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600000051

第51章 (3)

第十六章 (3)

画像已完成,画师跪在地上,双手举画过顶呈上。胡惟庸把画接过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正在揉腰的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的脸登时拉了下来,但他忍着暂时没有发作,扭头问胡惟庸:“这是朕吗?”他没有直言画丑了他,在像与不像上做文章,胡惟庸一听便懂了。

胡惟庸察言观色地品评,虽有几分像,总的说失真了,把皇上画丑了,一点威仪没有。这一说,画师登时面如土色。朱元璋三把两把扯烂了画像,掷于画师头上,说他是有人指使专门来丑化皇上的,说他是陈友谅、张士诚的余党,或是元朝的余孽。

画师吓得浑身筛糠,一失声大叫:“冤枉啊!小民是一番好意呀,皇上不满意,小的可再画十张,八张,不会嫌烦的。”

朱元璋说:“你不烦,朕烦了。来人啊,把这狗东西关大牢里去!”上来两个武士,一人扯住一只胳膊,拖死狗一样把大号大叫的画师拖下去了。

朱元璋还不算完,追究是谁推荐他的。胡惟庸说:“是李善长,他也是一番美意。”朱元璋不以为然地说:“都没安好心。”

胡惟庸劝慰朱元璋:“圣上别急,也不必生气,最好的画师已经找到了。”

朱元璋惊喜地问:“李醒芳吗?他在哪里?快叫他来。他一定能画得好,达兰的像画得比真人都好看,那才叫栩栩如生。”

胡惟庸说他这人生性清高,不畏权贵,希望皇上对他以礼相待。

朱元璋倒很有几分礼贤下士的味道,有能耐的人,不怕他清高,也不怕他尖酸刻薄,“刘基清高不清高?刻薄不刻薄?朕不是从来不说一句重话吗?”

胡惟庸说:“臣派人跟踪他好几天,才摸准他的下榻处。皇上如能亲笔手书一信,那就是天大的荣耀,他会欣然前来。”

“这是极容易的事,朕马上写。”朱元璋道:“如果画好了,让他为朕的父母亲、祖父母、曾祖父母都画一张,好供奉在太庙里。”

欺君之罪

李醒芳和楚方玉在鼓楼后面靠近兵马司的客栈,租了毗连的两间房子,乡试前他们就在这蜗居中准备文章,其实他们除了作画、吟诗和品茶弹琴,几乎没认真备过功课,自信是他们的共性。

屋子虽简陋,却挂了很多出于李醒芳手的山水画。

这天楚方玉正在写文章,一手工整的蝇头小楷,李醒芳告诉她:“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一场的主考、副考果然是刘基和宋濂。”

楚方玉说:“朱皇帝如果善于用人,本应在刘基、宋濂、陶安几人中圈选。”

李醒芳说:“当年会稽山下的吟咏盛会上,他们对你的诗文大加称道,可惜当时你没有去,从那以后才有楚苏之称。我料定,你的文章一定受他们青睐。”

楚方玉说:“我倒不是迷恋仕途为官,是想为女人争一口气。一旦我中了两榜,就申明自己是女的,让那些须眉男子蒙羞,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在大殿之上,奚落一下朱元璋。”

“那你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李醒芳拿起她的文章看着,由衷赞道:“这文章既有风骨,又有沁人心肺的清新之气,一扫腐尸味。”

楚方玉笑说:“多可怜啊,没有别人夸我,只好你来包办。”

李醒芳说:“我这几天眼皮总是跳,我担心胡惟庸会找上门来。”

楚方玉反对他去为朱元璋画像:“那是杀头的差使。”

“可不是。”李醒芳说前天他到栖霞画派鼻祖魏云鹤老先生家中去,老先生正收拾行李准备逃亡。

“怎么了?”楚方玉问,“犯了什么罪?”

“哪有什么罪!吓的。”李醒芳说,京城先后被叫到宫里去的画师有六个了,两个挨了板子,四个下了大牢,罪名都是丑化当今皇帝。

楚方玉很不解,“一个睿智英武的皇帝,怎么也这样糊涂呢?丑就丑嘛,丑人即使被人画成了美男子,也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是人的本性啊,人都愿听美言,忠言逆耳,过于逼真的画像也刺人眼目。”

“这一切都因为他太丑了,是吗?”

李醒芳哈哈大笑:“一语中的。”

这时客栈的店家又惊又喜地跑来:“李先生,楚先生,恭喜了,朝廷三品大员来看你们,还提了很多礼物,我们小店也蓬荜生辉呀!”

楚方玉看了李醒芳一眼,知是胡惟庸上门来了。她决定躲开为好,刚从后门出去,胡惟庸笑吟吟地进来,对李醒芳拱拱手,说:“李兄深居简出,真难找啊!”

