逐去。事至如此,岂朝廷美事?故臣欲保全大臣,非欲害之也。摘自《宋史·苏辙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32页

人君所以御其臣,只有一个名分不可易,名分既正,上下自定,虽有幼冲之主在上而天下不乱。摘自杨时《龟山集》卷一三《语录四》四库全书本

(张澉论曰)臣闻忠臣不避诛窜,故能为国锄奸,尽言不讳,以伸天下之谊。明主不吝废置,故能惟辟作威,自奋刚断,以耸天下之望。摘自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二十二》海天书店1939年版乙第617页

为臣之道有大美而不能合蕴者,矜也;有大美而不从王事者,吝也;从王事而自有其成功者,骄也。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乾下乾上》经苑本

为臣不任事,求任事,罪一也。不任事则奸,求任事则谄。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乾下乾上》经苑本

以六二中正之臣应九五中正之君,上下相七之道,两得正矣。虽然君臣相求者也,宁君求臣毋宁臣求君,非不求也。秉德以充乎内而不躁乎其外,守正以俟乎彼而不自失乎此,如是而已。枉道以求行道,失身以求达身,不可为也。故程子谓伊尹武侯必待礼而后出。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三《坤下坎上》经苑本

九四处大臣之极,逼君位之迫而得人之随,虽正亦凶,况不正乎?惟中有爱君之诚,外尽为臣之道,又全之以明哲之节,可以保其功名而免危疑之凶矣。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五《震下兑上》经苑本

君臣相正,国之肥,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上六安足以知此哉?挟阴邪之资,窃权势之重而乘九五之上,立九五之前,此小人蔽君之明而制之者也。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八《坎下坎上》经苑本

君臣之聚会,始于相求,终于相信。臣固求君也,然君之求臣甚于臣之求君。观汤之于伊尹,先主之于孔明则见矣。然则何道以求之?星辰非能自高也,引而高之者天也。贤臣非能自进也,引而进之者君也。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二《坤下兑上》经苑本

臣从君,如女从夫。女之从夫,聘则渐,奔则速。渐则正,速则邪。正则妻,邪则妾。臣之从君,可速而不渐,邪而不正哉!渐而进则获乎,上而有功,正而进则正其身以及国。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四《艮下巽上》经苑本

为臣者不能诚其身则不能诚于君。摘自杨万里《诚斋易传》卷一六《兑下巽上》经苑本

君臣父子之大伦,天之经地之义而所谓民彝也。故臣之于君,子之于父生则敬养之,没则哀送之,所以致其忠孝之诚者,无所不用其极而非虚加之也。以为不如是则无以尽乎吾心云尔,然则其有君父不幸而罹于横逆之故,则夫为臣子者所以痛愤怨疾而水为之必报其仇者,其志岂有穷哉!摘自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五《戊午谠议序》四部丛刊本

君臣之义要须自尽,积其诚意,庶几感通,是间若有一丝毫未尽,则诚意已分,乌能有动乎?孟氏敬王之义所当深体也。摘自张栻《南轩集》卷二一《答朱元晦秘书》四库全书本

人才之在天下,固乐乎人君之尽其用,而尤乐乎同列之知其心。夫士之怀才以自见于世,常虑夫人君之不我用。君既知而用之矣,同列之人相与娟其长而媒孽其短,周旋四顾,无与共此乐者,其何以泰然于进退之际哉!此自古乘时有为之士,而犹怀不尽之叹,以公论常不出于同列故也。摘自《陈亮集》卷九《论·王珪确论如何》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页

臣闻臣子告君父之言必以实,非其实而敢告者,惟私意之是徇,而忘君父之为不可欺者也。摘自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卷二《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四部丛刊本

