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100000007

第7章 淡薄的时间观念

如今发达国家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时间比金子还贵。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得厉害,同样的工作量如果让一个世纪前的人来干,肯定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及运用,使人类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体质和习性方面早就为人类的这次进步作好了准备。不管我们的祖先曾做过多少荒唐愚蠢的事——吃喝和打架,而且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但是我们发现,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民族竟然被自己旺盛的精力所驱使,一件一件地做起事情来。

在问候语方面,中国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人在碰到熟人的时候,说:“吃饭了吗?”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头一句话却是:“做得怎样了(How do you do)?”通常情况下,前者是吃,而后者是做。由此可见,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意识到时间比金子还贵了,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即不放过最后一秒钟。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中国人与大多数东方人一样,出奇地空闲。他们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而这些时辰的名称却不明确,例如中国人所指的“午时”就是指上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的整段时间。我们常常听到中国人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月亮的中午是什么时候?”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这样问:“晚上,月上中天之时叫做几点钟?”

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对于时间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日出时分”和“日落时分”在中国语言里还算是个确切的说法,因为其中与经纬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午夜”的理解同对“正午”的理解是一样的,十分含糊。古时的中国人在夜晚,通常都是由“打更人”来确定时间的。但是以“更”来计算时间并不精确。只有最后一更例外,因为这一更总是在晨曦初现之时打响。城市里“打更”的时间间隔可以说是长短不一的。

对于我们常用的便携式计时器,中国人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作为一个庞大的民族,只有少数几个人拥有手表,但是这样的人却不懂得用手表来安排日常的活动,尽管他们过几年就把它擦洗一下,使它保持正常工作。普通人十分满足于通过太阳的高度来确定时间,常常有“日上一杆、两杆、三杆”的说法。青天白日倒好,如果没有太阳,就去观察猫眼睛的张缩。这个确定时间的方法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已经够准确的了。

中国人对于时间的利用,与他们对时间流逝关注的程度有关。根据西德尼·史密斯的划分,世界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大洪水之前的人;另一种是大洪水之后的人。大洪水之前的人无法意识到玛士撒拉的时代已经离他们远去,仍然一如既往地过着常规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似乎是由长老安排停当的。但是后者发现,人类的生命不能持续几百年,因而学会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以适应这个环境。

按这种分法,中国人就属于“大洪水之前的人”。举个例子来说,例如茶馆为了招揽客人,并挽留顾客,常常会聘请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在场的听众可以四处走动,或者干着自己的事情,完全不领会说书人。而这位说书人只顾说着自己那没完没了的书。唱戏也一样,有时同一场戏要一连演上好几次,尽管与曼谷的戏剧表演相比要略逊一筹。对于中国人的杂耍技艺来说,如果演得好,那是非常巧妙而有趣的,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开场之前有一段冗长而无聊的开场白。于是,还没等表演开始,外国观众就感到十分后悔了。

中国的宴席是最可怕的。他们制作的菜肴的数量和种类都超乎我们的想象。凡是见过中国宴席的外国人都会感到惊恐与绝望,然而中国人却感到这种享受太短暂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句格言中充满了悲伤与无奈,听到这句话的外国人不忍拒绝这样的宴会,但是这种场合的折磨又是无法忍受的。

中国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于按照“大洪水之前的人”的生活方式行事。上学的时候,他们几乎一整天都要呆在学校里,从日出到日落,中间只有一两次自由活动的机会。例如可以吃点东西。教书先生也是这样。一场科举考试竟要持续几天几夜,而且每一级都很难考。但是大多数应试者在经历了这种不具合理性的考试后,却意识不到这种智力测试中的荒谬和弊端。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造就出来的人,不禁使人联想到他们在求学路上是多么的艰辛。中国的语言,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大洪水之前”的特点,这一点需要玛士撒拉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公平地说,古代的中国人与古罗马人一样,如果他们不主动地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那么他们永远都不会阅读或写出具有特殊价值的东西!

中国人对时间的漠视,也体现在他们的勤劳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劳动相比,中国人劳动的内涵具有与之不同的一面。

那些曾经与中国的承包人和工人们一起“享受”盖房子的“乐趣”的外国人,现在有哪几位还愿意和他们再合作一次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人的工作情况:那些工人是晚来早走,有时还要停下来喝喝茶。工作时,他们要走上很远的一段路,仅仅就是去搬运一布袋石灰浆。如果他们能够用独轮车推这些石灰袋的话,那么一个人所干的活就等于三个人所干的活。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做。遇到下雨天,他们就会停工。结果经常是这样的:虽然工人们很卖力的工作,但是工程的进度却很慢,并且很难计算这些工人每天都做了多少“工”。听说有一个外国人,因为不满于他所请的木匠的钉板条速度,于是就利用木匠吃饭的时间自己干,结果在短短的时间里竟干了四个木匠在半天里干的活。

