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9100000040

第40章 明朝(1)

历史上的明朝(1368~l644年)共277年,历16帝,建都南京,后由明成祖移至北京。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安徽凤阳人。1368年称帝,定都南京,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1398年即位,在位5年。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起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朱元璋的第四子,1402年即位,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在位23年。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明成祖长子,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仁宗长子,在位11年。宣宗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1435~1449)、“天顺”(1457~1464)宣宗长子,在位23年。英宗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挟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英宗1450年被放回,1457年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宣宗次子。1449年即位,在位9年。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英宗长子。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宪宗三子。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孝宗长子。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宪宗孙,父兴献王。1521年即位,在位46年。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世宗第三子。1566年即位,在位7年。穆宗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穆宗第三子。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神宗长子。1620年即位,在位1月。光宗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光宗长子。1620年即位,在位8年。熹宗政治腐败,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光宗第五子。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返,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一、朱元璋:杀人越多,龙椅越稳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统治手段之残暴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比如整批诛杀功臣、大兴冤狱、活剥人皮、特务统治、文字狱等等。这真应了“无毒不丈夫”这句古谚。

看来,大丈夫欲成就事业,就必须心狠手辣。否则,心善手软,那就不会有什么成就。这句话虽不是真理,但却是有许多根据。朱元璋就是个明证。

1.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1353年朱元璋25岁时,红巾军起义,刘福通在颍州,徐寿辉在湖北,张士诚在泰州,方国珍在温州,郭子兴在濠州。这一年,回到皇觉寺仍当和尚的朱元璋,收到了小时的穷伙伴汤和捎来的信,称已投奔在郭子兴手下,希望他“速从征,共成大业”。朱元璋犹豫不决。几天后,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告发他和红巾军勾通,让他逃走。恰在这时,元军把皇觉寺烧了个精光,朱元璋这才投奔义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和辉煌前途。

明太祖朱元璋在郭子兴部下期间,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1355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支队伍的控制权。他率军南下,攻破集庆(今南京),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改集庆为庆天府。这时的朱元璋处于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的态势。

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以“布袋和尚”著称的彭莹玉战死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刘福通迎韩林儿在安徽亳州建立龙凤政权,尊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州等处。元朝的势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进攻,取得胜利。在率军打下徽州时,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献策,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

足智多谋的刘基向他的主公提出削平群雄的谋略——先图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北伐中原。

1363年秋,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60万大军进行了一场持续36天的大决战。此战之惨烈,双方投入力量之大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一战,朱元璋麾下诸多勇将都名载史册了,常遇春与众将奋勇作战,呼声震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陈军占据上游,军船大而坚固,装备精锐,朱军的船小而灵活,双方相持,难解难分。一次朱元璋乘的船搁浅,陈友谅手下勇将张定边直冲到朱元璋船边,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常遇春一箭射死张定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但是自己的船却搁浅了。他乘败退下来的船只再战,转战三天。朱军以火攻陈军船只,湖水被映成红色,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陈友谅死于乱箭之中。

这一战扭转了局势,朱元璋一跃成为群雄之首。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1365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0万讨伐张士诚。徐达用反间计制胜,使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完全陷入孤立。次年,徐达亲率将士攻破葑门,大军一拥而上,进入平江城内。张士诚兀自率兵巷战,但其手下将士已无斗志,纷纷投降。张士诚见大势已去,纵火焚死其妻儿,闭门上吊自杀,被其部将解救,徐达将其押送应天。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十一月,部将汤和下庆元,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同年,廖永忠、朱亮祖、杨璟等人攻取广东、广西。在平定东南之时,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了决战。

对于北上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朱元璋作了审慎的筹划。他首先征求诸将的意见。平章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朱元璋不同意这个轻敌冒进的方案。他根据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内部的政治倾向、军事实力,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屯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为此,他提出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

因此,他将整个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首先攻取山东,继而转攻河南,占据潼关;第二阶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灭元朝;第三阶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北伐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命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人由淮入河,北伐中原。为减少北伐阻力,争取人民拥护,出兵之前,朱元璋特别告诫将士,师到之处,切勿杀掠。并向北方人民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汉族各阶层人民产生了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北伐比较顺利。为了保障北伐,令留守江淮之部队加强戒备,以防元军袭击。

