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300000054

第54章 心无杂念即成佛 (1)

六祖慧能大师,由于德行感召,名声远播,天下僧衲归心,弟子越聚越多,寺庙扩建了13座,统称为花果园。后代大文学家王维将当时的盛况称之为“五天重迹,百越稽首”。在岭南这块尚未开化的荒蛮之地,宝林寺不仅是佛教中心,更是文风教化所在。因有慧能的弘化,这里原始落后的民风、民俗渐渐改变。偏僻的曹溪,更是成了南中国的文化中心。

与此同时,五祖弘忍大师的另一位高徒——神秀,以古老的荆州玉泉寺为根据地,推演着他那动人心弦的禅法。数年之后,玉泉禅法风靡禅林,流布全国,自然而然,神秀成了江北禅僧最卓越、最受人尊崇的领袖。

慧能与神秀,一南一北,虽然继承的都是五祖的禅法,却各有鲜明的禅风。慧能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提倡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他认为,修行不必非要打坐观心,可以在挑水砍柴、耕田种地等日常生活当中,直接领会、体悟佛性的妙用。而神秀更提倡传统的渐修方法,阐发的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禅,其修行方法主要是盘腿坐禅,凝神看静。

由于两位大师并行弘化,禅门迅速光大起来,在全国形成了“南能北秀”两大禅学中心。人们根据他们不同的教法,称之为“南顿北渐”或者“南宗北宗”。

慧能教导弟子们说:“教法本来只有一个宗旨,不过学法的人有南北地域上的差别;禅也只有一种,只是人们的理解有快慢之分。禅,并无顿渐,为什么称作顿渐呢?只是因了人们的天资禀赋不同,领悟的途径各异,所以有了顿悟与渐修的称谓。条条大路通长安,家家门前通长安。不管从哪条路走,也不管是快是慢,最终所到达的目的地,都是同一座长安城。”

神秀的门人,由于对慧能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樵夫出身,大字不识,便想当然地认为他没什么过人之处,时常出言讽刺、轻慢。神秀听说之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慧能师弟虽然出身寒微,但他具有无师自通的超人智慧,所以能体悟到最上乘的禅法。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他。何况,我的师父五祖大师亲自将禅宗的衣钵传授给他,难道是偶然的吗?我只恨自己年迈体弱,而且路途遥远,不能亲赴岭南,当面去向慧能师弟请教。你们年轻,应该尽早到慧能师弟那里去参学,不要停滞在我这个地方,耽误了你们开悟见道。”

说归说,但弟子们谁肯舍弃年高德昭、学识渊博、名重天下的大宗师,去追随一个文盲呢?

作为一个彻悟人生、心如明镜、智慧通天的禅者,神秀深深知道,虽然表面看,自己在禅林的地位大大高于慧能,作为禅学中心,玉泉寺的人气也远远超过曹溪,但是,慧能的教法,似乎比自己更为高明。然而,慧能究竟高在什么地方?他又不大清楚。

有一天,神秀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志诚找来,对他说道:“志诚,你很聪明,又富有才智,可以代替我到曹溪听法。慧能师弟讲说的法要,你尽心记下来,等回来之后再说给我。”

志诚听说要他去曹溪,非常高兴:“我还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慧能师叔。听说他的宝林寺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道场,我也很想去见识一下。”

神秀说:“那你就去准备吧。”

志诚刚要离开,神秀又嘱咐说:“志诚,你要小心行事,尽量不要暴露你是从我们玉泉寺去的,省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志诚郑重地点点头。望着自己最忠诚的弟子渐渐远去,神秀大师喃喃自语说:“志诚,你可要早些归来,为师等着你呢……”

志诚领受师命,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得得”跑向曹溪……

志诚刚到曹溪时,宝林寺内正在打坐的慧能突然睁开眼,展颜一笑说:“呵呵,有一个偷听佛法的人来了。”

侍立在一旁的书记法海跳了起来:“在哪儿,师父?我去抓他!”

