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经典是人类绘制的最完美的一张航海图,为中国的统治者驾驭国家这艘庞大的航船指明了方向。在业已辞世的卫三畏、理雅各等博士眼中,创造儒学经典的著作者们仿佛获得了神的帮助,这一看法并不算过分。中国人能否采取正确的方式驾驭自己的航船,驶入新的领域?而此刻又将会沿着哪个方向行进?随着中国与众多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因而上述问题都是值得国际社会关注。
有观点认为,衡量一个社会的道德现状需从六个方面考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饱含深意;如果能够获得社会中这六个方面的真实情况,那么便真正掌握了这个社会的特征。以下列出的就是这六个方面:
第一,工业发展情况;
第二,社会风貌;
第三,妇女地位与家庭情况;
第四,行政机构与统治者的品质;
第五,公共教育状况;
第六,宗教崇拜对人们的现实影响。
在讨论我们所关注的中国人的各种特性时,都曾涉及到以上的六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并不全面,也没有对各个方面做科学的比例划分。但中国人所表现出的特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以至于只能选出几个重要的特性来研究。这些特性如同绘画中用于构图的点,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勾画出一张完整的中国人的脸谱。
我们曾引用很多典型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的各种特性。这就好比是一些零散的骨头,只有把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我们才可能看出骨架的完整结构。因而这些骨头非常珍贵,但如果它们被证明是赝品或者只是巴黎的石膏模拟像,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也会有人指出其中的错误,认为每根零散的骨头都放错了地方,并且那些关键部位的骨头也没有放对地方。对于这种客观公正的评判,我们不仅不会去加以反对,而且还会特别加以说明:只通过这些挑选出的典型特性,人们是无法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人的,这就像我们无法通过对眼睛、鼻子和下巴的描述来正确认识一个人的整体轮廓一样。
然而,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判断并不是从肤浅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所观察收集到的事例远比我们在书中举出的例子多得多。并且,我们在事例中所持有的观点,都是经过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了的。
那些在中国北方风沙天气里呆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眼睛、耳朵、鼻孔和头发以及衣服上都是沙土,漫天风沙,即使是在中午,房间里也必须要点灯。中国人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并不清楚,但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却十分生动。然而自然现象同道德现象毕竟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普通人很容易被自然现象所吸引,而只有那些善于观察和遇到良好机缘的人才会注意到道德现象。
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各种互相矛盾的现象。倘若一个人总是片面地看待问题,而不注意从整体上分析,那么他所得出的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而且自己也不会认识到这点。能够融合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人们不得不经常做这种事情。在中国社会,能够完全认清事情的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认清另一面了。
对于儒学所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属性,我们已经作过相关的论述,并且认为儒学的这一特点已经造就了一批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物。这也是人们对构建良好道德体系所应有的期望。但实际的情况是否真的如我们所判断的那样呢?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衡量,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人的真实特性:一是他与自我的关系;二是他与同伴的关系;三是他与崇拜对象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为他的特质做出较为准确的定性。或许读者们已经获得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其他人,中国人都无诚信可言,思想中缺乏利他主义;他们与崇拜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多种多样,存在着无神论、泛神论和未知论等多种理论。
中国人并不缺乏智慧与耐心,同时具备务实和乐观的天性,他们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杰出;诚信与良知才是他们真正缺少的品质。有不少中国的官员禁不起诱惑,腐败堕落,以为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因而永远也不会为此受到惩罚。中国的官员有几人能够抵制来自家庭的压力,不任用自己不称职的亲戚?只要一想到这种来自内部的压力所带来的后果,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就范,对此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国人会对建立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的理论上的道德作何感想呢?结合现实当中所看到的各种关系在中国行政、军事和商业中实际占有的重要地位,我们还会对中国的看门人与警察的不忠感到奇怪吗?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国人的帮助来认清中国社会真实的道德现状,尽管常会遇到他们试图掩盖自身与友人缺点的情况,但对本民族特性的弱点却表现出一种坦诚的态度。中国人对自己人的描述,常常会让我们联想到卡莱尔所写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中的一段对话。腓特烈大帝对手下的一位督学非常宠信,时常与他谈话,并对谈话的内容感到非常满意。这一天君王向他询问道:“苏尔泽先生,你那些学校的近况如何?你的教育事业还算顺利吧?” “当然,还不赖,陛下,这几年好多了。”苏尔泽先生答道。“这几年?对此应该作何理解?” “陛下,因为过去的观念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因而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校规;但现在我们意识到这一观念的错误,人生来应该是向善的,因而学校采取了较为宽容的做法。” “人性向善?”腓特烈大帝摇着他那颗苍老的头颅,苦笑道:“唉,亲爱的苏尔泽,看来你还未真正了解这些该死的人类。”
乍一看,中国的社会和这片大地上的许多地方一样,风景如画;然而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发现其中的破败之处,空气中也总是弥漫着一股令人感到难闻的气味。虽然照片被认为是“无情而公正”的,但它的这一特点并不能被中国的景致所证实,垃圾与臭气都不曾进入它的视野,或者说是被故意漏掉的,因而中国的现状不能通过照片被客观地反映出来。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中国那样,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象征幸福的“福”字。然而,很快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的幸福确实都是“表面文章”。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一评判是公正的,就像有人确信亚洲没有真正的幸福之家一样肯定。
在研究中国社会理论和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这样的课题时,总是会让人想起中国横跨河流的主干道旁所树立的石碑。将那些为修建桥梁付出心血的人的名字变成“永恒的记忆”,就是树立这些石碑的意义。然而间隔不远的六块石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古物感兴趣的外国人,总会向当地人询问桥梁的所在,通常会得到这样的答复:“哦,那个东西,好几代以前就没有了——没人知道是啥时候!”
