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3400000017

第17章 海洋化学篇(2)

各河口的地理条件和水文条件不同,河水和海水交汇的情况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所发生的化学过程也不同。由于化学成分和水化学性质的分布,有较大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化学变化过程大多是有方向性的。因此,海水组分的来源、污染物质入海后的迁移规律、陆地径流提供的营养元素对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影响、河口及口外附近的沉积过程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欧洲的泰晤士河、莱茵河和塞纳河,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哥伦比亚河和圣劳伦斯河等地区的河口化学过程,进行过系统研究。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长江河口、九龙江河口、钱塘江河口和珠江河口等的化学过程,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与化学、生物、地质和水文等学科互相渗透、交叉和促进,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形成河口化学这门新兴学科。

1974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河口化学学术讨论会,对发展河口化学起了促进作用。1976年首次出版了伯顿和利斯编写的《河口化学》专著,五年后又出版了乌劳松和卡托编著的《河口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一书。

河口化学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河口区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化学变化和物质在河口区的迁移三种过程。

河流将大量化学物质输入河口区,包括河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物质和河床上面的一层泥沙。后者受径流切力的影响而向外海推移,称为推移质。河流带来的大部分物质,在河口经历了各种作用过程之后,被输送到外海,这是海洋中化学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戈德堡1975年综合的数据估算,从陆地输送到海洋的物质,每年约为250亿吨,其中约有210亿吨是经河口进入海洋的。就一些重金属进入海洋的通量来看,银、钴、铬等各有90%以上是通过河口进入的。镉、铜、汞各约50%由河口输入。而锌、铅、镍则较多地通过大气输送到海洋。总之,进入海洋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通过河口,因此研究海洋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地球化学收支平衡时,不能不掌握全世界各主要河口化学物质通量的资料。

但如果只从河流的径流量和河水的组成来计算各种化学物质的入海通量,而不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在河口区经历过什么变化、有多少被留在河口区,就无法进行比较准确的计算。除河流输入河口区和从河口区输送到外海两个通量外,河口区还同大洋一样与大气和底部沉积层进行物质交换。尤其是沉积作用因受到河水与海水混合的复杂过程的影响,在河口区还是相当剧烈的。

从河口入海的物质,不但在海底形成各种自生矿物,如各种海生硅酸盐和洋底锰结核等,而且为近岸生物群落提供营养盐。

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度等环境因素有明显差异,因而在混合过程中便发生了一些化学变化,如胶体的生成和凝聚(或称絮凝)、沉淀的产生、粘土矿物与海水作用形成另一种矿物、吸附或解吸的加强、一些化学平衡的推移等。

电解质的增加使离子强度增大,可提高一些难溶盐的溶解度。氢离子浓度和离子强度的改变,变更碳酸盐体系的平衡。使不同形式的重金属离子络合物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使多数过渡元素改变其在水体中的价态和存在形式。然而,影响较显著的还是胶体或沉淀的生成,它能吸附多种微量成分而改变它们的分布和迁移的特性。

河水与海水混合生成的铁、铝、锰的水合氧化物胶体,能显著地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溶解硅酸盐,而被称为海洋重金属元素的“清除剂”。在一般河口,铝、铁、锰、铜、锌、镍、钴等金属的90%~99%是以颗粒态形式从河口输出到海洋的。

河口半咸水带是许多生物繁殖的良好环境,生物吸收或释出化学物质和生物死亡后的降解作用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河口的化学组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河水和海水混合的水体内的化学组分,可分为保守组分和非保守组分两类。前者在混合过程中没有溶出或转移,后者则因化学变化或因生物的吸收而发生溶出或转移。因此,它们的浓度与盐度的关系不同。

在河口,特别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河口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远大于外海水中的含量。有机物的存在能影响微量元素在河口的地球化学特性,如有机物中的含氧基团等能与金属离子络合。一些有机物与金属离子又能形成难溶性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并能附着在其他悬浮颗粒物上而沉淀到海底。

