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8900000006

第6章 卷三(十五则)(1)

人生五计

【原文】

朱新仲舍人常云:“人生天地间,寿夭不齐,姑以七十为率:十岁为童儿,父母膝下,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以须成立,其名曰生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骥子伏枥,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三十至四十,日夜注思,择利而行,位欲高,财欲厚,门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计;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其名曰死计。”朱公每以语人,以身计则喜,以家计则大喜,以老计则不答,以死计则大笑,且曰:‘子之计拙也。’朱既不胜笑者之众,则亦自疑其计之拙,曰:“岂皆恶老而讳死邪?”因为南华长老作《大死庵记》,遂识其语。予之年龄逾七望八,当以书诸绅云。

【译文】

朱新仲舍人经常说:“人生活在天地间,寿命的长短不一样,姑且以七十岁为标准:十岁左右还是儿童,跟随在父母身旁,父母按天气的寒暖燥湿而替他调节好衣食住行,以至于长大成人,这叫生计;二十岁时已是成人,筋骨强健,志向高远,开始在名利场中角逐,秣马厉兵,以争取自己获胜,就像一匹千里良驹,虽暂伏于槽枥之中,而时时准备着驰骋千里,这叫身计;三十到四十岁之间,日夜思虑,选择有利于己的事情去做,欲求高官厚禄,财源茂盛,门第高大,子孙兴盛,这叫家计;五十岁时,心力已经疲惫,俯仰人世间,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施展殆尽,生命已接近尾声,就像过隙的白驹,过去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时应当听从命运的安排,收起名利之心,收藏起名利场上拼杀的工具,像蚕作茧一样建一个舒适的安乐窝,这叫老计;六十岁以后,人生已过了一个甲子,生命就像夕阳衔山一样很快要落土了,这时应静心修养,使生活安宁,做到死而无憾,这叫死计。”朱新仲先生每次把他的人生五计讲给人听时,听者的情绪都在不断地变化。讲到身计,听者喜笑颜开;讲到家计,听者欣喜若狂;讲到老计,听者沉默不语;讲到死计,听者则哈哈大笑,并对朱新仲说:“你的五计太笨拙了。”笑话他的人多了,朱新仲自己也对五计产生了怀疑,自言自语地说:“难道人们都讳老忌死吗?”我在替南华长老作《大死庵记》时,才真正认识到他讲的人生五计的深刻内涵。我已是七八十岁的人了,我觉得他说的人生五计很有道理,应当把这五计记下来以供以后的缙绅们参考。

瀛莫间二禽

【原文】

瀛、莫二州之境,塘泺之上有禽二种。其一类鹄,色正苍而喙长,凝立水际不动,鱼过其下则取之,终日无鱼,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缘。其一类鹜,奔走水上,不闲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无一息少休。名曰漫画。信天缘若无能者,乃与漫画均度一日无饥色,而反加壮大。二禽皆禀性所赋,其不同如此。

【译文】

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县)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县)境内的河塘湖泊之上有两种鸟。一种很像是天鹅,全身灰白色,嘴很长,长时间静立于水边不动,有鱼从它身下经过时,它就用嘴将其捉住吃掉,即使整天无鱼,它也不换地方。它的名字叫信天缘。另一种是很像鸭子,经常在水上游来游去,不停地在腐草泥沙中唼唼唼地寻觅食物,直至找完为止,也不休息。它的名字叫漫画。信天缘好像是个很无能的鸟,却和漫画一样度过一天,而它即使整天不食也面无饥色,它的体格反比漫画更壮更大。这两种鸟的秉性都是天赋予的,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士大夫避父祖讳

【原文】

国朝士大夫,除官避父祖名讳,盖有不同。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在礼固然,亦有出于一时恩旨免避,或旋为改更者。建隆创业之初,侍卫帅慕容彦钊、枢密使吴廷祚皆拜使相,而彦钊父名章,廷祚父名璋,制麻中为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二品。绍兴中,沈守约、汤进之二丞相,父皆名举,于是改提举书局为提领。自余未有不避者。吕希纯除著作郎,以父名公著而辞。然富韩公之父单名言,而公以右正言知制诰,韩保枢之子忠宪公亿,孙绛、缜,皆历位枢密,未尝避。岂别有说乎?