李醒芳开了一句玩笑:“你调动三千羽林军,挨家挨户一搜,不就落网了吗?这有何难。”

“你真会开玩笑。”胡惟庸一指下人放在屋中央的几担礼品,说:“先生别看不起这些东西,这都是贡品,皇上才吃得到,我们都没这个口福。”

李醒芳说:“快请坐,无功受禄,不好意思呀。”

胡惟庸坐下,李醒芳为他斟了茶,他斜了一眼案上的文章,说:“仁兄真的在备考!有终南捷径不走,却要吃这份辛苦,何苦呢!”

李醒芳说他想试试运气。他当然明白,科考不一定有学问者胜,有学问的又不一定会做官。胡惟庸走到壁前去看画,忽然指着一张抚琴的画,称赞这张《高山流水》最有神韵。不过,画的不是俞伯牙、钟子期,他猜好像是李醒芳自己。而那一位仕女,是不是才女楚方玉?

李醒芳却不承认,说是随便画的。胡惟庸说:“不知楚方玉现在何处,她与你形影不离,又不结为伉俪,江南文人中已传为佳话了。”

李醒芳说已经几年没见到她了,不知她现居何处。

胡惟庸拿出一个黄绫表的折子,放到桌上说:“请过目,这是圣上的信。”

李醒芳说客居于此,他这没有香,没法焚香接旨。

“这非圣旨。”胡惟庸说,“圣上是出于仰慕和器重,是以朋友私交身份写的信,皇上说,绝非圣旨。因为他知道,像你这样的清高之士,不是圣旨所能招之即来的。

李醒芳对这话很有好感,不由问道:“皇上真是这样说的吗?”

胡惟庸说:“我有几个脑袋敢假传圣旨。”

李醒芳说:“我还没恭喜你呢!你现在已是中书省的参知政事了,除了李善长、徐达、汪广洋、杨宪,就是你权大位高了。你记得小时候先生怎么说你吗?”

胡惟庸问:“是不是那个腮帮子有一撮长毛的周先生?我可不记得周先生怎么说的了。”李醒芳告诉胡惟庸:“周先生说,‘胡惟庸其实不庸,庸是平常。但胡惟庸不平常,日后非大奸即大雄。’”

“有这话吗?”胡惟庸抚掌大笑。

李醒芳说:“现在你官够大了,只是还不知你是大奸还是大雄。”

胡惟庸称自己是最本分的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这样不咸不淡地扯了一阵,胡惟庸又书归正传,又说起请他进宫画像的差事。李醒芳却打断他:“来,喝茶,小客栈的茶可不怎么样。”

“来,”胡惟庸从礼包里拿出几盒茶来,说:“这是真正的西湖龙井,一年贡给圣上才二十盒,我给你拿来了两盒。”

李醒芳对胡惟庸说:“你这不是害我吗?咱们又是同乡,又是同窗,你不够仗义吧?”

胡惟庸笑道:“你不识好歹啊!得近龙颜,且是皇上御笔亲书来请,多大的恩崇啊,别人求之不得,你却说我害你!”

李醒芳不想因为给皇上画一张像而升官发财,更不想因为一张画坐牢,杀头。胡惟庸说:“那些蠢头蠢脑的画师所以坐牢,是因为他们画技太差,更重要的是脑袋不灵活,你擅长人物画又头脑灵活,不但不会有坐牢杀头之祸,还会得宠。这是平步青云的天梯,可不是害你呀。”

“这么说我躲不过去了?”

“我看是。又不是灾,躲什么呀。”

李醒芳说:“好吧,明天你来接我,我进宫去一试,我倒也想见识见识这个来自民间的皇上是怎么个样子。”

胡惟庸笑道:“那自然是不同凡响了。”

伪造遗嘱

与蓝玉分手后,郭惠在香闺里摆了香堂,对佛祖顶礼膜拜,一天三顿吃素,也说不上几句话,这令母亲张氏大伤脑筋。

这天张氏又来看女儿,见她好几天没洗头了,就帮她洗头、梳头,张氏说:“你呀,真叫做娘的操心,你就这样下去了?那修行的事,要有根基、有缘分才行,不是谁都可以成正果的。”

郭惠嫣然一笑,说:“又来了!烦不烦人啊!”

张氏说:“为了蓝玉那小子不值得。当初他不知怎样甜言蜜语呢,自从娶了亲,从此无踪影了吧?人家守自己媳妇还守不够呢!”

“蓝玉一直在北方打仗,现在又远征蒙古人的上都去了,哪像你说的那样。”

“你还不死心!”张氏说。

“我也恨蓝玉,”郭惠说他为了当官,无情无义,“在瓜州渡,如果他答应什么都可放弃,我就和他远走高飞,我当时把银子都带去了,可他打了退堂鼓。”

“傻丫头!”张氏都不赞成蓝玉带她私奔,“一个男子汉大丈夫,都当了一品官了,前程似锦,会因为一个女子,因为儿女情长什么都丢了?这样的人我是看不起的。”

郭惠不语,认为母亲太世俗。

张氏劝她好好听话:“回头让你姐夫帮着找个好女婿,封侯拜相的,不辱没了你,你父亲地下有知,也会放心了。”

郭惠说:“封侯拜相不行,要嫁就嫁皇帝,我得当皇后!”

