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100000007

第7章 淡薄的时间观念

如今发达国家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时间比金子还贵。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得厉害,同样的工作量如果让一个世纪前的人来干,肯定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及运用,使人类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体质和习性方面早就为人类的这次进步作好了准备。不管我们的祖先曾做过多少荒唐愚蠢的事——吃喝和打架,而且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但是我们发现,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民族竟然被自己旺盛的精力所驱使,一件一件地做起事情来。

在问候语方面,中国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人在碰到熟人的时候,说:“吃饭了吗?”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头一句话却是:“做得怎样了(How do you do)?”通常情况下,前者是吃,而后者是做。由此可见,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意识到时间比金子还贵了,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即不放过最后一秒钟。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中国人与大多数东方人一样,出奇地空闲。他们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而这些时辰的名称却不明确,例如中国人所指的“午时”就是指上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的整段时间。我们常常听到中国人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月亮的中午是什么时候?”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这样问:“晚上,月上中天之时叫做几点钟?”

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对于时间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日出时分”和“日落时分”在中国语言里还算是个确切的说法,因为其中与经纬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午夜”的理解同对“正午”的理解是一样的,十分含糊。古时的中国人在夜晚,通常都是由“打更人”来确定时间的。但是以“更”来计算时间并不精确。只有最后一更例外,因为这一更总是在晨曦初现之时打响。城市里“打更”的时间间隔可以说是长短不一的。

对于我们常用的便携式计时器,中国人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作为一个庞大的民族,只有少数几个人拥有手表,但是这样的人却不懂得用手表来安排日常的活动,尽管他们过几年就把它擦洗一下,使它保持正常工作。普通人十分满足于通过太阳的高度来确定时间,常常有“日上一杆、两杆、三杆”的说法。青天白日倒好,如果没有太阳,就去观察猫眼睛的张缩。这个确定时间的方法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已经够准确的了。

中国人对于时间的利用,与他们对时间流逝关注的程度有关。根据西德尼·史密斯的划分,世界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大洪水之前的人;另一种是大洪水之后的人。大洪水之前的人无法意识到玛士撒拉的时代已经离他们远去,仍然一如既往地过着常规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似乎是由长老安排停当的。但是后者发现,人类的生命不能持续几百年,因而学会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以适应这个环境。

按这种分法,中国人就属于“大洪水之前的人”。举个例子来说,例如茶馆为了招揽客人,并挽留顾客,常常会聘请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在场的听众可以四处走动,或者干着自己的事情,完全不领会说书人。而这位说书人只顾说着自己那没完没了的书。唱戏也一样,有时同一场戏要一连演上好几次,尽管与曼谷的戏剧表演相比要略逊一筹。对于中国人的杂耍技艺来说,如果演得好,那是非常巧妙而有趣的,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开场之前有一段冗长而无聊的开场白。于是,还没等表演开始,外国观众就感到十分后悔了。

中国的宴席是最可怕的。他们制作的菜肴的数量和种类都超乎我们的想象。凡是见过中国宴席的外国人都会感到惊恐与绝望,然而中国人却感到这种享受太短暂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句格言中充满了悲伤与无奈,听到这句话的外国人不忍拒绝这样的宴会,但是这种场合的折磨又是无法忍受的。

中国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于按照“大洪水之前的人”的生活方式行事。上学的时候,他们几乎一整天都要呆在学校里,从日出到日落,中间只有一两次自由活动的机会。例如可以吃点东西。教书先生也是这样。一场科举考试竟要持续几天几夜,而且每一级都很难考。但是大多数应试者在经历了这种不具合理性的考试后,却意识不到这种智力测试中的荒谬和弊端。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造就出来的人,不禁使人联想到他们在求学路上是多么的艰辛。中国的语言,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大洪水之前”的特点,这一点需要玛士撒拉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公平地说,古代的中国人与古罗马人一样,如果他们不主动地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那么他们永远都不会阅读或写出具有特殊价值的东西!

