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5700000008

第8章 辛亥革命之前后(1)

赞成发动武汉之起义

--复同盟会中部总会书

(一九一一年十月三日)

广州黄花岗之役失败后,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吕志伊等,谋在长江中下游发动起义,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于上海。湖北方面派居正等赴沪,详述武汉、长江一带起义准备情况,并派吕志伊、刘芷芬携同盟会中部总会函赴香港晤黄兴。黄兴即为复函,赞成在武汉发动起义。题目为编者所加。

中部总会列公大鉴:奉读手札,欣悉列公热心毅力,竟能于横流之日,组织干部,力图进取,钦佩何极!迩者蜀中风云激发,人心益愤,得公等规画一切,长江上下自可联贯一气,更能力争武汉。老谋深算,虽诸葛复生,不能易也。光复之基,即肇于此,何庆如之!弟自三月广州败后,自维才德薄弱,不足以激励众人,以致临事多畏惧退缩,徒伤英锐之同志,负国负友,弟百死不赎。自念惟有躬自狙击此次最为敌之虏贼,以酬死事诸君,庶于心始安。故自四月初二出港,即专意于复仇之计画。虽石公[1]等极力阻止,弟未稍动。即至七月终,未尝与一友通只字。其所以断绝交通如是之孤行者,冀有以解脱一切纠缠,以促其进行之速。弟虽明知背驰,负罪公等,亦所不计。想匹夫之谅,君子当能见原也。自蜀事起,回念蜀同志死事之烈,已灰之心复燃,是以有电公等求商响应之举。初念云南方面较他处稍有把握,且能速发,于川蜀亦有犄角之势。及天民、芷芬两兄来,始悉鄂中情势更好,且事在必行。弟敢不从公等后以谋进取耶?惟念鄂中款虽有着,恐亦不敷,宁、皖、湘各处需用亦巨,非先向海外筹集多款,势难联络办去。今日与朱君执信等商议电告中山先生(汉民现赴西贡亦电知)及南洋各埠,请先筹款救济。但各埠皆在元气大伤之后,不知能否协助多寡。惟闻人心尚在奋发,益以公等之血诚,想不至空无所得。弟之行止尚不能预定,以南洋之款或须弟黄兴致同盟会中部总会书信。

一行亦未可知。数日后接其复电,方能决策也。鄂事请觉生兄取急进的办去,如可分身,能先来港一商尤盼(如能来,请先电《中国报》)。他处事公等已有布置,照公等计画办去。余俟续述,手复,敬请筹安。弟黄兴顿首。八月十二晚。

吕、刘两兄来,因弟处初未与他人交通,闻其至,请何克夫兄招待,渠亦以不得日本旅馆,故迟至昨日始晤,今日方能决议。又及。

(据《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

致冯自由书(二件)

(一九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十月五日)

时在武昌起义前夕,长江中下游革命风云激荡,同盟会中部总会与湖北方面屡请黄兴前来主持起义。故于复书同盟会中部总会之外,又函在加拿大的冯自由,表示“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不日将赴长江上游,期与会合”,并速助款。按:二书虽所署日期不同.实际均为一九一一年十月五日发出。

自由我兄鉴:广州之役,弟实才德薄弱,不足以激发众人,以致临事多畏惧退缩,遭此大败。而闽、蜀两省英锐之同志,因此亦损失殆冯自由(1882~1958年5月6日),原名懋龙,字健华,后改名自由。汉族,祖籍广东南海县盐步高村人。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自幼就学日本,1895年在日本横滨加入兴中会。1900年因反对康有为改名自由。同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1911年任临时政府稽勋局局长。1917年参与护法之役。历任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着有《革命逸史》、《华侨革命开国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社会主义与中国》等书。