慧能像是侧耳倾听一样稍微停顿了片刻,满有把握地说道:“他眼下正走在曹溪岸边,快到山门了。”

法海撒脚就向外跑。慧能喊住他:“法海,你不要轻举妄动!他并无恶意。去吧,你去客堂好生接待他,既不要与他讲破,也不要告诉别人。任他在宝林寺自由来去,自由学法。”

法海点点头。当他从方丈走到客堂的时候,志诚刚好进来。志诚对他合十致礼:“师兄,我是个行脚僧,仰慕六祖大师的高德,想在宝林寺挂单学法,不知方便与否?”

法海会心一笑,道:“欢迎欢迎。我来给你安排食宿。至于学法嘛,六祖大师的确十分高明,你可要好好听呐!”

志诚说:“一定一定!”

随后的时间里,志诚真的像一个行脚而来的普通禅僧一样,跟随着大家劳动、学法、修禅。他发现,六祖慧能的曹溪顿悟禅法,与神秀大师的渐修禅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开始,志诚与那些刚刚慕名而来的禅僧一样。是啊,大家之所以竹杖为马、草鞋为船,顶风冒雨,不远千里来依止慧能大师,就是期盼聆听到深奥的佛法,在修行上突飞猛进,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当他们千辛万苦,真正来到曹溪之后,才发现情况与他们想象的大相径庭。

六祖慧能身为宝林寺住持,在禅宗道场里就是佛的化身。但是,他却很少讲说佛法,也不开示禅要。每天,只是带领着弟子们辛苦劳作——开荒种田,修建寺院。要知道,人家禅僧抛家离舍,是为了了生脱死、成佛做祖的,而不是为了来当泥瓦匠的!要明白,人家不远千里来投靠你,是为了发心明地、悟彻人生,绝对不是为了来当庄稼汉的!要当泥瓦匠、庄稼汉,人家还出家干什么?

以前,他们在其他寺院,师父都是严格训诫、督促他们每日做功课——除了一些必须干的杂务,全部时间都用来打坐静修。甚至,许多禅师,比如神秀大师,还要求弟子们练习“不倒单”的功夫——胁不沾席,昼夜不睡,一天十二个时辰全部用来坐禅。

现在倒好,六祖从来不要求他们打坐,每天与在家的俗人一样,干不完的杂务活,种不完的庄稼地!长此以往,原来练就的坐禅功夫,岂不全都荒废了?所以,有一天,志诚和几个新来挂单的禅僧在山野里开荒时,不约而同各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跏趺而坐,观心静修……

慧能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拎着禅杖找上山来,乒乒乓乓一顿敲打,将他们从静坐中叫了起来!

“过来,都过来!”慧能一挥手,将志诚他们都招呼到身边。他亲自拿起一柄镢头,一边刨地开荒,一边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憋屈,有人甚至在私下里骂我这个老头子。”

“六祖大师,您是一代宗师,我们怎敢对您大不敬呢?”“看看,言不由衷了吧?”慧能的目光一一掠过禅僧们,他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你们是不是心里抱怨,来到曹溪后我从来不让你们坐禅,导致你们修行的功夫生疏了,倒退了?”志诚诚实地回答:“我们这些新来的弟子,的确是这样想的。”“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就是要让你们这些刚来曹溪的弟子,尽快将你们过去的修行方法忘掉!因为,真正的禅,并不仅仅在静坐上,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手投足,皆在道场,开荒种田,即是禅修!”“天哪,像今天这样的开荒,居然是修行?”志诚喊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对,这就是修行!”慧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并且,这也就是在坐禅!”啊,不会吧?志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挥动镢头开荒,就是静坐禅修?

慧能心知弟子的困惑,一笑之后,徐徐说道:“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切身体验过,当我们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的时候,全部的注意力,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了这一点上。这时候,心里不会有任何杂念,也不起什么妄想。半天时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

“对,对。”所有的人都深有体会地说。慧能笑道:“我们日常修行,不就是为了去除杂念、降伏妄想吗?全身心的劳动,就是在修行啊。”

同类推荐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绝世好伊

    绝世好伊

    女朋友送给他一个机械情人机械情人帮他实现所有梦想一个人类的妻子,一个机械妾是享齐人之福,还是……这是个难题、难题、难题、难题书友QQ群:229866761
  • 神落之陆