中国人对时间的漠视,也体现在他们的勤劳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劳动相比,中国人劳动的内涵具有与之不同的一面。

那些曾经与中国的承包人和工人们一起“享受”盖房子的“乐趣”的外国人,现在有哪几位还愿意和他们再合作一次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人的工作情况:那些工人是晚来早走,有时还要停下来喝喝茶。工作时,他们要走上很远的一段路,仅仅就是去搬运一布袋石灰浆。如果他们能够用独轮车推这些石灰袋的话,那么一个人所干的活就等于三个人所干的活。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做。遇到下雨天,他们就会停工。结果经常是这样的:虽然工人们很卖力的工作,但是工程的进度却很慢,并且很难计算这些工人每天都做了多少“工”。听说有一个外国人,因为不满于他所请的木匠的钉板条速度,于是就利用木匠吃饭的时间自己干,结果在短短的时间里竟干了四个木匠在半天里干的活。

维修劳动工具,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是一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外国人的工具,那么他们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工具经常会神秘地坏掉,但是却没人会承认曾经动过它们。“我没有去过那里”,是一句再恰当不过的托辞了。把椽杆和小檩条往墙上一架,买一些绳子把它们扎起来,脚手架就搭好了。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是危机四伏。以往的所有经验,如今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了。沙子、石灰和本地的泥土,原先可以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不能用了。外国人在这时就会感到非常的无助。他们一个个就像格利佛一样,被一根根的线所操纵着,这么多根线都在控制着他们,他们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记忆中,一位广东的承包商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非常不幸地成为了鸦片的牺牲者,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的诺言和金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最后,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所以只好把他的所作所为都说出来:“很早以前就把玻璃的尺寸告诉你了,但是光是窗户你就量了三次。而你却还是全都做错了,这些玻璃现在已经全都没有用了。门也关不严,连一点胶水都没有用,地板也参差不齐,而且这些木料上面全是节疤,所以也无法正常使用。”过了一会儿,这位温文尔雅的广东人满脸愁容地盯着说话人,非常和气地说:“不能这么说,这样就太有失绅士风度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缺乏耐心,做事风风火火。这一点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没有道理的。曾有人明智地指出:中国人讨厌我们缺乏耐心,正如同我们不喜欢他们缺乏诚信一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令中国人意识到快捷的重要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两座仅仅相距十二英里的城市之间,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外国信件流通了,因为它们都压在电报总局里。而具体原因就是因为邮递人员的驴子得了病在休养!

最令外国人气恼的是,中国人在一般的社交访问中也常常漠视时间。而在西方,这种访问是有时间限制的,绝对不能超时。然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限制。如果主人不主动安排客人休息,那么客人即使再累也要一直讲下去。当中国人拜访外国人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会坐上几个钟头和你讲个没完,而且毫无主动告辞的意思。记得有一位优秀的牧师说过一句名言:“我想见的人必定也是想见我的人”。如果这位牧师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那么他一定会彻底地修改这句话,然后像另一位繁忙的牧师一样,在书房里挂出一句经典的话:“上帝保佑你,请走好!”这种直言相告的方式,可以使一个火爆性子的中国人的心灵备受震撼。当他看到这几个字时,一定说不出话。紧接着就是使欧洲人的耐心完全丧失,从而意识到“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的道理。

如果外国人都能够像不久前去世的马根济医生那样对待中国客人,那么他们就一定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中国客人不断地到来,但是又“只来不回”。所以马根济医生经常对他们说:“请随便坐,我现在很忙,请原谅。”如果外国人能够像一位学中文的学生那样说话直截了当,那么他们也会更高兴。这个学生刚学会几句英语短语,就想用它们试一试,结果却让老师不知所措,因为这个学生在下课时对老师喊道:“开门!出去!”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巨灾时代