这话像是玩笑,张氏笑道:“看把你狂的。你能有你姐姐的命吗?天下可只有一个皇帝呀!”

郭惠忽然问:“娘,我父亲临终前有什么遗嘱吗?说让我十八岁时再拆封?把我许配了什么人?”

张氏愣了一下,问:“谁告诉你的?”

“这是朱元璋告诉蓝玉的。”

张氏想了半天,说:“这件事我也不知道。”这时云奇进来了,他宣旨说:“老太君,皇上说,他晚饭后过来看您。”

张氏有点受宠若惊,道:“皇上日理万机,有事说一声就行,千万别拘礼。”如今的朱皇帝再也不是在岳丈面前低三下四的小人物了。

云奇说:“皇上说一不二的,我走了。”

云奇走后,张氏对女儿说:“你父亲没白疼他,他也真对咱母女有情有义。照理说,你爹也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你舅舅和你哥哥活着的时候,总疑心朱元璋有二心,你父亲本来心眼小,有一回都把人家关起来了。可朱元璋一点不记仇,后来你爹有难,还是人家不顾生死去救。”

“行了,行了!”郭惠说,“没人抢他的皇帝宝座呀,你说他这么一大车好话干什么!”

朱元璋果然准时来到张氏的永寿宫,还带来很多稀罕的礼品,穿的、用的、吃的一应俱全,乐得张氏合不拢嘴,这时节送礼叫御赐,可与当年张氏的索贿不能同日而语了。

张氏说:“圣上日理万机,还要来关照老身,实在过意不去,这么多年,皇上一直不忘我,你岳父在九泉下也会含笑啊!”

说到这里她抹起了眼泪。

“咱本是一家人,分什么彼此。我有今日,不全是岳父大人栽培的吗?岳父大人对我有再生之恩,没齿难忘。”朱元璋说得也很动情。

张氏更感激的是,郭子兴他活着时想自立为滁阳王,没有办成,死后皇上不是真的封他为滁阳王了吗?又在滁阳立庙祭祀,她每次去庙上祭祀,一看见皇上亲笔题写的《敕赐滁阳王庙碑》,看见朱元璋称颂的“王之恩德,注在朕心”,张氏都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朱元璋善解人意地递上面巾让她拭泪。

话题由军国大事、家事渐渐扯到了儿女情长上来。

朱元璋说:“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说出来,滁阳王病危时曾拉着朕的手,说把小女儿郭惠托付给朕,不知他对岳母大人说过没有?”

同类推荐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百年巨匠:徐悲鸿

    百年巨匠:徐悲鸿

    本书讲述了徐悲鸿的故事。全书以徐悲鸿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徐悲鸿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热门推荐
  • 双城至上的皇者

    双城至上的皇者

    掉入“天坑”,却因此成为了金字塔巅峰上的人物,不断的晋级,最终站稳位置。我是赤龙族的帝王!吾乃赤龙帝!“世界,有我守护!!”
  • 灿若朝曦:绝色娇妃逆天下

    灿若朝曦:绝色娇妃逆天下

    曾经无乱世也无风云,现在四国暗涌,神族凋零,魔族顺势而上,陷入两难境地。慕朝曦前世曾是神族帝女,天赋异禀却遭人陷害堕入轮回。现世时是以残忍血腥著称的传奇杀手,在一次任务中夺走组织需要的古匿戒指,来到了容灵大陆。她在两个时空中穿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且看她如何改逆这世道,如何成为令天下仰望的存在!
  • 幻之界域

    幻之界域

    仿佛说的像是疼痛谁不曾承受过似的。那个世界那么污浊,但很真实,这个世界这么美,却净是虚假。在这个世界里,死亡,都显得那么美。
  •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的相遇相知相恨相离相爱,几位人物的韶华生涯、、、、、、
  • 你认真了吗

    你认真了吗

    那天新生报到,人海茫茫,黎澈那个狗贼想锁定猎物一样,锁定了那个他
  • 异域之兽族掘起

    异域之兽族掘起

    作品以人族和兽族之间战争作为舞台,讲述主人公小冈与莉莉娅·比斯兰特及其伙伴为了兽族的掘起而先后踏上拯救千兽王路上的冒险故事
  • 三生道诀

    三生道诀

    叶默蓦然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了,美女师父也不见了。他也发现了自己成了被世家抛弃的弃子,被别人退婚的苦逼,还是被女人站在讲台上拿着他情书羞辱的对象......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还记忆起了另外一件原本不属于他的可怕的事情。
  • 末世危途之绝处逢生

    末世危途之绝处逢生

    看宅男夏铭坤如何在充满丧尸和危险中生存!!!面对丧尸更危险的将是人类和背叛
  • 快穿:恶毒女配攻略

    快穿:恶毒女配攻略

    洛清歌含恨而死,死后觉醒亿万世的记忆,才知自己一直都逃脱不了恶毒女配的命运,她不甘心!本以为魂飞魄散,却不料绑定了系统,开始带着系统穿梭于各个世界,逆转女配命运的时空之旅。可是这个剧情中没有的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PS:女主不善良!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