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100000017

第17章 抱残守旧的习惯 (1)

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与其他民族相比,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去了。古代的圣人在谈及更古的“古人”时,往往都是用极其尊敬的口吻。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曾声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开创者,而只是一个传播者。他的使命是把那些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甚至是误解的古人的思想和知识都收集起来。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他成就了这项丰功伟业,成为了中华民族崇敬的伟大圣人。他融会贯通、传道授业,将古今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不愧为一代圣人的代表。儒家的经典道德理论认为,有好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百姓。君主好比是盘子,百姓是盘中之水;盘子如果是圆的,水就是圆的,盘子如果是方的,水也就是方的。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明君统治时期,社会上一定是一派美德之花遍地开的繁荣景象。我们知道,在尧、舜统治时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因为那时根本就没有小偷,就算是在路上丢失了东西,第一个发现的人也会一直守在那里,直到第二个人过来,他才会走开,就这样一个个地接替,一直等到失主的到来,物归原主为止。

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种厚古薄今的倾向不仅仅是中国才有的,世界各国的人们其实都是如此,只是中国人此种倾向的程度更为严重一些。可以说,现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沿用承袭古代的美德,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记载了古代美德的文献才备受推崇。受过正统教育的中国人,在看待“四书五经”的问题上,就好比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看待希伯莱语的《圣经》一样,认为它们包含了古今通用的人类最崇高、最优秀的智慧。和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无法相信《圣经》还需修订一样,传统的儒家学者也不会相信,那些儒学经典需要有任何的增补。他们一致认为,一切都已经很完美了,不可能会做得更好。

众多虔诚的基督徒会用《圣经》中的文字,去解释一些甚至《圣经》作者心中从未有过的事物。儒家学者也是如此。他们时常会认为“先圣们”不仅是现代政府所有行为的依据,而且也是古代数学乃至现代科学的起源。

可以说,古代经典不但造就了中华民族,还造就了中国的政府体制,不管这个政府体制的性质如何,它的顽强与执著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像自我保护是个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一样,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首要原则。因此,一种统治方式如果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年代之后依然完好如初,那么,即使这并非独一无二,这种统治方式也会像“四书五经”一样经典到不断地被人们敬仰和膜拜。如果一位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的学生,想要弄清楚并且合理地解释中国目前政体的形成发展的原因,那么,他将会得到一个惊人的发现。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些在别的国家里都曾经历过的政体革命,在中国却几乎从未发生过。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要造一堵石墙,要求墙的尺寸是六英尺厚,四英尺高。大家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奇怪东西,他说,这是因为要建一座更高的墙,以免它被风吹倒。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政体就像是一个立方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被吹倒,因为一旦倒下,对于它来说也只是坏个面而已,其外表和本质还是和原来一样的。这样的过程在历史上反复地出现,就使中国人产生一种错觉:如同我们所知道的,猫就算是从高处摔下来,仍然能够用脚走路一样,政体演变的结果其实完全是可以预料的。渐渐地,人们便对设计者与建造者无与伦比的智慧深信不疑。因此,任何改良的建议也都无异于异端邪说。人们普遍认为,古人是无可争议的,而后人则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劣势。

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对于中国人因循守旧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中国人看来,行为与道德应该是互通的概念,它们同出一源,其本质是相同的,这与古罗马人的看法一样。对中国人来说,风俗习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我们也不必因此对这些风俗习惯刨根问底。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一直都被一种本能捍卫着,这种本能就像是一头母熊保护幼崽一样。当然,这种本能不仅是中国人才有的,它是人类共有的本能。有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成千上万的人都时刻准备着要为自己的某种信仰而献身,但实际上他们却根本不理解这种信仰,更不会按照这个信仰的信条约束自己的生活与行为。

风俗习惯就像言语一样,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就如同中国的语言一样神秘莫测,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但是,在中国,风俗和语言形成的条件也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因此,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风俗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由中国的一句谚语道出:“十里不同俗”。其实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难懂的各地方言。风俗习惯和语言就像石膏一样,一旦固定下来就很难改变,你可以把它摔碎,但却不能改变它的形状,至少从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就像任何理论都会有变通的弹性一样,风俗习惯也不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这里有一个例证,是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的。在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全中国推行一种削发制度。这种带有明显屈服标志的发型,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众多中国人的拼死抵制。但是,清政府始终不改初衷,坚持到底。最终使之成为效忠清廷的标志。如今,辫子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西,曾经对清廷的仇恨,除了广东和福建本地人以头巾来遮盖民族耻辱以外,这种感觉在民众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佛教是靠着战争引入中国的。曾经有无数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一旦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完全扎根下来,就如同当地的道教一样,便有了难以替代的地位。

中国的风俗习惯从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是由于人们一直假定那些事情是正确的。长期确立下来的习惯就如同可怕的暴君,无数人都遵从这种风俗习惯,他们从来也不会问其渊源和原因。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一味地遵从,于是也就只管遵从而不问其他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其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相径庭的,即便这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奉行“三大宗教”的仪式,但他们却根本不懂得真正的信仰,就像他们永远都不懂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一样。如果要问及某种特定宗教为什么要定制特定习俗的原由,得到的回答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这种与神灵沟通的方法是从先人那里传下来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另外一种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那么这样做肯定就是对的。在中国的社会中,通常是由机器带动齿轮转,而不是由齿轮带动机器转。人们觉得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那么只要随大流就可以了。