维修劳动工具,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是一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外国人的工具,那么他们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工具经常会神秘地坏掉,但是却没人会承认曾经动过它们。“我没有去过那里”,是一句再恰当不过的托辞了。把椽杆和小檩条往墙上一架,买一些绳子把它们扎起来,脚手架就搭好了。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是危机四伏。以往的所有经验,如今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了。沙子、石灰和本地的泥土,原先可以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不能用了。外国人在这时就会感到非常的无助。他们一个个就像格利佛一样,被一根根的线所操纵着,这么多根线都在控制着他们,他们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记忆中,一位广东的承包商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非常不幸地成为了鸦片的牺牲者,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的诺言和金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最后,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所以只好把他的所作所为都说出来:“很早以前就把玻璃的尺寸告诉你了,但是光是窗户你就量了三次。而你却还是全都做错了,这些玻璃现在已经全都没有用了。门也关不严,连一点胶水都没有用,地板也参差不齐,而且这些木料上面全是节疤,所以也无法正常使用。”过了一会儿,这位温文尔雅的广东人满脸愁容地盯着说话人,非常和气地说:“不能这么说,这样就太有失绅士风度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缺乏耐心,做事风风火火。这一点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没有道理的。曾有人明智地指出:中国人讨厌我们缺乏耐心,正如同我们不喜欢他们缺乏诚信一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令中国人意识到快捷的重要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两座仅仅相距十二英里的城市之间,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外国信件流通了,因为它们都压在电报总局里。而具体原因就是因为邮递人员的驴子得了病在休养!

最令外国人气恼的是,中国人在一般的社交访问中也常常漠视时间。而在西方,这种访问是有时间限制的,绝对不能超时。然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限制。如果主人不主动安排客人休息,那么客人即使再累也要一直讲下去。当中国人拜访外国人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会坐上几个钟头和你讲个没完,而且毫无主动告辞的意思。记得有一位优秀的牧师说过一句名言:“我想见的人必定也是想见我的人”。如果这位牧师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那么他一定会彻底地修改这句话,然后像另一位繁忙的牧师一样,在书房里挂出一句经典的话:“上帝保佑你,请走好!”这种直言相告的方式,可以使一个火爆性子的中国人的心灵备受震撼。当他看到这几个字时,一定说不出话。紧接着就是使欧洲人的耐心完全丧失,从而意识到“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的道理。

如果外国人都能够像不久前去世的马根济医生那样对待中国客人,那么他们就一定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中国客人不断地到来,但是又“只来不回”。所以马根济医生经常对他们说:“请随便坐,我现在很忙,请原谅。”如果外国人能够像一位学中文的学生那样说话直截了当,那么他们也会更高兴。这个学生刚学会几句英语短语,就想用它们试一试,结果却让老师不知所措,因为这个学生在下课时对老师喊道:“开门!出去!”

同类推荐
  • 精典教育-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精典教育-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 祝酒辞

    祝酒辞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实用方法,同时还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名著之旅——幻想之旅

    名著之旅——幻想之旅

    本书主要讲了幻想类名著。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广义的世界名著不仅仅包含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热门推荐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本书包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肯定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等内容。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建筑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建筑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凡人默示录

    凡人默示录

    神佛乱世,众生蒙难天权帝陵寻鬼门东极归墟访仙山刀枪剑林,千军万马浪迹江湖,快意恩仇当神话传说的真相揭晓之后传奇,却变成了不为人知的历史
  • 你挡道了:左右零清

    你挡道了:左右零清

    当超级杀手遇上超级美男,当超级废柴遇上超级天才,当天神之女遇上混世魔王,苦虐之情,何时能了?死于非命,偶然穿越,在异世也要活得不一样,战胜挫折,恋上魔尊,为心爱之人闯刀山火海,只为唤醒他失去的记忆。魔尊,你挡道了?
  • 重生农家女

    重生农家女

    以为死亡是最终的解脱,可没成想却让她回到了十五年前。这一次,她该如何面对负心的丈夫,横刀夺爱的小三,愚昧势力的婆婆呢?既然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那么,这一次,绝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次,请,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如果上天说富贵是你我的劫难,那么我宁愿你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与我躬耕与安贫....
  • 别嫌我们长得慢

    别嫌我们长得慢

    本书为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借助一群五年级孩子的独特故事,为人们打开一片未受关注的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心灵天地。在幽默而富有童真的叙述中,让人们忍不住笑出声来;而笑过后,又让所有人禁不住掩卷沉思。本书想告诉所有人,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独立的树,让我们耐心等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慢慢长大。
  • 纪碑大陆

    纪碑大陆

    如果,青春能够再长一点,我们还有可能吗……
  • 凤凰于飞(下册)

    凤凰于飞(下册)

    皇宫内,她含泪刺伤他,他假死躲暗杀。别景院内,他拥她入怀,她拿起凤钗刺入他胸膛,换来他七个字:“清歌,你可认得我?”她问:“得成比目何辞死!”他答:“愿作鸳鸯不羡仙!”她落泪,他拥她入怀,许她一世安稳,给她一世荣宠!飘摇江山,乱世棋局,且看她在这一盘乱局中,如何红颜一怒,他如何权倾天下!
  • 猎魔师的成长

    猎魔师的成长

    “小白!快回来,一会你跑丢了我就不给你肉包吃了”“呜呜,呜呜”远处一个白色毛茸茸的圆球发出呜呜声,几下跳回来围在一位少年身边蹦蹦跳跳着。“这才乖!不听话你今晚肉包减一个”“呜呜!呜呜!”充满了愤怒的抗议声好像是在说“我很乖滴”不要扣我的肉包。少年无奈的一笑,弯腰抱着这团毛球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