【译文】

大宋的士大夫,任官避父祖名讳的情况,与前朝有所不同。不避讳与祖父、父亲名字读音相近的字;名有两个字的,只讳一字。《曲礼》的规定也是如此。但也有受皇帝特别恩准免于避讳的,或者很快替他更改官名的。

宋太祖建隆年间,正值创业艰难之时,侍卫统帅慕容彦钊、枢密使吴廷祚都被授予使相之职,而彦钊父亲的名字叫章,廷祚父章的名字叫璋,在任命他们以使相的诏书中,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称同二品。高宗绍兴中期,沈守约、汤进之二位丞相,父亲的名字都叫举,于是改提举书局为提领书局。自此以后,任官没有不避讳祖父、父亲名字的。吕希纯被任命为著作郎,因为他的父亲名字叫公著而辞了职。但是富弼父亲的名字也只有一个字叫言,而富弼却任右正言兼知制诰,韩保枢之子忠宪公韩亿,孙子韩绛、韩缜,都历任枢密之职,却没有避其父、祖父的名讳。这难道还有另外的说法吗?

元正父子忠死

【原文】

唐安禄山表权皋入幕府,皋度禄山且叛,以其猜虐不可谏,欲行,虑祸及亲,因献俘京师,在道诈死,既含敛而逸去。皋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皋潜奉侍昼夜南奔。既渡江而禄山反。天下闻其名,争取以为属。甄济居青岩山,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济不得已而起。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因谒归,阳呕血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首。”济引颈待之。使以实病告,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会广平王平东都,诣军门上谒,肃宗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唐书》列二人于《卓行传》,褒之至矣。有元正者,在河南幕府,史思明陷河、洛,辇父匿山中。贼以名召之,正度事急,谓弟曰:“贼禄不可养亲,彼利吾名,难免矣。然不污身而死,吾犹生也。”贼既得,诱以高位,瞋目固拒,兄弟皆遇害。父闻,仰药死。事平,诏录伏节十一姓,而正为冠。皋、济之终,与正皆赠秘书少监。予谓皋、济得生,而正一门皆并命,故当时以为伏节之冠。而《唐史》不列之《忠义》、《卓行》中,但附见于其祖万顷《文艺》之末,《资治通鉴》亦不载其事,使正之名寂寥不章显,为可恨也!白乐天作张讠咸碑云:“以左武卫参军分司东都,属安禄山陷覆洛京,以伪职淫刑,胁劫士庶,公与同官卢巽潜遁于陆浑山,食木实,饮泉水者二年,讫不为逆命所污。肃宗诏河南搜访不仕贼庭、隐藏山谷者,得六人以应诏,公与巽在焉。繇是名节闻于朝,优诏褒美,特授密县主簿。”

【译文】

唐朝中期,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上表推荐权皋为自己幕府中的幕僚,权皋估计安禄山将会反叛朝廷,同时他见到安禄山猜忌暴虐不听劝谏,就想离开安禄山远走高飞,但又考虑到这样做会祸及自己的亲人,于是权皋就趁献俘京师之机,诈称在途中因病而死,装殓以后又逃跑掉。权皋的母亲认为他确实死了,嚎啕大哭,过往行人听了无不感到悲伤,所以安禄山信以为真,就让权皋的母亲回老家。权皋偷偷地在路上接母亲,侍奉母亲昼夜南逃。刚渡过长江,就听到了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消息。于是,权皋闻名天下,一些地方长官争着聘请他做自己的幕僚。