尽。弟之负国负友,虽万死无以蔽其辜。自念惟有躬自狙击此次最为害之虏贼,以酬死事诸人,庶于心始安,亦以作励吾党之气。故自四月初二返港,专意养伤,一面团集少数实行之士,以为复仇之计。除与展堂兄同署布告书之外,未尝与一友通只字。其所以如是之孤行者,冀有以排脱一切纠缠,促其进行之速。不意蹉跎岁月,为同事人所阻止,不得径行其志。悲愤交集,无可发泄。适得杨君笃生在伦敦自沉消息,感情所触,几欲自裁。呜呼!人生至斯,生不得自由,并死亦不得自由,诚可哀矣!嗣得兄及中山先生并《少年报》、致公堂[2]各同志书,责备甚重。如以弟为系华侨之望,则弟实不敢当。以弟在吾党亦不过徒负有虚名,自问于党事,初未有如何之实益。若以弟一死为妖党所借口,致阻碍将来筹款之路,或所不免。此则弟日来所踌躇于心而未决者也。七月以来,蜀以全体争路,风云甚急,私电均以成都为吾党所得,然未得有确实消息。前已与执信兄商酌,电尊处转致中山先生,请设法急筹大款,以谋响应,尚未得复。今湘、鄂均有代表来沪,欲商定急进办法,因未得接晤,不能知其实在情形,故不能妄断。至滇之一方面,若欲急办,尽可办到,以去年已着手运动,军界会党皆有把握,有二、三万之款,即可发动。然此方面难望其成功,以武器甚少,不足与外军敌也。滇为蜀应则有余,为自立计则不足,倘蜀败,亦同归于消灭而已。是以弟等尚未能决其如何办法,专符蜀事得有确信方敢为之也。粤事弟已组织实行队,先去其阻碍吾党之最甚者,得成功时,再为电告。前兄嘱书各字,三月二十九以前均作好,闻皆存于令夫人处(时因令夫人来美之故),不知刻已寄来否?其中有一最足纪念者,为林时塽兄书赠兄之横额,字势飞舞如生,诚绝笔也。余未及多叙,即请筹安。弟兴顿首。中八月初九夜。

通函请由金利源李海云兄转交。

黄兴1911年10月5日至书冯自由,介绍湖北代表陈述情形,告之湖北即将发难,表示不日赴武汉指挥起义,并请冯电转孙中山筹款资助。对武汉起义充满信心。

又启者:鄂代表居正由沪派人来云,新军自广州之役预备起(事),其运动之进步甚速(广州之役,本请居君在鄂部总理其事,以备响应者)。办法以二十人为一排,以五排为一队,中设有排长,队长以管领之。平时以感情团结,互相救助,使其爱若兄弟,非他人所得间隔,成一最有集合力之机体。现人数已得二千左右。此种人数多系官长下士,而兵卒审其程度高者始收之。以官长下士能发起,兵卒未有不从者,不必于平时使其习知。况其中又有最好之兵卒为之操纵,似较粤为善。近以蜀路风潮激烈,各主动人主张急进办法,现殆有弦满欲发之势。又胡经武[3]君亦派有人来。胡虽在狱,以军界关系未断,其部下亦约千余人。去岁弟曾通函胡君,请其组织预备,以备响应。胡已扩张其范围,闻进步亦速。胡君之人,在居君之部下者亦有之,拟于最近发动,期两部[4]合而为一,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盖鄂省军界久受压制,以表面上观之,似无主动之资格,然其中实蓄有反抗之潜力;而各同志尤愤外界之讥评,必欲一申素志,以洗其久不名誉之耻。似此人心愤发,倚为主动,实确有把握,诚为不可得之机会。若强为遏抑,或听其内部自发,吾人不为之指挥,恐有鱼烂之势,事诚可惜。即以武汉之形势论,虽为四战之地,不足言守,然亦视其治兵之人何如。贼吏胡林翼于破败之秋,收合余烬,犹能卓然自立者,亦有道以处之。今汉阳之兵器厂既归我有,则弹药不忧缺乏,武力自足与北部之兵力敌,长江下游亦驰檄可定。沿京汉铁路以北伐,势极利便。以言地利,亦足优为。前吾人之纯然注重于两粤而不注意于此者,以长江一带,吾人不易飞入,后来输运亦不便,且无确有可靠之军队,故不欲令为主动耳。今既有如此之实力,则以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前本有陕西人井勿幕君在此运动,今已得有多数,势亦足自动,熊克武君已驰赴该处为之协助)、蜀亦同时响应以牵制之,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急宜趁此机会,猛勇精进,较之徒在粤谋发起者,事半功倍。且于经济问题尤易解决。兹约计各处,大略有二十万左右,即足为完全之预备。至少四、五万,亦可发起鄂事。总之,此次据居君所云,事在必行,即无外款接济,鄂部同志不论如何竭绌,亦必担任筹措,是势成骑虎,欲罢不得。吾人当体验内地同志经营之艰苦,急为设法筹集巨款以助之,使得有以宽裕筹备,不致艰困从事,归于失败,徒伤元气,不胜切祷之至。弟本以欲躬行荆、聂之事,不愿再为多死同志之举,其结果等于自杀而已。今以鄂部又为破釜之计,是同一死也,故许与效驰驱,不日将赴长江上游,期与会合。故特由尊处转电中山,想我兄接阅,必为竭力援助。前加属于广州之役最为出力,此纯系我兄血诚所感,故能有此,今更望有以救我。拟得兄等复电后即行。或南洋之款,须弟一亲往,亦未可知。余俟续告,手此,即颂文安。弟兴再顿首,八月十四日。

