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09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木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是著名的“七月派”诗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木斧也是一位小说家、戏剧家。认真地说,也可以算是一位书画家,在我看来,他的书画不做作、不追新逐奇、不炫怪,自然流畅,刚劲有力,特点鲜明,非今日那些所谓大师级的丑书怪画家所能比拟;他还是一位受人喜爱的京剧的著名票友。木斧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他出生的1931年算起,到现在他已经是一位八十八岁的高龄老人了。按照中国传统的记龄方式,他已超越“米寿”,跨入八十九岁的年头,奔九了,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了。但从他不时自成都给我打来的电话中,我却从来没有从声音中感受到他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老态。他的声音永远是那样的洪亮,那样的爽朗,那样的充满激情,在激情中还不时携带着永不褪色的幽默。我还从他不时寄来的他的诗、画、文集和关于他的研究文章的结集中,感受到他旺盛的创作活力,感受到他热爱生活的蓬勃激情。我从来没有想到他的年龄,每一次拆开他寄来的厚厚的信封,翻阅他一本又一本新作,我总是怀着一种敬佩之情。这是一位具有何等旺盛的生命活力、创作激情的文化老人啊!

我记得,认识木斧先生,是在1986年四川万县师专召开的何其芳学术研讨会上。那时我是成都师专的一位青年教师。在会议安排的讨论会上,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中等个子、敦敦实实的中年人,四方大脸,眼睛总是眯着,一张大嘴也时常紧闭,嘴角还经常向下耷拉着,似乎无论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自己也很少发言说话,因此也就显得特别严肃,特别威严,特别让人感到有点官气,让人难以接近。我琢磨着,这人一定是一位不小的官员吧!于是在会议休息时间,我走到他面前,说:“这位先生好严肃哟!一看就是当官的。”说这话的时候,我本来是准备好不被他理睬,或者是挨几句训斥的,谁知道,他听了后,咧开嘴巴一笑,说:“哪里是什么官哦,天生一副垮嘴角,没啥子严肃哦!”这话一说,我就感到他满天的乌云一下子散开了,满脸生动,活力四射了。我突然感到,这其实是一位很平易近人的长者,一位和蔼可亲、幽默有趣的人物。

就这样,我们认识了。知道他的工作单位是四川文艺出版社,是位编审,还担任着副总编的领导职务,也还是一位诗人。后来又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他的坎坷经历,曾经因为被定为“胡风分子”,几十年吃尽苦头,1982年彻底平反后,又努力把失去的大好时光追回来,重返诗坛,成为一位颇具代表性的“归来诗人”,因此又对他油然生出许多敬意来。此后也就有了来往走动。我后来担任四川省师专教育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要编一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就想到请他写序,他欣然接受,并且很快就送来了稿子。有一次,他告诉我说,四川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套写作丛书,问我愿不愿意试试承担一本。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典型创造寻踪》得以出版。那是我的处女作啊!随着交往越来越多,我对他的了解也就越来越深了。也越来越感到亲近、亲切。1991年,他到了离休的年龄,我那时就发下心愿,要为他写一本传记,记录他坎坷而又不懈奋斗的一生,记录下他对于诸多青年人的关心和帮助。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写出来《木斧传》(初稿),交他审看,他看后只是对一些历史事实做了订正,补充了一些材料,就将稿子交给我了。他说,对于作品的评价,他不会说什么,那是应该由评论者自己去把握的事情。

我当然知道,这个初稿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工作。当时自己掌握的关于木斧的材料远不充实,木斧生平经历中的许多方面均未能涉及。因此,决定再下大功夫补充材料,进行修改。但是很快,我决定南下深圳,在南山区教育局谋得一份工作,就把家中所有的文献资料全部打包,装上一个载重十吨的大集装箱南运。

我当时到深圳工作,物质条件是很差的。我们一家三口最初只居住在一个六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一到下雨天,外面刚刚从蝌蚪蜕变过来的小青蛙还拖着长长的小尾巴就蹦进房间,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着它们;有时,还有南方地区常见的爬行类动物爬进屋里,吓人一大跳。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我只得把书籍和一时用不着的生活用品寄存在一所小学的库房里;以后条件虽稍有改善,但是也无安放书桌的条件,更不说是布置一间书房了。这样,当然没有可能把运来的书拆包、上书架了。补充修改《木斧传》的想法只能搁置。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搁置就是二十四年。