甄济是居住在青岩山的一位隐士,官府五次请他做官,皇帝十次下诏请他出山,他都坚辞不出。安禄山入京朝见唐玄宗时,请求皇帝批准甄济到范阳(今河北涿县)去做官,并授予甄济为范阳掌书记之职,玄宗答应了,这样,甄济不得已被迫赴任。到任后,他发现安禄山阴谋反叛朝廷,而且不能劝谏制止他,于是在谒见安禄山归家时,假装呕血不止,让人抬着重返旧居。安禄山反叛后,派使者拿刀押甄济回来,并对使者说:“如果甄济不回来,就砍掉他的头。”使者到后,甄济仍装病不起,引颈待戮。使者无奈,只好作罢,回去见安禄山时说甄济确实有病。后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又派人把甄济抬到东都洛阳。不久,广平王收复洛阳,甄济就到广平王处诉说自己的遭遇。肃宗知道后,就让那些曾投降叛军的官员列队拜见甄济,目的是使他们感到羞愧。《新唐书》把权皋、甄济二人列入《卓行传》中,大加褒扬。

有位叫元正的人,曾在河南幕府中任职,史思明陷下河洛地区时,元正用车接着其父藏匿在山中。叛贼认为他名声大而召他做官。元正考虑到事情紧急,对他的弟弟说:“叛贼的俸禄是不能用来奉养亲人的。他们是想利用我的影响以维持他们的统治,看来我难以逃脱他们的魔掌。然而,只要不玷污自身而死,虽死犹生,虽死犹荣。”叛贼搜捕到元正后,以高官厚禄来引诱他,元正横眉冷对,宁死不从。叛贼恼羞成怒,把他兄弟二人一并杀害。元正父亲知道此事后,也服毒自杀了。

安史之乱平定后,皇帝下诏褒奖保持了名节的十一姓,其中元正为第一。权皋、甄济死后,与元正一样都被皇帝赠为秘书少监。我想权皋、甄济虽经磨难却得以生存,而元正父子全都为国捐躯,这是人们把元正列为第一的原因。而《新唐书》不把他列放在《忠义传》、《卓行传》中,只把他附列在《文艺传》其祖父万顷的传记后面,《资治通鉴》对他的事迹也没有记载,这就使元正的名字不能鲜为人知,实在是太遗憾了!

白居易在替张讠咸作的碑文中记载道:“张讠咸以左武卫参军的职务分司东都洛阳,适逢安禄山攻陷洛阳,以高官厚禄和滥施酷刑胁迫士人百姓追随他。张与同僚卢巽偷偷逃到陆浑山中,靠采摘野果和饮用泉水艰苦地生活了两年,最终也没有被叛贼玷污自己的名节。唐肃宗下诏命河南府搜访那些拒绝到叛贼中做官而隐居山野的人,最后找到了六人,张讠咸与卢巽就在其中。因此,张讠咸的忠义名节朝廷上下尽人皆知,皇帝也专门下诏予以褒奖赞扬,并授予他密县主簿的职务。

萧颖士风节

【原文】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至以笞楚童奴为之过。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刘展反,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大宴宾客,陈女乐。颖士曰:“天子暴露,岂臣下尽欢时邪!夫投兵不测,乃使观听华丽,谁致其死哉?”弗纳。颖士之言论操持如此,今所称之者浅矣。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译文】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其出众才华,而对他用鞭子毒打童奴的过错加以斥责。我反复考查有关资料后发现,他却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有识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殿校理时,当时的权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但他仍然不屈服于李林甫,为此他被李林甫所忌恨,因而被免除史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

当时,安禄山自恃玄宗的宠信,恣意妄为,萧颖士私下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皇上的宠信而骄横跋扈,他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最先陷落!”不久,他便托病很快离开了洛阳。安禄山反叛以后,萧颖士去见河南采访史郭纳,并向郭纳进献防守抵御叛军的策略,可郭纳不予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来势凶猛的叛贼如同玩儿戏,想要抵挡住也太难了!”他听说大将封常清陈兵东都洛阳,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连夜返回,南逃到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避乱,当地节度使源洧想放弃襄阳,退保江陵(今湖北江陵),萧颖士规劝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那么大势就会失去。你何必匆忙轻易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听从了萧颖士的建议,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后,萧颖士又去金陵(今江苏南京),并客居于此。肃宗的弟弟永王李慕名要召见他,他坚辞不去。后来,刘展反叛,兵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派兵救援,出兵前大宴宾客,歌女环列。萧颖士见此劝李承式说:“天子逃离京都,风餐露宿,这难道是臣下尽情欢乐的时候吗?现在要到吉凶难测的战场战斗,临行前却让他们看听如此华丽歌舞音乐,谁还会愿意去拼死疆场呢!”李承式拒不接受他的建议。萧颖士的言论如此精辟,操持胆识如此卓异,今天对他的议论也太浅薄了。李白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只因身陷永王李的叛军之中,而终身受到连累。萧颖士对永王李的召见辞而不见,可见他的胆识远远超过李白。