    神落之陆

    一场神魔大战,众神陨落,身躯化于天地,大陆万物为之觉灵。几万年后,一名神秘少女的出现打破了这片神落大陆的宁静,随着少女的成长,关于这片大陆不为人知的秘密也逐渐解开……
  • 明日方舟之重返罗德岛

    明日方舟之重返罗德岛

    选择弃坑一款游戏后,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罗德岛离开了博士之后呢?艾雅法拉收拾行装,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离开;古米在炎国的边陲小镇开了一家烘培店;幽灵鲨消失了,斯卡蒂为了寻找她也离开了;转眼之间,各奔东西。冷冷清清的办公室里,瘦瘦小小的阿米娅呆呆的盯着罗德岛大家庭的合影,虚掩着的门板后传来一声轻微叹息。……一个行将末日的世界里,载着他们的希望,飞跃明日。神秘代码:648920261
  • 凌然出尘

    凌然出尘

    春风绕指拂过树梢,其下两人相望,青丝微扬,难得见你唇角含着笑,怎能说忘就忘?又过几百年,甚至于上千年,我休眠无数日月,守那一树花开,守那春朝叶盛。待你来树下时,可能只剩枯黄枝桠,几只闲雀偶立枝头,而我含着泪走了。孟婆递过一碗汤,取舍千百次,终究落下了遗憾。孟婆劝我,你是人,而我是一只千年大妖,纵使等你千百度,难说你哪一次还记得是我守约于树下,既然忘了,那还是不要执念。那抹绿,留在心中…便好……(刚开始的篇章可能会长,不过后面就会慢慢恢复到两千字左右,捧场啊给位!拿起你们手中的推荐票!)
  • 君应有语

    君应有语

    梦里千年,几番回首,暮雪花开,取琴上弦谱一曲累世经年,温一壶酒看堂前碧落蹁跹;她在十丈红尘之中,能否守到她所等待的那个有着温柔眼神的人,曾一身皎白月光,自远方翩翩而来,许她一生欢喜无忧?而看取岁月茫茫,白云苍狗,庭前花开不败,他亦孤身立于时光的洪流中,百年之后,他拿什么记取那一季的暮雪千山,飘渺浮云,他又如何守护那一份茫茫黑夜中兀自燃起的珍贵光亮?凡尘人遇世外仙,不过擦肩而过的一个回眸,她本是无心路人,却被他不由分说扯进命运,将彼此的生命纠结缠绕盘根错节开出艳丽的花朵,面对时光的鸿沟,他们该如何守护彼此,如何在光影苍茫中种下不渝的深情,纵使被轮回的风雪狠狠摧残,也蓬勃开出顽强的花朵?
  • 经伦论

    经伦论

    重点探索人性的本质,探讨自然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研讨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说明事物发展经纬万端,道道通达,但需伦理规范的道理。经,《疏》说:“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伦,人之辈序即为伦。《逸周书》说:“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故经不择道,伦不寻常,是为道理不分,顺序不明。《经伦论》的意义就是,经哲法理,顺序人伦;明确禁止,清晰(开放)常存;择道德观,寻常做人;爱心永在,坚定灵魂;为家守经,为国义伦,天凊地祇,忠心不泯。
  • 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少追妻:老婆不许逃

    帝少追妻:老婆不许逃

    他细心守护她两年,就是为了两年后亲自将她还给自己的哥哥?“好弟弟,可以将嫂子交给哥哥了么?”他邪魅的一笑:“我不想给了,来人,将少夫人抢回来。”只要他想要的,一切东西包括她,都逃脱不了。
  • 暗红

    暗红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着力演绎军人"周五"一生的命运、感情起伏变迁的边地军旅小说。本文主要从分析周五、赵六、郑七男性形象出发,来探究波澜壮阔的世事变迁下,人物身上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物形象背后深刻的悲剧意识。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在战争年代走到了一起,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轨道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一种隐匿的力量推动着……由于时代和人的错位,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一个宿命的连环中前行,都牵连出更多曲折离奇的情与景。
  • 为师没什么可教的了

    为师没什么可教的了

    徒弟太优秀也不是什么好事,作为师父很快就没什么可教的了。只能走上一条抱徒弟大腿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