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8800000034

第34章 慈善是精神养生,幸福感源自内心的富贵(1)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老子曾经说过:“重积德则无不可。”中华民族凭借这种慈善精神,将解人苦难、济人之困视为一种快乐和追求,作为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善心的人,会关心他人,会同情弱者,会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也会感到满足和幸福。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慈善,那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情形。

富与贵的哲学

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有的人却是“为富不仁”,而有的人则是“为富且贵”。做到福而不骄,富而能施,用自己的财富去造福更多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贵。而那些依仗财富,极尽奢华,横行乡里,这样的人虽然富,但是不能称之为“贵”,所以不是真正的富贵。

富和富贵之间的区别在于品德,用财富建立品德。衡量人生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李嘉诚说:“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衡量财富就是我所讲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让更多的人受到关怀。”

李嘉诚就是这样想的:“你的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所以,如果你去看我们中国很多哲学家,他们是讲‘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就是一个普通大众、低下工作者,未必是贱,你天子也不一定是贵。就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所讲的话,怎么样对人对事。”能够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有所帮助,这是内心的财富,是真财富。而金钱的财富,可能今天得到了,明天就失去了,你的财富可以一夜之间变为一半。用财富做出使世人受益的事情,这是内心的满足和富贵,是不会失去的。

无论在世界科学史上还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玛丽·居里都是一个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发现了钋和镭这两种新元素,成为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基人;她在8年内连摘诺贝尔物理、化学桂冠,是世界上第一个两度获诺贝尔奖的人。其家庭也是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最多的首个家庭,玛丽之后,她的女儿和女婿又获得一项诺贝尔奖。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震惊了世界,外国科研机构的邀请电、各地发来的贺信像雪片般飞来,摄影师赶来拍照,记者前来采访,拜访者络绎不绝,还有应接不暇的招待会、宴会。面对可给她带来巨大财富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泰然处之,把她的发现献给了全人类,而选择平淡清贫的生活。

为了回避好奇的人们,他们深居简出,家门只对几个朋友开放,两人仍旧在破旧的木板房里做实验。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对巨额奖金并不稀罕,大量奖金被她赠送给大学生、贫困的朋友、实验室助手、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至于荣誉,玛丽更是平淡对待。

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100万法郎的镭无偿捐给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并向世界公开提镭方法。他们本可以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但他们商定,不要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是为了让人类获得幸福。财富并不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幸福,只有内心富贵才是幸福的。

人生中真正最富有的时刻,不是腰缠万贯之时,而是为大家创造财富的一刹那。对于居里夫人这样的人,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名人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是一尊不被荣誉腐蚀的塑像,矗立在时间的广场上,昭示着公心”。

“富贵”通常是意指财多位尊,但是将它们分开,却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富”与“贵”,其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富是指财产金钱充裕,是有形的物质;而贵是指品行端正,操守优良,是内在的修养和气质,是无形的人格。富并不等于贵,贵也不等于拥有巨额财富。一个人生活富足、内心空虚,是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的。相反,只有内心富足,精神愉悦,即使没有财富也能体会到幸福。

曾经有个由英国小伙胡润开创的“百富权威”机构,专门对国际社会说穷道富,发表一些言论。“胡氏”机构抛出了一份“2008中国新贵消费门槛”,称“每年至少要消费8299万元”才算跨越了这道门槛,可跻身“新贵”之列。胡润还开出了消费清单,即拥有一套北京公寓和一套上海别墅、4部名牌轿车、3块高档手表,公寓和别墅内装饰有知名画家作品、经典红木家具,聘请私人银行家做他的理财顾问……另有500万元用作家庭一年的开销。这样一来,年消费8299万元基本笔笔有宗了,这样才是贵。

胡润的“消费门槛”可谓是令舆论哗然。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胡润为他们充当“贵人”指点了迷津,进而疯狂买豪宅,购名车,挥金如土,争当“贵族”。看一个人是否富,是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把钱财加起来即可。但是要做到贵,必须是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纵观李嘉诚,还有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等人,都是“散尽家财”,将大部分个人资产悉数捐予慈善基金会。他们认为,获得社会认同是一件比获得财富更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既富且贵的人。