河口水域中的悬浮物含量较高,吸附能力又强,对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迁移起重要的作用。这些颗粒的沉降、再悬浮、随水体运动、在底床上被推移、解吸、氧化态的改变和在沉积中继续进行的化学转化过程(成岩作用),都影响河口化学物质的迁移和反应过程。

总的说来,在河水和海水交汇的河口区,同海底界面区和海气界面区一样,存在着比较剧烈而复杂的化学过程。因此,河口化学过程的研究,是化学海洋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海洋物理化学

海洋物理化学是海洋化学的理论核心,它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海洋中的化学问题和地球化学过程,包括海水、悬浮粒子和沉积物、微表层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等海洋体系的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海洋及其环境(大气、洋底、河口等)所组成的体系中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过程。

1959年在纽约召开的国际海洋会议上,西伦作了题为“海水物理化学”的演讲。以后,“海水物理化学”这一名称便被广泛采用。海洋物理化学的发展初期,研究对象主要是海水,随后研究范围逐渐推广到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的其他界面上,就发展成了海洋物理化学。

海洋物理化学的先驱性工作在20世纪初已有进行。1901-1908年,克努曾和埃克曼建立了经典的海水状态方程式,将海水的密度、温度、盐度和压力等联系到一种数学表达式中。20世纪60年代初,西伦、加勒尔斯等人把化学平衡理论等物理化学原理,严格、系统和定量地应用到海洋中,研究海水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建立海水化学模型,为海洋物理化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海水化学模型(包括微量元素的溶存形式)的研究,成了海洋化学中众所瞩目的一个研究内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又把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胶体和表面化学、量子和统计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应用到海洋中,不仅研究了海洋水体,而且涉及海洋悬浮体、海水微表层、海洋沉积物等。

海洋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海水活度系数。海水化学模型。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在固体粒子上液-固分配的理论。压力和温度对海洋中化学平衡的影响。海水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海洋中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海洋中元素的逗留时间和海洋化学微观研究等。

海水各组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如果把海水划成“海盐”和水两种组分,则主要考虑三种关系: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液态水的结构。海水中“海盐”离子与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水化作用。海水中“海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种关系中,最重要的特征量是活度系数。

与一般的水溶液或天然水(河、湖、泉、雨水)相比,海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含有众多的盐类,这使得海水与盐度极低的无限稀溶液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表达这两者的差异程度,在海洋物理化学中使用了海水活度系数(主要用于溶质)和海水渗透系数(主要用于溶剂)。

计算海水组分平均活度系数和单独离子活度系数的理论模型和公式很多,有离子缔合理论、特殊相互作用模型、斯卡特查尔德公式、水化模型、静电模型(包括戴维斯公式)、簇积分展开理论、皮策公式等。虽然使用离子选择电极可求得单独离子的活度系数,但其精确值的测定和理论计算,特别是对海水这样的高盐度体系尚未彻底解决。

在上述诸理论中,以簇积分展开理论和皮策公式最优,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差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皮策公式不仅可计算海水中常量组分离子的活度系数,而且在皮策公式问世后不久即被海洋化学家应用于海水中微量组分离子活度系数的计算,结果与用特殊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的更加一致。1982年,此公式已成功地应用于死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活度系数的计算上。皮策公式的提出,使得具体计算活度系数的工作大体上得到解决。

元素的存在形式是元素海洋地球化学的一个研究内容,又是影响海水中元素迁移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海水化学模型是元素海洋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海水分析、海水中微量元素提取机理、海水中微量元素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等,均是常常需要考虑的前提。

1962年,加勒尔斯和汤普森为研究海水中常量元素的溶存形式,提出了离子对模型。后来这种海水化学模型的应用范围已不限于常量元素,而且推广到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并提出络合物模型、硬软酸碱模型、活度系数模型和微观结构参数模型等。

