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75200000038

第38章 孙翊三拒归吴

庐江,皖城,郡守府中。

孙翊手持一份文书对着下首的吕范笑道,“张公会上书劝谏孤回吴,孤这段时日来已经习以为常。但没想到,公瑾也开始着急了。”

孙翊手中的这份文书正是张昭与周瑜联名写的。

文书中的内容是催促孙翊早日回吴县主持大局,部署将领对山越发起进攻,以便解除山越目前对江东的威胁,彻底稳定江东。

这样的文书张昭之前一共写了三封,这封是第四封。

加上今天这次,张昭一共四请孙翊回吴,但孙翊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吴县的意思。

如今是建安五年六月,自孙翊平定庐江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

在孙翊平定庐江大大提振江东人心后,孙翊就一直驻足庐江,这一驻足就是一个多月。

孙翊的这番举动让在吴县的张昭和周瑜都颇为不解。

正常来说拿下庐江无非就两种选择。

一种是继续占领庐江,这时候就需要任命一个太守替孙翊管理庐江,然后孙翊就可以回吴了。

至于说孙翊会不会是因为考虑太守的人选而耽搁在庐江了,这个也不大可能。孙翊这次可是有吕范在身边的,论能力,论资历,论官位,吕范都足以胜任庐江太守一职。

另一种选择就是放弃庐江。

选择这一种做法也有先例,就是要将庐江的百姓全部迁回江东,然后放火烧毁城池。

这样庐江就会成为江东与淮南之间的真空地带,这真空地带就会起到防御淮南方面的作用。

但这两种选择孙翊都没有做,而是选择一直留驻庐江。

如果就只是这样,张昭也不会着急。

重点是留驻庐江的同时,孙翊传令张昭,让他招募新兵一万,并且送十万斛粮食到皖县。

停驻庐江没有南归之意,在庐江平定后又要吴县往庐江输送兵马与粮食,这让张昭想到了一个不好的可能性。

难道是因为庐江太快平定了,所以君侯起了更大的心思?

想趁着现在曹操主力与袁绍对峙的时候,筹集兵马粮草做好战前准备,然后对淮南发动进攻,一举拿下淮南?

虽然孙翊有这种志向张昭感到很欣喜,但如今江东山越之乱未平,绝对不是进攻淮南的好时机。

孙翊前期分将镇守的策略很好的遏制了山越的进一步扩张,加上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传到江东,这也让山越的气焰消减了不少。

反观江东这边的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在江东境内孙军与山越的对峙中,孙军处于稍微占优势的一方。

但是江东境内毕竟还有数万山越在与孙军对峙中。

别看现在孙军略微占有优势,只要孙翊一出兵攻打淮南,如今孙军略占优势的格局就会瞬间被打破。

一是让山越众宗帅忌惮的江东之主孙翊打淮南去了,他们的气焰肯定又会高涨起来。

二是淮南岂是那么好打的,更不可能只凭借一两万人马就能打下来,到时候孙翊就会从江东抽调兵马,而这无异是取祸之道。

所以张昭才会在一个月内连发三封文书,请孙翊回吴,文书中的字里行间也在隐晦的表明—如今平定山越才是第一要务。

张昭有这个担忧孙翊心里也清楚,因此张昭之前连发三封文书,孙翊也就回书三封,回书中多次表明暂时不会攻打淮南的意思,以此来抚慰张昭。

张昭性格刚直,暂且不说孙翊是不是真的要攻打淮南,就平定山越这一件事来说,就需要孙翊早日回吴主持大局。

所以张昭见孙翊只是回书而始终不见动身,他表示我不要抚慰,我只要你回来。

于是就算在孙翊三次表明回吴之事暂不为之的情况下,他今日又送来了一封“告吴侯书”。

张昭的这个性格呀,怪不得后来不受大帝哥哥喜欢。

如今孙翊手里的这封“告吴侯书”赫然也有着周瑜的署名,这说明之前还在帮着孙翊安抚张昭的周瑜现在也坐不住了。

坐在下首的吕范本来还担忧张昭数次催促孙翊回吴会引得孙翊不快,但如今见孙翊脸上丝毫没有韫色,也便放下心来。

他说道,“君侯安坐庐江而布平乱之策,张公等身处吴县,一时不解君侯深意也是情有可原。

臣以为君侯不如将心中的平越之策告知张公与公瑾,这样方可宽慰他们之心。”

吕范担忧张昭再这么不停的催促孙翊回吴,就算孙翊对他再尊重,也迟早有被惹怒的一天,那时候就不好了。

而且吕范觉得将平越之策告知张昭与周瑜二人并无什么不妥,他们两人都是知轻重并且值得信任的人。

孙翊听了吕范的建议,点点头,同意道,“可。”

孙翊觉得吕范的建议不错,因为这些天他看张昭那些文书,感到头有点痛。

不是生气头痛,而是有些地方看不懂而头痛。

这时候的士人写文章喜欢各种引经据典,尤其那些名士。

而要是没什么古文底蕴的人看到这些文章,对这些引经据典的内容可就是一脸懵逼了。

而孙翊恰恰是那没什么古文底蕴的人……

其实随着时间的增长,前身的记忆有些也在慢慢恢复。

例如孙翊与徐氏相处时,头脑中就会闪过一些成婚那日的记忆片段。

在孙翊想起孙策时,脑中也会闪过儿时孙策教他骑射的情景。

但偏偏孙翊每次拿起经文典籍,脑海里却什么也没有。

由此可见,前身真是个不好好学习的人,人家孙翊是穿越者不懂古文可以理解,毕竟前世大学专业不对口。

但前身的老师可是名士张纮,掌握五门经学典籍的名儒大家,读书读的一点印象都没留下来,也真的是够够的了。

真是白瞎孙策让张纮做他授业恩师的苦心了。

孙翊一直呆在庐江不动身回吴县,肯定不是像张昭想的想进攻淮南,淮南是一定要拿下来的,但时机还没到。

真正让孙翊不动身回吴县的原因有两个。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如今江东上下君臣都忧心的山越之乱了。

对于孙翊来说,他暂时留在庐江不回江东,恰恰就是为了平定山越之乱。

关于平越策略,在收到山越反叛的消息的那天起,就已经在孙翊心中慢慢成型了。

也就是在那天起,孙翊已经为这些历史上作乱江东数十年的毒瘤,悄悄的选好了忌日。

那么孙翊的平越策略会是什么呢?