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里,有“商人无祖国”之说,社会地位排序是“士、农、工、商”,商人敬陪末座,更有成语曰“为富不仁”。古代商人虽然钱多,但是极少为百姓考虑,大多数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因此遭到异样的眼光,虽然富有,但是却称不上富贵和幸福。只有依靠财富去实现内心的富足,建立受人尊敬的品德修养,这样的人才能建立幸福的人生。

做善事不能沽名钓誉

大部分人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生活安定,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可能会考虑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公益的事帮助大家,不过多数人的出发点还是沽名钓誉。中国传统思想里有“光宗耀祖”的思维方式,这也是那些为了出名而做善事的人的最初想法。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觉得做善事可以给自己谋得一个好名声,这样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回报,将公益事业和商业看做是一种投资和收益的交易关系。而最理想的人,则会把做善事看做是为了让生活更安心,内心更满足。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累一些福气。

李嘉诚经常说,“李嘉诚基金会”是他第三个儿子,今日来说亦是他最有钱的儿子,因为它并无负债,且可以24小时取到钱,李嘉诚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基金会,承诺捐出自己13财富,是真金白银财富,现时基金会的金额已等于他捐出于50年代开始工作至80年代初的财产。

李嘉诚做善事一向较为低调,基金会在内地有百多个捐款项目,但所有捐赠项目的大楼都不用他的名字,因他自己一向并不喜欢出名做善事,如捐钱兴建汕头大学,其教学大楼等都没有用他的名字,只是在大楼旁立碑,这也是李嘉诚极力拒绝的结果。

做善事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也不能是为了沽名钓誉,把钱、利益和公益的事情挂钩,那就不是真正的慈善,而只能是炒作。做善事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名利之心,而是单纯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了帮助别人而做,这样才是真正的慈善。

2003年,桂园居委会迎来了一位陌生人。她就是曾女士,她主动找到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为社会做点实事。于是,刘主任把周女士一家的遭遇告诉她:周女士的丈夫下岗不久,不幸遭遇车祸,高度瘫痪,下半生必须长期卧床,孩子当时还在读小学,这个家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夜返贫。无奈之下,周女士辞掉了当时在房地产公司的工作,回家照顾丈夫,操持家务。

经历了这样的遭遇,年轻的周女士坚持留守,选择对家庭不离不弃。曾女士被周女士的执著和坚毅所打动,她决定帮助这个家庭,即使是每月微薄的一点钱,她也愿意一直坚持下去。曾女士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每月从自己1000多元的工资里拿出200元,默默地资助,7年来从未间断。他们不曾认识,素未谋面,分享的心让彼此连接。

曾女士每月都会来到桂园居委会,请他们把200元转交给受助人周女士一家,居委会只有几位工作人员接触过她。居委会刘主任用“低调”来形容曾女士,她说:“曾女士这些年来一直资助周女士,每次拿钱来都不留名,嘱咐我们要保密,其他的也不多说。”对于一直希望当面感谢她的受助对象,曾女士通过刘主任转达了一句话:“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我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事。”

后来,桂城举办第一届“关爱桂城”授勋典礼,曾女士获得丹桂奖的授勋。她依旧保持低调,没有出现在现场,勋章由刘主任代领。获奖后,她的生活依然平淡,坚持保持低调,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每日与我们毫无感觉地擦肩而过,不曾停留,却又代表着一种慈善的精神,无处不在。这种精神是分享、是关爱、是善良,平凡而伟大,朴素而高贵。他们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从来不要求回报,对他们来说,做善事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和幸福。

将名利和慈善联系在一起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它只能维持在利益的水平上,最终是没有意义的。做慈善和公益的事应该是我们自身精神的需要,是为了我们自己精神的进步和满足;否则,只是从名利的层面上去追求,是没有结果的。如果在做一些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谎报捐款数字、捐款事实的情况,把每一次的捐款作为一个在物质层面上交易,获得更大的名、更大的利的机会,这就完全违背了慈善的本意,而成为追名逐利的活动。