海水含有大量固体粒子,具有胶体化学或表面化学特征。这些固体粒子上微量元素的液-固分配遵循着低浓度的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规律。对这方面的研究是探讨海洋中元素迁移变化规律的理论基础,是河口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海洋污染和防污、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的基础研究。这方面研究虽然多数针对着微量元素,但常量元素在海水-洋底界面间的离子交换作用,也属于这种作用范围。

海洋固体粒子主要由粘土矿物、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质三者组成。此三者可分别与微量元素的作用,但三者中何种成分对金属的交换起决定性作用,则各家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粘土矿物含量百分比最大,本身对微量元素虽有离子交换作用,但交换量不大,主要起“载体”的作用。水合氧化物含量百分比虽小,但离子交换量较大,一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与微量元素作用的主角。有机物一般与微量元素有强的络合(或整合)作用。在有机物同时易与固体粒子结合的情况下,它可能是海水中微量元素与固体粒子作用中的关键物质。

海洋往往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恒温箱,在不同的季节,温度的垂直变化很少超过30℃,这是生命可能起源于海洋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温度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已足以使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溶解氧等发生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海洋化学环境的又一特征是静压力。从表面的一个大气压到最深洋底的一千大气压左右,它影响着海洋中各种化学平衡。

温度和压力不仅对海水的活度系数、海水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与固体粒子的作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海洋中的氧化一还原作用、海水扩散系数、溶度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对海水中的主要盐类和离子,不仅已测得比较精确的实验值,而且在理论上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定量计算方法和公式,得到了与实验值比较一致的结果。

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对海水中元素的溶存形式有显著影响,故用海洋中元素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图,可以研究元素的存在形式,由此可判断在具体研究的海水条件下,元素处于氧化-还原的状态。海水中氧化-还原态变化的元素主要有氢、氧、碳、氮、铁、硫、碘等,它们在各种状态(含氧、缺氧等状态)的海水中存在的形式,对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水中金属和合金的电化学位,是研究海洋环境中金属腐蚀和保护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化学量,其中纯金属的电化学位有明显的规律性。

存在于海水中的多种配位体和络合物,对金属在海洋中的腐蚀反应及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等的沉淀溶解反应的过程和速率,都有明显的影响。此外,海水中固体的成核作用、晶体的生长、物质的水化和脱水作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吸着和解吸作用等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化学过程有关键性的影响。

还有一些化学过程,例如某一无机物、有机物或核素的反应过程,同时受到大洋表层流、深层环流、大洋湍流,或者近岸海域和河口海湾的潮流、密度流和港湾环流等的显著影响。因此,成功地研究现场海洋中化学过程动力学的范例很少。然而海洋中一些重要体系,例如碳酸盐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海洋化学的微观研究运用组成海洋物质的原子与分子的结构观点,用量子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物质的某些结构参数,或通过大量实验结果和自然现象的归纳,或通过理论上的演绎,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研究海洋化学的问题。

现代的海洋化学正处于由定性描述向定量推理,由宏观向微观,由可逆平衡态热力学方法向不可逆、非平衡态、统计化学方法的方向发展的变革之中,它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方法,成为海洋科学中的一门严格而系统的分支学科。

多年来的海洋物理化学的发展对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污染和防污染以及海水腐蚀和防腐蚀等实验性较强的分支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本书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创新,用浓笔为我们诠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独辟蹊径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其中的课堂创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指引教师完成教学创新和提升的智慧书。
  • 现代公共关系学

    现代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管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学就是专门研究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性及工作技法的学科。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或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对公共关系学有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欢乐,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的作曲家贝多芬;第二位是生于忧患,受尽磨难,给人类留下不朽艺术品的雕塑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第三位是不肯安于富贵,愿为天下黎民献身的俄罗斯小说家托尔斯泰。作者试图通过伟人们的故事,鼓起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和自强不息的勇气,努力做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的人。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神秘岛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神秘岛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找到良机利用热气球摆脱了窘境,中途却被风暴吹落在一个荒岛之上,然而他们并未向命运妥协,而是以集体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岛上安顿了下来,开启神秘荒岛求生之旅……
热门推荐
  • 青梅太任性:竹马花式宠