同类推荐
  • 重生于崇祯末年

    重生于崇祯末年

    重生!明末!中原大乱,李自成占据陕西,张献忠占据四川,北方满清虎视中原,南方各大王侯不服朝廷,东方倭奴意图中原。而朝廷内部,派系分明,大臣对崇祯阳奉阴违,大明将要灭亡。主角的灵魂突然占据了太子朱慈烺的身体。于是历史开始改变,大战李自成,消灭张献忠,北伐满清,东平倭奴,南方智取力敌众王侯。很平常的故事,很不平常的小说。
  •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它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盛与衰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是他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他自己见闻过的,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有不少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写的就是他家自己的事情。那么,这本书真地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事吗?《红楼梦》从完成到传世也很不容易,几经波折,险些就被毁掉和失传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书,是因为有很多爱书的人冒着种种风险保护它,而作者曹雪芹也为这书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红楼梦》是在清代文字狱最盛的时代经过千难万险幸存下来的,那么在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中,又有哪些未解的谜团呢?
  •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是一个帝国的时代!日不落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帝制在20世纪初仍然是主流,在这个帝国时代怎能少了中华帝国!李思不小心回到了1902年,然后他干翻满清,脚踏小日本,拳打北极熊,调戏山姆大叔……一不小心西伯利亚变为后花园,太平洋成为内湖,大洋洲是跑马场……在新建的皇宫里,李思猥琐的暗道:“这是一个帝国时代!”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汉末黄巾天下

    汉末黄巾天下

    所恨世家,五胡乱华。百姓要的是什么,一饭一衣一屋尔,庶民百姓的力量,发出呐喊吧,宁愿站着死,不要欺压生!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三国之这个小兵不简单

    三国之这个小兵不简单

    谢玉穿越到三国,只是这次既不是开局无双帝王,也不是无敌霸王,他,成了一个小兵。只是,这个小兵不简单!吕布:谢玉兄,你看这虎牢关是不是给哥哥留个面子,不要让我输的太难看,好歹我也是号称第一武将嘛!赵云:谢玉兄,你这枪法,真的是我师尊也是难及百一关羽:谢玉兄,你说我是武圣?你这是在侮辱我,在你面前我也能叫武圣?谢玉:我也想做个小兵,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热门推荐
  • 夜神泣:月下美人

    夜神泣:月下美人

    仙路飘渺,红尘难舍。夜紫曦,一个生在软红十丈中的公主,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仙道纷争。本以为是无意,却不想是天命所定。她以一介女子之躯,肩负起守护六界的职责,只是那潜藏在暗处的危机却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世间果真有诛不尽的邪魔妖道,果真有笑不尽的世俗庸人。红尘情真,江湖义重。当夜紫曦一招击败神魔之主后便失踪,此时世间出现了一座号称天下第一的楼——潇湘楼,楼主夜飘渺与夜紫曦是不是同一个人?无数的疑问,无数的谜团,再次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雍正与年羹尧

    雍正与年羹尧

    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清朝康熙年间,第四皇子广结天下豪杰为自己效力,终于在众豪杰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之后,便将其兄弟及众豪杰一一剪除,并大兴文字狱。大儒吕留良被灭九族,其孙女吕四娘武艺超群,夜入皇帝深宫,欲报血海报仇。
  • 我能无限次穿越

    我能无限次穿越

    一起交通事故,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刘晨同学,重获新生,还获得了金手指“无限穿越之科技系统”。刘晨:“这不是科技系统吗?为什么会有王者荣耀?游戏世界?斗破苍穹又是什么鬼?怎么玄幻也来了啊!”
  • 源神天书

    源神天书

    叶辰:来自地球位面,在天源界历经728年成就源尊,得到源神天书的他,没有成为人上人,反而受到了各路强者的追杀。阴谋?重生?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天书是一本医书?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答案尽在《源神天书》
  • 末世的学校

    末世的学校

    一个学校,一群学生,能否在丧尸横行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 妖王的绝宠

    妖王的绝宠

    凤君殿上,小妖缩着脑袋瞄了一眼软榻上绝色风华的男子,小心翼翼地开口:“王,妖后说要剥了千年灵狐的皮做褥子……”男子轻抚着一尾雪团的手一顿,扬手扔到了小妖手中:“准了。”翌日,“王,妖后说她要烧了您的凤君殿给她的神兽重建府邸。”男子眉扬了扬,“准了,在西华殿重新给本君建座宫殿。”第三日,“王……妖后说您养在后殿的神兽太吵……”“全部扔了。”第四日,“王……”“说!”“妖后说您的银发晃了她的眼,她要亲自给您染成玄色。”
  • 谦虚礼貌(中华美德)

    谦虚礼貌(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韶辰若临

    韶辰若临

    四位主人公:韶、辰、若、临,在繁隐高中里,上演着一则则平凡又不单调的离合悲欢
  • 天使迷境

    天使迷境

    既然不愿做笼中之鸟,那便……飞出笼牢!即使折翼,那又如何?
  • 苡集

    苡集

    一个怕麻烦的人遇上一堆麻烦的事,夹缝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