前几年,我们在大运河上的旅程被一股逆风所阻碍。船被迫靠岸,我们只好到岸上休息。当时正是五月份,乡间有着非常优美的景致,农民们正忙于田间的农事。任何一个到此的旅行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农民辛勤的劳作将这一片广阔的天地变得如同花园一般美好。然而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谈,我们很快得知他们刚刚经历了异常严酷的冬季。去年,接连的旱涝灾害使庄稼颗粒无收,当地的农民忍受着饥荒带来的痛苦——很显然,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挨饿。县里拨下来的救济款根本不够,却还被无耻的贪官层层盘剥。穷人对此深恶痛绝,却毫无办法,情况一直都是这样,一切都被“表面文章”所掩盖。这一年,其他地方的年景倒不错,粮食丰产,人民能够吃饱。
对于这些事实,无论是《京报》还是在中国出版的外国杂志上都没有报道。然而忽视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改变严峻的现实。不管别人知道与否,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同样都要忍受饥饿。即使官员们断然否认存在这一切,也不能证明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救济灾民。借助经验来认识中国人的特性是一码事;通过实际的观察来了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则是另一码事。
对于我们所认识到的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种弊端,在那些“名义上的基督教国家”中也同样存在。我们无法对这一事实作更为详细的阐释,也没有做出系统的比较以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曾试图这样做,但我们除了对自己的国家了解以外,对其他西方国家的了解实在有限,无法担此重任,因而还是放弃了。读者们通过自己的体验边读边比较,尽量不受“狭隘的爱国主义”的影响,这样才不会对中国人产生过多的偏见。
通过这样一番比较,至少可以推测出这样一个结论:西方国家正在等待即将到来的黎明;而中国却无时无刻不在过去的黑夜中挣扎。如果这就是事实,那将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不得不再重复一次,中国需要诚信和良知,仅此而已。毫不客气地说,实际上这两者是一种品质,因为诚信就是良知。一位著名的钢琴制造家,他那卓越的品质被人们以“像他所做的乐器一样正直而高贵”来形容。你能从中国人中找出这样的人吗?
几年前去世的一位英国作家,他的妻子在他的传记结尾处写道:“在外界看来,他是一位作家、牧师和社会活动家;而只有每日与之共同生活的人,才能告诉人们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真实浪漫的一生,在私人信件中所表现出的至真至善,才是毫不伪饰的;实际上并不需要这样做,我也能够向人们证实,在这人间所有的最崇高、最亲密的关系中,他葆有一份永不逝去的真挚、热烈的爱;在长达三十六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生病还是健康,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急风暴雨,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从未将这份神圣的爱降为一个仓促的字眼、一个不耐烦的手势或者一种自私的举动——如果这份爱足以证明骑士时代远没有过去的话,对于一个永生都能享受到这份爱意的女子来说,查尔斯·金斯利就是这样一位真正完美的骑士。”
基督教文明致力于创造美好的人生。有很多人都已获得了这份美好。现实中就记载了数以百计这样的人生,当然除此之外,也存在着成千上万还未被人们知晓的例子。任何一位读者都能说出一个为别人利益着想的事例,有的人则有更多亲身的经历。如何对这些人生作出解释,人们因为什么而受到鼓舞?对此我们应谨慎作答,而不是胡乱猜测。在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之后,我们可以对此确信无疑:如果能将造成中国现状的那些力量,用于创造一位像金斯利夫人的丈夫那般品格卓越的人物,那将是比任何道家寓言中所记载的传奇故事更加不可思议的奇迹。人类所制定的制度没有一种能够脱离规律而存在,这种力量之所以不可抗拒,是因为神人“仅凭着他们的果子,就能够认出他们”。儒学所具有的力量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获得最终的结果。我们应该相信,所有能做的一切,都已经做了,不会再产生新的结果了。他们竭尽全力所获得的一切,是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在对中国所创造的这一切进行审慎地考察之后,即便是最友善的批评家也只得无可奈何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儒学造就了这样的中国。”
有关中国改革的讨论,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完全没有改革的必要。这明显是一些中国人的观点,而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想法;由于从远距离观察中国社会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一些西方人也持有相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