    青梅太任性:竹马花式宠

    曲黎音和景逸轩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却没想到自己的父母已经为他们定了婚!就连每天上下学景逸轩都要来接她。某一天,景逸轩夺走了她的初吻。“你早晚都是我的。”景逸轩盛气凌人的说。然后就开始壁咚,床咚,树咚......啊啊啊啊!我要远离恶魔!
  • 噬骨之蝶

    噬骨之蝶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无限至白

    无限至白

    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希望,无限的绝望。命运的齿轮是否会因为这一点偏差而改变。咳咳,上面那就是简介了。由于作者还是新人加上学生,很多地方都很不诚熟,还请见谅。变身小说不喜勿进
  • 汝唤我之名

    汝唤我之名

    今生我宁负尽天下人,再不负你······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一段爱恨纠葛的教室别恋,向来情深,奈何缘浅。她的人生令旁人无比艳羡,却是外表光鲜亮丽,内部早已腐朽不堪。原本以为生活就将这样继续下去,却在中途遇到了他。真正感受到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无奈。
  • 易顾倾城

    易顾倾城

    幼儿园时易城凶巴巴的将顾倾堵在墙角说:“你要是不吃西兰花,就不要吃饭了。”看着顾倾还是不肯吃又威胁到:“如果让你爸爸知道你在幼儿园这么不听话肯定要批评你。”上小学时易城对顾倾说:“你知道吗?杨梅里都是虫子。不信你看。”顾倾眼睁睁的看见泡在盐水里的杨梅身上爬出了许多小虫子,从此再也不敢吃杨梅。后来易城要出国了,他又对顾倾说:“除了孙午阳和温黎以外你不许和其他人玩,否则我就让你吃杨梅。”回国后,易城将顾倾堵在车上晦暗不明的说:“顾倾,我什么都依你,你别怕我好不好。”
  • 抗联少年班

    抗联少年班

    一九三八年夏,侵占我国东北的日寇为了彻底消灭抗日联军,调集几十万的军队对抗联根据地进行拉网式扫荡。为了保存实力,粉碎敌人的阴谋,抗**部决定西征。其中第二路军为了行动方便,进行重新整编,把从各部队精简下来的七个少年编成一个少年班,任命黑虎为班长。黑虎长得小个子,大脑瓜,外号孙矬子,刚见面少年班都瞧不起他,可他却一计退敌,用步枪打落鬼子飞机,大闹潘家庄,智捉叛徒。火烧鬼子骑兵大队,独闯县城杀死岗村,跋涉千里给苏联红军送情报,用计炸死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坂田大将……
  • 小透明的末世生活

    小透明的末世生活

    没有男主曾经的凌一就是个再平凡不过普通高中生,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区里过着再平凡不过的日子,她对现状很满意,并以为这种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丧尸爆发将人类带向末世,侥幸存活下来并且得到了特殊能力的凌一,跟剩下的人类一起过着夹缝中求生的日子。异能使人有能力自保,日子也渐渐舒服起来,于是人们开始幻想自己能重振人类文明。然而,丧尸只是末日序曲。注:这是一个有“规则”的世界。
  • 生命中的美丽

    生命中的美丽

    每一个困境都是祝福,每一个恶人都是天使。我们经验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经验着自己的心灵。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而这一切和谐都离不开爱,离不开自我的和谐。爱可以让人充满智慧,自我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多年来,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以微薄之力改善自我所处的环境,同时,从改善自我的精神处境出发,以图在任何困难、挫折、磨难、意外等情况面前变得通达、圆润和自在,并对他人构成影响。而这种改善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思索,去反省,去修炼,去与物对接,与人对流,与生活讨经,与书中探秘,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地觉悟,一步步地力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