曾有一位华尔街投资家、美国文化圈有名的慈善家因被控金融欺诈和盗窃而面临起诉的消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然而,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位投资家进行金融欺诈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做慈善事业。

在近10年间,古巴移民阿尔伯特·维拉几乎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他公开宣称慈善捐款达到225亿美元,而且大都是赞助给了音乐中最阳春白雪的歌剧,成为有史以来对歌剧界捐款最多的慈善家。他也因此被称为“歌剧之王”,晋身美国文化界名流之列。

然而,做善事竟成了他的包袱,眼看生意一落千丈,一项项承诺都无法兑现,他竟然铤而走险,将一名老客户交给他打理的500万美元转而赔付自己的“慈善债”,并因此获罪。维拉一心想成为像洛克菲勒那样的大慈善家,甚至到捐款上瘾的程度,但是最终力有不逮,做慈善做到被送上法庭,令人悲哀。

做善事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富足,如果精神不能进步,我们也就会越来越不团结,越来越不快乐,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不会得到快乐。做善事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进步,不过做善事也要有原则和方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帮助更多的人,不为沽名钓誉,不为获得回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慈善,内心也是真正的幸福和富足。

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胡乔木曾经说过:“在人生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前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前提,后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和目的,即生存意义和生活目的。”人生在世,并不是为了享受而去创造财富,之所以创造财富是为了通过财富去做更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而贡献的源泉来自创造,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以贡献为目的。乐于贡献的人,也是世上最充实的人,永远把无私贡献当成人生的幸福和一种追求。

李嘉诚有句名言:“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他深有所感地指出,“一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不能以日历和年岁来计算的,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有的人活了100岁无所事事,结果与草木同灭;而一个清道夫,他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人类做好事,他的一生就很有价值。我们都应为人类多作贡献。”李嘉诚早已不需要更多的财富,但是李嘉诚还是在工作,因此他认为赚钱是为了回报社会,财富多少并没有意义,意义在于把财富贡献在慈善事业上带来的满足。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总支书记常德盛,他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干了40年,每天早晨6点半就开始工作,天天如此,一以贯之。在他的带领下,蒋巷村从原来只有几百元可用资金的一贫如洗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达十几亿元的现代化的新农村。常德盛因此而受到全体村民的衷心爱戴。在蒋巷村,没有一个村民不说他好的,而这一点,在常德盛看来是他“最大的满足”。

在常德盛看来,老百姓都说他好才是最大的幸福。作为党的十六大代表,他曾代表当地到北京参加会议,他在赴京的时候,村民们自发前来为他送行,群众竟然排起了几里路长的队伍,那一刻,常德盛的眼睛都湿润了,他感到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相比的。

蒋巷村的经济腾飞,关键在于常德盛的带头作贡献,而且不要求回报,他为村企业跑业务应得的几百万元报酬他不要,作为常盛集团的董事长,他应该享有的几十万股的股份他也坚决不受,仅这两笔钱他就放弃了1000多万元的财富!他说:“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对他而言,贡献比获得更有价值。正是这种非凡的贡献,使他的人格魅力不同凡响,他也因此而活得充实,活得高尚,活得快乐,活得幸福。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将贡献作为人生的价值是难以企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去贡献。一个只求索取、不求贡献的人是卑劣的,也必然是不幸福的。其实,贡献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贡献。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同类推荐
  •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他在祖母的天神之梦中“从天而降”。《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让他从此得名王守仁。平顺的人生中,他掀开了不凡的命运。在他眼中,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天下最要紧之事是要做圣贤之人。他敢于触怒奸臣,被贬龙场,却悟出了全新的真谛。疾病半生,用出神的兵法,以文人之身,巡抚赣南,屡次平定边疆匪患。他一生倡导“知行合一”,将心学发扬到极致。各地学子涌入他的门下,又将万物与心的和谐带到了世界各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警句。从此圣贤的领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他将短暂的人生活成了一场辉煌的传奇,永远绽放在大明朝的史册。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位出生于俄国,夹杂着法、德、丹麦、俄国四种血统的女子,一生之中,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征服了众多“时代名人”,直至生命末年,依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她凭借的不是超人的美貌,而是迷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非凡的领悟性和异常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无可妥协的独立灵魂,本书讲述的就是莎乐美充满传奇的一生,由法国知名女作家、国务秘书弗朗索瓦丝·吉鲁完成。
  • 因祸得福:窦太后