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当然比我刚刚南下时好了许多,但我的工作也从大学文学教师转向了基础教育、高职教育的行政事务,与文学研究绝缘了。再加上人大、政协的一些工作和党派工作,确实是十分烦冗的。文学研究对于我来说,确实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所以一直到2014年离开工作岗位前,所有的关于文学、文化的书,均未曾开包上架,《木斧传》的初稿自然也就躺在一捆一捆的书中休息了。但是和木斧老先生的联系还是断断续续。我记得,我借回成都公干的机会,曾经三次到他离休后的“沐虚斋”去拜见他。木斧老先生也未忘记我这个在遥远的海滨生活、工作的异乡游子。一有作品出版,他总是题上诸如“效民兄正之”之类的客气话,再慎重地题上自己的名字寄给我。看着他那龙飞凤舞、刚劲有力的题签,我的心中十分感激!我感受到了来自西蜀的浓浓的情意。在这个时期,我也时时想起那本未曾完稿的《木斧传》的初稿。但是,又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定会有比我更合适的作者来为木斧立传;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写得比我好。期间也曾听木斧老先生说起,有人为他写传记的事情,他还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把你写的那个初稿卖给我呀?真是抬举我了!我当然有些诚惶诚恐,很有些汗颜了!但是因为要找出不知道藏在哪个书包哪个箱子里的那个初稿,实在是困难重重,所以也就没办法交出初稿了。但是我由此更是期待新的《木斧传》早日出版面世了,由自己来完成《木斧传》的想法也就彻底打消了。

2013年7月,我又收到木斧从成都寄来的一本书。书名是《论木斧》,由他的朋友李临雅和余启瑜选编。在扉页之前的空白页上,我看到他专门写的几句话:“张效民先生惠存。有了这本书,便可以免出木斧评传了。木斧2013年7月。”看到这段话,我深感惭愧!也才知道,我一直期待由他人写的《木斧评传》仍然未能出版。但是我那时也正忙于冗务,也无法分心来完成《木斧传》的写作。2017年10月,由李临雅和余启瑜选编的《再论木斧》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我又收到木斧老寄来的这本书。不过,这次他没有在书中写什么“正之、惠存”之类的话了。我是从寄书邮件熟悉的字迹中认出是他寄的。不几天,他又来电话询问我是否收到这本书。可见他对于这本书的重视程度。对他的赠书,我向来是认真读的。在书中所附的《木斧著述选载》中,由他写的一篇《我的文学生涯·木斧简传》中,我读到这样一段话:“我还活着,可是有几个文学评论家愿意为我撰写评传,要我提供资料,我也提供了一些。例如深圳的张效民、重庆的蒋登科、广西的吴立德,他们为我撰写的评传,我也读过一些片段,由于种种情况,最后都没有出版。原因主要是我觉得我不够格,而且他们的文风与我的文风不同,难于取舍。”他又说,“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非名人也可写传。我自己为什么要找别人来写呢?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写呢?”所以就有了他自己写的这篇《我的文学生涯》。确实是一篇很好的自传。资料真实准确,确非他人可以比的。但是承他赐我一顶“文学评论家”的帽子,我实在是不敢当;但也受到深深的刺激。觉得很对不起木斧老先生、木斧老人。这几年我已经退出现职岗位,虽说也还有一些活动要参加,有一些工作要做,但是可以由自己安排的时间确实多了。再加上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有了一间书房,从成都带来的书也排列上架,当年写的《木斧传》的初稿也被翻出来了。应该说,修改完成《木斧评传》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我写一本《木斧传》的心愿可以完成。

这样,我就以初稿为基础,做了大修大改,补充了一些材料,尤其是他离休之后的一些材料,也补写出来了。较之于当年我写《木斧传》初稿的时候,现在能看的材料已经丰富许多了。我也考虑到自己脱离文学研究二十余年,对于文学界的时风十分隔膜,自己素养不足,无力对于他的创作进行深入全面评价,只是结合个人一些肤浅的认识,做出一些评说,试图借此形成对于木斧生平事迹和创作的完整印象。但是木斧看到稿子后,仍然觉得应该成为“评传”,那就叫评传吧。现在我将这个稿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算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也是对于我和尊敬的木斧老人几十年交往的一个纪念。

我知道,木斧老人身体强健,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虽然已届米寿之年,但是茶寿可期。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精彩不已。木斧,这位跨世纪的老诗人、小说家、老画家、老票友、老顽童,必将给我们继续增添无尽的故事、无尽的精彩,因此,我这本评传仍然是一本没有结尾的评传。

我当然明白,这本《木斧评传》还存在诸多不足、诸多问题,这些缺陷和不足,只有期待未来哪位作者去弥补了。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好、更全面的《木斧评传》面世!也衷心祝愿木斧先生更加健康长寿、更加丰富精彩!