同类推荐
  •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

    瞿瑛主编的《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一书是为教师教育的相关课程编写的教材。“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依法治教能力的应用性教育学科。它也是同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因此,我们将本书的写作特点定为:以学校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问题为叙述的主线,而不受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束缚;通过案例阐明法理,将教育法律案例、教育法理融于一体。这样,可使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在内容方面,主要围绕依法治校,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教育法律救济等内容,结合教育案例,以案说法。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制度大全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制度大全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是第一本探讨这个问题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作,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外国人的中国观,因此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共总结了二十七条中国人的特性,引证丰富、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有据。
热门推荐
  • 三六一度有氧爱

    三六一度有氧爱

    命运的齿轮将我的命运扭转到了倒霉的一边,邪恶的恶魔却有着天使般的一面,被当成保姆使唤,被‘小狗狗小狗狗’的叫着,以照顾同居却成为现实,非常人的习性,他究竟是‘魔’还是人?360度的大转变为的是什么?361度多一度的爱。一场暧昧指数飙高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 妃王

    妃王

    平域,一片广袤的大陆,在一次次江湖纷争和战火的洗礼中,孕育出的是人心对权谋的欲望。刚刚平息战火的平域看似平静,实则暗波汹涌。在一次次的金戈铁马后,是孤独的如影随形。
  • 野乔

    野乔

    【本文纯属虚构架空,勿究。】书野,本名北木。大凉太子的一等侍卫,太子爪牙。西边大越镇国公府嫡长女。自幼习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八面玲珑。货真价实的大家闺秀。端庄贤淑有气质,典雅落落大方。现大凉朝东宫太子府侍卫。记忆全无。打架杀人样样具备,性格呆萌。真到不能再真的白切黑。形象温柔都没有,不拘一格随性。囡囡。太子殿下总爱这样唤她。在四下无人,只有她时。可惜。太子要登上王位,只能杀她。那个盛夏有多冷,只有她知道。那句“本宫在保护你,你难道不懂吗?”,只有她信了。他们都说,太子骗她,他只想要皇位而已。她说:“我喜欢的人,让我去死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因为他救我,给了我新生。”后来,太子说:“只有你去死,我才能安心坐在那个位置。”所以书野走了。死在他的剑下。她没看见太子的悲痛欲绝,毁天毁地的戾气。正如他没看见她的实力有多强,不需要保护。那个叫书野的女孩,现在在哪?第二世,书野是他的师妹兼花神。战乱中的军阀,会有多安全?最后一世,她是他的未婚妻。也是他的队友。从游戏到现实,我陪你。程乔木,我喜欢你。书野她,呆萌,清冷,也温柔。
  • 盗墓之尸鼎

    盗墓之尸鼎

    我是一名长沙土夫子,本职盗墓,兼职作道,捉鬼,下葬。当然,我的终极目的是要找到千古奇物——尸鼎。
  • 哆啦a梦中的日常生活

    哆啦a梦中的日常生活

    月球大冒险:若在月球的背面上有着一座竹亭小屋。而小屋里则住着的是一位强大的修仙者。当哆啦A梦他们碰上了他又该如何呢?是惊吓还是吃惊呢?他们碰上了危机是否会向其求救呢?拭目以待。
  • 暗网争锋

    暗网争锋

    一次监狱改革,换来一场震惊全国的越狱;一次金库大劫案,牵出蠢蠢欲动的黑客团伙;一个黑客,仗着身后犯罪集团提供的支持,肆无忌惮地挑衅我公安系统的权威。王天络,一个入职公安系统的菜鸟,也是网络安全前沿的战将,他将如何还击,上演一幕引人入胜的暗网对决……
  • 闯入清宫遇见你

    闯入清宫遇见你

    现代的陈涑烟已超穿越称为清朝孤女拂煦,遇见了身份显赫的鳌拜之子赫敏。两人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倾心相爱,原本以为平凡一生的拂煦遇见了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辗转反侧,被送上宫闱成了皇妃。十年的兜兜转转,原本以为的坚守一点一点被打破,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开,谁还能守住这份爱?
  • 神仙大佬也要被迫营业

    神仙大佬也要被迫营业

    #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不是在撒糖,就是在撒糖的路上#1v1双洁,甜而不腻,清新脱俗。逻辑党慎入谢谢!!!!纵横三界多年的上神姝夏,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也会被迫营业。身为钢铁直女的她在狗系统的怂恿下,一朝走上虐渣撒糖的不归路。原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不断的虐渣和撒糖。大佬姝夏发现自己的小病娇和别人的病娇不太一样。每天都在卖萌打滚求抱抱。“乖乖,不要丢掉我。”“没有你的时候我就已经算是丢了,找到你我才算是找到了归宿。”#这个病娇有点娇#
  • 人间祸水

    人间祸水

    卫一18年的顺风顺水人生折戟于江明煜,一个誓不罢休,一个避犹不及。从年少到成年,从国内到国外,少年情意如玄铁,终于,他成功趁虚而入。最后却成了一个逃不开,一个放不下。“放过我吧,我都替你不值。”“是我犯贱而已,跟你无关。”滂沱大雨的晚上,他看着她上了另一个男人的车,不顾一切追上去,直到他摔倒在地,她才淋着雨跑回来。抱着浑身湿透的身体,她还是心软了:“真是败给你了。”卫一将她抱在怀里,替她挡住所有的风雨,又哭又笑说不出来话。没心没肺撩人不自知女主vs黑切白(明明是个商业天才却附带了个恋爱脑)男主
  • 堇色未央

    堇色未央

    他与她,幼年初见便两心相许,多年后却在阴谋谎言中缘浅沉浮。她,舍弃倾世容颜,隐忍真爱不得,只为入宫报仇,却无法罔顾本心而渐背初衷;他,心在天下,以为佳人觅得,却不知其实他们一直在错过。待一切明了,却已难如初见。而他,风仪如光风霁月,却无奈有着命定背负,江山美人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