    因祸得福:窦太后

    她是清河良家女,背井离乡进入宫廷;她阴差阳错,被命运放逐到偏远代国;她因祸得福,受到代王的宠爱;她母凭子贵,顺利登上皇后的宝座;她协助治理国家,文景盛世之中有她一份功劳……风雨飘摇的秦朝末年,窦漪房出生在一户贫苦的人家,从小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家庭中接二连三的惨剧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与众不同的坚强性格。可能是上天眷顾这个身世凄苦的少女,窦漪房在长到如花似玉的年龄时被汉朝选人宫中,并被阴差阳错地送到了代国,获得了代王的宠幸。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斜视的阳光

    斜视的阳光

    能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值得。你站在那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你伴舞,却吝啬送我一缕阳光。
  • 三生追爱:抱个呆萌女回家

    三生追爱:抱个呆萌女回家

    绿萝想要找一人与她玩遍天下,却不料遇见个占了他便宜的公子。好吧,占了之后,她还屁颠屁颠的跑去找他了。这算不算是女追男的戏码,不过,绿萝的确是有些辛苦。幸好,那位也是被她折磨的够惨。不惨不够虐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在记忆中找你

    爱在记忆中找你

    在那个恋爱的季节里,美丽的莫纤涵遇见了张扬跋扈的沐芷风,两颗年轻飞扬的心在一次次的唇枪舌剑中擦出了爱的火花,敲开了爱情的门扉,享受着初恋青涩和美好的滋味,但是一场意外却让她毁了容,而他却在不知情况下远走他乡,一场棒打鸳鸯的错误,让两颗相爱的心支离破碎,也让他们付出了等待8年的代价,当命运再一次将她送回到他面前时,这一回,他再也不会轻易放弃她,即使要他付出所有,他再也不会放手了……
  • 十二生肖灵传

    十二生肖灵传

    在灵界的十二生肖大会上,十二位动物使灵被选中,而那些落选的不甘者,正窥窃着十二之位...
  • 霸道殿下的迷糊未婚妻

    霸道殿下的迷糊未婚妻

    他家未婚妻,聪明伶俐惹人爱,去你的,明明是神经病。未婚夫,等着,我包你,三天跪下给我磕头,不出一个月主动退婚。可结果为什么是·······
  • 我和她们的小时光

    我和她们的小时光

    对我而言,那段时光里,有她们一起疯,一起笑,一起追夕阳,真的很美好。也许我们有争吵,有哭闹,但那会是我永远铭记的时光。
  • 忆中的你

    忆中的你

    这部作品创作缘由是来自我的朋友,他的故事。一部少年青春时的故事。
  • 腹黑总裁的狗腿小蛮妻

    腹黑总裁的狗腿小蛮妻

    被父亲和后妈送去联姻?想都不要想!与其被别人卖了赚钱,不如自己把自己卖了,于是余小鱼童鞋雄赳赳气昂昂的抱住了沈弈城的大腿,“帅哥,当我老公吧~”结婚之后,看着日日闲在家里的沈弈城,余小鱼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无业游民,不过看在这男人做饭如此美味,身为吃货的余小鱼必须抱紧沈弈城的大腿:“大厨老公,我要吃烤鸭。”但是一夜之间,无大厨突然变成顶头上司,身为财迷的余小鱼尾巴一摇,节操扔掉,大腿紧抱:“总裁老公,我要涨工资。”沈BOSS高冷的瞧了眼狗皮膏药,“想吃美食?想涨工资?可以,先乖乖去床上躺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