石尤风

【原文】

石尤风,不知其义,意其为打头逆风也。唐人诗好用之。陈子昂《入峡苦风》云:“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戴叔伦《送裴明州》云:“潇水连湘水,千波万浪中。知君未得去,惭愧石尤风。”司空文明《留卢秦卿》云:“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计南朝篇咏,必多用之,未暇忆也。

【译文】

“石尤风”这个词,其确切含义我们不知,估计它是指顶头风。唐代人作诗喜欢用这个词。陈子昂在他的《入峡苦风》诗中说:“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戴叔伦在《送裴明州》诗中吟道:“潇水连湘水,千波万浪中。知君未得去,惭愧石尤风。”司空文明在《留卢秦卿》诗中说:“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若计算南朝的诗词,用这个词的肯定更多,只是没有时间去回忆。

江枫雨菊

【原文】

作诗要有来处,则为渊源宗派。然字字执泥,又为拘涩。予于此学,无自得之见,少年时,尤失之雕琢。记一联,初云:“雨深荒病菊,江冷落愁枫。”后以其太险,改为:“雨深人病菊,江冷客愁枫。”比前句微有蕴蕴。盖取崔信明“枫落吴江冷”、杜老“雨荒深院菊”、“南菊再逢人卧病”、严武“江头赤叶枫愁客”,合而用之。乃如补衲衣裳,殊为可笑。聊书之以示儿辈云。

【译文】

作诗要有出处,表示学有渊源宗派,然而如果每字都要有出处,又会使诗文显得呆板晦涩。我对诗学,没有高明的见解,年轻时,又有过于雕琢之失。我记得写过一联,最初是这样写的:“雨深荒病菊,江冷落愁枫。”后来觉得这样写用词太险,就改写为:“雨深人病菊,江冷客愁枫。”这句比前句稍微含蓄一些。这句诗是综合崔信明的“枫落吴江冷”、杜甫的“雨荒深院菊”、“南菊再逢人卧病”、严武的“江头赤叶枫愁客”四句诗而成的。这就像是一件多处补衲的衣裳一样,现在看来,真是可笑。我记叙这件事是希望后辈学者以此为鉴。

开元宫嫔

【原文】

同类推荐
  • 周宋风云

    周宋风云

    李从珂举家自焚,后唐灭亡,一名将军怀抱一名年幼皇子从熊熊燃烧的城门中冲出。十二年后,皇子长大成人,外出游历,与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们产生了交集,他的行为推动了历史的巨轮。
  • 高明的苏婉

    高明的苏婉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女性当家做主,牝鸡司晨,被世人看做家族没落的开始。苏家苏婉桃李年华以女儿身接任家主之位,自然引来了叔伯的不满,欲从中夺回家主之位,苏家之外,各方势力欲吞并苏家。在这祸起萧墙,各方势力虎狼环绕之际,高明手提三尺青锋宝剑,傲视群雄,道:“我的女人,不容尔等欺辱,谁敢动她一根头发,我便将他挫骨扬灰……”
  • 史海帆影

    史海帆影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史事经纬”“民俗遗存”三大部分,文稿所涉人、事、物、景所处地域为现慈溪境内,时间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当下,其中“民俗遗存”栏目不囿此例,略有前溯。文稿真实、翔实、平实,注重亲历、亲见、亲闻之“三亲”特色,突出史料性、三亲性、统战性,以期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 扶桑木

