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700000020

第20章 赵春娥为国勤俭

赵春娥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赵家岭一个农民家庭,1966年到洛阳市老集煤场工作。由于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1983年2月12日国务院决定授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煤场的活,一年到头同黑煤打交道,灰眉乌眼,又脏又累。一些人嫌弃“煤黑子”,借故托关系调走了,她却甘之如饴。她说:“轻活重活都得有人干,煤场虽脏,工作虽累,但它联系着千家万户,谁家能不烧煤,谁家能不吃饭?只要工作需要,我情愿在煤场干一辈子!”“七十二行,行行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哪一行都得有人干,咱把后勤工作搞好了,让科学家集中精力搞科研,让工人精神饱满搞生产,也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1971年,赵春娥负责在车站看守煤堆。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都是提前到现场,用一把铁锨,一把扫帚,帮着装车,清理煤场。她把煤底扫得干干净净,即使撒落到道轨、碎石缝里的碎煤,她也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出来,十个手指都被碎石磨出了血。有人计算,她在车站看煤两年,共扫出土煤50多吨。有些想占小便宜的人挖苦她说:“你扫得比舌头添得还干净,下辈子还让你扫煤底!”她说:“国家的煤我就要扫干净,有我在,就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1979年,党中央号召全国职工增产节约。公司党委要求全公司每个职工全年节约50元。赵春娥给自己提出一个全年节约200元的目标。有人怕她完不成,问她“春娥,你用啥办法节约这么多?”春娥说:“办法在人找。我说到就能办到。”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她挖残煤、扫煤底、洗油线、捡破烂、修脸盆、送煤收费运费交公等等,千方百计点滴节约。

老集煤场制造蜂窝煤,经常既要运进煤,又要运进土,撒在地上人踩车碾,天长日久,地下一层土一层煤,成了夹馅的“花卷儿”。这年要盖房子了。她想:将来盖起房子,地基下的这些煤不就白埋在地下了?煤矿工人从地下把煤挖出来,运输工人把它运到城市,来得不容易啊!我们怎么忍心把它丢失?当时已是严冬季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煤场的房檐上挂起长长的冰凌。赵春娥却抡起镢头在地基处刨起来了。她挖一层,清一层,手掌磨出血泡,虎口震裂了,贴一块橡皮膏接着干。到了春节,人家都放假走亲访友,她还在煤场挖煤。在她的带动下,不少人自觉带上工具到煤场和她一起挖起来。光她一人挖出的煤就有21吨。

煤场排水沟里,雨天冲进煤粉,天长日久沉积了厚厚一层。炎热的夏天,赵春娥利用午休下沟挖出煤浆,又拍成饼晒干送到打煤房。青年工人张桂琴见她的两腿被蚊子咬了一层疙瘩,心疼地说:“大姐,看你的腿被蚊子咬成啥样了。”她淡淡一笑说:“没事儿”。小张被感动得也和她一块挖起来。

擦机器用的油线,一斤值一块多钱。工人们用脏了随着扔掉,赵春娥见了就拣起来,积少成多,然后洗净晒干重新使用。平时她还注意把丢在地上的废铁钉、废螺帽、废绳头拣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的钱全部交给会计。

就这样,点点滴滴,斤斤两两地节约,就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到年底一算帐,她一共为国家节约了449元6角5分。

赵春娥工作上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认为是应该的。国家对她的照顾,总感到太多,总认为自己贡献太小。1981年底,赵春娥因病住院。出院时,口袋里装的是医院开的证明:丧失劳动能力,长期休养治疗。可当她知道住院用去九百多元时,她哭了。她说:“我们生产一百块煤才两元多钱,这得生产多少煤才赚得回来!”

出院后的第二天,赵春娥强忍着病痛悄悄地来到车站卸煤的地方,清扫煤底,拣拾撒落的好煤,收集了足有两三吨,然后通知煤场派人拉回去。接着,她又出现在煤场,爬上煤堆拣废旧物资。肝部疼得厉害,她就用锨把顶一阵,接着再干。就这样,她不顾病重和领导的多方劝阻,更加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场工人,她的行动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勤俭为国、忘我奉献精神。她被人们誉为“工人阶级的好女儿”、“闲不住的实干家”、“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本色

    中国人本色

    晚清中国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至今有哪些改变?在本书中,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从司法制度到衣食住行,从光绪、慈禧到京郊的老和尚。何天爵是个幽默的绅士,更是“中国通”,对中国人的算计,中庸乃至中国商人的种种伎俩都做了精辟的分析。这是一位美国外交官在华十多年的亲历感受,这是一本迄今仍有借鉴意义的晚清社会观察,这是一面能让我们看到过去和现在的镜子,这更是一个能让中国读者发出会心微笑的文本。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不管在哪里我都只爱你

    不管在哪里我都只爱你

    江什(2007.5.31)初二生。
  • 凉锦半年梦

    凉锦半年梦

    认识了半年,不到半年的爱情,明明都很喜欢。可是……这就是最惨的,明明很喜欢,却都得不到
  • 我的文娱

    我的文娱

    一位18岁的高中生“重生”到蓝星。这里缺少了许多的文化,许多的娱乐,更缺少了许多的感动。李宇将在这个世界建立起他的娱乐帝国。ps本文每天晚上八点一更同求各类文章与龙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宠妃之缘劫

    穿越宠妃之缘劫

    一次意外,竟然让我的愿望成真了!等等,为什么我一来就要被嫁出去?不,我要逃婚!!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学世界

    道学世界

    这里有靠修道成为一方大将的修行大家,也有专研道学,为不修行的人们提供高道技产品的道学家,也不乏背着行囊追求瑰丽风景的行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拥有一项特别能力,那就是沟通运用构成一切事物的灵,这个世界当然也存在着完全没有这种能力的倒霉鬼,比如。。。。
  • 种地的高才生

    种地的高才生

    出身贫困的农村女孩,从出生就不受爷爷、爸爸的喜欢,更被说成不祥之人。和奶奶相依为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并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最后拒绝高薪回乡种地~
  • 忘却天皇

    忘却天皇

    传说我们所见的天空并非极尽,天空之上仍有天,一天接一天,一天连一天,三十三层天上天有城国,无边无际,永恒长存。神灵与仙魔居住其中,他们不老不死,携带无上之力,不愿支配众生,也不被任何人所支配,仅从那天上天观察世间一切变迁,却极少出手干涉,独立于世之外。传说那城国是为所有强者与生灵所追求的众生乐土,登上即可永久不死安乐,是为最初与最终之地,是为天国,是为神界,是为伊甸圣园...是为...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