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明军主力由江淮北上,至洪武元年(1370年)二月,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山东的攻克,使元廷失去了左臂,在战略上为北伐造成了更为有利的军事态势。三月,徐达挥军西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一路自济宁溯黄河而上,进攻汴梁;一路由河南永城、归德攻许州。同时命征南将军邓愈率襄阳、安陆、景陵等处兵马北攻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明军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汴梁、洛阳以及嵩、陕、陈、汝诸州,并不战而据有潼关,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

元朝大都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听取前线将领的军事情况汇报,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步骤。根据当时元廷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军事形势,徐达提出由临清直捣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同意。徐达遂率大军直取大都。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二十八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八月二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从根本上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当年忽必烈令伯颜率军20万灭亡南宋,仅过百年,朱元璋令徐达将其逐回大漠,也是率军20万,不知是不是历史的巧合。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主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得到徐达大军攻下大都的消息以后,不失时机地命其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攻克大同、平定山西、转攻陕甘,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元军之势力。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朱元璋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朱元璋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料敌先机,用兵如神,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因素。此次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2.杀人最多的皇帝

朱元璋后来成了洪武皇帝,洪武皇帝就是历史上的明太祖。

明太祖为了保证享有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并让朱氏子孙世世代代能把帝业继承下去,就同谋士大臣们一齐筹划,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皇帝的权力怎么能再大些。但是这帮谋臣万没有想到,皇帝的权力太大了,谋臣的性命就不值钱了。他们尽心竭力为皇帝出谋划策,却不知正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呢。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行中书省。我们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明来的,不过中间“中书”二字去掉了。行中书省统一掌管军政、民政和财政大权,后来,朱元璋认为地方权力太大,中央指挥不灵,就撤销行省,改为布政司,使各省政权成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只限于民政和财政,而且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这样,地方的权力就被集中到中央,丞相率文武百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出了胡惟庸案,丞相靠不住了,朱元璋就废掉丞相,提高六部地位。丞相的工作,由皇帝自己代劳了。

胡惟庸是明太祖第一号功臣李善长的女婿。他利用李善长的权势,当上了左丞相。明太祖对他很信任,但是到了后来,胡惟庸在朝中结党营私独断专行。大臣们给皇帝的奏折,他都要先在私下里拆开看,凡不利于自己的,一律隐匿不报。他还贪污受贿大量的金银财宝,古玩玉器,魏国公徐达看了气不过,就向明太祖揭发他。胡惟庸怀恨徐达,想方设法陷害他。胡惟庸后来发展到勾结日本和元朝势力,要篡权,明太祖就处死了他,把他一家全杀了。10年以后,明太祖又把这个案子捡起来,大肆追查,追到李善长的头上,将他和他一家70余口人,全部杀了,整个胡惟庸一案,一共杀了3万人。

朱元璋打了16年仗,难免有人背叛他,所以他对部将,就持有一种疑心。朱元璋的儿子不少,还有二十几个干儿子,他把这些儿子派到部队中做监军,监视将军们的行动。到立国以后,又建立了很大的特务机构,用来监视臣下。出了胡惟庸这种案子,他的疑心就更重了,看谁都像有反逆之心,对有反逆之心的人,朱元璋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砍了他的脑袋。一个人被砍了脑袋,家人必定就要忌恨,所以要连他一家都杀了。

明朝中央集权朱元璋的特务机构很厉害,锦衣卫到处都是,无孔不入。有一个大臣请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你都吃了些什么菜呀?”那个大臣说不全,朱元璋便帮他补充,吓得那个大臣面无人色。还有一个大臣心中不快,坐在自己家院子里生闷气。第二天朱元璋见了他便问:“你昨天生的什么气呀?”说着,拿出一幅画来,正画着那人昨天生气的样子,吓得那个大臣又是面无人色。监视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甚至想:“你今天没有谋反的心,难道能保证你日后也生不出谋反的心吗?与其你日后生出谋反的心,还不如今日就将你杀了。”一个当皇帝的有了这般心思,大臣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同类推荐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智库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世界“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中国版“NSC”:大国安全标配全球化2.0版:美拟借“一体两翼”战略重塑世界格局“习氏风格”与中国外交新格局、新战略等。
  • 我们的自信:大道之行的骨气与底气