前函书好未发,适鄂派人来,故特补叙。又及。

(据刘揆一:《黄兴传记》、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

致陈其美等书

(一九一一年十月六日)

英士、石屏、觉生、钝初、木良、训初[5]暨列公大鉴:公函经已详复,想已入尊览矣。不知近日有无急情,甚为悬念。前未约有密电消息,不能速达。兹将数字颠倒,另纸开列,以应一时之急。此法钝兄一观即明,想沪上外国电局用密码亦不妨。款事,外埠尚无回电,惟展兄在西贡得电后筹得数千元,拟稍妥即驰赴他处再筹。中山因往东美小埠,转电略迟,刻想在筹措中。将来一共能得若干,不能推测。总之,外埠皆在元气亏虚之后,不能过望。是布置不可过大,用人不可不择。以广东前事比较,好挥霍者其用钱必多,而成绩又不好;能俭约者其用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浙江吴兴人。中华民国早期政治人物,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文的左右股肱,后遭暗杀身亡。孙中山高度赞扬陈其美是“革命首功之臣”。

钱得当,而成绩必良。此一定之程式也。若欺罔诳骗之流,则又在所勿论矣。尤要者,天义晦塞,人心险诈,外托热心之党员,以为贼虏之侦探者有之。广州之败,首坐于此,此次不可不引为前鉴,严剔内部之人。用一人必深悉其底蕴,绍介者尤宜负其责任。如有迹涉嫌疑者,可不用之,毋以其现在对于党事无他恶迹可指,即为之原谅也。须知虏吏奸险之进步,一日千里。以广州之事言之,在最初时期即可破坏,乃不破坏者,乃虏吏欲为一网之计。陈镜波既为侦探,其输运军火能不发泄,皆虏吏使为之,必待吾人团集然后逮捕,即张鸣岐所谓待其作逆行为既露而后诛之者也。兹鄂部既定为主力之地,用人尤要。沪上虽仅有机关,其乞丐侦探甚多,亦当注意。广州前事,尽在列公洞鉴之中,不待弟之多言也。又广州之败,半在统筹部组织之不善,纯慕文明参议体制,所以有廿七忽而解散、廿八忽而集合之活剧。不知发难之事,非专断不可,一容异议于其间,立可见其破败。拿破伦谓:“一军之中,情愿有一劣将,不愿有两良将。以言夫将虽劣而号令得专,军犹不至于溃散;若有两将,必各有主见,互相争议,军情必因之散漫,欲求制胜,何可得者?”此言深得治军之理。吾党发难时之组织,不可不以军律行之。补救其偏,在多设参谋。凡事先重计画,由参谋作成之。计画一定,只有命令,不得违抗,如此庶可收指臂之效。若欲缩短革命时期,以速其成功,即军政府初成立时,亦当如是。言虽近慢,事势则然。一管之见,是否有当,希高明有以裁之。弟必待外款稍有眉目,方能前来。惟才识浅陋,恐不足补其万一。觉公如鄂事紧要,即不必来港,列公酌而行之,弟必赞同也。手肃,即请筹安。弟兴顿首。中秋夕。

(据《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

为酬饷之奔走

--致美洲筹饷局同志书

(一九一一年十月七日)

筹饷局列位同志仁兄大鉴:前接中山先生函,知贵局成立,即为恢复我祖国之基,远识宏谟,曷胜钦佩。弟自广州事败,愤同志死事之惨,即组织实行队,先为狙伏汉奸之计,以助革命大军之进行。盖二者相辅而行,乃能有济。今再举之师已次第预备,则实行队自当竭力以办去。前电中山先生乞筹万五千元,专为此事设立机关及养恤之费,已蒙贵局先筹垫万元,经已收妥。兹各处机关将及完备,不久当有事实同盟会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封建专制,进行了艰苦的经费筹集工作,当时发行的《中华革命军义饷凭单》,上图为正面,下图为背面。