2018年2月26日初稿于深圳南山西丽湖畔2018年8月10日再改2019年6月19日改定

同类推荐
  •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讲述了银行家杰米·戴蒙大学毕业进入金融行业到最终带领摩根大通击败自己的老东家花旗银行,凭借自己的充分准备在次贷危机中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从而一跃成为金融帝国新帝王的传奇励志故事。《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语言平实凝练,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处于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精英们的职场经历,对于杰米·戴蒙从业人生的叙述,以财经传记的记叙顺序展示了一个职场人的奋斗史。内容涉及金融行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管理者、职场工作者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想要了解金融巨头们不为人知的私人恩怨以及他们应对市场风云变幻的排兵布阵的金融业从业者更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贺欣欣编著的《海伦·凯勒》内容介绍: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她的一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伦·凯勒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她的温柔与果敢征服了她同一时代的人,并让这首生命的昂扬赞歌一直谱写下去,影响了一代义一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吧!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天赋

    都市最强天赋

    “如果世上还有我不懂的东西,那就是……额,我好像没有不懂的东西。”
  • 相见欢·落花如梦(套装共两册)

    相见欢·落花如梦(套装共两册)

    1时间,真的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每天将一个人遗忘去一点点、一点点又一点点,就那样,竟果真能将一个人忘得干干净净,曾经以为会痛不欲生的我们却依旧活得好好的,不,活得甚至比以前更好。2生死那样容易,活着却是那样艰难……可我们依旧倔强地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看到梦中的那个她,哪怕只是远远的一眼,便已是足够。3我们的爱情,究竟谁比谁更卑微?我们的命运,究竟谁比谁更可怜?我们的前世,究竟谁比谁相欠更多?4一个人,如何替代成另一个人?5三杯酒,一杯祭奠爱,一杯祭奠恨,一杯祭奠前尘过往。三杯饮尽,相逢陌路。
  • 短篇小说十篇

    短篇小说十篇

    阿念,我带你回家。——惊澜来生定青丝白首,再不相负。——长安我在等人,等了好多年,他太笨了,我怕他找不到我。——夕鸢原来你从不是阿执,这一切不过是我虚妄的幻想罢了。——时愈娆……
  • 北漂爱情

    北漂爱情

    于大为深爱着班主任刘老师的女儿彩霞,可彩霞考上大学在北京工业大学读书。而高考落榜的他不甘落寞,爱好写诗的他在家刻苦写作,终于被北京《工人文学报》招聘为记者,命运得以改变。来到北京之后,于大为遇到了形形色色在北京追梦的青年,见证了他们的奋斗故事。这部长篇言情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细腻的描写,真情的讲述,展示了一群北漂青年自强不息,战胜自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第一就要身体棒

    第一就要身体棒

    这是一部引发中国家长深刻思索育儿理念的警示作品。针对当今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的教养方式以及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运动的权利,极具革命性地提出:第一就要身体棒——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物!
  • 一把剑记得

    一把剑记得

    四年前,雨夜。威名赫赫的千古剑城上空雷光闪耀。忽然剑气纵横,勾动天光,仿若九雷降世,纵贯天门。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失败剑客的传说,也多了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的幼童。他看到腐朽的长剑掉在地上,他决定用鲜血把它捡起来!
  • 万载之争

    万载之争

    灵能社会!超能崛起!史前生物自破败腐朽的冥土走出誓要再现史前文明!远古最强的超古代战士睁开了沉睡万载的双眸,千古帝国一梦千年的日不落神话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劫难!这是帝国万载长存的雄图伟略,也是血与泪谱写的一曲悲歌!
  • 至尊女纨绔

    至尊女纨绔

    夜轻舞本是二十一世纪,黑金帝国的大小姐。苦逼地成为了点苍大陆,天星帝国,夜大元帅府的大小姐。集恶名于一身!谁叫姐是白富美呢!谁敢说她是草包!姐做也是做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天才纨绔!在这异界闯出个好名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5分钟防癌

    5分钟防癌

    本书中介绍了防癌常识、防癌小窍门、防癌食物等内容,可以帮你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防癌的实用知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读者在进行食物防癌前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要盲目地进行防癌。
  • 天下沧生

    天下沧生

    我的故事是从我爸开始的。