臣闻君莫贤乎好士不衰,臣莫忠乎爱君愈厚。窃观自昔人主,渴想治功,招徕贤俊,意好所加,不闲疏远,而四方之士,无不承风延颈,争欲自竭。及其既衰,怠忽厌弃,视群臣倏进乍退,若凫雁去来,不复计惜,而其臣遂皆丧气解体,消缩畏避,往往曰:“君不己用,时不我容”,怀自疑之心,兴不遇之叹矣。然则君之好不衰而臣之爱愈厚,乃自古及今之难事也。摘自《叶适集·水心文集》补遗《文九首·奏札又》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18页

臣闻知父母之心者,可以知天心;知人君之道者,可以知天道。盖父母之于子也,鞠育而遂字之仁也,鞭朴而教戒之仁也。君之于臣也,爵赏以褒劝之仁也,刑罚以耸厉之仁也。天佑民而作之君,其爱之深望之切,无异亲之于子,君之于臣也。故君德无愧则天为之善而祥瑞生焉,君德有厥则天示之谴而灾异形焉,灾祥虽殊,所以勉其为善一也。天之爱君如此,为人君者其不可以天之心为心乎?摘自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二《辛未十二月上殿奏札一》四部丛刊本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接续第一部,四字一讲,共分17讲,介绍了《百家姓》第81-148个姓的来源、迁徙路线、名人典故等内容。原汁原味,更突出钱氏风格;注重口语化,便于轻松阅读;历史典故更具故事性,幽默风趣。本书内容比讲座更为丰富,补全了节目中因时间限制而剪掉的众多片段。随书独家赠送《百家讲坛》同名讲座精华选编光盘。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全书共收录来自多家高全国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2009年“中国(宝鸡)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和有关文章。
热门推荐
  • 谁云侠已亡

    谁云侠已亡

    凛凛人如在,谁云侠已亡?(新人新书,可能会有点问题,但绝对有点意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饥荒历险记

    饥荒历险记

    唐铭在偶然之间来到了饥荒大陆,在这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并记录了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 系统我劝你要善良

    系统我劝你要善良

    “为什么别人得到系统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而我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云初叹口气用娇弱的身体,为身高八尺、英武雄壮的男主们扛起一片天。“初儿,我要复仇!”“云初妹妹,我不想死!”“云小贼,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云大小姐,我要当皇上!”“云贤弟,额,你是贤弟没错吧?我想我缺个老婆。”不急不急,我们慢慢来,谁叫我是阿拉丁神灯,不,本文倒霉女主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

    《单向街》第二期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最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最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这四位被称为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今天,小剧场话剧遍地开花,商业上获得成功,却失去了当年的实验精神……
  • 狂霸九天

    狂霸九天

    一段往事,一种因果;一个将死的苦逼少年,一份斩不断理还乱的宿命;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一种风流,两处闲愁!九星乱,帝零落。佛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段因果!李若风说,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我说,我自己都没想到。
  • 明月辉光照天涯

    明月辉光照天涯

    主人公七岁那年因强盗袭村失去双亲,之后落难到江湖上臭名昭著的“万毒门”混生计,年幼的他被年长师兄捉来试毒,百般折难后身子百毒不侵,可谓后福无穷,十二岁时上山采毒,奇遇百兽毒王“黑魔貂”幼仔,两物相依为伴,黑魔貂自幼被主人公宠养,甚是听话,哨响影到,迅疾绝伦,护主心切,百依不怠。从此支身御兽闲混江湖……
  • 快穿大佬是憨憨

    快穿大佬是憨憨

    榆七做梦也没想到,她会绑定一个逗比系统???喂,不是吧,别人家的系统和自家的差别这么大!好家伙,系统就不说了,这这这反派怎么肥四不是高冷霸道,心狠手辣嘛??这个小甜甜是谁!不管了不管了,抱走再说,嘿嘿~被榆七拐走的大反派露出了一摸笑对别人我心狠手辣,只对你温柔以待,你想拐走我,那我就干脆当一个乖宝宝叭~1v1超甜,来了不吃亏,来了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