    扶桑木

    开权十八年,强盛的大梁王朝迎来了举世攻梁的恶变,随后丞相苏汝为了当上皇帝居然引进北疆三族割让大片土地,而以建立伪赵王朝南方诸多政史长官纷纷独立而立国。而经历了伪赵向北称臣将近二十余年屈辱不堪的涿州大将郭盛随起兵建立大齐王朝,而我们的故事便是描述齐国大将萧知远的故事
  • 书生万户侯

    书生万户侯

    大汉天下,历经千年风霜,坐拥万里山河,九州百郡、国泰民安。却架不住岁月长河的变迁,立朝百世,乱于一时。九州豪杰、世家皇族,乱世之中如何在忠义之间抉择。
热门推荐
  • 有本事结婚啊

    有本事结婚啊

    木南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体育系毕业生,但是生活总有些意外找上她。什么?房东是四年前她踹的那个人?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被大神表白?什么?师兄你又怎么了?天!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体育生啊!
  • 一念永恒之白小飞

    一念永恒之白小飞

    十五年后白小飞觉醒了前世记忆,发现自己回到了灾难的前一天。有了前世记忆的他,为了弥补上一世所留下的憾恨,走上一条前无古人之路。但是却遇到种种诡异之事,他能否一路碾压最终弥补缺憾呢?
  • 自由天穹

    自由天穹

    人类意外的一次天外探险,带来了矗立在蓝色星球最危险处的敌人。天穹笼罩之下,眷顾者与天外瘟疫的战争拉开序幕,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他们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不同的生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最后是否终归于一点……
  • 奶盖加糖

    奶盖加糖

    不是单一故事,就是短篇故事集吧,全凭脑洞。
  • 小富即安之嫣兰

    小富即安之嫣兰

    抹了抹糊住头发的汗水,王嫣兰站直了身,已经半个月了,身体已经适应了这具十三岁的身体,心里却还是会时不时犯迷糊。“自己一个好好的二十一世纪五好大学生,就感了个冒,在宿舍睡了两天,怎么一觉睡醒就变成了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小丫头呢。”既来之则安之,看我王嫣兰自带空间,发家致富,培养青梅竹马,大闹炎国!
  • 游戏系统大师续集游戏之神

    游戏系统大师续集游戏之神

    延续上一部的剧情,虚无复活了万罪之主残月,并让他成为了新宇宙中罪崇高的生命体宙体,而万罪之主为了感谢他赐他重生。。。
  • 四分僧羯磨

    四分僧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成功上位后我飘了

    成功上位后我飘了

    甜文,不虐。胡蝶被柚子砸伤了头,陈之言便摘了整个公园的柚子。胡蝶想开一家奶茶店,陈之言就默默地记下了她的装修设计图纸。胡蝶想要天上的星星,陈之言就送了她一块天外陨石……胡蝶想要照顾因车祸失去双腿陈之言,陈之言却满眼嫌弃的告诉她:“你依旧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女人。”某一天,陈之言坐着轮椅在外面散步,突然听见一阵熟悉的歌声:“我爱你就像风走了千万里,从不问归期……”
  • 霸道少爷的独宠丫头

    霸道少爷的独宠丫头

    “呵,怎么,是喜欢他?”冷亦森嘴角勾起弧度,可笑意并未达眼底。“凭什么告诉你,你这个专掌制裁的恶魔,你放开我!”贝忆千拼命的挣扎着。“我恶魔?行,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恶魔!”“啊啊啊,你放开我……唔…唔…”“森森哥哥,人家脚好痛好痛,快来给我按摩按摩,森森哥哥,快帮我做作业,明天就要开学了,森森哥哥……”从此,冷亦森在妻奴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QWQ
  • 无尽的风雨

    无尽的风雨

    本书说的是一位穷小子在讽刺中成功,他不懂什么花言巧语,只知道埋头苦干。因为他十分的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从小父母不幸出了车祸身亡,并且他还不知道是谁撞的他父母。父母被撞之后遇见了第一个有钱人,那有钱人不知是什么企图,帮助了这穷小子,穷小子从此就走上了被人讽刺着最后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