同盟会为了争取和获得海外侨胞和国际支持、赞助,于1906年以革命这政府名义发行债券。左图是英文军债券,右图是法文军债券。

发现,成功时再为电告,以慰廑念。仍望贵局再筹备若干,以资接济,弟处得以宽裕筹画,尤所切祷。再要者,四川民党已起,长江一带皆需款响应,前已有电致贵局筹商矣。闻贵局原议俟美属各埠大款齐集然后调用,本为至善之法。但今内地情形瞬息万变,若乘此机会,则事半功倍。今四川同志之利用保路风潮,亦万不得已之势,外间若无响应,必至为贼虏摧残殆尽,复起者殊难为力。伏乞贵局念内地同志经营之艰苦,即速开议速筹大款,立予救援,中国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临书西望,不胜瞻依。统希爱察,即请筹安。中八月十六日。弟黄兴顿首。

(据《革命文牍类编》)

致伍平一等书

(一九一一年十月七日)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司马懿,人称“冢虎”,人如其名。没有性格,正是司马懿最为鲜明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性格成了他抵御他人的最佳屏障。他总是在沉默中令人难以捉摸,并在别人放松警惕时给以致命打击。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光的守护

    光的守护

    爱的力量!去守护吧。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神仙也会吵架

    神仙也会吵架

    抬头三尺有神明。人间界战乱纷争的年代,百姓流利失所,普通凡人符华意外进入一处人间仙境......
  • 大叔的爱恋

    大叔的爱恋

    书中记录的是一位18岁的年纪,28岁的脸,38岁的心智的“大叔”原本是一个闷骚内向的大学青年,天天与网游为生。有两个好朋友,他觉得自己的大学就这样在游戏和友情中度过。他内心为自己的堕落和闭塞惴惴不安,想要寻得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他喜欢的一个女孩。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到了另一个轨道
  • 仰望星空之大战开始

    仰望星空之大战开始

    主人公王贤,和他的死党金道寒,一起加入部队参军,在部队中王贤找到了自己的爱人——王伟,也遇到了自己的兄弟吴勇和邹帅佳,他们五人组成了一个小组——青龙特别行动小组。直射敌人的心脏,而他们的敌人,也就是全人类的敌人——库尔帕人,拥有比人类高出千年的科技,只要一念间,地球就会毁于一旦。王贤的青龙特别行动小组能否成功拯救地球就在《仰望星空之大战开始》
  •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50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50个盲点和误区,给予指向性的牵引。本书奉行感化教育的理念,而且否定了家长的强制教育准则,在无形的趣味中鼓励孩子,让孩子勇敢的去实现自我。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是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容易被忽视的365个健康常识。居家细节、养生保健、美容减肥、人体排毒、足部按摩、职场健康、科学饮食、合理用药、健康心理、防病治病、两性健康等方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健康指南。
  • 蹲草笔记

    蹲草笔记

    一场王者荣耀职业联赛,让酒酿与叶文州相遇,并追随他走进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酒酿曾经想过,如果自己逃离的那几年都不算事实,我们俩彼此会不会像现在这样更加懂得珍惜。秋风至,少年归。荣耀是否再次眷顾这个在赛场上一战成名的男孩叶文州,酒酿在次级联赛传奇故事是否会再次续写。少年们,荣耀加冕。各个俱乐部俱乐部夏天的失利是否会在秋天实现逆转。恋爱小白、腹黑男主;低调战术分析师、明星中单的故事与您不见不散。《蹲草笔记》每晚18:00连载更新,等您来gank
  • 创意产业与广告创意

    创意产业与广告创意

    广告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创意的产生来自于有意识的逻辑思维,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成熟的技巧体现。在追求娱乐、崇尚体验的创意产业时代,广告创意需要突破对人才的“专业限制”,需要适应媒体、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需要把握“80后”新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等。广告业真正的赢家一定是深谙游戏规则、善于创新、敢于突破,能够把握市场、创造市场的策划与创意高手。
  • 末世争锋

    末世争锋

    末世究竟要如何去活,去生存?是抛弃人性,用杀戮和掠夺来获取生存的空间。还是秉持原则,团结众人,在尸横遍野的大地上建立新的城池。弱肉强食成了在末世中生存下去唯一的法则。霍凡死而复生,得到了能不断变强的力量。看普通凡人,如何末世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