    我们的自信:大道之行的骨气与底气

    170多年追寻与探索的奋斗之旅,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历程,70年探索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苦难辉煌,跨越五千年长跑擎起的精神之火,始终是我们最深厚的自信。新的历史坐标,新的长征起点,我们又将怎样充分展示我们的自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解读,又对未来30年中国的新长征进行了展望;既蕴含中国智慧,也昭示世界样本,理直气壮地展现了我们的自信。全书语言朴实无华,文风干净利落,既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又有通俗易懂的表述,是一部党员干部和群众愿意看、喜欢读、读得懂、学得进的通俗理论读物。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热门推荐
  • 狂龙之都市纵横

    狂龙之都市纵横

    一段离奇的仇杀,让林宇不得不逃亡国外,当他最无助时,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从此狂龙重回故地,调查当年仇杀之谜,期间更有无数红颜围绕在其身旁,林宇是接受,还是继续寻找当年杀害其一家的凶手?一切请看本书内容。
  • 重生之哑妻

    重生之哑妻

    富家千金不靠老爹靠自己,一夜走红演艺圈,西藏拍戏却遇见一生孽债和一生蓝颜,来不及享受成名之喜,遭人暗杀。死可以,却不能死得糊涂,必须要重生,必须要死个清楚。如意重生,竟然是哑妻,总裁老公嫌弃,婆婆左右看不顺眼,不就是土点、哑巴、然后不生孩子!千金可不是白当的,一身才气,要你老公作甚,千金要离家,重拾就业,重新红透半边天,让真相和爱情乖乖拜在本千金脚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沉的舰炮

    不沉的舰炮

    他们是一群被任何史书都轻描淡写的英雄,他们是一群被这个物欲时代所遗忘的男人。他们即使没有战舰,即使没有精良装备,即使破衣烂衫,即使是打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发子弹,最后一滴鲜血!他们仍然顽强地打了下去。在抗战胜利的游行队伍中,他们举着的条幅上只有两个大字:海军!
  • 等待一首歌的时间

    等待一首歌的时间

    开始她苦苦的爱着,看着他不好意思却又幸福满满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已经再也不能如愿,所以把一捧无望爱恋唱进歌里,第一次把对他的所有坦坦荡荡的摊开在所有人面前。后来?后来她有没有找到另一半都不重要,因为对他这样的感情再也不会有了。那个时候她是这么想的。
  • 不一样的系统E

    不一样的系统E

    兄弟的算计,女朋友的背叛,父亲母亲的死,世界如同塌了下来,不幸接连不断的降临在他身上。。。。“呵呵,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去死!”闭上眼睛,在睁开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 琉璃若血

    琉璃若血

    一个成功生命的诞生,让人欢喜一个失败生命的到来,终将被人遗弃一个少年,一个弃者,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一个个面目被撕开后又是一层面具爱恨情仇,最让人难分难解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找到真相如何一步步杀向巅峰
  • 圣光遗迹

    圣光遗迹

    人类与吸血鬼对抗到最极致的时候,所有身体健全的男女,到了十五岁以后,都必须加入血猎军团,保护人类,捍卫家国。三年以后,他们要么变成喂养吸血鬼的饵料,要么成为优秀的血猎正规军。公元774年,春,新兵入伍。那个有着健康小麦色肌肤的年青教官从午后温暖惬意的阳光里探出头来,看着排着队进入军营的新兵们,似乎松了口气似的说:【啊……又有新兵要入伍了呢……】这在人类看来,或许是一场新纪元的开始。而在吸血鬼看来,不过是,又多了一群肥美的,饵料。
  • 侠义恩仇录

    侠义恩仇录

    一场灭门惨案引发江湖纷争,长安五行庄,大内三大高手,长江运河一带的金龙帮都被卷入,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差点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