    巨灾时代

    全球经济遭遇百年危机,地球异动面临万年一劫。每天都有意外发生,为什么?巨灾时代,世界震动。政治、军事、经济、大自然4大危机同时爆发,全球面临惊天变局,百年一绝!又一次人类命运交响曲!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所谓伊人.A

    所谓伊人.A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总觉得这个意境很美,所以借用了。——这是一个故事:身负国恨家仇的公主,惊才绝艳的丞相,矢志守护的伴读......强国纷争,成王?败寇?
  • 国宝传奇

    国宝传奇

    明书画大家唐寅晚年沉疴缠身,病入膏肓,似来日无多。挚友文、祝为拉兄弟出困境,想出了“伯虎兄作画,二人题词,另请七位朋友题跋,同一书画作品留迹者满十人,取十全十美之义”的提议,深合唐寅意。唐寅遂用生平功力作生前最后一幅虎,文、祝二人题词后开始全面物色题跋之友人。怎奈造化弄人,画作留迹者仅八人时,唐寅便撒手人寰。后,挚友倾洒心血请人补白,铸就了唐寅绘画另有十位明朝名人题跋的“稀世珍宝”。然世事动荡,人心不古,觊觎瑰宝者为瑰宝挖空心思,掀起夺宝之血雨腥风,唐家后人、志士舍命护宝,谱写了壮怀激越的英雄颂歌,这一切,书写成了《国宝传奇》!
  • 一颗最闪亮的星

    一颗最闪亮的星

    那是一个飘着小雪的季节,那个小男孩姗姗而来,他不管前方有多么黑暗,总是勇敢的为自己写下:“相信自己,相信明天,相信未来”。即使我多么渺小,我都不会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前方或许是风雨,是湍流,是暴风雪,也许有辛酸,有无奈,有眼泪,星空告诉他,做梦还是圆梦?他老人家只喜欢执着的小男孩,小男孩望着流星划过的轨迹,那是他对月的告白。我相信月亮代表我的心。
  • 纨绔富二代

    纨绔富二代

    他是阔别都市十载的纨绔富二代,被父亲安排到学校追求他未来的未婚妻。凭借着过人的身手和超凡的医术,一个个美女自己送上门来,令他应接不暇。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是一个轻松搞笑的故事,一个能勾起我们学生时代回忆的故事。
  • 大人多爱我些可好

    大人多爱我些可好

    (此作品属架空)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公主爱情故事。公主李陌兮和亲后开启了人生大变样。从一个温柔至极的公主变成一个糙老汉会耍宝的重要性是什么?害,当然是因为男主将军的摧残和神经质侍女。“公主您要和亲了。”“嘤嘤嘤,舍不得……”“公主,将军纳了个青梅竹马做妾!”“呵,男人。”本文文笔伤感逗比琐碎层层变化。(正经板)“公主,你夫君造反了!云国被灭了”“大人,造反了?那我这个亡国公主,于他,无用了吧。”“陛下……封您做了皇贵妃。”“正妻之位,都舍不得给我?”愿来世,化作厉鬼缠你,让你终身悔恨。
  • 小驿栈大江湖..more

    小驿栈大江湖..more

    满江红(醉盟鸥)大好头颅,谁似我,天涯一醉?江湖事,风风雨雨,不过块垒。寂寞涛声崩岸急,阑珊夜色携云积。念青松,高洁不弯腰,枝犹翠。驿栈歇,心情类。唇间笑,胸中累。看潮生潮灭,此生不悔。眼底盟鸥天更阔,樽前追梦花曾坠。弹剑歌,闹市说吹箫,是相记。
  • 不伪

    不伪

    这可以说是自传,记录着从初中开始的事.希望支持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上)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上)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洁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启发人类智慧和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 傻子的远行生涯

    傻子的远行生涯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就会死去,所以我要把我和肖刚那些打工的故事写出来,留下点什么再死,也就别无他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